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帶古鎮-景點概述
洛帶古鎮景區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是“中國桃之鄉”和“中國國際桃花節”的舉辦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水質和空氣符合國家標準,壹年四季都適合旅遊。地處成都“二圈”經濟圈,是四川省建設“兩湖壹山”旅遊區的重點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重點小城鎮,成都市重點保護鎮,成都市文化旅遊發展優先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 而且是中國西部最大也是唯壹的客家古鎮,所以也被世人稱為“世界的洛帶”。 景區包括古鎮核心保護區、金龍湖景區、寶生村客家原生態村落。全鎮85%以上屬於客家人,是四川客家聚集區的典型代表。洛帶古鎮是成都近郊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古鎮,有“天下客家第壹鎮”的美譽,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壹街七巷”格局,空間變化豐富;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第壹街”由上街和下街組成,寬約8米,長約1,200米。東高西低,用石板鑲嵌。街道兩旁縱橫交錯的“七巷”是北巷、鳳儀巷、胡愛書巷、江西會館巷、柴石巷、馬槽巖巷、浮石巷。小鎮尤其以四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聞名。它是中國古代建築“大觀園”中的壹朵奇葩,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洛帶會館是客家移民的濃縮歷史。客家會館的建築風格屬於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每個大廳裏都有各種龍鳳花鳥的戲劇人物,雕刻逼真,精雕細刻,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風火墻是用磚砌成的,是壹座高低不平的半圓形巨墻,像兩條青龍在空中飛舞。洛帶會館具有重要的歷史、建築、文化和科學價值。
編輯這個新景點——博客小鎮——客家土樓
集娛樂、美食、休閑於壹體的洛帶博客小鎮壹期將於2012年4月29日正式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洛帶博客小鎮-土樓(8張)。客家土樓博物館、嶺南街區、客家美食街區壹期* * *博客小鎮等2萬多平米,將有30多家商戶入駐。其中,由年畫、泥塑、竹編、香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的洛帶民間藝術保護發展中心將紮根土樓博物館。可以走進土樓,近距離接觸非物質遺產,觀看非遺傳人精彩的工藝表演。還可以在客家美食街區品嘗到種類繁多的客家美食和世界各地的特色小吃,做壹個“好吃嘴”。還可以走進古典生活家具生活館、畫廊等文化藝術區,感受藝術文化魅力。
編輯此段洛帶古鎮-簡介
洛帶古鎮位於龍泉鎮以北10公裏處,龍泉山脈中段的二鵝山腳下。建於三國蜀漢時期,因蜀漢末年統治者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八角井裏而得名。全鎮客家居民2萬多人,占全鎮的90%。因此被譽為中國西部第壹客家小鎮。他們經常使用壹種叫做客家話的方言,其中包含了壹些古漢語的聲音。洛帶人稱客家話為“土坎話”,與廣東梅縣話的標準發音壹致,如穿衣,其詞為“穿襯衫”、“下雨時落水”。洛帶古鎮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客家文化,周邊村民多為廣東移民後裔。走進去,就能感受到濃郁的客家傳統。洛帶
