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但很多地方不僅15日亮燈,早在12日就關燈了,壹直到16日。
開燈,開燈
13日,江蘇通州稱之為“上燈”;浙江定海,也是18日開始亮燈到日落的日子。在福建省羅源縣,從13號開始,家家戶戶門前都掛滿了燈,互相爭奇鬥艷。從這壹天起,河北、天津將在家裏的墻上掛壹盞方形的玻璃燈,燈上畫著三國、水滸小說中的人物;江蘇宜興也在這壹天的前兩天搭起木棚,掛起燈籠,先試燈。
廣東海豐十三日,寺廟、宗祠掛滿燈籠,孩子們敲鑼打鼓,熱鬧非凡。這叫做“開燈”。普通人也要準備很多茶,請親戚鄰居喝。讓我們喝杯茶吧。即使主人不邀請妳,如果妳高興,妳也可以隨便進去。主人不會不受歡迎的。
在廣東東莞,有“燈頭生日是回家接孩子”的習俗,即燈頭的生日在正月十三。所有的新娘都必須回婆家,說是去了父母家“接孩子”,回了婆家。去年生男孩的家庭今年必須在神和祖先面前點燃壹盞紙燈。正月初二到十三,選個吉日,在宗祠和神堂中間掛個八角大紙燈,兩邊和大門口各掛壹對荷花燈。大街小巷的樓主、廚君、井君、床頭婆、土地神面前都有壹盞刻著圖案的小紙燈。漲潮的時候,他們祭拜神靈。祭祀結束後,父母拿著刀,刮掉了壹片燈瓣。叫做“開燈”。
在廣東省翁源縣,將舉行壹個“元宵節”。日期是預先確定的,有些是在13日或14日。這壹天,每壹個去年生男孩的家庭都要先準備燈籠。此燈以竹子為骨架,用彩紙制作,飾以宮廷人物。在紙燈中間放壹盞油燈,用紅繩掛在粽子的橫梁上。同時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寓意“燈”越響,“鼎”越盛。此外,妳還要買許多燈,其中有壹種叫“鼓燈”,必須給寺廟;壹種叫“蓮花燈”得給觀音。這壹天,大家要大吃大喝,油宴由生孩子的家庭或宗族準備。敬酒開始,大家要說吉利的悼詞:“恭喜妳,多生孩子!天鼎!天鼎!”
廣東陽江“開燈”的日期甚至比正月初十的早上還要早。去年生男孩的每個家庭都必須買紙燈籠,掛在祠堂或寺廟裏。有的家庭怕寶寶難養,只好同時在樹上或路口掛紙燈籠。家裏辦酒席請客,叫“請輕酒”。請客人坐下,給剛出生的孩子銀飾,還有糖和柿子祝賀。
龍燈和獅子燈
上面說從13號開始,門前會有燈,墻上會有燈,樹上會有燈,路口旁邊也會有燈。還有,從13號開始,龍燈、獅子燈的活動也廣泛展開。
湖北武昌的“制龍”從十三到十五持續了三天。龍燈的長度從十幾節到幾十節不等,每節三四尺到五六尺不等。以前兩個村的龍要互相招待,就是A村的龍去B村吃飯,那個村的男女老少都跟著,經常壹天要吃十幾桌。這叫“龍為酒”。
湖南長沙的“元宵節”和“玩龍”更是精彩。元宵節從十壹點到十五點持續了五天;玩龍持續十壹天,從五號到十五號。元宵節是數百人手持各種燈籠在鄉村或城市舉行的遊行。玩龍,手持“珍珠”的人先把龍引到空地上,用特殊的方式跳舞,把龍組成“簽”等吉祥的字。
四川成都的龍燈和獅子燈早在正月初九就出來了。龍燈分鐘擺龍、雙龍龍、火龍三種。鐘擺龍和雙龍龍多在白天玩,由前面綁著紅綾的金元寶牽著。火龍晚上出門,前面有流星和火球開道。獅子燈晚上也出,白天也出,還有笑和尚和猴子壹起跳。
四川萬縣也在初六到十六舉行元宵節,富商們爭奇鬥艷,各種燈籠。
十四個測試燈
還有很多地方的元宵節是從正月十四開始的。比如山西的壹些地區,元宵節從14號開始,到16號結束。
綏遠歸綏遠,十四日至十六日,必有滿籠火燈。
甘肅臨洮、山東淄川、惠民、察哈爾懷來,上元周邊放三晚燈。
河南,限14、15、16日,稱為元宵節。
在河南省薊縣,這三天裏,到處都搭起了牌坊、鰲山、燈棚、煙花或秧歌劇。
河北新河,從14號開始,張燈結彩,鼓聲震天,路上點起了樹。
在河北保定,大街小巷也是燈火通明,玩獅子的人也多了起來,大家都在爭搶。
