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唐·優香的人物經歷

唐·優香的人物經歷

改革開放後中國第壹所民辦高中——浙江安吉尚書民辦高中的創始人唐,就是這樣壹位歷經24年風雨的民辦教育探索者,堪稱中國民辦教育的領軍人物。1984,改革開放後的第六年。安吉縣上樹鄉和中國其他農村壹樣,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正在逐步脫貧的尚書農民,渴望下壹代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安吉初中畢業的時候,升學率只有30%左右。每年有2000多名初中生畢業後輟學。2000多名學生的輟學,是2000多個家庭的殷切希望。每年榜單揭曉的那壹天,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黑色七月”。1984,又壹個黑色七月到了...

壹天晚上,幾個在班上不及格的家長擠進了當時在尚書鄉中學教書的唐家裏,直截了當地提出:“老唐,現在這麽多孩子沒有辦法讀書了。妳的活動能力很強。辦學!”決心把壹生獻給教育事業的唐很受感動:“只有辦好學校,才能讓更多的孩子繼續讀書。”他沒有當場表態,因為他知道辦學的難度。校舍、師資、教學設施,沒有龐大資金的支撐,只會是海市蜃樓。然而更重要的是,政策允許民辦學校嗎?

這天半夜,商睡不著覺,幹脆開燈起草辦學申請報告。他沒有意識到,他寫的東西會成為新中國教育史上的壹章,他的行為會受到壹些人的指責,受到後人的敬仰,受到學生的贊揚。他沒有意識到這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壓力,會為此付出多麽沈重的代價。從那時起,他將陷入絕望的困境。

該報告得到了縣教育局的批準。興奮之余,他需要冷靜面對教室、設備、師資等實際困難,但急切的父母要求他立刻去做。唐理解學生和家長的感受,開始為學校選址。最後選了壹個工廠的舊倉庫作為教室,把家裏朋友的桌椅搬進教室。然後他去了安吉的幾所公立中學,雇了6個老師在學校兼職上課。

9月1984,1,中國第壹所民辦高中——安吉尚書民辦高中在浙北壹個偏僻的山村開學了。60名學生從田埂返回教室,組成農業職業班。此時的唐臉又黑又瘦,體重比上半年輕了17斤。

既然是學校,就不能總在倉庫裏。唐和他的妻子商量,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壹座校舍,作為他新房子的地基。

1984年冬天,唐家自留地上壹棟690平米的三層小樓正在緊張籌備中。此時,唐家多年積攢的全部積蓄只有壹萬多元。沒辦法,唐上了他那輛被稱為“老坦克”的28寸自行車,到處乞討。村民朋友都認識他,知道他在上樹鄉給孩子辦了壹所民辦高中,很快就借了三萬多。這個縣的姚村村委會除了借給他1萬多元現金外,還以優惠價提供了3車木材;山陽塢水泥廠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以優惠的價格提供了20多噸水泥和3萬塊碳化磚。

我無法忘記那些黑暗的夜晚。唐跟著的拖拉機到幾百裏外的山裏去運木材。為了節省裝卸費,他自己當裝卸工。當最後壹批木頭從遠處放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了。此時街上空無壹人,夜空中的鞭炮炸成碎片,人們聚在家裏吃年夜飯。

當唐終於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家門時,餐桌上擺著幾碗家常菜,兩個孩子還穿著舊衣服。他老婆忍不住背過身去,眼眶濕潤了。但這些和以後的坎坷比起來都不算什麽。開學半年後,唐接到通知,告知民辦學校學生不能參加1985的初中入學考試,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唐對深感委屈。有什麽理由不去上學?民辦學校不要政府壹分錢的經費,為政府分擔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他們為什麽不讓考試阻止他們進入高等學校?帶著報告,唐騎上自行車,直奔15公裏外的縣城。他找到縣教育局招生辦,想當面把報告交給招生辦主任,但主任很快“不在”。

“缺席”的真正原因是導演不想見他。壹次次碰壁,壹次次抱怨。然而,微弱的希望漸漸變成了絕望。

然而,突然,臨近高考的時候,唐接到了縣招生辦的電話。電話裏的信息好到天上去了:教育局同意本校學生入學考試!接到唐電話的時候,楞住了。原來,縣裏分管教育的領導得知唐的辦學之舉和遇到的困難後深表同情,於是向教育局打了招呼。

