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桂東有祭祖習俗嗎?

桂東有祭祖習俗嗎?

民俗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民族和各地人民為適應自然環境和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由於歷史發展和生活區域的不同,民俗存在很大的差異和多樣性,正所謂“百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民俗是壹份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保留著原汁原味,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本文對我縣的生活習俗、生產習俗、禮儀習俗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從而領略我縣的民俗風情,了解這些風俗習慣的美好寓意,告訴我們如何學會尊重各民族、各地方的風俗習慣。

關鍵詞:民俗、生產、生活、風俗習慣。

桂東縣位於羅曉山脈南端,南嶺北麓,峰巒秀麗,山勢雄偉,處於湘粵贛三省交界處。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已經居住繁衍。南守嘉定正式建縣,距今已有780多年歷史。該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它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周圍環繞著井岡山、顏地陵、東江湖、丹霞山等著名旅遊景點。縣內有龍溪瀑布、碧東飛煙、仙橋天樂、雲起山等。桂東風景秀麗,洞穴優美,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是休閑、避暑、旅遊的理想勝地。縣內有漢、瑤、畬族等民族,民俗風情多樣獨特。要實現桂東又好又快發展,發展旅遊業勢在必行。因此,我們研究和探討桂東的民俗,對發展旅遊業,宣傳桂東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壹,民俗

桂東有山有峰,植被保護良好,地貌結構奇特,山川秀美,青山綠水藍天,空氣清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地方文化特色鮮明。桂東自古以來就受到靈山秀水的哺育,民風淳樸,禮儀全面;桂東人淳樸、善良、溫柔、好客、大方。從各種民風民俗中可以看出,桂東人民愛好和平,重視親情、休閑、風俗。

(1)生活習俗

1.飲食:桂東雖然是山區,但是在飲食方面,非常註重味道鮮美,色澤鮮嫩,搭配合理。既大膽引入外來飲食文化,又註重地方特色。

①桂東宴。“宴”在全國各地可能並不稀奇,但從桂東宴席的刀工和菜肴搭配就能看出端倪。桂東宴有“十碗”和“十二碗”,分三、五、七三個等級。雖然桂東很多人都吃過酒席,但真正懂酒席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也知道“桂東宴”的順口溜,但對其內涵卻知之甚少。自古以來,“桂東宴”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吃的。壹般只有在有貴客到來或者有婚禮、葬禮、喜事的時候,主人才會邀請廚師主持酒席。“十大碗”是桂東的普通宴席,準備得很充分,配菜必須用面條蓋好才能上桌。“十二碗”是上等酒席:菜肴的搭配與“十碗”完全不同,要用“四葷四素”給客人上酒。通過宴會,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主人的好客,還可以通過看搭配、刀工、火候來看廚師的功力。所以壹般不跟老師學,不敢在桂東設宴。桂東的宴席也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大致可分為城關、沙田、四都、清泉四個區域。

此外,“桂東宴”中還有壹種“祭席”,按檔次分為“十大碗”和“大小酒”,但宴席的烹飪工藝與普通宴席大相徑庭,幾乎都是以米粉和豆腐為原料,經廚師巧手加工而成。

②桂東鹽水鴨。桂東鹽水鴨是不同季節做的,不能隨時加工。壹般在農歷的冬季至日前後,以當地的鴨子為原料,輔以沙姜、八角、鹽等原料。固化壹段時間後,將其暴露在陽光下並幹燥。吃的時候可以蒸,可以炒,可以炸。臘肉濃郁,皮薄骨脆,外形美觀,回味悠長。桂東的待客人有將鹽水鴨曬幹,切成小塊,放在大小合適的壇子裏,倒入桂東茶籽油中浸泡。壹年四季都可以有鹽水鴨招待客人。

③桂東黃糍粑。桂東黃糍粑可以說是桂東飲食文化中的壹朵奇葩。桂東的糍粑歷史悠久,千百年來聞名於世。但由於其選料考究,加工程序多,桂東人只有在春節期間才會制作。所以平時在桂東是絕對吃不到的。“桂東的糍粑”也分“蒸籠”不過,大多是用含堿原料制成,如黃泥柴、槐花、桐葉、茶籽餅等,是桂東特有的。由於配料不同,制作工藝不同,制作出來的黃米年糕也有不同的顏色和味道。

④桂東米酒。很多人都喝過普通的桂東米酒,但是上好的桂東米酒卻鮮為人知。在桂東的城關、漢口、橋頭等山區,農民招待的酒大多不是當年釀造的。它們要被埋在幾英尺以下的地下,三年後才能被挖掘出來。這些酒看起來像茶壹樣綠,有些像酒壹樣紅。它們聞起來又香又香。如果妳品嘗它們,妳會醉如泥。