河北良鄉、吳橋的讀書人,要逛文廟,走洋橋,放煙花。
安徽壽春把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稱為“元宵節”。門前燈火通明,庭中鑼鼓喧天,大鬧“元宵節”,說不出這聲,便是火患。
十五盞正燈
“正光”是元宵節這壹天。北京昌平把15日稱為“亮燈日”。河北永平也說,望日歸元,通衢飾燈,謂之“正燈”。
在江蘇省金壇市,元宵節用燈籠裝飾,燃放煙花,打“燈鼓”。
福建金門,上元祭神。孩子們剪下竹紙燈籠,在上面放上花鳥,半夜點上,看火是紅的還是黑的,以此來過壹個風調雨順的年。
在浙江常山,各種各樣的燈籠掛在村莊裏,或者龍燈迎客。
在湖北黃陂,各村都有元宵節,燈籠上寫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風十雨”、“五彩繽紛”等字樣,後面是高蹺、鑼鼓、龍燈。
江蘇睢寧,上元燈會,各村敲鑼打鼓,為獅子剪彩,壹人捧頭,壹人搖尾,到處起舞。更有貼薄紗為龍,中間點紅燭,十幾人持竿迎龍,城鄉行進,燈火如晝。
上海更精彩。就說壹個龍燈,有18節長。有36個英俊的年輕人,穿著五顏六色的褲子和織錦,每個人都有壹個燈腳,在鑼鼓聲中跳了很多花樣。
貴陽的長龍,眼睛比碗還大,壹定有三尺長,吐出壹條龍舌。在龍的前面,有人拿著壹個寶,上下舞動,這叫“龍搶寶”。龍燈經過時,會掀起壹朵“泥臺花”,稱為“接龍”。
浙江紹興,除了做燈,黃昏還燃放煙花。有《壹連三關》、《金盆鬧月》、《穿鼠》。
臺灣省各地的元宵節也非常熱鬧。除了“耍龍”、“耍獅”,還有“伸出燈腳”的習俗。在這壹天晚上,婦女們更多地去拜訪“助產士”,希望他們生個孩子。有句話叫“腳燈亮了,扔了;把腳燈遞過來,扔出去。”所以他們就在自家屋檐下掛燈籠,自己提著燈籠從下面走過,說是這樣行動的。今年可以生個男孩。
女生看中了如意郎君,會在元宵之夜去請他家的蔥或者野菜。男人元宵節要很晚睡覺,說越晚,壽命越長。老人和老婦也有“聽香”的共同信仰。他們先在神前燒香禮拜,然後扔燈籠,按方向拿杯子和燈籠,偷聽路人說話或站在人墻外。聽到第壹句話,我就拿回去給上帝,扔給他,這樣可以幸運壹年。文人聚在燈下,大家拍胡雯,叫做“燈謎”。
在臺灣省北部,元宵節晚上,每個人都出去迎接火神。他們把火神雕像放在沒有頂棚的轎子裏,由兩個赤身裸體的青年擡著。家家戶戶路過都用紙炮迎接。
金龍銀豆做元宵。
在春節或元宵節期間,廣東著名僑鄉、臺灣省祖籍豐順縣西南邊陲的浦寨區有“金龍”、“銀鬥”等民俗活動。
豐順縣普宅區燒“金龍”、“銀鬥”的活動始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相傳古時候東海龍王的21孫子名叫卓龍,被他的祖父派到南粵蓮花山下轄赤嶺(據說就是現在的浦寨區)。這條龍上臺後,胡作非為,吞吃百姓,把這裏搞得亂七八糟。眾人忍無可忍,狀告老龍王。龍王命小女兒納涼,裴斬龍劍驅蔔離南粵。有壹天,濁龍喝醉了,就把它殺了,切成了四段:龍頭、龍頸、龍身、龍尾。清風將砍下的龍首帶回龍宮向父皇報告,留下其他三段,成為豐順縣普宅區的龍身。揭陽、揭西、豐順三縣交界處的龍井(今龍井水庫),揭陽縣的衛龍。後來,浦寨地區的人們通過焚燒“金龍”和“銀桶”,巧妙地將這個感人的民間故事流傳了下來。
先說燒“銀桶”。平坦的廣場上,夜晚,只有震耳欲聾的銑炮響。在鑼鼓聲中,數百名年輕人揮舞著火把,冒著嚴寒,赤膊上陣。被當地長輩、名人或僑領、僑賢點燃後,只見無數小火箭射向“銀鬥”的頭部。“銀桶”頓時大變,呈現出“洋洋自得”的新面貌,但在煙火中卻是五彩繽紛,光彩奪目。這時,耀眼的對聯從“銀桶”上飄了下來,上面寫著“新春佳節(元宵節),萬事如意”的字樣。當“銀桶”被燒到最高壹層時,呈現出壹個高高懸掛的花籃。此時各級火箭也如火如荼,火蛇銀花金珠遍地。這真的就像在壹朵陌生的花裏。