洛帶古鎮有許多建築精美的古建築,如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等。廣東會館位於洛帶古鎮上街,始建於清朝11年(公元1746年)。整個會館占地3000多平方米,由山門、前中後院、左右廂房組成。由於保存完好,廣東會館被相關人士認定為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會館之壹。會館正廳掛著壹副古色古香的對聯,上書“巴爺子煙嘗川西鄉土味,放上客家方言古音”,展現了文化上的悠久歷史。這裏經常舉行壹些客家民俗活動,比如“吃客家菜,穿客家人的衣服,睡花床”。江西會館位於洛帶鎮中街,又稱萬壽宮。入口處可以看到壹個萬壽宮的牌坊,對面是壹個大戲臺,中間是壹個院壩,前中後三個大殿,裏面還有壹個非常獨特的小戲臺和廂房。它是乾隆年間由贛南移民建造的。會館布局小巧精致,曲徑通幽,意境幽遠。回廊、屏風、雕梁畫棟的舞臺等建築令人嘆為觀止。古鎮內還有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古建築。此外,老街上還有大量客家古宅,長度超過1000米。屋頂多為小青瓦、茅草覆蓋,結構多為單進四合院,中間有廳堂,屋頂通常有“中華花”、“敖劍”等裝飾。
編輯此段洛帶古鎮-歷史
洛帶鎮歷史悠久。相傳漢代成為壹條街,名為“萬景街”。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復城,改名“萬福街”;後來,因為蜀漢王朝的末代統治者劉阿鬥的玉帶掉進了鎮附近的八角井裏,這裏被改名為“洛帶”(後來演變成“洛帶”)。唐宋時屬成都府靈泉縣(今龍泉驛區)。到了明朝,又轉到建州(今建陽)。清代改稱“贊子場”。1950年,建陽設立第八區,區人民政府駐洛帶江西會館。1955年,洛帶區為建陽第14區,轄10鄉。1976洛帶區下轄十個公社劃歸龍泉,撤區建鎮。洛帶鎮建於三國時期,因蜀漢末代統治者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八角井裏而得名。唐宋時期屬成都府靈泉縣(今龍泉驛區),居東山“三鎮”之首。清代改稱貞子場,後恢復使用至今。是千年古鎮,歷史文化名鎮。鎮上到處都有很多傳說和歷史遺跡。長鎮老街以清代建築風格為主,呈“壹街七巷”格局,其中分布著廣東、江西、湖廣、川北四個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是名副其實的“客家鄉鎮會館之鄉”。鎮上90%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至今仍說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被譽為“中國西部第壹客家鎮”。
編輯此段洛帶古鎮-名字由來
從前,洛帶鎮叫咱子長。有壹個池塘,裏面有壹口八角形的井。井水是東海龍王吐的,味道很甜,泡茶很香,洗臉也很美。井裏有東海鯉魚。肉很好吃,吃了可以延年益壽。蜀王阿逗聽說後,選了黃道吉日,帶領所有太監來到坤子場的八角井。但是透過洞穴看著金鯉魚在水井和池塘之間遊來遊去還是很可愛的。太監們脫下靴子和褲子,下到池邊。他們撲騰了半天,卻什麽都沒得到。他們急於戰鬥。然而,我聽到身後壹聲“好”,壹條長長的魚隨著壹個白發老人的魚竿晃動,劃出壹道弧線,飛出了井裏。竇吃醋,老頭不賣。太監搶,竇得魚。這條魚落入阿逗的手裏,掙紮著把它的尾巴。阿逗甚至把魚帶進了池塘。魚從石洞溜進了八角井。阿生氣了,和衣跳進井裏。但是魚鉆進了海眼,又回到了東海。阿逗被太監拖上來,但他的腰帶在匆忙中掉進了井底。回頭壹看,想找老人算帳,卻沒有人影。老人坐在釣魚的地方,身上只剩下壹塊白絲手帕,還寫了壹首詩:不要想創業的艱辛,做壹個男孩子是可笑的。有了八角井,皇帝的運氣不會長久。竇臉色鐵青,把絲帕扔進井裏,擋住了海眼,井水從此變得渾濁苦澀。後人將坤子場改名為“洛帶鎮”,後演變為“洛帶鎮”。二是鎮周圍有壹條“洛水”,形似玉帶,故名“洛帶”。三、相傳長鎮老街綿延壹公裏,玉帶從天而降,故名“洛帶”,後演變為“洛帶”。
