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富蘭
最近,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話題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繼去年之後,壹個亞洲國家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其文化遺產。目前已被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即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全國人大代表紀寶成呼籲傳統節日之後,許多NPC代表和CPPCC委員建議增加除夕、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作為中國的法定假日。多位民俗學學者近日建議,增加除夕、清明節、端午、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為法定節假日,通過官方幹預讓傳統節日復興。他們認為全世界的華人都非常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香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是五個傳統節日,並被定為法定假日。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不僅形式多樣,深受人們喜愛,而且深受家庭乃至全民族的喜愛。他們可以起到保存中華民族之根,弘揚民族之魂的作用。也有人認為,要建設經濟強國,必須有強大的文化支撐,慶祝傳統節日也是壹種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
然而,許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中國傳統節日衰落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其明顯的農耕時代特征,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節日的需求。由於平時工作忙,累,現代社會人們對節日的需求是溫馨浪漫,徹底放松,過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個性。然而,傳統節日帶給人們的恰恰相反。旅途的勞累、應酬、守舊的習俗、勢利的攀比,往往把人的個性淹沒在世俗的性愛中,使人疲憊不堪,毫無樂趣可言。衰落已經成為壹種必然。
在關於中國民間節日和傳統節日保護必然衰落的熱烈討論之際,筆者無意加入這兩種觀點的爭論,只是想從另壹個角度思考,提出壹些問題,向學者們求教。
傳統節日的文化價值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我們民族歷史上的各種因素交織在壹起,如政治、文化、宗教,尤其是經濟等。壹般來說,壹旦產生,就比較穩定。往往壹個節日習俗的產生與本民族的心理特征有著內在的聯系,所以它們年年互相攻擊,代代相傳。就春節而言,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是在同壹天慶祝。
中國的傳統節日經過幾千年舒適自發的傳承,早已形成了全民族偉大生活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代代相傳。每個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外延都相對穩定、完善、和諧,顯示出巨大的文化價值。
中國人民生產勞動的獨特印記。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年”的具體內容。在農耕文明的語境中,節日是由年、月、日、氣候變化組合而排定的節氣,是由農作物生長周期的周期律所確認的。早在殷墟甲骨文中,我們就已經看到了非常完整的古代歷法年份。它與古代的天文、歷法、節氣、物候等知識形成了壹個龐大的復合體系。古人說“四季八節”,其中二十四節氣的季節在民俗節日構成中非常重要。這裏“節”的概念是將20歲時季節的漸變過程分解成與草節、竹節相同的間距,將節氣相互交叉的時間稱為“節”,意為“節”。千百年來,壹直保持著農耕文化生產生活節奏與自然季節氣象和生態環境節奏完美和諧的特點。
中國對和諧與完美的理想追求。回顧中國的各種傳統節日,幾乎都與日月運行有關。在歷史上,民間節日的安排特別註重壹年中的十二個月,這幾乎是中國農耕社會最基本的節日習俗標誌。滿月是壹個月的第十五天。在古代秦漢時期,方士和道士計算壹個月的持續時間,還有壹種“三元”的說法。他們認為“天官”之神掌管“福”,生日在正月十五,為“上元節”,於是約定古代第壹天看太陽為“上元節”,大慶節發展為“元宵節”。還認為“地方官”之神掌管“赦罪”,生日在7月15日,也就是古代約定的“中元節”,家家戶戶舉行大祭祖,成為大節日。還認為“水官”之神掌管“解災”,生日在10月15日,古代稱為“夏媛節”,也發展成為壹個節日。最值得註意的是八月的中秋節。最初,“中秋節”僅指八月,但後來,八月十五日成為“中秋節”,因為它在三秋中部。天上的壹輪滿月能讓壹個堅強的人哭泣;每到春節,天涯海角的遊子都會回家團聚。幾千年來,中國人將自己的生活節奏與自然界的滿月和缺月緊密協調,從而形成了完美和諧的節日文化。應該說,這是壹種優秀的文化傳統,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遺產。
