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園林——聖井山石館
聖井山石館簡介:
盛京山石寺位於浙江省瑞安市大南鄉,歷史悠久。明代嘉靖以前,這裏以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絢麗的風景在民間聞名。盛京山石殿建於南宋丁敬元年,現存部分建於明代萬歷至清代光緒年間。是浙南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質建築群。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溫州園林——聖井山石館
盛京山石寺的建築特色:
聖井石廟位於繭大南鄉聖井山頂,海拔748.6米,由壹座石廟和壹座玉皇塔組成。它建於南宋丁敬元年(1206),是人們祈雨的場所。後來,據說西晉的涇陽使許遜練丹成仙,所以它也被稱為徐福寺。東西向的盛京山石寺,由山門、石坊、回廊、前後入口、左右廂房組成。占地486平方米,建築面積略小,純石材構件。寺廟風格古樸莊重,結構巧妙牢固;石作坊、山門雄偉典雅;殿內塑像外,還有八塊石碑、石香爐、石佛、石雕,別具壹格,充滿藝術品味。建築物裏有許多精美的浮雕。有明太祖元年(1621)的石獅子和香爐,還有很多明清時期的銘文。
溫州園林——聖井山石館
聖井山石堂建築外觀:
寺內的梁、柱、檁條、椽、拱、山墻、屋頂、案、床、凳均為石雕,且位於聖井山頂,故稱聖井山石殿。建於南宋丁敬元年(1260),明萬歷至清光緒年間重修。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建築面積229平方米。平面依次由山門、石坊、前堂、後堂、左右廂房組成,建築格局對稱。東西向,單開間入口,山頂懸重檐,葉形吻。額頭上的銘文寫著:“光緒二十八年冬重建”。牌坊四柱三室,山頂懸重檐,尾吻。明代的石碑上刻著“萬歷庚子七月吉日,方丈舉之”的碑文。前殿有三個開間,鬥式梁架,山頂上懸掛著明代金柱上的修復題詞:“康熙十七年秋夢”。正廳三開間,開間吊梁,次間穿鬥梁架。明以後,金柱上刻有明萬歷年間林等人捐銀建造的碑文。廂房六間房,門楣石額有道光年間銘文。建築中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但在十年浩劫中遭到嚴重破壞。有明太祖元年(1621)的石獅子和香爐,還有很多明清時期的銘文。
石廟始建於宋丁敬元年(1260),重建於明萬歷至清光緒年間。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建築面積229平方米。由山門、石作坊、前堂、後堂、左右廂房依次組成,建築格局對稱。因為梁、柱、檁條、椽、拱、山墻、屋頂、桌子、長凳等。寺廟的大部分是用石頭雕刻的,它們位於聖井山頂,它被稱為聖井山石殿。
溫州園林——聖井山石館
聖井山石堂的建築價值:
在盛京山石寺建築群中,還有兩座石獅子、香爐、多處明清碑刻、明元年精美浮雕(1621)。這樣壹個歷史悠久、特色顯著、保存完整的石質建築群,極具觀賞價值。
聖井山石廳是溫州現存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建築群,對研究我國古代石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寺內還有許多記載宋明時期文、瑞人到盛京“祈雨”的碑刻,記載了每次旱災的年份和災情。是研究溫州歷史上災害和氣象規律的真實史料,彌足珍貴。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所以這座石廳可以說是金鐘罩,金嗓子,用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奏響了壹曲強勁的旋律。壹群人留下來觀看和欣賞。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