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蓋山的精華是烏龜蓋子山。當妳行駛到101線的轉彎處向東望去,山形很像壹個大龜殼,山頂的巖石像烏龜的頭戳進路邊。據當地人說,這就是當年在通天河載著唐僧師徒的千年龜。因為言語粗魯,把唐僧師徒拋在腦後,被經書淋濕了。被如來佛祖趕出通天河,送到塞外北國。這只老鱉現在只能靜靜地躺在這裏,繼續修行,面朝西方,等待佛祖的慈悲。八蓋山自西向東壹字排開,大致有八個山包,壹直延伸到莊頭營子橋,而國道101從山腰穿過。據說龜頭所在的山巖下有壹個大洞。不知道是真是假?下次壹定要來參觀。
這次主要去莊頭營子西溝前塔山101國道以南。西起哈爾濱海溝村南山,延伸至東臺吉村。低矮的山丘不斷起伏,多達七八座。最高點是大尖山,有點歪。雖然不高,但是很突兀,遠遠就能看出來。
因為不熟悉路線,所以走了北路。發現101國道邊有壹家菇王木耳養殖廠,廢棄無人看管,就開車進了廠。從樓後向東的路應該是主幹道,但被鐵鏈擋住了,無法通行。我開車到樓前,在雜草中發現了可以穿過前樓的車轍。很遺憾停下來檢查整個工廠。三棟樓兩個廠房都荒廢了沒有生產,我應該投了不少錢。順著車轍,往東走下坡,來到前樓。東邊的樓前空地和廠房裏,養了很多雞鴨,還有幾頭牛在前面的草地上吃草。因為有壹根塑料水管擋住了路,不能走下去。下車換鞋,帶好防身裝備。突然壹個小女孩和壹個小男孩出現在樓下的壹棟房子前,沖著我喊:“這是我家。妳是誰?”在這裏幹嗎?”我急忙說,“別害怕,小朋友。我就爬前面的山,借條路。“的確,前面的柵欄下有壹條通向山的路。
來之前沒查資料,也不知道這裏以前有遼塔,就直接去了大尖山。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壹種是去山頂,穿過兩座小山丘才能到達。二是走通往陳家溝和李家溝的果園路,然後在那個山腳下上山。我選擇了第壹條路,但是到了第二個山頭的時候,我發現我錯了,因為這兩座山是不相連的,我必須再下到那座山上。硬著頭皮下山繼續前行,不時會有很多蘑菇,包括草菇和松茸。這個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管他們。來到大尖山的第二個平臺,發現有壹條小路穿過山北側的松林,順著這條路壹直走到山的東邊。壹眼望去,向下,有壹條小路通往東臺村,向上,荊條中隱約可見壹條小路,但已經很久沒有人走了,我想這應該是上山的路。半山腰的荊條更加茂密蒼勁。原來這裏已經挖了很多大坑,坑周圍散落著很多遼代青磚(槽)和布瓦。也許這裏有壹座墳墓,也可能這裏的山頂上曾經有壹座建築,倒塌後廢棄了。但是發現這裏空間不夠,上方懸崖東側有壹片空地,土層很深,面積足夠。這個懸崖,西、北、東三面都是懸崖,爬不上去,所以往南看。和我想的壹樣,通往山頂的路在南邊。是沖溝,有坡度,巖石凹凸不平,可以踩上山。溝裏胡枝子很多(富含氨基酸,牛特別愛吃,根、葉、莖可入藥,花可做行軍茶)。現在是開花的季節,藍色和紫色的花把小路裝飾得很漂亮。因為穿著膠底鞋,踩在巖石上並不難,雖然左邊有懸崖,但只要不看,就不會恐高。來到山頂,感覺很好,視野很開闊。北有大黑山、八蓋山,南有北票市,西有桃花山,盡收眼底。山頂上還有開花的胡枝子,很多蝴蝶在飛舞。山頂的圓形約40平米,中間有壹小堆高出地面的巖石,可以坐在上面休息。南邊的低窪處有瀝青的痕跡,應該是近幾年想出瀝青的遊客留下的。山頂不大,不可能有大型建築,視野開闊,可以作為哨所。
因為傍晚的山在西邊,太陽在西邊,所以看不清楚西邊幾個山頭的情況。回到家,我查了百度“北票市文物保護單位分布統計表”。除了萬人坑遺址,臺吉鎮還有西臺吉塔山遺址,遺址面積3000平方米,有青銅時代遺址和遼代塔,但塔已經倒了,只剩下塔基。雖然沒有實地考察,但我覺得西官營子河附近,西臺集村以西,哈寨溝村以南,應該有壹座孤山。山頂比較平坦開闊,這應該就是塔的位置了。(塔是用來殺河怪的,都是在河邊的高地或者孤山上)呵呵,廢話,下次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