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社會的陵寢制度在清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2000多年裏,陵墓制度經歷了三個輝煌時期。第壹個輝煌時期是秦漢時期,以秦始皇陵為代表;第二個輝煌時期是唐朝,以唐太宗的李世民昭陵為代表。明清是最後的輝煌時期。清代的陵寢制度雖然基本沿襲了明陵制度,但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革,並結合滿族的特點,形成了清代的陵寢制度。清朝陵墓制度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是清朝的聖祖康熙皇帝。
清朝的墓葬在地理上大致分為三處。壹個是遼東北的永陵、涪陵、昭陵,清代稱為“盛京三陵”。另外兩個地方是遵化市的“清東陵”和義縣的“清西陵”。雖然盛京三陵的修建早於關內清陵,但清代的陵墓制度實際上是從關內陵墓開始的。
清太宗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忙於統壹東北滿洲和反明作戰,無暇顧及陵墓體系的規劃和建設。雖然當時已經有了永陵和東京陵,但當時永陵和東京陵的墓主人都沒有天皇的名字。第二,當時這兩座墓根本沒有陵的稱號。第三,涪陵和昭陵雖為清太宗和太祖所建,但規模僅為“三間茅舍”,與現行規定相差甚遠,不能稱為墓葬。所以沒有陵墓制度。
清代12座皇陵中有9座是建在關隘內的,所以清代的陵寢制度應該是從關隘開始的。
為什麽說康熙皇帝是清朝陵墓制度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陵墓條例
首先,康熙帝確立了清陵沿襲明陵制度的總方針。
雖然清太宗在清朝入關前就建立了皇太極,但與明朝相比,還是壹個國家偏多的小國。清朝入關後統壹全國的時候,才了解到漢、唐、宋、明的龐大宏偉的墓葬。相比之下,他們對十三陵更感興趣,於是決定效仿十三陵制度,進行壹些改革和創新。同時,他們也具有滿族的特點。順治皇帝的孝陵是清朝根據這壹總方針在山海關修建的第壹座帝王陵墓,靖、泰、禹、昌、穆、丁、惠、崇八座帝王陵墓都是根據這壹總方針修建的。而這個大政方針是康熙皇帝制定的。
第二,康熙帝修建的清孝陵,為後來的清帝陵墓提供了藍圖,奠定了基本的條例。
順治皇帝的孝陵建於康熙二年(1663)二月十五日,陵宮於康熙三年(1664)九月部分完工。它的前導部分是後幾年才完成的,石牌坊不是康熙十年(1671)才建成的。其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石牌坊、下馬標誌、大紅門、陳設廳、龔升聖德碑亭及華表、石像生、龍鳳門、壹孔拱橋、七孔拱橋、五孔拱橋、三孔拱橋、墓碑亭、東西方超、東西值班室、龍恩門、東西遼爐、東西配殿、龍恩殿、陵門、亭。陵前,左側,有廚庫和井亭。上述建築被長6公裏、寬約11米的磚砌神道貫穿,形成了宏偉的陵園中軸線。顯然,清代孝陵的建築部門大體上是仿照明十三陵的規定。
與十三陵的地面建築相比,清陵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1,墓碑亭(俗稱小北亭)不是十三陵建的,而是清陵建的;
2.明陵沒有皇後陵,清陵有;
3.雖然明十三陵也有嬪妃墓,但並不是每個陵墓都有。除特殊情況外,大部分清陵的陵墓旁邊都有嬪妃墓。
4.明十三陵中只有主陵(又稱壽陵)建有石像,以及壹座大型的沈工聖德碑亭配有四塊漢表,其他陵墓則建有較小的無字碑,而道光皇帝以前清陵中的清陵(關內)都建有沈工聖德碑亭配有漢表。