中國人思維和記憶的符號代碼。自古以來,中國的農業歷法壹直采用“年、月、日”的方法來排列月份和日期,這是非常復雜的。很多都被當做吉日或者紀念日,很難記住,逐漸消失。但在很多零散的吉日和紀念日裏,人們已經習慣性地選擇了月份和日期的代號相互重疊的日子,作為節日流傳下來。於是就有了“正月”節;“二月二”春節,俗稱“龍擡頭”日;“三月三”上思節也是許多少數民族的歌節;“五月五日”端午節;“六月六”天日,俗稱“太陽蟲節”;“七月七日”中國情人節,俗稱乞討節;“九月九日”重陽節。在中國人的節日觀念中,月份和日期的數字代碼重疊是吉祥和神秘的,其中“五月五日端陽節”和“九月九日重陽節”被視為除新年以外的重大節日。
為什麽會有節日?然而,地球並不像往常壹樣轉動,太陽也不是每天都升起和落下。是的,我覺得這個“節”最根本的意義還是在這個“節”。它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節奏有關。中國是壹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在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節日的起源往往與農業活動有關。“四季八節”,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都離不開農業活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生活要有節奏,這樣才能適應大自然的節奏。“文武之道,壹次放松壹次”,民間的節日恰恰反映了這種生活的節奏。除了各種美麗的傳說和精彩的解釋,節日之所以出現,最基本的原因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努力工作的人需要調節、休息、娛樂。節日是人們為了調節生活而自然形成的壹系列緩沖機制,人們通過各種傳統節日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祝願與向往。可以說,節日是人類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世界上沒有壹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傳統民俗節日。
現實的巨大反差
傳統的新年節日是通過把握自然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節日和特定的文化活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都是歷史傳承,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些節日有的表達了人們對歷史人物的紀念,有的配合農業生產和勞動生活,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說,有的傳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總之,這些傳統節日和習俗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的經濟狀況、生活習慣和道德特征。傳統節日是歷代人民創造的精神文明的沈澱,是中華民族的“根”。
說傳統節日文化價值高是壹回事,現實中巨大的文化反差又是另壹回事。事實上,在新時代,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已經與傳統節日漸行漸遠。許多傳統節日現在變成了商家促銷的“美食節”或“銷售節”。如今商業炒作中的節日越來越流行,通常是“文化經濟戲”,但節日本身的意義卻被越來越多的人遺忘了。為了刺激消費,勞動節、國慶節成了黃金周,春節是“吃喝節”,三八婦女節是購物節,情人節、聖誕節等西方洋節更是商家的重頭戲。節日民俗是壹個民族的盛大儀式,絕對不是簡單的吃喝穿用,也不是簡單的物質消費。
眾所周知,人們對節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情感價值是節日最重要的核心,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更有特色,更有特色。比如普通人必吃的中秋團圓飯,春節年夜飯,就算不能來,也要“千裏之外”,心要在壹起。這也是中秋節和春節產生和被重視的原因。這個需求。
壹個節日有很多載體。它壹定有傳說和故事。比如嫦娥奔月,中秋節吳剛砍樹,端午節屈原投江。二是要有活動和儀式,如歌舞、賽龍舟、徒步、登山、栽柳、栽艾葉、栽山茱萸等。每壹個節日都有豐富的內容,這些都可以創造和展現中華民族優雅、婉約、浪漫的氣質。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清明節,這些節日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與自然的統壹。在這些節日裏,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需求,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理想和願望,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尤其是面對全球化和商業化的沖擊,壹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的許多傳統節日被中斷了,有的甚至已經名存實亡。事實上,壹些傳統節日之所以中斷甚至消失,是因為其精神內涵被遺忘,其精神載體不復存在。主要有兩個原因,壹個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中秋節是賞月。古時候,人們在長滿桂花樹的院子裏賞月,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對著月亮唱歌,要酒。