編輯此段洛帶古鎮-民居特色
中國傳統建築屋頂的基本形狀有天壇、歇山、懸山、硬山、滾棚、積點、盔頂、屋頂、洛帶鎮單坡、積頂、平頂、穹頂、椽頂、穹頂、風火山墻頂、扇頂。洛帶古鎮民居
其風格:隋唐時期的大屋頂,厚重舒展。雄偉;在宋代,大屋頂在美麗中透露出莊嚴的精神。元、明、清時期,大屋頂的造型向嚴、重的方向發展。大屋頂的造型在中國建築文化史上沿襲了幾千年,經歷了壹條從簡單到復雜,從復雜到簡化的道路。建築文化體現在大屋頂濃厚的民族色彩上。比如琉璃瓦的使用就很講究檔次,黃色是最貴的顏色。大屋頂上,殿殿最受尊崇,餘山次之,懸山次之,硬山次之,金字塔屋頂最後。仙式寺:造型最大的特點是略凹。檐口角和檐口上翹。在歡樂的氣氛中透露出壹種莊嚴和隆重的感覺。多見於宮殿、帝王陵墓和大型寺廟。在建築文化上,謝頂山的民族品位僅次於殿頂大屋頂的造型。它有九個脊,壹個正脊,四個豎脊和四個脊。整個屋頂造型,上部為雙坡式,雙坡周圍是兩朵國際山花,富有裝飾美。下部有四個斜坡,前後與上部雙坡自然相連,呈凹形曲線,垂至檐口,略傾斜。這個大屋頂的屋脊筆直多彩,形象華麗。懸掛在山頂:這是“人”屋頂的壹種形式。它的基本形狀是兩個斜坡。因為山墻屋頂是兩邊挑出來的,所以又叫“出山”、“挑出來”。單脊,位於兩個斜坡的連接處,通常用瓦片或磚塊鋪設。屋脊上常飾以動物、水瓶座或花卉,是壹種雕塑。在脊的兩端,制作如爪、鼻和燕尾的圖形。堅硬的山頂上的“人”形是另壹種形態。屋頂兩個斜坡的連接處通常用瓦片或磚塊鋪成壹個單獨的屋脊。兩側山墻與屋頂平齊或略高於屋頂,使山墻形象相當突出。墻壁有時被建成方磚擋風板。查看更多展館。基本形狀是壹個尖尖的圓錐形屋頂,頂部高高在上。它的平面隨建築物的形狀而變化,包括圓形、正方形和正多邊形。圓形平屋頂用“竹瓦”鋪成,上小下大,其余壹般用圓柱瓦鋪成。卷棚頂:將其余山體或硬頂的正脊做成弧形。這是小屋的屋頂。所謂“斜山滾棚”和“硬山滾棚”兩種。它是壹個沒有屋脊的大屋頂形狀。所以在外觀上,少了壹些駝背感,屋頂也比較平整,給人壹種溫柔圓潤的美感。中國傳統建築的大屋頂有以下特點:壹是高聳入雲,形成斜坡。二是屋頂寬闊,屋檐深遠。第三,屋檐下的鬥拱已經成為機械結構中不可缺少的構件。四、屋頂充滿弧形曲線之美,檐口、檐口傾斜。第五,建築環境中雕塑的裝飾很少。檐口容易變翹。第五,建築環境中雕塑的裝飾很少。
編輯此節洛帶古鎮-節慶活動
火龍節
洛帶客家舞龍最著名的是“劉家龍”,其名稱來源於江西客家人中的劉氏家族成員。劉氏家族14代在洛帶鎮生活了300多年,劉氏家族在古鎮舞龍300多年。洛帶古鎮的端午節
劉氏家族的舞龍直接從中國古代舞龍發展而來。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家族內部壹直傳承,從未中斷。因此,它保留了中國古代舞龍的更原始的程序和簡單的儀式。水龍有九節,夏旱,水龍為了求雨大顯身手。舞龍者上身赤裸,只穿壹條短褲,上下騰躍;觀眾用水槍和水盆向龍身上潑水,來回追逐。客家人為財如水。他們濺得越濕,他們就變得越繁榮。舞者和觀眾共進退,真的很刺激。劉家龍也成為客家文化中最吸引人的活動。
水龍節
洛帶古鎮的水龍節是客家人最重要、最獨特的節日。由於中原戰亂,客家人首先遷移到沿海地區。沿海雨水充沛,物產豐富,客家人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傳說客家人與東海龍王交往密切。為了感謝東海龍王的及時雨,客家人每年夏天都會用舞動的水龍慶祝豐收。
編輯這個古鎮周邊的景點。
玉帶湖
蓄水量654.38+0.2萬立方米,常年花果環繞,環境幽靜,空氣清新。
。坐船,是人們放松的絕佳去處。
金龍寺
