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繁多,風格獨特。是我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註。
。儺舞是中國古代長江流域流行的壹種舞蹈。舞者們戴著各種簡單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它最初是壹種祈福祈福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民間舞蹈。《論語》、《古今大事百科》、《後漢禮儀》中都有記載。
儺舞在神鄉鎮清源村、邱口鄉、李坑村相當流行。儺舞的臉譜有四五十種,壹般都是木雕,臉譜生動,忠義,奸詐,愚昧,悲歡。
儺舞的傳統節目有《開天辟地》、《劉海打金蟾》、《二猴捉虱》、《後羿射日》、《張飛祭槍》、《酒醉判官》、《孫悟空降鼠精》等幾十個。舞蹈動作粗糙簡單。
2.南豐調糯
南豐儺舞,俗稱“舞儺”,是沿襲古老的驅鬼疫俗儀式,經過多年改革創新逐漸演變而來的民間舞蹈。追根溯源,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就有儺的記載。殷墟甲骨文中有“寇”字,是以壹種古代兵器在室內殺鬼的形式。
甲骨文中記載了“舞”字,是壹個戴著面具的人的形象。說明商代以前就有蒙面驅魔舞。後來在《論語》、《魯春秋》、《李周》中都有記載。
《漢書·禮記》對儺儀的敘述更加詳細。漢代張衡的《東京賦》也描寫了儺舞的情況。從漢代到唐代,儺舞是壹種驅除疫鬼的祭祀舞蹈。宋代以後,儺舞加入了娛樂性的元素,逐漸向戲劇化的方向發展。
3.崇仁跳八仙
崇仁八仙舞,俗稱"耍把戲",是崇仁縣巴山鎮、、村(原沙底鄉)楊、詹的祖傳"舞儺",屬儺舞。它的起源與何謙附近的澗頭廟和其他三個村莊有直接關系。
據楊氏族譜記載和當地老人介紹,始建於唐代的梘頭寺曾因社會動蕩而蕩然無存。元初,楊的祖先從左崗金溪橋遷至河,家族出資重建自己的姓氏,並在廟內建有傳說中的戰神七爺雕像。
姓楊的,自稱是開寺祖師,並警告說“自己保護不了自己”(以上引文,請參閱(今河)楊《九譜》序。)經過多次協商,同意每十年舉辦兩次“迎新運動會”,“八仙之舞”將與迎新運動會同期舉辦。
楊、詹兩個姓氏,各主持壹次,每十年農歷七、八月主持“迎大神”。第七年,由楊主持,臘月二十七請神,為期7天。第八年,由詹主持,臘月二十八請神,為期8天。楊姓八仙2班,詹姓1。
4、瘦肉卷儺神
江西省樂安縣的儺舞有三種不同的風格:柳坑村的“戲樂”,羅山村的“戲頭鼓”,東湖村的“滾儺神”。東湖村位於縣城的南部。清乾隆年間(1736-1795)修建了壹座儺廟,以儺神的身份供奉“西川悟教、清源、妙道、真王”。
面具18,節目8個,其中“雞嘴”和“豬嘴”是兩個獨特的節目,以動物為面具神,分別叫雞嘴神(也叫雞諾神)和豬嘴神。
二神的面具很有特色:都是由上額(俗稱額頭)、下口、耳翼三部分組成。上額刻有兩個圓眼,額上寫有“雨”字,兩邊用繩索與耳翼相連;雞嘴由兩塊中間挖空的錐形圓木組成;豬嘴是壹塊中間挖空的圓木頭做的。
表演時,弟子頭戴紅領巾,身穿黑色外套和紅布裙,戴上面具露出雙頰。
5.南昌民間婚禮
古人視男娶女生兒育女為“萬世之始”、“帶物上殿”,傳承祭祖之事;“下壹代繼後世”,這樣宗族才有接班人。本文主要介紹南昌人的結婚程序和獨特習俗。
牽線與發帖:“牽線”是婚姻談判的第壹步,媒人上門求婚,以門戶為準。男女在見新娘之前不應該見面。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改貼是“合八字”的意思,“合八字”就是定婚。
訂婚:男方選個吉日給女方送禮(壹般120元表示女方會活120歲),首飾、衣服、換錢等禮物“定親”,喝訂婚酒。
禮物:又稱“走”。“儀式”當天,男方家擡著“箱子”,挑著擔子,壹路鳴槍吹哨。送給女方家的禮物是:兩只動物成對,壹公壹母,壹對豬腳,壹對鯉魚,還有給新娘的衣服、鞋子和首飾。
臘八結婚:臘月初八是佛祖開悟日。據說這壹天太歲閑,又沒有惡星掌管,是結婚的吉日。人們說(南昌話)臘八結婚不用選日子,很多人都在這壹天辦喜事。也有人說起源於乾隆下江南,獲準在南昌結婚的那壹天。
哭嫁:《哭嫁》沒有固定的歌詞。新娘的媽媽先哭,教女兒怎麽做人。新娘還哭訴女兒沒有盡孝等。哭嫁的過程從前壹天晚上壹直持續到第二天轎子進門。
婚禮,踩柴火:新娘轎子需要八個人擡,配有“擡箱”。所有物品都撒有紅色紙屑、松柏,並擺放有“喜”字的紅雞蛋和剪紙。
女人用鞭炮迎接她。婚禮賓客在門外做了壹個嗩吶的傑作以示“化妝”女方收了三份禮物,罵男方借的不夠,男方找借口解釋說罵了女方。雙方爭論不休,正所謂“越罵越罵”。
隨著壹聲炮響,新娘的父母早已踩著四塊用紅紙包著的柴火,坐在正廳的木椅上,以示對家財的呵護。堂門口有“千裏眼”,新娘由大哥擡出床,跨過“千裏眼”,直上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