5.明代宮門稱為恩門,享樂殿稱為恩殿,清陵分別改稱恩門和恩殿。
6.明太祖陵前建有三向壹孔拱橋,清太祖陵內建有三向三孔拱橋。
還有很多其他的不同,這裏就不細說了。
滿族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築):
1,史湘生的文官和武士都是滿族服飾和發型。
2.所有牌匾、碑文均用滿文、漢文或滿文、蒙文、漢文書寫。
清孝陵之後修建的八座大清皇陵的規定,都是仿孝陵修建的,大同小異。
第三,康熙皇帝在清朝首次確立了修建皇後陵墓的制度。
清朝,* * *修建了7座皇後墓,第壹座修建的皇後墓是康熙皇帝修建的小東陵。小張卉的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是清朝的祖先順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後。因為太老實不善於迎合,差點被絕對迷人的董鄂妃取代。她在21歲的時候開始了漫長的守寡生活。康熙帝的生母小康皇後去世後,她和* * *皇太後肩負起培養和教育年幼的康熙帝的重任。她視康熙帝為己出,對康熙帝傾註了無限的母愛,於是和康熙帝建立了深厚的母子關系。為什麽康熙皇帝要單獨為孝惠皇後建陵?可能有以下原因:1。以報答蕭對的支持;2.吸收太皇太後生前未能建陵的大麻煩;1.3.解決骨灰盒和子貢難以葬在同壹個地宮的問題;2.4.可能會認為不可能做到“謙讓和尊重”。順治皇帝、孝康皇後、孝賢皇後於康熙二年葬於地宮。如果肖輝也葬在地宮裏,至少是對順治皇帝的不尊重。第五,怕泄露小玲的氣場。所謂怕發泄,就是怕地宮裏的元氣漏出來。怕泄氣的問題,明清兩代都有例證。從過去迷信的角度來看,地下埋藏封閉後,最怕重開。如果打開,容易泄露地氣,破壞風水,對墓主人、皇室甚至國家都沒有好處。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明孝宗修建泰陵和挖掘金井時,泉水突然爆裂。金井帶水建陵最忌諱,最不吉利。吏部尚書楊子奇如實向朝廷報告了此事。大臣程秀為了逃避責任,暗中封春。朝廷派人到地宮核實時,發現金井裏沒有水。所以我想治愈楊子奇的謊言。這時,壹個新啟用的縣令,名叫秋太,上書朝廷,說在長江上打金井水是好事。如果現在不說,自貢皇帝葬於地宮,石門緊閉,怎麽辦?不開地宮,會後悔壹輩子,留下永久的遺憾。打開地宮,又會漏氣,那就更慘了。經邱泰這麽壹說,楊子奇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還官復原職。(3)清朝道光第壹次在東陵寶華峪建陵時,大臣何英因為怕在地宮下面建龍須溝泄憤而放棄了。作者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說明地宮關閉後就不能再打開了,很容易發泄。這種說法在封建社會相當普遍。對於博學的康熙帝來說,也不是不知道。孝陵在康熙二年被順治皇帝和兩位皇後合葬後,直到孝惠皇後去世,多少年了不得而知,至少是康熙二十七年以後的25年。如果以後孝惠皇後葬在孝陵,就要重開地宮,可能會泄孝陵之氣,破風水。這是壹件大事。有可能是康熙帝為了防止泄孝陵之氣,決定為孝惠皇後再建壹座陵墓。
康熙皇帝決定為小張卉單獨建壹座陵墓。因此,在田斌太後的第二年,修建了孝惠皇後的陵墓,並於康熙三十二年(1692)竣工。
作為清朝的第壹座陵墓,蕭東陵成為清朝後人修建陵墓的典範。陵墓需要:
1.不建石牌坊、大紅門、功德碑、石像生、牌坊、七孔拱橋、五孔橋、三向三孔橋、墓碑亭、二柱門;其他建築的規定與帝陵相同。