2.活著。桂東人自古就有靠嶺而居的習慣,不像其他地方房子都是壹起蓋的。桂東人建房講究“龍勢山勢”,請地理先生根據主人八字選擇朝向。大部分都是分散居住,除了兄弟和父親有時會在同壹棟房子裏建房,幾乎都是壹棟房子。上世紀80年代以前,桂東的房子大多是“泥搖墻”或“泥磚”,壹般是兩層,二層也是泥蓋的(就是上面放木板),既能擋風保暖,又能防火防鼠。桂東的房子多為土木結構,分為三間(桂東話叫“四閃三間”)。中間的大的是廳堂,兩邊隔成小間套作房子和廚房。壹樓是住人的,樓上用來收糧或者存放雜物。男的也可以用,但是女的不允許住樓上。

3.服裝。桂東大部分是漢族,縣城以漢族服飾為主,但畬族和瑤族也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壹般在節日或重大活動時穿,平時也穿漢族服飾。清泉、橋頭、漢口、黃洞毗鄰江西,所以成年男女Dozza穿頭巾、圍裙、雙排扣襯衫。男人工作時穿圍裙不方便,就在腰上系壹條布帶。

(2)禮儀和習俗

1,招待費。桂東人熱情好客。他們認為客人只有尊重自己才會回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會盡全力熱情招待。這不僅是對遠方的客人,也是對前來同住的近親和鄰居。他們都彬彬有禮,熱情周到。另外,客人來家裏吃飯,不會在廚房吃,也不會在側房吃。壹定要把餐桌擺在大廳裏,請客人坐在桌子上(桂東人叫坐在桌子上)。在桂東,婚喪嫁娶、生孩子、蓋房子都是大喜事,親戚或密友都會到場送禮幫忙。

2.婚姻習俗。舊時桂東婚俗中有壹條不可逾越的規矩,就是“同宗不婚”、“同姓不婚”。婚姻壹般是由媒人安排的。男女雙方訂婚後,男女雙方的生日會先發壹個庚貼,邀請占蔔師結婚。八字符合後,女方會送父母、叔伯等長輩“踏上婚禮場”。女方滿意後,男方會“送”相親對象(即送紅包、衣服等禮物),第二天再“做決定”。男方會準備禮物送給女方。女方收到禮金後,說明女方已經同意這門親事,然後媒人會協商嫁妝和嫁妝。在桂東,歡迎和送走親戚有許多禮節。據說光是紅包就有幾十個。結婚的第壹天,男方會給女方送彩禮。新娘壹進門,新娘和母親、姐妹等人就開始“哭嫁”,直到第二天。新娘進屋要殺“攔門雞”。當女方把新娘送到男方家時,就叫“上親”。她要在室外草坪擺桌子,端送酒的水果,喝“避風酒”。等她到家,男方通常會以最高的禮遇招待尚勤。熱情周到,酒席更是豐盛,飯菜多為“大小酒”。安排有酒量的人陪親戚,盡量灌醉。

桂東有很多婚禮。多數人舉行喜事時,要邀請宗族或村裏的人“坐禮室”,專門安排調度各種禮儀事宜。

3.中國新年。桂東人把春節視為壹年中最大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殺豬雞鴨,做糕點,倒家當過年。不管家人離得多遠,都要回來過年。桂東人過年也很講究,家裏人都要縫新衣服,特別講究“團年”、“旅遊”、拜年、請客、祭神、祭祖等等。桂東人大不壹定在大年初壹“出行”。妳應該選擇黃道吉日。大年初壹,不能睡覺,不能掃地,不能做飯。妳應該吃年夜飯的剩菜。在春節期間,朋友和親戚會互相邀請吃飯,這被稱為“請客”。

桂東的人們在新年期間非常熱鬧。除了走親訪友,還有許多民間娛樂活動,如午後龍、講故事、廟會和煙火。特色是放鞭炮。在新的壹年裏,即使是最貧窮的家庭也會買壹些鞭炮來拯救他們的生命。

桂東人把元旦叫做“大年初壹”。這壹天,親友不能探視,但卻是給新逝去的靈魂“拜年”的日子。親戚朋友要帶香紙“拜年”。

4.六月六號。“六月六”是桂東人的節日。每年的6月6日,家裏的長輩都會用羊毛紙做的紙錢做成紙橫幅,殺鴨子的時候會把血滴在紙橫幅上,然後把這些紙橫幅插在自己的地裏,俗稱祭祀“稻稈”,以求當年豐收。在這個節日裏,親戚朋友們還會互相走動,品嘗美酒和鴨子。

5.中秋節。桂東稱中秋節為“團圓節”。中秋節到來時,家家戶戶買餅切肉,親朋好友互贈禮物。家人會在這壹天聚在壹起,無論遠近。晚上,家家戶戶聚在壹起喝酒賞月。桂東農村,請迎“月光姐姐”之風,擺香案,供奉祭品,盛壹米鬥米,米間放首飾,備壹筐。選壹個未婚姑娘伺候,另選壹個女人請“月光姐姐”。

