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靈溪鎮的歷史文化

靈溪鎮的歷史文化

1990之前,靈溪鎮當地的語言只有東陽村居民說的靈溪話和東陽話。

1992、2000年,南水頭、虎山、靈江、杜浦相繼並入靈溪鎮,鎮內方言新增“畬話”、“溫州話”。

靈溪鎮以靈溪話(浙南閩語)占絕大多數,其次是溫州話(甌話)和少數鎮民說的畬話。21世紀,說“東洋話”的老年人逐漸減少,“東洋話”逐漸消失。古代遺跡

●獨龍山遺址

獨龍山遺址為商周遺址,位於靈溪鎮獨龍山緩坡上,分布面積約4000平方米。文化水平不詳,收集的石器有錘、斧、鑿、刮、燧石等。陶片以泥為主,胎薄,燒成溫度高。裝飾圖案多為大小方格、網狀,其次為條紋。鑒別器的形狀有鍋、壺等。

●後山遺址

後山遺址為商周遺址,位於靈溪鎮魚塘口村後山,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文化水平不詳,收集到的石器有鏟、斧、鑿、刮等。陶片是印有花紋的硬陶,飾有條紋,陶片的形狀可以鑒定為罐、罐。

●付琪龔偉網站

付琪龔偉遺址是壹處商周遺址,位於付琪靈溪鎮龔偉山,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文化水平不詳,收集的石器有鑿子、鋤頭、斧子、刮刀等。瓷片主要是含砂陶瓷,燒結溫度高,有條紋花紋,有壇、罐等可辨認的形狀。

古窯址

●大關上窯窯址

大關上窯遺址位於靈溪鎮大關村,唐代至宋代。大關上窯窯址分布面積約300平方米,堆積層高2米。堆砌層以鍋、壺為主,輔以陶瓷,形制較大。器形以折口、斜腹或腹微弧、平底、壁厚、切邊痕跡明顯、青釉、醬釉、黑釉等品種為主。釉面暗淡。瓷磚比較少見,瓷磚呈灰色,有氣孔,質地較軟。陶器的產品和形狀與瓷器相似。有氣孔的黃胎,氣孔較大,紋路厚壁,切邊明顯,質地柔軟。

●大關夏瑤窯址

大關下窯窯址位於靈溪鎮大關村,為宋代。大觀下窯遺址堆高約1.5m,分布面積約300m2。堆積層伴有罐、壺等瓷器和陶器碎片。瓷片:米色胎,胎體有雜質,大而厚壁。唇,短頸,弧腹,平底,見修邊痕。施少量醬色和青綠色釉,釉薄不均勻,釉面不如底。綠松石釉有芝麻點,呈醬色。瓷器:灰胎,微弧腹,平底。內外壁都塗有青釉,但釉色不如底。綠松石釉含芝麻點,呈醬色。

●坑底窯址

坑底窯址為宋代窯址,位於靈溪鎮坑底村坑底東坡,分布面積約1,000平方米。堆積層厚約1.5m,收集碗、盆等瓷磚。胎質粗糙,釉面呈藍色或青黃色,釉面凹凸不平。器皿多為素色,少數刻有箅子,窯有匣缽。

古墓

●巖頭墓

巖頭墓為唐代至五代墓葬,分布於靈溪鎮巖頭村巖頭山,面積約1,000平方米。1984清理出三個長方形豎孔,出土器物為盤、捧壺、盤口壺、雙系壺、六系壺、高足碗等青瓷,均為甌窯制作。

●西城墓群

西城墓葬為唐代至五代墓葬,分布在靈溪鎮西城村,面積約1.500平方米。1984清理出兩個長方形豎孔,出土了燈、盤、碟、碗、倉廩、盤口壺、葵口碗、四系罐等青瓷器,胎糙釉層薄,均為甌窯造。

●公園山墓地

公園山墓葬為唐代至五代墓葬,分布在靈溪鎮公園山,面積約1.500平方米。在1987中,清除了三個矩形垂直孔。出土器物有碗、罐、碗、燈座、小杯、盤口壺等青瓷,胎糙釉薄,均為甌窯制品。

●徐松崗墓

徐松崗墓群是阿明王朝的墓葬群,位於靈溪鎮北村陳山。徐松崗,本名辛,松山(今蒼南縣橋墩鎮)人。由於他幫助饑民的功勛,他被授予進士。該墓建於鄭德十四年(1519),坐北朝南,占地約500平方米。墓冢為圓背式,青石砌成,浮雕麒麟、花卉等圖案。墓前有兩座碑,分為鄭德與德國之間的“守禦”碑和嘉靖十五年(1536)的“藍松徐俊墓表”。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代建築

●百丈林故居

百丈林故居位於靈溪鎮百丈村。清朝乾隆年間(1736 ~ 1795),在厚況下修建了癢林。坐東朝西,是由臺門、前廳、中廳、後廳組成的三位壹體的四合院式木結構建築。外墻用不規則的石頭圍起來,面積約5000平方米。殿內有清乾隆、鹹豐年間的5塊牌匾,分別是“鄧柯”、“田蓉賦”、“狄芳文匯”、“宋彥傑令”、“德昭儀”。

