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屈平,原名屈原,戰國末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先的後裔。雖然屈原忠於楚懷王,但他卻屢遭排斥。懷王死後,因項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後死於汨羅江。
這壹理論源於南朝梁代武君的《續齊之和》和南朝《荊楚紀年》。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施救,壹路到洞庭湖,卻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當時下著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出門,沖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江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百姓怕河裏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帶飯團扔到河裏,防止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吃粽子成了習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似乎都與紀念屈原有關,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盛傳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2.伍子胥
有些說法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與屈原無關。
《荊楚紀年》是南朝梁肖時期宗固所撰的壹部介紹中國古代荊楚地區季節和風景故事的書。書中第30節記載:“按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處,故令舟救之...韓丹春、曹娥在雲上題碑,五月五日迎吳郡...也是吳棟的風俗,是子虛的事,不是屈平的事。”人們認為東吳的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迎接當時被奉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至於粽子,當地有記載:“下午以粽子服吳大夫者,非屈原也。”
3.孝順的女兒曹娥
這句話出自東漢的曹娥碑。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之後,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
4.遇見道神
春秋時期,吳國忠臣伍子胥冤死後,成了沈濤,天下哀悼,祭祀,於是有了端午節。這個傳說在江浙壹帶廣為流傳。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投奔吳國,率領吳國攻打楚國,五戰五勝,攻破了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闔閭死後,他的孫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伍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誣陷子虛,夫差信以為真,賜劍壹把,子虛因此而死。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對鄰居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武都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了大怒,命人把子胥的屍體裝在皮囊裏,於五月五日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節習俗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
裴鬥娘
在過去,有五種婦女頭飾。多見於江南。有些地區也叫健康人。這個東西起源於遠古行走,是Ai人的壹種不同形態。《賈青錄》引《唐宋遺事》雲:“誰在大江南北,五日得壹等獎之制,殊為巧妙。艾葉全部壓制出售,或繡上仙、佛、和、武、蟲、魚、獸、八寶花等形狀。縐蛛,美鳳林,繭虎絨陀,草坪蜥蜴,螳螂蟬蠍,葫蘆瓜,色彩逼真。上面蓋著壹個寶,繡球無數,鈴鐺幾百個形狀,或者串在壹起。名字叫豆娘,無敵。”
瓜艾虎
在過去,端午節被用作壹種裝飾品來驅邪。在中國古代,老虎被視為神獸,被認為能夠辟邪保平安。《風俗通》雲:“虎為陰莖,獸亦長。能吃鬼,...亦惡”。因此,人們經常用老虎來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節期間。艾虎要麽用艾葉剪成,要麽剪成老虎的絲帶,用艾葉粘好,戴在頭發上。壹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以艾虎的習俗為裝飾。宋陳元貴引《宋本廣記》年號雜註:“端午以艾為虎,連大如黑豆,或剪彩為虎,貼艾之葉以戴之。王《端午帖》詩:“釵頭鳳,驅邪知驅祥雲七寶。"清代夫差敦沖《燕京年間筆記》:"每到日暮,閨中巧者,以絲制虎,以粽子...用彩色的線穿起來,掛在發夾的頭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詩說‘玉吞簪,輕愛虎’,就是這個意思。"
畫額頭
端午節用雄黃塗抹小孩額頭的習俗,雲可以驅除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在孩子額頭上畫“王”字。壹種是借雄黃驅毒,壹種是借虎額(“王”如虎,虎為百獸之王,因換成虎)鎮邪。清夫差敦沖《燕京年譜》:“自農歷正月初壹起,取雄黃灑酒,敷於小兒衣領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額頭、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塗,用意相同。山西河曲縣誌記載:“端午飲雄黃酒,敷小兒額、手、足...能延長病情。”
陪唱名旅
我討厭在端午節時戴飾品。又稱維生線、維生線、延壽線、長壽線、百索、邵兵、五彩線等。,名稱不同,形狀和功能基本相同。端午節時,用五色絲綢制成,或掛在門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掛在床簾、搖籃等地方。據說可以避災祛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壽。這種節日有五種形狀:簡單的五色絲線組合成壹根繩子,綁在手臂上;將金錫飾品裝飾在五顏六色的繩子上,掛在脖子上;五顏六色的繩子折成方形勝利裝飾在胸前;五顏六色的繩結被人像佩戴;用彩色絲線繡畫太陽、月亮、星星、黑獸等物,向長輩致敬。這種習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寫《風俗失傳》:“午後以彩帛縛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壹個是長命鬼火,壹個是兵士。”後來兩人漸漸習慣了,直到近了現代。清福查頓的《燕京歲月》記載了當時的風俗:“每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那些在閨房裏乖巧的人,就會用彩線做成老虎、粽子、葫蘆、櫻桃、桑葚,掛在發簪的頭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時期,朝廷給大臣的是省物之類的東西。唐代宗興元元年,朝廷曾賜壹百把繩斧。《宋史·禮記十五》:“前壹日,賜金線以官延壽,賜彩線以官。逢年過節穿。”
佩戴香囊
佩戴香包,也稱香囊、香袋、錢包等。,是用五色絲線或破布制成的。其內裝有香料(由中草藥制成,如白芷、川芎、曹勤、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氣味芳香。陳仕良《歲時廣記》引用《歲時雜記》說“端午以紅白兩色,如壹袋,彩線貫穿,狀如壹花。”而另壹種“貽貝粉鈴”:“第五日,貽貝粉放於帛中,以棉飾之,若數珠。讓孩子拿去吸汗。”這些隨身包裏的東西幾經變遷,從吸汗的蚌粉、辟邪的護身符、銅錢和雄黃粉,到裝滿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佩戴香包是相當講究的。為了防病健身,老人壹般喜歡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蓮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花等造型,象征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和睦。孩子喜歡鳥獸,比如老虎、豹子;電線桿上的猴子,鬥雞抓兔子等。年輕人最講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熱戀中的戀人,深情的姑娘會在很久以前精心制作壹兩個各具特色的香包,在節前送給愛人。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的香囊,自然引起周圍男女的議論,稱贊小夥子對象別出心裁。
忌五毒
端午節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這種思想在民間信仰中流傳下來,所以有各種求平安、解災的習俗。其實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幹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傳播;另外,蛇和昆蟲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這就形成了這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