非常漂亮。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壹座燈火通明的城市,到處都是閃亮的霓虹燈和高樓大廈。不容易看到被遮擋的月亮,人們對月亮產生了疏離感,於是人們對賞月的興趣逐漸淡化。二是人們沒有自覺意識到傳統節日的精神價值。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過節無非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由於忽視了這些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價值,這些節日被我們人為地淡化了。尤其是進入商業社會後,傳統節日被推向了市場,成為商人賺錢的機會。導致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斷了,這是我們追求物質化的結果。
春節、端午、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文化內涵被掏空,充斥著商業內容,貼上了“經濟”的標簽。鞭炮禁了,年味也淡了。隨著節日趣味的衰減,節日氣氛的淡化,傳統節日在人們眼中變得單薄而蒼白。現在,許多人在假期裏經常感到很失落。最大的感受就是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我不知道如何度過這個節日。這種失落其實是壹種精神上的失落。很多人還在抱怨年輕人,但他們不能抱怨。它與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息息相關,摒棄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除夕是新年前夜。中秋節是月餅;端午節變成了粽子的展覽,元宵節變成了湯圓的展覽...妳說每個節日都只剩下壹種食物,就算有悠久的歷史,動人的傳說,美好的儀式,普通人也不會當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更多的學者和民間專家站出來呼籲國家立法保護,效果又會如何呢?真的很發人深省
傳統節日中蘊含的文化認同
在不同的文化中,傳統節日是特定文化的象征,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例如,西方的聖誕節和中國的春節有明顯的文化差異。聖誕節與宗教傳統密切相關,而春節則是農耕文明和家族主義的產物。聖誕節在宗教紀念日舉行,表現為公共場所的集體狂歡,而春節在收獲後的農業間歇期舉行,體現為私人空間的家庭聚會;聖誕節表達對人格神的崇拜,春節表達對農業神和祖先的感謝,等等。這種差異使得節日成為不同民族表達其文化認同的重要方式。
然而,近年來,中國人慶祝春節的興趣和熱情大大降低,人們經常聽到人們對年味漸淡的無奈感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聖誕節似乎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壹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在這種文化景觀的背後,顯然是商家和媒體的推波助瀾。巨大的商業利益使得他們不遺余力地調動壹切力量為這些文化慶典營造火熱的氛圍。但是中國人並不缺少節日文化資源,而且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節日並不比國外的節日差。在缺乏西方文化傳統的中國,外國節日應該處於劣勢。因此,外國節日在中國人民中的盛行有點不可思議。
文化認同問題只有在不同文化相遇時才會出現,也就是說,人只有在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他者”時才會有“我是誰”的問題意識。通常,在不同文化的對比下,“我是誰”的追問非常容易在排外情緒的驅動下強化文化自我認同,表現為通過貶損其他文化來強調自己文化的優越性。但壹個不容忽視的特例是,當對方極其強大,被想象成學習或模仿的榜樣時,可能會使人過度美化對方,甚至引起對自己的過度反思,從而形成壹種“愛恨交加”的自我認同。從本質上來說,外國節日在中國民眾中的興起就是這種特殊自我認同的具體表現,雖然它是以壹種相對溫和的外表出現,沒有表現出太多明顯的對本國文化的排斥。
當然,中國人看待現在的洋節現象,似乎有些過度解釋,小題大做。畢竟和當初慶祝外國節日的時候不壹樣了。人們對外國的風俗更感興趣,似乎還沒來得及思考,就被商家和媒體推進了慶祝外國節日的狂歡中。但是,不思考和過度反思同樣有害,很難想象壹個缺乏文化自覺的民族會在以文化多元為特征的世界中健康發展。因此,對於那些熱衷於慶祝外國節日的中國人來說,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是極其必要的。
這種思考不僅要針對節日本身,更要對其根源有清醒的認識。這就需要培養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讓他們理性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文化。就我國的整體發展而言,物質文化的相對落後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然而,雖然西方發達的物質文化不斷傷害我們的自尊心,但追趕並不壹定意味著放棄作為民族之本的精神文化。
或許我們不必過多批判民眾對外國節日的狂熱,但有必要深入思考壹下。我認為在不同文化日益頻繁接觸和交流的今天,喚醒人們的文化意識是壹項根本任務。只有這樣,理性的文化認同才能得以實現,民族文化才能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要創新放假模式。
