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農務本
漢族是壹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就占總人口的80%以上,尊農習俗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漢人就以農業為職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為本”的思想。他說:“蒼冰之所以真實,也是農耕之業。”“什麽都做錯了,奸詐的文章”。在商農思想的影響下,漢代社會形成了“男耕女食,女織女衣”和“尚軍舒華策篇”。“男耕女織”可以說是漢族社會風俗的典型寫照。只是到了近代,尤其是解放後,才有了很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確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壹年四季氣候的變化,耕作和農活的內容也隨之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的含義很清楚地反映了這壹點。直到現在,漢族農民仍然習慣於根據節氣耕種和安排農活。
與尊農習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依桐》雲:“背負大地萬物者,當其釋放大地之時,得自上帝之理。”土地神的崇拜形式是“社稷崇拜”,土地神被稱為社稷神或社稷主,崇拜土地神的地方稱為社稷。《禮記·郊祀特》曰:“壯,祭地,主陰也...強,故神之道也。”後來漢族社會各個階層都有社會祭祀。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非常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無處不在。
2.尊重祖先和老人
尊祖敬老是漢民族永恒的遺產。尊祖就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信奉神祖合壹的壹元論,周朝信奉神祖分離的二元論,祖先崇拜是更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祀取得成就的遠祖和有血緣關系的近親。
祖先崇拜習俗壹直延續到近現代。民間祭祖活動還是很隆重的。有時會有祭祀,如堂祭、節祭、新年祭、宅祭、神社祭等。逢年過節,有些人要向祖先的臉致敬,以示不忘祖先,與祖先同享節日或請祖先保佑。漢族人祭祖的地方叫祠堂或祠堂,祠堂、祠堂遍布全國。
與敬祖習俗有關,在封建宗法制度的長期影響下,漢族人喜歡群居,定期編家譜。由於共同生活,漢族自古以來三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他們中的壹些人已經在壹起生活了數百年。真的是“老少聚在壹起,聞風而禮。”這個世代生活在壹起的宗族,俗稱“夷居”或“夷門”。到了明代,浙江浦江縣的鄭氏家族甚至與九世同堂,曾經下令修建正壹門就是壹個例子。如今,盡管家庭形式趨於小型化,但it家族中的家族更為普遍。
從尊重祖先延伸出來的尊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風雅·醉翁》雲:“孝不缺,總有恩。”意味著孝子敬老的孝心是無窮無盡的,勢必影響整個家庭,甚至整個民族。漢族尊老的民俗是值得發揚的優良傳統。
3.姓氏和名字
起初漢族的姓和姓是不壹樣的。原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氏族號。“姓”這個詞是由“女”和“生”兩個詞組合而成的。很多古代姓氏的旁邊都有“女”字,比如姜、姚、姬。史是姓氏的壹個分支。由於後代的繁衍,家族分為幾個分支,分散在全國各地,每個分支都有壹個特殊的符號作為象征,這就是姓氏。後來,姓和姓的區別不大了。
4.建築型式
由於漢族分布區域廣闊,其傳統民居因地域不同而風格各異。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傳統民居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傳統房屋與華北地區基本相似,區別在於墻壁和屋頂,此處房屋壹般較厚,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陜北的漢族人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建房。洞穴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占用耕地。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傳統民居以木結構為主,講究檐重亭重,講究法的結構。由於中國南方的風俗習慣和自然條件不同,住宅建築的布局也有差異。比如丘陵地區建築依山而建,江浙水鄉講究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大而美,蘇州的亭臺樓閣小而美。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傳統民居的特點是坐北朝南,註重室內采光;木梁承重,磚、石、土護墻;以大殿為中心,擅長雕梁畫棟,裝飾屋頂和飛檐。
5.文化和藝術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特色鮮明。無論在政治、軍事、哲學、經濟、歷史、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領域,都有許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果,即禮樂文化。周朝的禮儀非常復雜。據《周禮》記載,有五禮:吉禮、兇禮、武禮、賓禮、禮儀。西周時期非常重視音樂,有專門的官員來管理,銘文中也有音樂官。《大武》等《周代樂舞》是周武王·尚可寫的。周代的教育制度比較完善,有“禮”、“樂”、“射”、“禦”、“術”、“術”六藝,中國最早的經典有《周易》、《尚書》、《詩經》、《周立》、《景悅》(佚文)、《景悅》。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熱鬧局面,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同時反映了古希臘文明。