當“銀鬥”節目接近尾聲的時候,漆黑的夜色下,“金龍”出現了。在繡球的指引下,20多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手持龍火,手持5米高、30米長的龍,就像從迷霧中走出來壹樣。鞭炮聲中,五六十個年輕人緊隨其後,手裏拿著“小龍”、“金鯉魚”、“龍蝦”、“鰲魚”,組成了壹支雄壯的隊伍。突然,金龍從嘴裏吐出五顏六色的金珠,龍身四周頓時冒出五顏六色、光芒四射的珍珠。突然,金龍轉身吐槽爭美,體態和容貌變成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人間壯麗的景色仿佛把觀眾帶入了蓬萊仙境。
潮汕元宵習俗
在潮汕地區,如當年有男孩的家庭,從農歷十壹開始,就在農村的大型字堂裏掛燈籠。富裕家庭的光幕有四到五層,普通家庭有壹到兩層。燈屏內容多為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如仙女送子、郭子儀祝壽、桃花會、鳳儀亭等。光幕上的各種人物都是用泥塑和各種顏色的布做成的,造型各異,栩栩如生。戶名寫在貼在每個燈屏下的紅紙上,供人們觀看和比較。從11號掛燈那天起,就叫“點燈”,其實就是“點燈”。這意味著新生男孩(男性)進入氏族的儀式也意味著祝願光明的未來。所有點燈的家庭,從點燈的那壹天到十八日,每天晚上都要到祠堂去點燈。
元宵節,家家戶戶門前掛紅燈,表示吉祥。在農村,人們組織燈會,各種各樣的燈籠參加,形狀各異,精致美觀。如荷花燈、梅花燈、鯉魚燈、燈籠燈、山水書畫燈、宮燈等各種風格,匯成壹條火龍,燦爛如晝。正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形容“去年元宵節,花市亮如白晝”的妙句。此外,盛裝踩高蹺,潮州鑼鼓,熱鬧非凡。
正月十五,潮汕還有“新娘落祠堂”的習俗。農村新婚新娘晚上都要去祠堂看燈。新娘事先化了粉,穿了壹件紅外套,壹條長裙,戴了壹頂鳳冠,壹張串珠臉。普通人戴壹頂“文明帽”(用染色的羽毛和彩色的天鵝絨紮成半月形),然後用20多尺。中間系壹團大花紅綾,系在“文明帽”上。紅絲帶從鬢角垂到腳下,穿著紅色的長衫,看起來像個仙女。然後伴娘(壹兩個人)會陪著去祠堂看燈。
祠堂內,燈火輝煌,人們熙熙攘攘,爭先恐後地看燈看新娘。新娘來到祠堂,伴娘先點上三根蠟燭,讓新娘用頂香跪拜祖先,祈求來年有個孩子。祭祖完畢,伴娘帶著新娘在大廳裏走了壹圈,壹屏壹屏地看著燈光。事後,新娘步出祠堂,站在祠堂裏看壹出戲(潮劇)供人觀賞。這時,人們蜂擁而至觀看,尤其是年輕男子。妳推我擠我,渴望擠進新娘的眼裏。新娘去看戲只是壹種形式,並沒有持續很久。隨即,伴娘護送新娘回家。這種習俗叫做“新娘出堂”。
第二天,掛燈籠的人大擺宴席,廣清的親朋好友都去赴宴慶賀他們的幸福,俗稱“吃丁酒”。
18日,掛燈籠儀式結束。當燈籠被點燃時,人們把它們從寺廟帶回家,以便來年再生壹個孩子,這被稱為“謝燈”。
石雕元宵節
元宵節晚上,古鎮壹直都有燈會。到了晚上,大街小巷的人們鼓樂轟鳴,搖櫓下到窗前,張燈結彩,五顏六色的花燈隊伍迎候街頭。在鑼鼓絲竹聲中載歌載舞,看花燈的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將壹座石頭城團團圍住,那真的是當地最有影響力的民俗活動之壹。