2.皇後陵作為本朝皇陵的附屬陵,應建在本朝皇陵旁,其神道與本朝皇陵神道相連。
3.皇後陵墓沒有自己獨立的名稱,其名稱應與當前朝代的帝王陵墓名稱緊密相連。命名方法是:皇後陵墓首字使用當前朝代帝王陵墓名稱的首字。第二個字是皇後陵墓和現王朝帝王陵墓相對位置的字。如果在東邊,就用“東”字。如果在西邊,就用“西”字。例如,蕭的陵墓位於孝陵的東部,所以它被稱為“孝陵”。
小東陵的建成開創了清代皇後陵的修建之先河,不僅為後世皇後陵的修建提供了規範的藍圖,也為後世皇後陵提供了命名的方法。
第四,以明十三陵為基礎,完善了清代帝王陵墓的整體規劃。
康熙帝在為父親建墓的同時,對墓地進行了全面的規劃。以孝陵後山少祖山為界,以山南的開闊地為墓葬所在之地,稱為“前圈”;山的北面是山,森林茂密,人很少。作為墓地的保護控制地帶,稱為“後龍”。在昌瑞山的山脊上,有明代修建的長城。因阻礙風水,馬欄關2號以西至龍洞峪2號以東長約15華裏的長城(5)被拆除。整個墓地占地2500平方公裏。在前環的東、西、南三面,築起了40裏的風水圍欄。在後龍周圍,切割出壹條寬近70米、長約500裏的火道,豎立起墓園的界碑和界牌標誌。順治皇帝的孝陵作為第壹座陵墓,位於昌瑞山主峰之下,處於陵園的至高地位。以後後人的墓將以孝陵為中心建在東、西兩翼,形成祭祖、歸祖葬之勢。康熙年間,昌瑞山陵園總體規劃基本完成。後來雖有壹些變化,但只是墓地面積的擴大和保護制度的逐步完善,並沒有根本性的重大變化。
為了貫徹自己制定的這個總體規劃,康熙皇帝率先垂範。康熙十五年(1676),開始在孝陵東南修建自己的陵墓——竟陵。到康熙二十年(1681),基本完成。景陵的修建不僅模仿了清代孝陵的規定,還模仿了明十三陵的整體布局,以順治皇帝的孝陵為主陵,自身陵區沒有石牌坊、大紅門和石像生。竟陵制度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第五,康熙皇帝修建的景陵貴妃園,奠定了清代貴妃園的基本條例。
明代妃嬪的墓被稱為“井”或“墳”,它們很少建造,只為重要的妃嬪建造,如明憲宗的婉妃墓,的和思妃的墓。這些公主的墳墓不是建在當前王朝的皇陵附近。有些後妃墓有石碑和石告白案,有些則內外雙壁。有的嬪妃墓有壹個地宮,有的人葬在壹個地宮裏。總之,明代對後妃墓葬的規定是不統壹的。
清朝在沈陽附近修建的福陵、昭陵的院落、大門、廳堂都是硬頂的,沒有園門,不是前後共眠的格局。柵欄的平面是長方形的。昭陵貴妃花園的頂部是垂直排列的。這兩個皇宮的睡眠規定也不壹致。
康熙帝建景陵後不久,景陵的貴妃園也建了起來。竟陵皇妃寢宮不同於明代皇妃墓的規定,也不同於涪陵和昭陵皇妃寢宮的規定。其規定成為後世後宮嬪妃在園中睡眠的典範。這座貴妃園成為清代貴妃園的標準:
1.皇妃的花園必須建在皇陵旁邊。
2.寢宮綠琉璃瓦。
3.馬槽溝上建拱橋,宮門歇山頂,單檐,寬3間。建有遼爐壹座,位於院內左側。賞殿單檐歇山頂,寬5間。寶藏的頂部是水平排列的。
4.不管被埋者是什麽身份,都是壹人壹票,也就是壹人壹個地宮。
5.不要砌磚神道。
6.清代貴妃墓稱為“公主園寢”,並冠以本朝皇陵的名稱,如“公主園寢於竟陵”。
清朝的第壹座皇陵、第壹座皇後陵和第壹座妃子花園都是康熙皇帝修建的。康熙皇帝開創了清朝的皇陵、後妃墓和後妃花園。這三種墓葬在各個朝代的布局更加合理,制度更加完善。
6.康熙帝是盛京三陵規定的創始人。
我們今天看到的盛京三陵(遼寧省新賓縣永陵、沈陽市涪陵、昭陵)規模遠不如山海關清陵,但其規制是康熙皇帝首創的。
原來的盛京三陵非常簡陋,骨灰盒只供奉在享殿。康熙即位後,在永陵建了四座碑亭,又增設了福陵和昭陵、方城、明樓、寶城、寶鼎地宮,豎立神力碑,修建碑亭,奠定了今天的基本格局和規模。
葬禮方面
第壹,改火葬用棺材,實行土葬。