到漢武帝時(141 ~ 87前在位),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意識形態,統治漢族古代思想文化近2000年。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中國其他少數民族乃至周邊國家。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著名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兵法,尤其是《武經七書》,自宋代以來壹直是武學必讀,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重視歷史也是漢文化史的壹個突出特點。自司馬遷寫《史記》以來,歷代都有傳記類史書問世,清代形成了著名的二十四史。年代體以《春秋》、《左傳》、《子同治簡》為代表。其他各種史書、古史、雜史、方誌、史論等官方和民間著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大部分文獻是漢族學者撰寫的。在自然科學中,天文學和數學的成就壹直為世人所矚目,如張衡(78 ~ 139)、祖沖之(429 ~ 500)、易航(俗稱,683 ~ 727)、郭守敬(1231 ~ 65438)。古代農學往往包括許多古代科技成果。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來,已失傳流傳至今的農書有370多種,其中《畢升之書》、《齊敏姚之術》、《王鎮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的代表作。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有突出的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出現了許多具有較高藝術成就的作家和作品。屈原(約公元前340 ~ 278)、李白(701 ~ 762)、杜甫(712 ~ 770)、柳永(約公元前987 ~約公元前1053)、蘇軾(1037 ~ 6553)。辛棄疾(1140 ~ 1207)的名字和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而且是世界文學史上公認的著名作家。秦漢時期有著名的古文。到中晚唐時期,韓愈(768 ~ 824)、柳宗元(773 ~ 819)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致歐陽修(1007 ~ 1072)、蘇洵(1009 ~ 1066)、曾鞏(1019 ~ 1083)、王安石(65438)。小說創作在明清時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像《聊齋誌異》這樣的短篇小說是眾所周知的。也有許多少數民族作家用漢語創作,產生了許多著名作家和名著,其中《紅樓夢》是最傑出的壹部。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還有許多其他著名的藝術家,他們都取得了驚人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民族的長處,從而發展自己的藝術,形成獨特的風格。它在壹些書籍和名著的編纂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唐宋時期,有北唐書潮、雷劇、臺於萍蘭、袁貴等。,尤其是《永樂大典》和《明清圖書集成》,堪稱世界著名的古代百科全書。
6.漢族音樂
漢族有音樂傳統,其音樂歷史悠久,創作獨特。在秦朝之前,漢族先民已經創造了樂器和音樂,發明了音樂規則。漢唐盛世,漢樂以歌舞樂見長;宋元以後,戲曲音樂占主導地位。如今世界公認的音樂規律,如五度律(漢人稱之為盈虧三分法)、純律、平均律等,都是漢人自主發明的,其成果如同汽車的匯聚,匯成了世界樂理的軸心。?
7.飲食習慣
1).主食
漢族的主食是大米和小麥,輔以蔬菜、肉類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吃米飯的方式主要是米飯,還有粥、米線、年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食物。小麥和饅頭、面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壹起吃。漢族註重並擅長烹飪。不同地區的漢族通過煎、烤、炸、煮、蒸、烤、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菜壹般分為八大菜系:四川、廣東、福建、安徽、山東、湖南、浙江和江蘇。
2)喝茶
酒和茶是漢族的兩種主要飲料。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沖泡技術的國家之壹。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它們已成為漢族飲食習俗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並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據說漢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至少有4700多年的歷史。直到現在,中國的漢族同胞仍然有以茶代酒的習俗。漢族有各種各樣的制茶方法: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花茶,湖南的姜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省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性食物和蔬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我國西部民族和藏族、蒙古族的飲食結構形成鮮明對比。另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壹日三餐的習慣。壹日三餐中的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既有壹定的相似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壹系列特定的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有上千年的歷史,名品眾多。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唐代傳入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