據說元宵節始於唐代,盛於宋代,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靜態(用燈籠裝飾)和動態(迎賓燈和遊水燈)相結合,這與以往首都的元宵節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據《陜川誌》等地方誌記載,夏歷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在花燈中摘竹棚。元宵節從三天後開始,兩天後,以謎壹樣的五夜作為豐收的標誌。迎賓花燈的行列從火球開始,依次是柱火把、彩旗、硬牌、管弦樂,接著是山水花卉、鳥獸、昆蟲、魚、蜂蝶、亭臺樓閣、珠簾傘燈,最後以火球堂結束。真是“人滿街舞,小顧璇聞晨”。石刻元宵節的另壹個特點是,在燈籠展示的同壹個晚上進行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有的放煙花,叫“賽月明”;也叫“滴金”招待客人。有的用亞麻色和鐵屑制作惠蘭、梅子、菊花、木蘭、水仙等,如生命壹般閃閃發光,形成奇景,相對角度稱為“賽華”。宋代著名女詞人朱曾寫過這樣壹首詩:“去年元宵節如壹日。清晨,柳梢在黃昏後相遇。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月光和燈光還是和去年壹樣。去年沒見,淚濕衫袖。”寫女人追求愛情自由得不到的感受。極度悲傷和感動。這說明元宵節歷史悠久。石雕元宵節的第三個也是最主要的特點是展出的燈籠以其刺繡圖案而聞名。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是用針在燈上精心刺出各種圖案,或山水花卉,或鳥獸蟲魚人物,或《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然後在燈裏點上蠟燭或裝上電燈。透過針的光線,呈現出壹幅幅美麗逼真的立體畫,氣勢磅礴,不同尋常。難怪前輩們用“火的神奇力量傳播奇妙境界,若比丹青覺更美”的詩句來贊美。
其中骨架捆綁和針功最為重要,尤其是手腕功極深,只要壹個計劃不規範,之前的所有努力就白費了。壹件復雜的燈籠工藝品往往需要壹年半,甚至幾年才能完成。
燈籠種類繁多,主題豐富。人家的燈籠有鐘馗捉鬼,劉海玩蠟等等。亭臺樓閣有西湖梯田、淩美佩等名;還有18大圖組成的串珠傘燈,如千朵花,不僅聞名全國。並聞名於世。
雙獅球遊戲
泉州燈籠
福建泉州的花燈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據《泉州府誌》記載,古代泉州花燈工藝水平較高,周邊部分燈飾流蘇,內鼓外響;有的燈有三層樓,氣味幾裏;可以說聲、形、色、香壹應俱全,妙不可言。
在泉州的燈籠中,最奇特的是香燈。這種燈是八角宮燈。不僅它的吊墜、脊、流蘇等全部采用朱湘八面,鑲嵌以香土制成的八仙,而且上下還有兩個大香盤。點燃後香味陣陣,真是古色古香。據說這種香燈最初用於閩南的寺廟,後來流傳到民間,發展成為泉州特有的燈籠。紙蓮花燈是泉州古老的傳統燈,花瓣用彩紙做成。泉州習俗元宵節,娘家要給新婚的女兒、女婿壹盞荷花燈,壹盞紅的,壹盞白的,混在新人的床上。如今,雖然閩南人不相信這種占蔔,但元宵節送荷花燈的習俗依然保留著,而且燈籠做得更加別致精致。絲綢宮燈也是泉州的傳統燈藝,後來失傳了。新中國成立後,由著名老剪紙家李耀寶發掘。白熾燈用透明的玻璃燈絲吸住,上面覆蓋著各種古樸的雕花紙圖案。光線通過玻璃纖維的折疊儀式形成霓虹般的光芒,襯托出浮雕般的刻紙圖案,令人驚艷。充滿地方喜慶色彩的八結燈也是泉州人喜愛的燈籠。閩南民間節日習俗用紅繩紮成八個結,象征吉祥,八結燈就是模仿這個形狀。在傳統八結燈的基礎上,泉州人民現在創造了鮮紅的八結燈。它的概念很新穎,八個結的每壹個都嵌有壹個精致的小圓燈,叫做unity lamp。
猜燈謎和吃元宵
所謂“猜燈謎”,就是“燈謎”。
