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比較好的人建磚房,就是墻的外層用橫磚砌,磚的裏面用毛坯砌。
消隱壹般在秋天。種完小麥,農活不忙,雨季過後,來年想蓋房子的人開始空白。制坯用的土是在個人田裏挖坑,在地上倒水。水滲下去後,地裏的土不濕不幹就可以打。沒有土地的人也可以買土做磚。坯料的尺寸為1.25英尺(40厘米),6英寸(20厘米)寬,3英寸(10厘米)厚。
蓋房子時,生活富裕的人請風水先生看宅基地的地理位置和蓋房子的吉日。如果今年建北屋,東屋和西屋都建不起來。如果東西翼今年建成,北翼就建不起來了。要蓋就要“偷蓋”,也就是紅檁條放的時候,要放在太陽沒起來的時候。壹般紅檁是前面數第二個檁,檁上用紅紙寫著“好運”或“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壹般要午時開光,同時開光,表示辟邪。
蓋房子的時候,同姓的都忙。如果建戶條件好,人家可以吃飯,如果建戶條件差,那幫扶的人就回家吃飯。
房子的寬度取決於地基的大小。若建北樓,東西長三尺,所建三間房為準尺,稱大三門。如果不夠,就叫小三房。壹般為房子搭建的橫梁是1.35英尺(4.5米),比較富裕的住戶的橫梁也是1.5英尺(5米)。當然,房子的深度更大。
壹般建三個房間,兩代的話,就破兩堵墻。傳統上是東大西小,所以老人住東套房,兒子住西套房,中間是中廳。如果不是兩代人能打破壹堵墻,這樣的房間就叫壹明壹暗。
無論條件好壞,普通人都要建壹個門洞。如果門洞朝南,他們可以建東、西廂房,或者只建東廂房不建西廂房,但絕對不能建西廂房不建東廂房。豬圈位於院子的西南角。如果門洞由東向西開,可以建西廂房代替東廂房,豬圈設在院子的東南角。如果門洞是由西向東開的,就建東廂房而不是廂房,豬圈在西南角。
炕沿著窗戶建在北屋的前墻上。因為沒錢買煤,晚上睡覺前都是燒完。就是在炕的側墻上造壹個洞,天冷的時候在上面放柴火,不冷的時候不要燒。
解放後,流行在炕前地下生煤火,與炕相連。冬天點起煤火,炕就熱了。
解放前和新中國成立初期建房時,在街口的影壁上建了壹個窯,供奉土地神。如果有的人有秀才,就沒必要拜土地爺了。都說秀才和地主是平等的。人們除了祭祀土地爺,還祭祀竈火爺。
1960年代開始流行壹面或兩面墻,即橫向砌磚,也叫跑磚,在壹面磚墻裏砌壹面空白墻。這種墻也有壹定的優點,因為厚,所以冬暖夏涼。有些條件好壹點的人把三間房建成了四梁八柱。四根橫梁是前後墻的橫梁和兩個破山墻。八柱是三間房斷開後壹個角落裏的壹根柱子。這種房子很結實,梁柱鑿通鉚接,是比較抗震的房子。
到了70年代,第二面和第四面墻開始流行,就是墻全部用磚砌,墻的厚度是24厘米。
到1985,白佛村部分村民建起了兩層單面樓房。上下三間,東西長10.5米,首層進深6.5米。因為二樓陽臺占地1.5米,二樓進深5米,樓梯大部分位於樓外靠近東墻處。
到了1990,人們對單面二層的建築不滿意了,於是有些房子建起了雙面建築。東西長度仍為村委會規劃的10.5m,但深度已從6.5m發展到10m或11m。大樓裏有壹條走廊。走廊兩側是模塊化房間,分為客廳、臥室、廚房、浴室、衛生間。樓梯大多位於樓內,有的在樓中間,有的在樓邊。有的註重裝飾,還在客廳正面墻上掛了壹幅大壁畫,上面是華麗的吊燈,墻上是壁燈。少數住戶有水磨石地面、地磚和地毯。真的可以說:樓上樓下,燈和電話,墻壁閃閃發光,家家如畫。
/蘇民/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