漢族人喝茶講究“質”字。客人來了,泡茶敬茶的禮儀必不可少。客人來訪,妳可以據理力爭,選擇最適合客人口味的最佳茶具。向客人敬茶時,適當地混合茶水也是必要的。與客人喝茶時,主人要註意客人杯、壺中的茶葉殘留量。壹般來說,茶是用茶杯泡的。如果已經喝了壹半,就要加開水,讓茶的濃度基本壹致,水溫適宜。喝茶時,也可適當配以茶水、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零食的效果。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茶葉壹直被用作向吳王進貢的貢品。在原始公社後期,茶成為壹種商品交換。戰國時期,茶已有壹定規模。先秦時期《詩經》就有關於茶的記載。再比如,到了漢代,茶成為佛教禪修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飲茶的風氣。隋朝時,全民普遍飲茶。到了唐代,茶業興盛,茶成為“他人不可或缺”之物,茶館、茶宴、茶會紛紛出現,鼓勵賓客敬茶。宋代,流行鬥茶、貢茶和禮品茶等。
據說漢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至少有4700多年的歷史。直到現在,中國的漢族同胞仍然有以茶代酒的習俗。漢族有各種各樣的制茶方法: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花茶,湖南的姜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省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性食物和蔬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我國西部民族和藏族、蒙古族的飲食結構形成鮮明對比。另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壹日三餐的習慣。壹日三餐中的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既有壹定的相似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壹系列特定的特點。
3)葡萄酒
米酒,又稱醅、甜酒。在舊社會,它被稱為“易”。用糯米釀造,是漢族傳統特產酒。
酒不僅是壹種能滿足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和醫療等生理需求的飲料,也是壹種重要的文化媒介,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不可或缺的重要供品,在這壹儀式中起著溝通人神的媒介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裏,酒是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漢族有句話叫無酒不成席。酒可以增添樂趣,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猜拳”、“酒令”、“曲”等活動在很多地區都很流行,不僅是壹種飲酒習俗,也是壹種民族娛樂和民間智慧。他們有許多功能,如活躍氣氛,消除酒精的力量,顯示和鍛煉智力。有些飲酒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習俗,如除夕喝屠蘇酒、端午節喝雄黃酒、重陽節喝菊花酒等,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酒是漢族人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交活動中傳達感情、加強聯系的媒介。在漢族的很多地區,女孩子結婚離開前要喝其他親戚的酒,新郎新娘進洞房要敬酒。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人過去和現在飲食生活習俗的組成部分。
4).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豐富多彩。它往往將豐富的營養、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在壹起,成為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壹個是作為祭品。在古代,它在宮廷、官員、宗族和家庭的祭祀和慶典等特殊儀式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大部分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有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留著壹些象征性的活動。
二是人們在節日裏吃的特定食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飲食習俗的主流。比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此外,在漢族很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上,魚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象征著“壹年多”。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中秋節的月餅包含著對家庭團聚和人類和諧的祝福。其他的,比如早春吃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臘月初八寒食節的臘八粥、冷食,臘月初二吃豬頭、吃蠶豆、嘗新谷,結婚慶典時的敬酒,生日宴上的壽桃、壽桃、壽糕,都是有特殊內涵的特殊食品和飲食習俗。
5)飲食中的信仰和禁忌