在山西洪洞,文人出行看燈貼詩,暗藏玄機,稱為“點燈”。江蘇嘉定,把藏文詩詞和禮物掛在墻上讓別人猜。這個“燈謎”也叫“彈跳墻”。在江蘇高郵,鄧婕社會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謎語,大家猜測稱之為“打老虎”。江蘇儀征,有藏頭詩,公開競猜,勝出者贈壹把筆墨扇,稱為“燈會”。浙江杭州也是壹個人們可以推測藏頭詩,稱之為“猜燈謎”的地方。廣東各地都出謎語獎勵猜謎者,稱為“燈信”。山東鄧州,當街打燈籠,文人聚在壹起猜,稱之為“打獨腳虎”。同樣是燈謎,各地叫法不壹。元宵節民間有壹種特定的食物:江蘇武進照常吃“糖球”。在浙江湖州的寧珂地區,吃粽子被稱為“元宵”。江西永豐,用米粉做成藥丸,稱為“上元元”。江蘇淮安被稱為“湯原”。江蘇的無錫和靖江叫“團圓”。在江蘇華亭,當晚有盛宴,大家吃油錘珍珠。河北定州吃油錘粉丸子。陜西鹹寧叫“吃元宵圓”。那天吃的餃子在沈陽、遼寧、曲周、河北等地都叫做“宵遠”。四川華陽,把碎米做成丸子。又稱“糖圈”。正月十五。在這壹天吃“元宵”可以說是中國各地的傳統美食習俗。
相傳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和陳平定“朱祿之亂”,文帝登基之日是正月十五。以後每年的這個晚上,他都要出去玩,“與民同樂”慶祝。因為“夜”在古語中也叫“夜”,正月也叫元月,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每天晚上。整個國家都會用燈籠和裝飾品來慶祝元宵節。在宋朝,有壹種食物在民間很受歡迎。裏面放滿了各種水果誘餌,裹著窩囊的米粉,卷成球。煮熟後,味道香甜可口。女詩人朱對《飯》壹詩贊不絕口,說:“寧要雞頭,不要蟹眼湯。這種湯圓,浮於勺中,沈於勺中,正如周必達在《平原續篇》中所描述的“烏雲中繁星閃爍,濁水中珠浮”,故原名“浮紫苑”,後改稱“元宵圓”。泉州和晉江是始皇帝。“元宵圓”的制作方法壹般是將餡料揉成圓形顆粒,然後打濕,放入糯米粉中反復搟幾下,直到搟成合適的大小。餡料以炒熟搗碎的花生為主,加糖和芝麻,混合冬羊角糖和少量鮮桔皮,甜而不膩,特別受歡迎。民國初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成為大總統。他壹心要當“皇帝”,害怕人民反對。他總是提心吊膽。因為“元”與“元”、“孝”、“孝”是諧音,“元宵”有“袁世凱失蹤”之嫌。他做賊心虛,於1913年下令元宵節將“元宵”改名為“湯圓”。袁世凱倒臺後,大部分地區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慶祝豐收年
元宵節的農民希望壹年有個好收成。因此,浙江吳興菱湖地區曾壹度流行“燒田蠶”的習俗。當晚,大家拿著精致的紙燈籠,到上元橋集中。壹些人燃放煙花,壹些人閱讀贊美,祈禱今年糧食和蠶桑豐收。江蘇嘉定的農民當晚高舉火把,照遍田野,稱之為“照在田野上的蠶”。江蘇武進的田家,用禿帚、老麻、竹枝、蘆葦蕩做了壹個十尺長的火把,在田裏燒。這就叫“據田財”。這天晚上,貴州赤水的農民會舉行驅趕蝗蟲和老鼠的習俗。方式是孩子們會點上燈和棍子,放在地裏唱歌,然後回家,扔到柴門外,關上門。浙江寧波人用竹竿從廚房沖到宿舍,又從宿舍沖到門口,稱之為“捉蛇拖”,說這樣,蛇、蟲、鼠等就不能再出現了。
在四川成都,會用木頭搭起壹個高高的架子,上面會掛很多紙做的銀杏燈籠。據說這盞燈能辟邪。
英姿谷
元宵節,姑娘們有迎子姑的習俗。湖北監利、湖南貴陽也叫“英子谷”,是預測來年蠶事或其他事情。河北永定,叫“請廁所阿姨”。江蘇蘇州說“撿坑的姑娘”不允許男性參加。江蘇無錫被稱為“太陽祭祀女神”。福建廈門,叫“祭娘娘”。5歲到16的女生準備花生、柏橙、菜飯、雞肉在廁所裏祭祀她。他們每人要做壹只小布鞋,祭祀完後燒掉,用蔬菜把鞋灰包起來,然後扔到廁所裏,供皇後使用。雲南石屏被稱為“七姑娘”,請妳在邀請她的時候把妳的話記在心裏。河南桃園邀六姑娘在糞堆前。浙江紹興說請了“灰姬小姐”。這是因為小女孩去了火爐的灰色房間替她蓋上了女人的帽子,並邀請她到大廳的前面。壹根筷子插在陶筐前,兩個女孩在空中用手指勾住陶筐。另壹個小女孩跪下來問蔔。
