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魚臺寺方丈代

魚臺寺方丈代

龜峰魚臺寺據說是壹座始建於唐代的古老佛教寺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地方誌記載,住持僧人主要有唐代的黃雲寺元禪師、宋代的德運、明代的淮海和文鼎、清代的麒麟和紅楓、民國的史鷙和慈雲等大師。據說該寺住持“三十而立十年之輩”,代代相傳;慈雲是41代和127代的方丈。新會壹中學生林振宇發現魚臺寺下有大型僧尼墓。經過觀察,這些塔墓與俗人墓大體相同,只是在墓碑中稱之為“塔”。從碑文中,我們找到了壹些考證魚臺寺方丈生平和世代的線索。比如其中壹個上面刻著:“龜峰玉臺寺六代三代塔,隱字支林塔”,“生於康熙新醜年五月(1721)”最後是乾隆己亥年(1779)。另壹塊已移至寺內的墓碑上,刻著另外兩位老法師的名字和以下字樣:“承齋音老僧塔,十六、十三代裕泰方丈”和“道光六年(1826)季春日立”。

現代漢語中,代代相傳的“世”和“代”的意思大致相同,指的是代代相傳。但從銘文來看,魚臺寺的“世”與“代”是嚴格分開的。從上面的銘文分析可以看出,同輩弟子是同輩,和尚也有字派(字代),類似俗人父子的“世界”。“代”就是傳承、繼承、繼承。以上碑文的年代,與當今領袖任的年代相同。第六和第十三住持是第六和第十三住持。到那個時候,魚臺寺前三代有六個方丈,第六代有13個方丈,平均每代兩代以上,說明他們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往往是同代人。這類似於宋代的“十三帝十八帝”。哲宗與惠宗是同時代的,欽宗與高宗是同時代的,公宗、端宗、帝民是同時代的。可見,魚臺寺的“世”與“代”是自然排列的,並不等同於古籍中的“三十年說‘世’”。這樣既記錄了方丈的“任”序,又完整地體現了輩分序。

魚臺寺

該寺歷史上曾多次被廢:建於唐朝,元末被廢;明朝十四年(1449),和尚重修大海,下壹季被土匪破壞;順治十二年(1655)在古遺址上建老僧居,康熙二十二年(1683)法僧弘風從鼎湖來復興重建。其中兩座明顯是廢棄很久後重建的,歷史脫節,繼承的資料也不存在。也有可能前後有不同的教派。此外,寺廟最初建造的年份和創始人都是代代相傳的。從這些實物來看,這個“世”和“代”是在清朝重修寺廟之後才開始計算的。其實在當時只能算是清初復興後的又壹次終身,而不是從唐朝開始。由此看來,所謂釋慈雲是41代、127代方丈,顯然是以和尚壹行為祖師的傳說為依據,按照“三十壹代、十年代”計算的,與這些碑文不符。

值得註意的是,還有壹個零散的墓碑,刻著“魚臺寺方丈拜老僧之塔”和“光緒沈嘉年(光緒十年,1884)”,沒有年代,古樸無華。據李碧魁《重修雲峰寺捐序》記載,鹹豐年間,魚臺、雲峰寺相繼淪陷。據同治七年(1868)遊客詩記載,魚臺寺當時破敗頹廢。後來,在光緒十年(1884),彭軍谷重建。在這段時間裏,人們認為有壹段時間寺廟裏的僧侶比較分散,信息缺乏。方丈到的時候,他這壹代已經不能延續壹段時間了。

魚臺寺是壹座禪寺。新編縣誌說:“新會佛教屬六祖南禪正宗林佶。”在林佶派、曹東派、雲門派、廬陽派、法眼派這五個各自獨立的流派中,林佶派在嶺南禪文化中影響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今天魚臺寺的和尚都是這個教派的,這些老法師也是這個教派的嗎?現在還不確定,因為寺廟的老對聯上有“曹東”二字。從清朝修復順治寺到1939年被侵華日軍拆毀的280年,應該是歷史上最長的穩定時期。這些塔墓為研究和了解魚臺寺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 上一篇:玉溪有哪些民俗?
  • 下一篇:嘉姬子日記十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