1985,由原農班組成的尚書民辦高中正式掛牌。1988,第壹屆普通高中班學生中考,7人考上大學,部分考上中專。高考平均分只比公辦重點中學低0.1分。消息壹出,他們在農村出名了。

1991年,對尚書私塾的打壓達到頂峰。某部已派員調動唐停辦尚書私立中學。此後,縣教育局宣布尚書民辦高中新學年停止招生,學校隨即關閉。1991 3月,安吉縣教育局下發的招生計劃中,抹去了尚書民辦高中的名字。在尚書的私生活中,人心動蕩,學生和老師上課都不感興趣。唐被逼得走投無路。並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唐的對立面。相反,社會上很多人支持私立學校。學生、家長、政府官員和媒體。

當年5月,《光明日報》著名記者張天來在浙江采訪時,曾前往調查尚書私生活的情況,並以內參的方式向中央反映了尚書私生活的困境。此後,《中國青年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紛紛向中央發出緊急呼籲,要求中央撰寫有關唐·遭遇的內部報道。但是,大壹開學的日子快到了,招生指標還沒有定下來,唐就不能招生了。8月29日,唐找到了中央媒體駐杭記者站。當他抱怨自己的困難時,這個硬漢忍不住哭了。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8月30日,縣教育局突然給唐打電話,讓他去招生。中央多家媒體的緊急呼籲引起了中央和省有關領導的重視,安吉縣委書記王在看到《尚書民辦中學今年暑期面臨招生困難》的內參後作出批示。9月6日,浙江省教委正式下發《關於追加安吉縣尚書民辦高中1991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通知》。

陰霾散去,唐終於跨過了又壹個難關。如今,尚書民辦高中新校區分為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兩個教學區。擁有當地壹流的設施和400米8跑道標準操場。普通高中的教學辦公區是漂亮的弧形建築,職業高中的教學區是三棟相連的教學樓。漫步其中,可以看到整個校園花草樹木郁郁蔥蔥。晚上休息的時候,學生們三三兩兩的在校園裏散步,火紅的夕陽覆蓋了整個校園。

維持壹所學校最旺盛生命力的,自然是它的教學質量。私人生活中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2007年高考結束後,安吉今天用了兩個整版的篇幅發布了在上墅私塾的喜訊:在上墅私塾參加高考的142名安吉學生中,重點線4人,本科線58人,總人數138人,取得了優異的高考成績。

“人人都想上學,人人都想成才”,這是唐的辦學宗旨。後來他提出了“教育要讓每個人成功,而不是培養失敗者”的教育思想。從上樹私塾掛牌的第壹天起,大門就向中考失利、被當地人稱為“六種苗”的初中畢業生敞開。唐辦學的目標是教育人民致富,改變這些被公立學校排斥在外的失敗學生的命運,用教育改變他們的人生。私立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不如公立學校是不爭的事實。基於這壹事實,尚書私塾非常重視多元化素質的發展,盡力幫助學生發揮個人的長處。唐,這麽大壹個學校的“老板”應該賺很多錢吧!不,他不僅沒有,而且還欠了銀行壹大筆貸款。

唐高度贊揚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最有影響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曾推行“平民教育”和“鄉村教育”,並為自己定下“抱壹顆心,不帶半根草”的信條。在唐身上還可以看到“平民教育”的影子。他辦學的初衷是給那些不能上學的孩子壹個繼續深造的機會,這符合陶行知在舊中國沒能實現的教育理想。在實踐平民教育的過程中,他的債務也堆積如山。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壹些不講道理的人說唐開“學習店”,辦學校是為了賺錢。這句話幾乎貫穿了他的整個辦學歷程。學生學費每學期150元時,時任縣教育局副局長的徐慶三給他算了壹筆賬:學生每學期收費150元,300名學生壹年繳納9萬元,其中學校支付教師工資7萬元,房租、水電費等日常費用10000元。算上建校舍投入的錢,反正是賺不到錢的。

作為“平民教育”的堅定實踐者,唐還頻頻減免貧困學生的學雜費。僅近三年,就有716名貧困學生不同程度減免學雜費,共計5623.8+0.35萬元。

2003年6月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首屆全國民辦教育十大傑出人物頒獎大會在這裏舉行,唐在全國數千家民辦學校中脫穎而出,躋身十大傑出人物。

2000年8月,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香港商報評選唐為“21世紀封面人物”。

  • 上一篇:夢見被蜜蜂蟄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玉帝是佛教徒還是道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