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元宵手抄報1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2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3
慶祝元宵節,手稿4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5
慶祝元宵節稿件內容1: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又稱元宵、元宵,也稱上元節,因為它是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因為這個節日有歷代看燈籠的習俗,所以也叫元宵節。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壹般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之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乙”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第壹聲。但是,正月十五確實是漢魏以後的民間節日。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元宵節習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導佛教時,恰逢蔡澄從印度回國求佛,說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廟裏“燃燈示佛”。因此,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和道教文化的參與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元宵節習俗的真正動因是它處於壹個新的時間點,人們充分利用這個特殊的時間階段表達對生活的祝願。
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發展成為全民狂歡。唐玄宗開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長安的燈籠市場非常大,有五萬盞燈籠,各種各樣的燈籠。皇帝命人做了20個巨型燈籠建築,高度150尺,金碧輝煌,蔚為壯觀。
此後,元宵節不斷發展,元宵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元宵節是“上元前後壹日”。宋代在十六之後增加兩天,明代從初八到十八延長為十天。
清朝滿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燈會依然壯觀。日期被縮短為五天,並持續至今。
“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壹項活動,出現於宋代。南宋時,都城臨安每到元宵節都會做燈謎,猜燈謎的人也很多。當初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唐宋時期,燈籠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雜技技藝。明清時期,除了燈謎和百戲之外,還有戲曲表演。
歷代人們除了逛花燈市場,還有迎子姑拜廁神、過橋碰釘、走百病等習俗,玩打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也要吃壹些喜慶的食物:南北朝時,元宵節吃用肉和動物油熬制的豆粥或大米粥;在唐朝,我們吃壹種叫做“面繭”的面食,烤糕點;到了宋代,出現了用鹹黑豆湯和綠豆粉做成的勺子,出現了“餃子”。從那以後,我們在北方和南方都吃元宵。
在元宵節期間,這是年輕男女與他們的戀人見面的機會,所以元宵節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都重視的民間節日。在城市裏特別熱鬧,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節所承載的節日習俗功能已經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精神趣味。復雜的節日習俗被簡化為“吃元宵”的飲食習俗。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內容二:元宵燈謎1)真牛(《三國演義》的名字)文醜寫的
2)壹個人生活中牛二(水滸傳的名字)的巧妙安排
3)反牛僧儒(紅樓夢)馬道婆。
4)面對醜妖法師(西遊記名字壹)牛王默。
5)壹、商業無處不在(電影演員1)牛奔
6)自有得意之處(《水滸傳》人名壹)牛二
7)人家還在白頭偕老,太好了!(嶽的壹個傳說)
8)獻身人民(相聲演員1)放牛。
9)牛(說出壹個名字)
10)此生去江東,此生(電影人I)吳子牛。
11)又屈服了壹陣子,頗為鼠首耳(《水滸傳》人名壹)的牛二。
12)離開妳壹輩子的牛(說出壹個)
13)枕上淮安壹夢,似解莊生(西遊記第壹名)牛王默之夢。
14)牛年(三國名將)文醜
15)朱耷(清朝的名字)
燈謎:成語
1.逆水行舟(打個成語)——逆水行舟。
2.傘兵(打壹個成語)——從天而降
3.兔子邀請老虎(打壹個成語)——殷瑛吃米飯和面包。
4.攝影底片-反轉黑白
5.平原有三千客勝友如雲。
6.杭衡(打個成語)-快死了
7.死(套用壹個成語)——就等著死吧。
8.啞手勢(打個成語)——不言而喻。
9.仙樂(借用壹個成語)——非凡。
10.分期存款(套用壹個成語)——積少成多。
11.第壹天(打個成語)——日新月異。
12.暗中下圍棋(打個成語)——妳分不清皂白。
13.(打個成語)並重——恰到好處。
14.八十八(打個成語)——說重點。
15.優秀的牙刷(借用壹個成語)——身無分文
16.敲鼓(打成語)——旁敲側擊
17.感冒通(借用壹個成語)——不雅。
18.魯達出家(套用壹個成語)——半路出家。
19.黃(借用成語)-白玉無瑕
20.舉重比賽(打個成語)——斤斤計較
21.紙老虎(打個成語)——外強中幹。
22.好夢(借用壹個成語)——好景不長。
23.農產品(借用壹個成語)——土產。
24.無底洞(借用壹個成語)-深不可測
歡度元宵手抄報內容三:歡度元宵“正月十五元宵滿,歲歲興旺”。壹年壹度的元宵節就要到了。看,家家戶戶都掛滿了紅色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壹些人掛紅燈籠...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把整個家庭庭院當成白天。
晚上,我來到外面,已經有很多朋友了。每個人都帶了很多煙花。
不知道誰放了壹枚飛毛腿導彈,砰的壹聲嚇了我們壹跳,然後在天空中散開,非常漂亮。
沒多久,秧歌隊來了。人們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舉著燈籠,壹些人在臉上化妝。秧歌隊進院子的時候,我站在房頂上點燃了壹枚飛毛腿導彈,可誰知道,它始終沒有點燃。無奈之下,我把它扔到壹邊,點燃了壹個小煙花。秧歌隊出去的時候,我去點了,點著了。這壹次,它沒有飛上天,開始四處亂竄。我趕緊把它按在地上,誰知道,它沒有亂竄。砰的壹聲,我向前飛去,撞在對面的墻上。我又把它撿起來,它就不鬧了。
做秧歌隊的人心不在焉地跳著秧歌,看著我放的煙花。我又拿了壹枚飛毛腿導彈,這次著火了,但還是對著我。這次我給了它壹個粗暴的教訓,它開始學習了。
秧歌隊走了。大人都回家了,我們這些孩子還在放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