火葬原本是滿族的舊習俗。在關外,盛京三陵、貴妃園的墓主人,以及與她合葬的墓葬都是火化的,埋葬的地方都是骨灰盒。永陵武功郡王李敦古墓和龔克別勒塔查古墓的發掘,完全證實了這壹點。
據專家學者考證,順治皇帝、其皇後蕭康、孝賢死後均火化,清代孝陵地宮有三個骨灰盒。清朝入關後,由於漢族喪葬制度的影響,加上關內滿族已經從遊牧生活方式轉變為定居生活方式,在清朝皇室高層中首先廢除火葬,實行棺葬。康熙皇帝的第壹位皇後程瀟,死於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她是清朝第壹個不火葬而葬在棺材裏的皇陵。後來,康熙帝的小昭、孝義、肖紅、景民和康熙帝本人都葬在景陵地宮,但沒有火化,用的是棺材。滿族喪葬習俗的這壹巨變始於皇族,皇族始於最高的皇帝和皇後。景陵是關內第壹座廢除火葬、實行土葬的陵墓,以後所有陵墓都將沿用這壹制度。滿族喪葬習俗的這壹巨變,壹方面是因為漢化,另壹方面也顯示了康熙帝勇於改革的精神。在當時,這種變化是進步的,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當然,現在看來不可取。但要歷史地看問題,不能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和是非標準去衡量古人。
第二,先葬皇後,不為皇帝關閉石門的葬制
在景陵之前的清帝陵墓中,皇後與皇帝合葬,或與皇帝同時合葬,或在皇帝之後合葬,並非先葬。康熙帝的程瀟、小昭和蕭藝都死於康熙帝之前。隨著他們的去世,他們被安葬在竟陵地宮,但地宮的石門沒有關閉,地道也沒有填平。只是在地宮入口處裝了壹扇木門,為皇帝關了很久。雍正元年(1723)九月初壹康熙帝下葬後,地宮關閉石門,將地道填平(與康熙帝同時下葬的還有孝恭皇後和敬敏皇後)。自景陵以來,乾隆的裕陵、嘉慶的長陵和道光的穆棱都遵循這壹制度。
陵墓祭祀
從清太祖葬於涪陵開始,就有了墓葬祭祀活動,但此時的墓葬祭祀很不規範,隨意性很大,尚未形成制度。隨著昭陵的建立,特別是入關後修建了孝陵,在接觸到先進的漢文化後,清代的墓葬祭祀逐漸成熟和完善。這個時期主要是從康熙朝開始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壹是康熙二年(1663)十壹月決定:涪陵、昭陵、孝陵為四大節日,安裝奏折向神靈進貢。其聖誕節、忌日、十月初壹、每月初壹不加持,聖牌不邀,面紗揭開。
第二,康熙三年(1664),確定了清明節的覆土禮儀:每年在墳頭上覆土13擔,由祭祀官總管和關員率領的13官兵升寶頂,提前將土帶出界外,存放在玉靈墻幹凈的地方備用。乾隆年間,13噸土改為1噸。
第三,康熙三年陵墓祭祀用的貘(豬)改為羊。⑦
第四,康熙十五年(1676)所定的陵墓祭祀的顏色和數量,以及所定的祭祀儀式,基本上與後來所定的非常接近。
陵墓保護
歷代皇室都非常重視對祖墳的保護,清朝皇帝也不例外。八旗是清朝最信任、最精銳的部隊。綠旗兵是清朝另壹支由漢人組成的國家軍隊。為了保護祖墳的安全,清帝直接派八旗兵到陵園守墓,日夜巡邏,戒備森嚴。並派了青石板兵負責整個墓地的外圍安全。康熙年間,各帝陵八旗的最高長官是總管,這壹設置壹直保持到清朝末年。綠旗軍的最高長官是康熙年間的副將。後來由於墓葬越來越多,墓地面積日益擴大,治安任務日益繁重,將綠旗兵的兵力由壹協增加到壹鎮,最高長官改為總指揮。但墓園內八旗兵和墓園外綠旗兵的形式,在康熙時期就定型了。
由雍正帝倡導的黟縣清溪陵,在陵園布局、墓葬形制、墓葬祭祀和墓葬保護等方面均仿照清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