落燈和走步病
北京昌平將16日稱為“余光”日。這壹天,各地都有“遠離壹切疾病”的習俗。安徽壽春,林宇,陜西大同,河北江寧,江蘇成都,四川禹州,察哈爾,男女都出門在外,稱為“走萬病”。說到老少和諧,雲南還得在路邊擺香。吉林的民間女子,壹個接壹個地平走或滾來滾去,說是可以“辟邪”。在江蘇武進,女人晚上出門,街上要過三座橋。江蘇省通州要到正月十六才算“關燈”。江蘇儀征,泰縣“熄燈”吃面,有“點燈掉面”的說法。在湖北武昌,該鄉的龍燈會在這壹天聚集在廟裏,燒去兩端,龍身留到明年。廣東陽江焚燒紙燈。把所有的新年裝飾品都收起來。於是元宵節徹底過完了。
北京上元燈會:過去與現在
上元節,俗稱元宵節,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吃元宵,看燈籠。北京的上元燈歷史悠久。從清朝康熙年間到“六七”事變的270多年,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壹個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元宵”;二是嘉慶至光緒的“自由照明期”;第三期是“用電代替蠟燭”。
元宵節時,情侶們稱之為“宮燈”。“大用”,據《史記》雲:“天下大樂而飲酒”,即皇帝特地命天下百姓聚在壹起飲酒。慶祝節日。大胸燈可分為內燈和外燈。據《瑤鄉富弼》記載,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朝廷頒布了1200個荒主。在後宰門(今地安門)搭起高臺,命梨園演出《目連傳奇》。先是江浙三織倉,江寧,做繡袍玉帶,冠珠鱗都是金銀做的。五顏六色的燈光日夜爆棚,在古代被稱為“大胸”。根據上面所說,現在放燈和演戲的地方是景山壽皇殿北墻外和景山後街。當時街邊有雁翅樓(早就拆了,轉內務部在這裏設“官攤”,皇帝自己上臺撒錢,給窮人放燈籠。鞭炮晝夜不停,顯示了當時的盛況。這是室內燈,意思是把燈放在內城。據《大清鈔》記載,“康熙皇帝的醜八怪袁九生下令南海點燈。使受試者看著它,模仿醉酒的意思。”南海子就是現在的南苑。當時先在南苑官邸外搭起徐方圓,周至擦木(斜埋在地上的木樁變成紅旗),再在裏面搭四個火箱,在平地上立起八根桿子,讓官、民、老、男、女進去觀看。宮中燈底,宮中五人:皆出之,皆著紅衣,著雜彩,每人提兩盞燈籠,各居其位,若無珠燈,便成奇觀。
免費點燈期間,自乾隆末年起,正式點燈改為商人平日免費點燈。清宮燈會多在圓明園山舉行,有時在宮內或北春公園舉行,使康熙朝的宮燈變成了宮廷裏單獨的皇家觀賞燈,普通商人也因生活富裕而隨意放上燈籠。自由照明可分為四種類型:官方照明,實地照明,寺廟照明和鋪路照明。我的官員在清廷的每壹個衙門門口都裝上了燈。這種燈在康熙時就有了,清政府撥專款。從嘉慶初年開始,民間由專款專用變為捐款,再由政府略加補助。每到節假日,都有衙門拿著捐書給各種商家和富戶捐錢。
烈火,俗稱“禮花捐方”,是每條街上有實力、愛出風頭的商家,與壹些地痞流氓勾結,挨家挨戶要錢,美其名曰“箱錢”,用這些錢購買大量禮花。在附近的廣場引爆。從正月十二夜到正月十六,這五天裏整夜自由燃放煙花。此時人群擁擠,有的丟了孩子,有的丟了繡花鞋,有的甚至被碾壓踩死,有的流氓趁機調戲婦女。當時太平湖、二郎廟、花園宮、後坑、東北城的空地都有這種火會。寺廟燈是當時寺廟掛的,比如西城的都城城隍廟、都城地宮。東城的呂公堂、二郎廟;大興縣的城隍廟,北城的火神廟,關帝廟都很有名。光緒庚子之變前,由於物價上漲,生活費用高,百姓負擔重,寺廟收入少,相繼關閉。
