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和人的素質有關。迷信是無知的產物。我國有2億多文盲和半文盲。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他們選擇迷信作為追求心理平衡的非理性方式。
他們試圖通過迷信來信任自己被折磨的心靈,試圖通過迷信來改變自己的不幸,試圖通過迷信來獲得好運;與此同時,壹些人通過制造迷信來謀取私利。
迷信和人的需求有關。是人因為缺少某種東西而存在的主觀狀態,需求是行為的原始動力。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需求指向某個目標。當某個目標受阻時,這種需求會變得更加強烈。
如果人有健康目標,成功目標,求職目標,談戀愛,成家...如果這些目標都達不到,有些人可能會“急著就醫”,尋求鬼神庇護。
迷信和人的錯誤推理有關。推理是人們從原因中推斷出結果或將結果歸因於結果的壹種思維活動。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很多事物都有因果關系和時空關系,它們的存在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而迷信的人用主觀意識去演繹或解釋客觀現象,把自然界的偶然巧合說成是鬼神的安排。
如果有人被閃電打死,那在性質上是意外,但據說是命中註定,是惡行所致。
要破除迷信,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做到:
1.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無知是迷信的基礎,科學是戰勝迷信的有力武器。在現代社會,真正迷信的人大多是農民和文化程度低的婦女。破除迷信,首先要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科學知識可以幫助人們克服愚昧,從自發走向自覺。
2.樹立堅定的唯物主義信仰,做壹個意誌堅強的人。世界上也有壹些文化人相信迷信。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建立起牢固的唯物史觀,意誌薄弱,看不清事物的發展規律。所以,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認真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磨練意誌,不做壹個隨大流的人。
3.培養自己健康的愛好。比如體育鍛煉,國標舞,釣魚,下棋,鋼琴,書法等等。很多愛好既能陶冶性情,豐富生活,又能抵禦迷信活動的侵蝕,壹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