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橋梁的歷史是從木到石,從梁到拱的發展過程。溫瑞塘河流域現存的古橋多為石梁橋,無木橋痕跡,石拱橋較少。建於宋代的石梁橋保存完好,包括位於仙巖鎮深澳村甲龍溪上的祠堂橋、位於瑞安東門輪船碼頭的白巖橋、位於潘橋村潘橋河上的仁壽橋、位於郭溪鎮任橋村草埭河上的任橋。曲溪河上的紅橋和竹橋(原為竹結構)都是木結構。由於多次水毀造成的橋梁承重需求和人車快速增加,紅橋進行了搬遷改造,現在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溫瑞塘河上的古石梁橋,橋墩壹般由3至5塊方石並列而成,有的用石塊組成菱形橋墩,如澎湖橋;橋孔有單孔和多孔,多孔壹般為3孔、5孔、7孔等奇數;壹般橋面鋪縱向石塊,挖橫條紋或斜條紋或幾何圖案,增加摩擦力,方便行走;壹般有欄桿的是青石板和青石蓋的蓮花柱,也有造型精美的鳥獸雕像,如甌海的潘橋。
大小不壹、風格各異的古橋,是甌越先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來的。它們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是水鄉文化的縮影和代表之壹,是唐河上不可再生的獨特文化景觀。除了唐河少數古橋保護程度較高,並刻有簡要說明外,大部分古橋的狀況可以說是岌岌可危,處於壹種自我毀滅的脆弱狀態。幾年前,在湯河源頭的上河鄉壹帶,妳還可以看到幾座古橋的魅力,如溪頭街的湯高橋、埭頭村的下甸橋、石柱門的江安橋、喬林村的蜈蚣橋等。然而,經過幾次山洪暴發和河道拓寬工程,這些古橋已經消失了。隨著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原本就稀少的古橋以更快的速度在我們眼前消失。
清代女詩人範雨翔有詩說:“小橋慢走,春風暖賣簫。突然,我被後面來的遊客嚇了壹跳,退到了垂柳裏。”真希望這樣迷離迷人的風景能永遠保留下來,不要漸漸成為遙遠的記憶夢。
下謝橋因位於婁橋街道下謝村而得名。條石結構,9孔,長55米,寬2.2米。據記載,原來橋旁的青石欄桿相互支撐,現在青石欄桿早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鋼管欄桿,石板橋面已經鋪上了混凝土。這座橋是會昌湖水系現存石橋中跨度最大的壹座古橋。
潘橋,原名仁壽橋,始建於宋代。位於潘橋鎮潘橋村,隔著潘橋河。東西走向,石結構,3孔。橋的兩邊是青石板和青石柱,橋中間的欄桿柱上有四只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獅子。橋上有三塊石頭連起來的橋板,對於壹座大橋來說是壹件有趣的事情。是甌海比較完整的宋代古橋。橋西端有兩棵古榕樹,枝葉繁茂,蔚為壯觀。
澎湖橋位於郭溪鎮白塔廳。橋旁原有白磚塔,俗稱白塔,又稱白塔橋或白塔寺橋。過,3孔,石結構,墩比較特殊,用石塊堆成菱形。中洞西側橋板上刻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建”字樣。這座橋是郭溪現存唯壹壹座仍保持原有風格的古橋,這可能要歸功於厚重堅實的橋墩。
祠堂橋位於仙巖鎮深澳村甲龍溪上。始建於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為三孔梁石橋,南北向跨度,長11.25m,寬1.35m..橋墩每個接頭處綁三根方柱,上端用蓋梁石系牢。中孔橋板外側刻有建橋日期和出銀者姓名,橋柱上刻有“石匠孫安”字樣。又並排修建了壹座平坦的水泥橋,以滿足交通的需要,這也為祠堂橋的保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青寧橋位於白象街,南白象街。建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石結構,3孔,長17.5m,寬2.1m。橋兩端有六七級石階,橋兩邊設青石欄桿,方蓮花柱。雖然歲月的洗禮在古橋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但基本完好無損。
任橋位於郭溪鎮任橋村,隔草岱河。據橋柱上鐫刻的“十二真母”考證,該橋建於宋代。南北向,石結構,4孔。奇跡般的,橋的中間邊長了壹棵樹,樹根緊緊的卡在橋板和橋墩之間的縫隙裏。樹的高度只有1米,樹上的葉子屈指可數。但是不要小看這棵樹,它很老了。壹位坐在橋邊曬太陽的84歲老奶奶說,這棵樹小時候就是這樣的。據說有了這座橋,樹就會長起來。它不會長高,也不會死。還有壹個當地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劃龍舟的時候,龍舟下水的第壹天,壹定要劃到橋下摘幾片葉子。據說小樹不僅能讓龍舟快速劃行,還能保平安。被剝去葉子的小樹很快就會長出新葉。人們把橋上這棵小小的老樹視為神物,寄托了許多美好、吉祥和希望。
吉福橋位於熊茜迪奧底部的石馬甸寺前,橫跨熊茜,又稱石馬甸橋。石頭結構,3孔。橋墩很有特色,用鯧魚形狀的條塊壘成,結實牢固。長14m,寬1.7m。石板側面刻有“吉福橋”、“清正月吉日重建(1793)”等銘文。可想而知,它建造的時間要早得多。
馬橋位於潘橋鎮馬橋村,又名鄧雲橋,橫跨潘橋河。據記載,建於同治年間,東西走向,石結構,5孔,長24米,寬1.6米。現在這座橋已經拆遷,重新修建另壹座公路橋,只留下東端的橋墩,旁邊是壹棵大榕樹,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的滄桑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