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應保障能力。
促進煤炭生產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推進以電代煤。推動煤電靈活轉型。完善煤炭跨區域運輸通道和集疏運體系。
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強度,推進能源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加強礦山生態修復。
推進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和轉型創新實驗區建設,實施采煤沈陷區綜合治理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工程。
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見頂行動計劃。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重控制,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
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和保護水平,發展綠色開采,建設綠色礦山。
推進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動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轉型,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
加強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行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的安全可控,努力提高糧食、能源、金融等領域的安全發展能力。
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確保多元化,加強儲備,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增強持續穩定能源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實現煤炭供應安全、油氣核心需求自保、電力供應穩定可靠。鞏固國內生產基礎,保持原油、天然氣穩定生產,做好煤制油氣戰略基地的規劃、布局和控制。
加強煤炭儲備能力建設。
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防控制度。建立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監測預警、監管執法,深入推進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築施工、交通運輸、消防、民爆、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安全整治,對重大隱患逐級實施督查督辦和整改效果評估。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加強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安全管理。加強先進技術裝備在深部開采和重大災害防治中的創新應用,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推進重點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全覆蓋。
建設大型工礦企業、物流園區和重點港口鐵路專用線。
推動煤礦、油氣田、電廠等智能化升級。,開展能源消費信息廣泛采集和能效在線分析,實現源網與存儲互動、多能協同和能源需求智能調控。
穩步推進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新疆晉北、準東、新疆哈密煤制油天然氣戰略基地建設,建立產能和技術儲備。
(以上文字摘自《人民日報》3月13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新華社:未來5年智能煤礦數量將超過1萬。
提到煤礦,妳會想到什麽?
黑暗的礦井,沾滿煤粉的礦工,隨時可能發生的山體滑坡和瓦斯爆炸...
這是采煤給人留下的固有印象。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基於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建設,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實施試點示範。這意味著它將推動煤礦、油氣田和電廠的智能化升級。
煤炭是目前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最重要的能源,我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8%。
那麽,煤是怎麽生產出來的呢?
分為采煤、洗煤、運輸、銷售四個環節。以前這些工作都是靠“礦工”。
“人工挖礦最大的痛點是安全。壹次死亡事故就可能導致壹個煤礦停產,員工越來越少。井下工人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年輕人工作意願低,招人難。”中煤集團科技環保部副總經理關增倫說。
近十年來,煤礦開采已經進入機械化時代,與手工作業相比,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點點鼠標,推推搖桿,坐在辦公室就能對地下數百米深處的設備下達指令,實施采煤作業——這是國家能源集團當前的采煤圖景,也是采煤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的“雛形”。
未來五年,煤礦開采將全面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到“十四五”末,中國將建成超過1000座智能煤礦,培育3至5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煤炭企業,建成年產1億噸煤炭企業10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張虹說。
6月5438+10月,歐盟煤炭進口量同比減少3.5%。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5438+10月6月,歐盟27國煤炭進口量接近550萬噸,同比下降3.5%。
當月,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煤炭進口總量為570萬噸,同比下降6.6%。
6月5438+10月,荷蘭在歐盟國家中進口煤炭最多,為265438+萬噸,同比增長16.7%;波蘭煤炭進口量超過654.38+0萬噸,同比增長2.35%;
此外,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煤炭進口量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其他地區的進口量有所減少。當月,德國煤炭進口量為526,5438+0萬噸,同比下降34.6%。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性措施仍對需求前景構成下行壓力,但近期由於歐洲風電產能整體較低,歐洲市場也面臨煤電增加的風險,從而帶動煤炭消費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