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都形成了自己的節奏性編排,各有豐富的內涵。因此,中國這個“農民歷”的永恒系列,自然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它和它的重大民俗節日都應被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它將繼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活力。我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重新認識和建設我們的節日,研究我們的節日文化,創造我們的節日文化,通過各種形式還原這些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還它們本來的面目。壹個民族的文化靠少數人的號召力是沒有用的。它需要全民族的自覺,這是壹種文化精神的自覺。
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驛站,用來承載民族認同感,傳承壹個民族的文化生活,是壹個民族區別於另壹個民族的重要標誌。從去年的“100多位委員建議將清明中秋等全國性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到考慮包裝傳統節日集體申報“世界遺產”等等。,當我們復興傳統節日時,我們習慣性地用“法律”和制度來為復興鋪路,卻忽視了對傳統節日的根基——文化本源的保護。
代代相傳的節日裏總有壹些感傷的東西,軟化了我們的心,讓世界充滿了溫暖和溫情。傳統節日表現為繁復的儀式,高雅的風雅,禮貌的禮貌,視教育為文化生活,具有高度的審美性,背後隱藏著對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比如端午節紀念屈原,賽龍舟,民謠唱道:“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門口都是香。吃粽子撒糖。龍舟歡天喜地下水了。”這種類似的節日自豪感,彌漫在古典文化的每壹個角落。當我們抱怨現代人的“洋祭拜節”時,應該看到,恰恰是很多人對自己的文化缺乏熱情,對自己的文化觀念缺乏自信,才使得傳統節日“土裏土氣”。文化自信的強弱與吸收外來文明的能力成正比。有了足夠的文化自信,才能有海納百川的文化品格,才不會“棄我崇洋”。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高速公路、手機、電腦等辦公通訊電器的使用帶來了便利,雖然不同程度地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但也增加了每壹項具體生活的負荷;奔波於各種名利場的尷尬,就業、職稱、晉升、養家糊口的壓力,每天的柴米油鹽被迎來送往城市的大街小巷,就像壹首歌裏唱的:“沿途的美景都沒有細細思量,回到家推磨砍了還是壹樣...妳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了!”人在疲憊的時候渴望有壹點閑暇,放下壹顆浮躁的心;我渴望走出鋼筋水泥的喧囂城市,在大自然的寧靜中品味生活的滋味...總之,我渴望多活壹點。
傳統節日創新的關鍵是喚醒我們的文化意識。春節“合法”,假日經濟如火如荼,但春節文化傳統的復興依然任重道遠。如果清明節不上墳,中秋節不賞月,重陽不爬山,這樣壹個“合法”的節日還能復興什麽?文化是相連的,文化也是衍生的。沒有在文化自覺狀態下全面系統地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提,“法定”只能淪為壹種形式主義的文化表演——因為節日說到底是壹種文化現象,傳統節日總是與宗教、祭祀、慶典、集會等聯系在壹起的。,而不能以制度性的壁壘來延伸。我們要尋找和恢復的是歷史的遺產,喚醒殘存的民間文化。
如果只是固守自己的傳統,沒有能力去學習外來的新文化,傳統的節日文化只能是貧乏的,萎縮的。“周雖舊國,其命重生”,這是中華民族三千年前的文化慷慨。節日的傳播是漫長歷史選擇的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也會發展。如果我們不改進節日的觀念和方式,仍然以吃喝為先,以送禮為重,那麽即使我們把傳統節日合法化,也只會給我們壹個吃喝的借口和人們相互交流的理由,只會讓商家有更多的狂歡,閹割傳統節日的文化功能,使其成為不倫不類的經濟獵物。在不同文化日益頻繁接觸和交流的今天,只有喚醒人們的文化自覺,才能實現理性的文化認同,復興傳統節日,以禮樂重建中國,才不只是夢想。如果我們只求熱鬧,不問經濟,忽視節日的文化內涵,缺乏文化自覺,那麽復興傳統節日應該怎麽做?
目前我國法定節假日中,春節、五壹、國慶是三個“黃金周”。只有春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其他傳統節日,雖然為民間所保留,但並未被規定為官方法定節假日。根本出路在於創新傳統節日模式,讓傳統節日更加輕松休閑,給人們更多自由娛樂的時間和空間,讓傳統節日更加符合現代人對節日的需求。但是,傳統節日合法化只是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傳統節日,根本改變不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偏好或厭倦。既然民眾對傳統節日不感興趣,自然也不可能通過官方的幹預使其合法化、年輕化。
(作者是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上海民俗文化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