漢族人大多在正月初壹、初二、初三忌食生食,即大年初壹的食物比舊歷年前做得多,只需回鍋三天。以為熟順,命逆。所以有的地方過年前就把壹切都準備好了,有節日三天刀剪不動的說法。再比如,在河南壹些地區,正月初三是小米的生日,這壹天不吃大米,否則會導致小米減產;在過去,婦女生育期間有許多飲食禁忌。比如漢族很多地區的女性孕期不吃兔肉,認為吃兔肉的孩子會有兔唇;還有的地方禁止吃鮮姜,因為鮮姜有很多手指,免得孩子手腳長出六個手指。以前漢族的無子女女性大多避免吃狗肉,認為狗肉不幹凈,吃了容易造成難產。
8.漢族服飾
漢族有自己悠久多彩的服飾,即漢服。
漢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壹,從傳說中的黃帝壹直延續到沈嘉時代(1644)。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的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更衣,引起民族憤怒、不滿和武裝反抗。然後滿清實行血腥鎮壓和武力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省,摧毀了鄭成功的其余部分。從此漢服徹底從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經過200多年的滿清統治,今天的漢人已經逐漸忘記了曾經擁有的華麗服飾,成為世界上唯壹沒有自己民族服飾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令人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自豪地穿著自己漂亮的服裝。這種自發的復興漢族服飾的民間運動,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9.漢族
壹般來說,同壹族群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地區,具有相同的地域認同。地域身份往往成為宗族的名稱,如潮州宗族。
在漢族中,客家人是唯壹沒有地名的漢族。
對於漢族人來說,黃艷身份是民族精神傳統的象征和代表之壹。同樣,對於民族下的族群來說,同壹族群的人往往對某個特定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認為這個事物代表了自己族群的某些特質和精神傳統。
舊社會結婚叫紅婚,門上、大門上常有“六禮”之類的對聯。六禮是周代定制的婚姻禮儀,如收禮、問名、受禮、邀客、迎親等。長沙婚禮習俗,在這些古老儀式的基礎上,衍生出復雜的程序。壹般是男方父母委托親友或媒人提親,也就是收古代禮物。也有媒人以營利為目的,為了補婚而掩蓋真相。所以,雙方父母或親戚都要去對方家暗訪“查根脈”,這叫探親。如果雙方都認為對方根好苗子好,男方就生庚子(年、月、日、時),用幹支八字表示,請媒人交給對方,稱為“送八字”。女方在“算命”後,認為符合,也給女方壹個庚子回男方,稱為“回八字”。如果男方認為雙方人品不好或者女方人品不好,必須在7天內退回。所謂“男字滿天飛,女字十七回”。這是古代的“合庚”之禮,即“問名傳庚”。有的人接受對方的出生,先放在神聖的憲法上。如果3天之內出現了丟雞、丟狗、壞碗的現象,那就是他們認為八字有沖突,會退縮。如果3天內家庭事務順利,那就是幸運。何庚順利,互贈信物。男方給了他衣服布料和少量禮物,外加未來新郎的壹雙鞋子,寓意“和諧”。女子用筆硯文具回應,按照鞋樣做了壹雙布鞋襪底。雙方以“天作之合”四個字交換庚書作為證據。這壹過程稱為定庚或定庚,即古代的“那吉行聘”之禮。
婚姻定下來後,男方必須為女方準備壹定數額的彩禮等財物作為聘禮,也稱大訂婚、彩禮、雞鵝禮或上門送禮(有的女方索要高額彩禮,其實就是買賣婚姻的性質)。女方準備嫁妝,這是古代收錢的禮物。然後,男方送日期單,即選兩個吉日催新娘過門(也叫登門),這叫報日,俗名望日,也就是古代的“邀日預告”之禮。女方選擇其中壹個日期作為結婚日期。結婚前壹兩天,男方送彩禮,喜歡看等。到女方家,這叫“送禮”。女方會把嫁妝箱(盒)挑到男方家,布置新房,叫鋪子。也有男方接手婚姻時提嫁妝箱的。新娘婚禮的前壹天,請已婚女子用麻線將臉上的頭發擰掉,在鬢角處修剪絨發和眉毛,使鬢角整齊,眉毛細而彎,也叫開臉。婚禮當天,男方用四八人擡的轎子來接親戚,或者叫新娘,由旌旗和鑼引導。如果有籠子,籠子裏的雞和鵝是成對的。雞鵝配對源於古代的“飲鵝”儀式:在先秦時期,新夫去嶽家需要獻上兩只鵝作為見面禮,以取鵝而不失節時,老少有序,不再是偶然。因為大雁是壹條線飛而不失群的,如果失去了情侶,就只有壹輩子在壹起,路在盡頭。後來因為鵝很難找,雞和鵝逐漸被作為“飲鵝”的象征。清代《華杉縣誌·姻緣》認為“蓋谷所謂鵝,亦為鵝也”。在城市裏,他們大多也有古老的“結婚”儀式。在農村,媒人或其他家庭成員問候新娘。新娘戴著風冠,披著霞披(俗稱面紗),戴著紅色頭巾。上轎子前,壹位上了年紀的婦女拿著浸過植物油並點燃的紅紙撚,壹手拿著鏡子在轎子裏外看幾遍,俗稱“看轎子”,以求驅邪。
當轎子進入房間時,儀式爆炸了。新娘下了轎子,地上鋪著紅地毯,由母親撐著,讓腳不沾地。否則她認為自己踩了婆家,踩了媽媽。長沙縣還有抱新娘的習俗,即親朋好友把新娘擡到正房。在大廳向新娘頂禮後,新娘進入洞房,新婚夫婦選擇吉時並排而坐。他們的母親建議他們喝壹杯酒(茶)。在古代是指壹杯酒分兩勺。在古代,新婚夫婦各持壹勺洋槐酒,表示兩人是壹體的,所以稱之為杯中酒。妳把母親帶進酒裏,用高興的言語贊美她,把紅棗、花生、決明子、瓜子等東西扔在床上,寓意“早生貴子”。然後掀開新娘的紅領巾(寧鄉習俗,新娘揭開面紗),新婚夫婦只能在此相會。儀式結束後,新娘被帶到大廳會見她的親戚、長輩和其他家庭成員,這被稱為“分大小”,即在古老的寺廟裏看到儀式。
女方的婚禮親戚叫大親戚,上親戚,高親戚,坐在婚宴的主席,男方的老親戚陪著新的。在瀏陽南翔壹些地方,婚宴結束後,“高親戚”要想方設法偷壹碗帶回去,表示在不斷給家裏人夾菜。
新婚之夜,在新房裏鬧是非正式的,嘲笑新娘也是很好玩的。有的把主家長輩拖到洞房,強迫他們背灰。比較優雅的節目是贊茶。新郎新娘搶著茶盤送茶,問候的客人必須用押韻的贊美詞回復,如:“壹進新房,燈火燭照,金銀遍地,兒孫滿堂。”又如:“端茶盤四方,端茶新人勝鴛鴦。今夜洞房花燭夜,明年將誕生壹個狀元郎。”
在婚禮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回父母家拜訪他們的親戚,這被稱為回門,這在古代被稱為省親。新娘家舉行答謝酒窖的午宴,叫“後門宴”陪伴新來的客人,飯後奉上幹茶。新郎這壹天要警惕被戲弄,成為笑柄。尤其是寧鄉,有“害新客”的傳統。在新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青年男女往往會在臉上塗上紅黑顏料,稱為“塗色”、“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