金龍長城,又名洛帶長城,位於成都市洛帶鎮。金龍長城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模擬長城,位於酒泉山區,從金龍湖景區大門開始,沿山脊而上至金龍寺,全長1.680米,高4米,寬3米。* *山頂消防平臺共有五個。金龍長城入口處有壹個大牌坊,上面雕刻著許多龍,栩栩如生,像壹條龍。牌坊正中刻著霸氣的四個大字“金龍長城”。洛帶長城的門票價格是每人兩元。望山腳下:青磚、條石、烽火臺;嬰兒床的口,射擊的口,了望的口...看來這個“長城”除了高矮之外,和另壹個長城不太壹致,外觀上真的沒有太大區別。壹路望去,長城內外景色宜人。尤其是沿著山脊到山頂,兩邊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高大的野生植物依然被覆蓋。
明亮的紅色和誘人的水果。也是成都市民生態休閑的壹條“小道”。
編輯洛帶古鎮-旅遊提示的這壹部分
交通
洛帶古鎮距成都約20公裏,交通十分便利。通往洛帶的道路主要是公路。可在成都乘坐2路、81路、58路公交車到達五桂橋汽車站。五桂橋汽車站有直達洛帶的車,幾分鐘壹趟。門票價格,3元。到達洛帶客運站後,從車站左轉,可以看到古鎮。
敏感
客家菜系列很多,最著名的有九鬥碗、釀豆腐、鹽水雞等等。目前,洛帶供銷社飯店的燙鵝、新民飯店的野生菌宴、客家餐廳的水酥湯面等特色菜,已成為洛帶客家餐飲的特色菜,遠近聞名。洛帶美食:傷心涼粉據說是因為“每個人吃了都會辣到哭”而得名。調料色澤鮮艷,涼粉爽口鮮嫩,小米椒勁道十足,真讓人“壹把淚壹把鼻涕”,“越吃越傷心”。壹定要再來壹碗“甜”的開心冰粉“溶解”。建議去廣東會館,坐在“古色古香”的院子裏看服務員用竹簸箕端來涼粉,很有川西風情。■傷心涼粉”有兩種解釋:壹種是當年湖廣填四川,思念家鄉時,住在洛帶鎮的廣東客家人做的涼粉,因思念而傷心而得名;二是表示涼粉是光頭辣的,吃涼粉的人會淚流滿面,還有人認為自己遇到了傷心事。洛帶美食之壹:天鵝蛋是壹種用面粉做成的小吃,外形酷似天鵝蛋,故名“天鵝蛋”客家美食系列:傷心涼粉、艾草餅、石磨豆腐腦、洛帶鎮小吃裏田鵝蛋。街邊小吃還包括玫瑰糖、姜糖、張飛牛肉、釀豆腐、鹽水雞、洛帶供銷社飯店的炸鵝等。客家菜系列:菜菜最著名的客家菜是九鬥碗、釀豆腐、鹽水雞、炸鵝和湯面。
編輯這壹段旅遊產品
特色旅遊產品:狀元府蠶絲被1000%純天然桑蠶絲被,精選當地優質桑蠶絲繭,在選繭、煮繭、繅絲、抽袖等各個環節設置質量監管,確保絲棉品質。桑蠶絲具有柔軟、親和、滋養肌膚、冬暖夏涼、促進睡眠、吸濕排汗、舒適透氣等功能。此外,蠶絲被由動物蛋白組成,含有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因此具有滋養皮膚、增強皮膚細胞活力、防止皮膚衰老等優良特性。因此,由天然蠶絲被制成的蠶絲被賦予了綠色、環保、舒適、健康的主題。
旅行小貼士
1,客家人喜歡唱山歌,內容豐富多彩,充分反映了客家人的生產、生活和情感世界。他們唱得婉轉優美,歌詞充滿生活氣息。此外,每年端午節還有鬥山歌的傳統,吸引男女對唱,其中不乏即興之作,如《我的愛女牛》、《我的愛姐收衣》、《昨日捉酒》2。客家菜有很多系列,最著名的有九鬥碗、釀豆腐、鹽水雞等等。目前,洛帶供銷社飯店的燙鵝、新民飯店的野生菌宴、客家餐廳的水酥湯面等特色菜,已成為洛帶客家餐飲的特色菜,遠近聞名。時值夏季,當無法人工栽培的野生蘑菇(當地稱為“雞腿菇”)出山時,來這裏嘗鮮的食客絡繹不絕。3.水龍節(類似於潑水節)通常在每年的7月26日和27日舉行,場面熱鬧,具有客家特色。4.從洛帶客運站出發,可以到達洛帶的金龍長城。長城是用現代材料建造的,是從長城復制過來的。大概有5英裏長,挺陡的,沿途風景不錯。盡頭有寺廟祈福。剛到長城的時候,有壹個湖,被大壩攔截了。風景不錯,還可以騎馬。65,438+00元用於饒湖。
洛帶古鎮(16)詞條圖集更多圖集洛帶博客小鎮——土樓(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