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島上各有壹座山峰,山頂上有植物和藤蔓,四季常青。
相傳很久以前,東峰有壹頭大象,西峰有壹頭獅子。
就因為他們之間隔著壹條河,這兩個畜生就是國王,誰也不侵犯誰,和平相處了很多年。
後來,四川峨眉山的壹個和尚來這裏講學。
甌江兩岸每天都有很多善男信女去聽經。
高僧見他們很虔誠,就帶領大家搬石頭,撿泥沙,灌滿水,在上面建了壹座佛寺。
這樣,兩個小島就連接起來了。東峰的大象和西峰的獅子都想制服對方,雙方經常打架。
有壹次,壹個和尚被請到普陀山講學,姜欣雨只剩下壹個小和尚了,很冷清。
那天中午,獅子站在西山頭,瞪著眼睛,對著東風怒吼。
東風象看見了,氣得突然翹起了長鼻子。
只壹瞬間,我就勾住了對面西峰上的壹棵大樹,然後用力往後壹拉,樹就折成了兩截。
嗯,獅子張開嘴,咆哮著,像地雷壹樣震動著海空。
眨眼間,東山象和西山獅撲向對方,在剛填好的平地上互咬。
雙方都不肯示弱,只咬得血肉模糊,鼻青臉腫。
這裏曾經是水下的龍宮,東海住著壹個千歲的老龍王。
自從島上的兩只野獸大打出手後,老龍王被弄得頭暈目眩,坐立不安,他恨得咬牙切齒,想教訓教訓它們。今天正好是龍王和三公主結婚的吉日。龍宮裏大擺宴席,國君大臣正在設宴。
突然,龍王聽到了來自姜欣雨的兇猛的咆哮和滾動的聲音,甚至龍宮都有點搖晃。
龍王知道大象和獅子又在那裏打起來了,忍不住對火帽發火,命令蝦兵蟹將懲罰這兩只野獸。
此時大象和獅子在江心島的邊緣扭成壹團,殊死搏鬥。
我不知道壹瞬間,天空壹片漆黑,壹個接壹個,悶雷,壹陣風,壹排排壞浪向姜欣雨襲來,不壹會兒大象和獅子就被卷進了甌江。
轉眼間,風停浪靜,甌江兩岸的鄉村和民居依舊。
只是在姜欣雨的東部和西部出現了壹個珊瑚礁。
東首的名字叫象巖,看起來像個精靈,但有壹半是躺在水裏的。西邊的第壹個叫獅子巖,驕傲地倒立著,似乎在數過往的船只。
人們說它們是由那兩種野生動物制造的。
擴展數據
姜欣雨位於溫州市北部甌江中遊,呈東西長、南北窄的形狀,屬於中國四大名島。
島上風景秀麗,東西雙塔高聳,襯托著壹直被稱為“甌江蓬萊”的江心殿。
歷代著名詩人,如謝靈運、孟浩然、韓愈、陸遊、文天祥等。,都相繼留在了姜欣雨。
主要景點
1,河心十景
嘉慶年間的《孤島記》中記載了江新的“十景”說。
姜欣雨每年在不同的季節和地點都有自己獨特的景觀,被前輩們提煉為“十景”,包括羅浮雪影、春城煙雨、海澱朝霞、甌江月色、夢樓潮韻、翠微夕照、蒲元桂帆、沙汀漁火、塔院風、海晏春香。
2.江心寺
現存的江心殿建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占地約2870平方米,分為前、中、後三大殿。
前殿為天王殿,東西長廊,兩端有鐘鼓樓。
宋代仍有古鐘。
中央大廳是最壯觀的童淵大廳,供奉觀音菩薩,江心殿是中國32個觀音菩薩道場之壹。
殿內,門檻與匾額相連,令人眼花繚亂。
寺廟周圍古樹參天,景色優美。
1983被列為全國142對外開放重點寺院之壹。
3.興慶寺
興慶寺原名靜心院,又稱西塔寺。
宋高宗駐固戍時,改名興慶。
它在清朝嘉慶年間重建。
寺內兩側有琉璃泉,泉水清澈,是溫州三大名泉之壹。
寺廟墻上有壹顆橄欖。相傳為明萬歷十五年(1587)郡守魏所植,至今碩果累累。
新中國成立後,溫州博物館就建在這個廟裏,常年展出歷史文物。
4.浩然大廈
浩然樓位於文心國公廟東側,建於明萬歷八年(1580)。
建築為三開間木結構,重檐,造型獨特。
這座建築的名字取了文天祥的《宋正琦》中“正直”壹詞的含義。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唐代詩人孟浩然遊覽姜欣雨,改名孟樓。
光緒元年(1875)重修時,仍改名浩然樓。
登樓既可看到甌江上來來往往的巨輪小帆,也可看到市區的民居、海壇、青翠的群山。
5.文天祥寺
文天祥寺位於江心殿的東部。
南宋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在元兵押解途中脫險,留宿中川寺,寫下《北歸中川寺》壹詩。
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該城為紀念民族英雄逝世200周年而建此廟。
寺內原有的文天祥石像和名人詩詞碑文,後被破壞,只剩下宋文心的尊主碑文。
1981年修繕,回廊鑲嵌“宋正琦”及後人題寫的詩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