●杜浦羅杜詩京局

羅景公館位於靈溪鎮平南村,占地約4000平方米,建於民國初年。坐北朝南,由正殿、左右廂房、天井、後院、後臺門等組成。是壹座單進式西式磚木結構建築,後院有磚墻和側門,是壹座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西式小樓。正殿和廂房都在二樓,共有九個正殿。兩邊的翅膀都是三問,裏面是火塘。主廳與二樓廂房的走廊相連。杜菁故居保存完好,是研究浙江民國至清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資料。2005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獨龍宋橋

獨龍宋橋位於靈溪鎮獨龍村。建於北宋熙寧六年(1070),為單跨石梁橋。東西走向,跨獨龍江,長4米,寬1米。橋面由三塊石板鋪成。墩兩邊砌石塊,留水閘石。優惠券的石梁壹面刻有橋梁建造的年份和月份。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巴郎橋

八郎橋位於靈溪鎮漁塘口村,建於南宋惜春十四年(1187)。它是壹座五孔的石梁橋,從北到南穿過大關河。長18.8米,寬1.65,438+05米。每座橋面由三塊石板鋪成,略呈拱形。橋墩用梯形石頭砌成,上面有兩根長短梁。“惜春林三關人造”幾個字刻在中間洞口的橋面壹側。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舊社會結婚,父母包辦,媒人同意。婚禮前,男方選擇中彩票、合被子、開剪子、結婚等吉日,開出“結婚課”準備彩禮,由媒人發給女方。俗稱“送太陽”。結婚時,男方派人擡著轎子到女方家慶祝婚禮。新娘穿著帶冠的禮服,頭上戴著“頭巾”,向父母下跪告別轎子。新娘的哥哥拉著轎子三進三出,叫“離轎”。轎子到男方家前停止“加燈”,新娘在堂前下轎。帶翁奶奶和新郎去靈堂祭奠。然後進洞房吃湯圓。親戚、女人和孩子去房間分享糖果和水果。當天辦喜酒,酒半宴。新郎頭上頂著壹個茶盆,上面放著幾杯結婚酒。他跪在堂前向母親和叔叔以及所有賓客敬酒,叔叔給了新郎壹個“紅包”。當晚,男女老少都去新房看新娘,分瓜子,答詩,鬧洞房。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婚姻是獨立的,婚姻是新的。廢除轎子、朝拜教堂等舊習俗。

20世紀80年代後,集體婚禮和旅遊結婚的數量逐漸增加。21世紀,婚姻習慣大多被廢除,新婚夫婦拍結婚紀念照變得相當流行。在婚禮當天,新郎懸掛彩色氣球,豎起可充氣的喜慶拱門,新娘穿婚紗,新郎坐在車裏結婚,這些都變得很平常。大多數城市居民的婚宴都在酒店舉行。

葬禮

在舊社會,葬禮主要包括送死入土、超度、出殯等步驟,壹般都是直接下葬。自2001,11起,靈溪鎮全面推行火葬。

以前蓋房子,鎮民蓋新房,都要在吉日破土,修房頂,修橫梁。在橫梁上,橫梁兩端掛著“糧袋”和“肥錘”,還有人在橫梁下放古銅錢,以示好運和財源不斷。主人擺酒招待前來祝賀的客人。進入21世紀後,這壹習俗逐漸淡化。

和盛寶寶出生不到壹個月,她的家人給了她嬰兒服。親戚朋友贈送雞、蛋、面、魚等禮物,俗稱“贈湯”嬰兒每四個月做壹次“壹百二十日”,壹歲做“周對周”,親朋好友準備禮物慶祝。靈江和杜浦地區大多發送大米塑料產品,如桃,龜和魚。

生日鎮民30歲開始過生日,俗稱“補十”。朋友和親戚餵雞,肉,衣服和其他東西。每逢十歲生日後,有“補十”的習俗。富裕家庭60多歲才開始過生日。女婿送“壽桃”祝壽;親朋好友送生日禮物,生日祝福,生日對聯。主人舉行生日酒慶祝他的生日。立春

鎮民燒香,點蠟燭,放鞭炮,燒葉迎春,稱為“向春”。

農歷二月初二

在農歷二月初二,鎮上的人吃芥末米飯,以“提高視力”和“保持清潔”。

嘗壹嘗正當時令/新上市的東西

當早稻成熟時,農民煮新米,鎮民通常燒香和蠟燭來祭神和祖先,並品嘗新酒。對神和祖先的崇拜已被廢除。

7月29日。

相傳農歷七月二十九是“地藏王”的生日。就是晚上在地上燒香插蠟燭。孩子們在柚子上插上香,叫做“柚子球”。

冬季至日

又稱“冬節”。每家都煮餃子。舊時代有祭祖,有整修墳墓。“私立學校”在至日冬季的前壹天放假。所以有“王老師不吃冬節”的說法。

十二月二十四日

農歷12月24日是祭竈神的日子。舊時,鎮民壹般會向竈神供奉糕點、水果和茶水(後來這壹習俗被廢除)。然後各家開始掃塵,撣去新家的灰塵,迎接“新年”。那壹天,長工回家過年,於是有了年不吃二十四飯的說法。

  • 上一篇:給新婚夫婦的20條建議。
  • 下一篇:我是龍,老公是虎,女兒是牛,兒子是羊。請問2014六月到七月哪天進家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