節日裏,所有的商店都掛燈籠,放禮花彈。這種燈興盛於清末民初,是北京的名燈。比如姜店以冰燈、麥芽龍燈出名;賣燈扇賣紗燈的店鋪有各種官燈,桂燈,人物燈等等。雖然各大店鋪也以紗燈籠聞名,但門前懸掛的紅色喇叭燈泡卻是這個行業獨有的;絲緞山莊的紗燈籠,畫的很細致,有《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全套圖,跟現在的繪本挺像的。用電代替蠟燭的時期是從清宣彤時期到七七事變之前。這期間每年只有“廟燈”和“鋪燈”。廟燈依舊是宛平城城隍廟、白雲寺、東華門。這三個地方的燈還是壹樣的。照明多以電燈代替,尤其是民國初年的“新世界”和“南遊園”,以及前門大柵欄和二條,各種花卉和人物都用電燈和主燈座繪成。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增加了花箱,引起轟動。“七七事變”後,由於民生不佳,花燈逐漸衰落。
現在,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元宵節不僅得到了恢復,而且得到了發展。
塔爾寺燈會
塔爾寺又叫塔爾寺,藏語叫宮本,意思是十萬尊佛像。它是青藏高原喇嘛教格魯派六大名寺之壹。它位於青海省榆中縣魯沙爾鎮,距離西寧古城只有二三十公裏。據藏漢歷史文獻記載。這裏是喇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宗喀巴出生於公元1357年,真名叫羅桑紮巴。宗喀巴是他的弟子和信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濱水之人。根據藏傳佛教(即喇嘛教)的歷史記載和當地傳說,宗喀巴出生時樹上長了壹棵菩提樹,他的生母在旁邊建了壹座小塔。另壹座大塔建於1424。宗喀巴於1419年在拉薩圓寂後,其弟子和信徒於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1年)開始在此建寺。經過數百年的經營,發展成為寺廟、寶塔、寺院等建築冗余的古建築群,占地600多公頃。整個寺廟建在郁郁蔥蔥的山坡上,依山勢高低錯落有致,具有藏漢建築藝術高超結合的特點。進入正殿,12.5米高的大銀塔迎面而立,披著潔白的哈達。大廳裏供奉著宗喀巴的神龕,高約10英尺,由純金制成。這是壹件稀世珍寶。1961年,國務院公布塔爾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
塔爾寺被譽為“黃油雕塑燈籠”。有人稱這種酥油燈為“塔爾寺燈”,也有人稱之為“酥脆花”。塔爾寺燈會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舉行。這壹天也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在這壹天晚上,來自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內蒙古和青海的數以千計的農牧民欣賞了著名的黃油雕塑和數以千計的燈籠。酥油雕又稱“巴”,是塔爾寺“三絕”(繪畫、刺繡、木刻、油雕)之壹。黃油晶瑩潔白。柔軟細膩的酥油搭配各種顏料,形成各種奇葩。人物或其他圖像由木架支撐,陳列在講堂前。油畫雕塑不僅藝術水平高、藝術風格獨特,而且規模龐大、內容豐富。有奇花異草,有珍禽異獸,有栩栩如生的山川圖案,有小亭臺樓閣,有根據佛教故事改編的歷史人物。這些彩色的黃油雕塑塑料雕塑,在燈光的映襯下,與周圍的大廳相映成輝。前詩曰:“元宵滿法,冷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