6.七月中秋。在桂東的習俗中,“七月三十”是繼清明節之後的又壹個重要節日。最大的不同是,清明節往往是集體祭祀,而“七月半”是家庭祭祀。從七月初十開始,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廳堂,在神龕前擺上香案,擺上先人牌位,準備好酒、菜、祭品,連續幾天迎接先人。14日,家家都燒紙和衣服。按照桂東人的習俗,7月30日是“鬼節”。在此期間,不能辦紅喜事,不能開集市,不能搬房子等。,而且不能走夜路,以免路上遇到鬼。

(3)民間工藝美術

由於桂東交通不暢,先民們用自己的雙手解決自己的衣食住行問題。許多民間工藝品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中許多具有很強的文化內涵和很高的藝術價值。如“玲瓏制茶工藝”、“普勒制陶工藝”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仍有許多民間工藝需要挖掘和保護。

1,普勒粘土陶器生產。普勒陶器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通過他們壹代又壹代人的辛勤勞動,他們生產出了各種既美觀又適用的陶瓷產品,給桂東縣及周邊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2、精美的茶葉制作。玲瓏茶是按照桂東人的口味制作的,特點是條型美觀,氣味清香。泡出來的茶是綠色的,獲獎了。

3.木制品。作為山區,桂東林業資源豐富。所以民間竹木加工也有很多能工巧匠。家家戶戶都有各種木制品。有的人有,我們有,有的人沒有,我們也有。如人工榨油設備,都是木制品;“獨輪車”(適合走山路)、“風車”、“人力犁架”都有桂東特色,其他地方技術差別不大或相差甚遠。

4.竹制品。桂東的竹制品工藝精湛,造型美觀,經久耐用。尤其是“竹曬籠”、“竹蓋筐”、“竹皮蘿蔔”等制作技術,只要讓人看到都贊不絕口。

二、總體情況

桂東的民風、民風、民情幾百年來代代相傳,至今大部分仍為民間所保存,但其中很大壹部分因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而逐漸被取代或拋棄。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進壹步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挖掘和保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們桂東的優秀民俗、民風、民情得到進壹步發揚光大。從桂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致情況如下:

1.在被調查的20個成年人中,11知道桂東的壹些民俗,只占被調查者的55%左右,剩下的45%根本不知道。但是只有兩個人能說壹些古代的民俗。

2.民俗和民風都差不多。調查中發現,60%的人不清楚哪些屬於桂東民俗,總認為全國都壹樣,包括春節拜年、清明祭祀、正月十五元宵節。有10%的人認為自己很了解,永遠不會忘記。即使身在異國,他們也會永遠銘記。有30%的人說沒講過也沒看過,不清楚。

3.由於風俗習慣的改變,在調查中發現,70後的女性大多不知道“哭嫁”和“喪”,尤其是90年代以來,大部分年輕人結婚都是通過旅遊或在酒店舉辦酒會的方式。在壹個地方,壹年難得見壹次喜事,父母也不說,也不聞目睹。

4.民間工藝瀕臨滅絕。許多過去給桂東人民帶來方便的手藝,現在都被取代而閑置。比如“手榨油”已經被榨油機取代,“竹烤籠”已經很少使用了。大多是用電器取暖,親朋好友用紅包擺平事情。沒有人提著籃子去送蛋糕和零食。90後的年輕人說起這些都搖頭。

三、對策和措施

傳承和宣傳桂東的民俗,也是向世界展示桂東的有效途徑,讓人們了解桂東,認識桂東,這在壹定程度上會促進桂東的發展和壯大。

1,加大推廣力度。要利用各種節日開展各種宣傳民俗文化的活動,多種形式組織壹些有針對性的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動,做到趣味性和創新性。通過活動,我們可以加深人們的認識和理解。

2.加強保護。目前,我縣正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應結合普查進壹步挖掘我縣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發掘、搶救、保護”的原則,盡快將壹些好的項目列入我縣保護名錄,盡快制定傳承保護措施。

3.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媒體,設立壹些專題欄目,廣泛收集當地民俗,讓桂東人對當地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為宣傳推廣桂東特色的當地民俗出謀劃策,為盡快推廣當地民俗出壹份金點子,盡壹份力。

4.鼓勵桂東人民開展具有桂東特色的產業活動,生產壹些具有桂東特色、突出當地民俗的手工藝品,制作壹些小禮品,以弘揚民俗,吸引外地遊客,從而發展桂東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充分發動群眾向老人們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民俗和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讓他們說說現在和過去相比有哪些問題,有什麽解決的辦法。舊的腐朽的應該拋棄,健康進步的應該繼承,並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作者/來源:何曉林

聲明:版權歸原創者所有,本文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如來源標註有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本網,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妳。

西方文明廣播

2021-11-14 12:57陜西法制網文明信息官方賬號。

  • 上一篇:李成澤2020吉日
  • 下一篇:夢見和警察叔叔說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