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羌族婚禮中,首先,該村的歌舞專家每人組成12人的“迎賓”(男方)和“伴娘”(女方)。婚禮當天,無論天熱還是天冷,當婚禮賓客接近村口時,伴娘們會毫不留情地將早已準備好的清水潑在婚禮賓客身上,阻止他們進村,直到婚禮賓客交出“入村禮”。進村後舉行“剛午飯”(羌語)儀式,迎親的客人就人類的起源和夫妻倆的戀愛過程發表演講。致辭結束後,宴會開始,調皮的伴娘們把桌上的筷子換成了稻草,讓迎接婚禮的賓客在看到美食美酒的同時,也吃不下飯。伶牙俐齒的伴娘們還即興編詞,載歌載舞,給壁爐添柴,弄得她們大汗淋漓,心慌意亂。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女方的親友(必須是已婚婦女)跳起了抒情優美的“儀式舞”。這些婦女穿著紅裙子,系著紅腰帶,在壁爐前站成半圓形隊形,唱著歡快的歌曲《西邊熱起來了》,祝大家繁榮和諧。兩人壹組的舞者互相抓住對方的紅皮腰帶,做碎步晃動上半身,然後依次起舞。其動作特點是上身不動,腰部轉向胯部。在毛文縣赤壁蘇區的衛城(古“南水”羌部的中心)和蠡縣姚平羌村(曾是古“白狗羌部的中心)至今仍有“禮舞”的遺存。
相傳“禮舞”是古代女巫主持儀式時表演的,後演變為女子歌舞,但仍保留著斷步轉臀的特點。婚禮結束後的第二天早上,伴娘們盛裝打扮,唱起了《穿衣歌》,然後壹個同齡的小夥子把新娘背出了村口。新娘身著紅衣,撐著紅傘,騎著駿馬,在伴娘和婚禮賓客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走向新郎家。
儀式和宴會結束後,歌舞又開始了。“祝賀舞”是宴席上親朋好友跳的壹種舞蹈。歌詞簡單,內容與婚姻息息相關。舞蹈開始時,右腳大多在左腳前踏壹兩次,稱為“壹步”或“兩步”。?
婚禮離不開酒,包括以酒為主題的酒舞,模擬孔雀造型,動作活潑。壹年四季,在不同的農時季節,羌族還喜歡跳鍋莊舞,又稱“農事節舞”。
金秋(十月初壹)舉行的“無子節”在“南水”等部分羌族中流行。那壹天,男人們都穿著女人的紅裙子,手裏拿著羽毛在山上唱了壹天的歌,跳了壹天的舞,來迎接唱歌的仙女,並為災難祈禱。“俄約改正”節在五月的第壹天舉行,祈求山神不要降雹或引發洪水,意為祈求新年,祝願新的壹年。節日期間要在“神前忙”的鍋地裏跳,有彎腰拍手繞腳的動作。五月初五是禮縣周邊羌族村寨的重要節日,主要祭祀山神。那壹天要跳“瓦沙瓦貼腳”的舞蹈,雙* * *左右移動,雙臂水平伸展,隨著腳步上下舞動,像壹只展翅飛翔的雄鷹。浦西地區的羌族村寨會在臘月的晚上跳“稻全稻全”鍋舞。客人來到寨樓,主人獻上青稞酒,然後男女相對,搟面杖起舞,心情無比愉悅。
遊戲色鍋舞也叫“遊戲鍋場”,如卡子強村的遊戲鍋場。跳舞的人手拉手站成橫排,領隊帶大家走壹圈後,大家依次鉆到第二、三位的腋下,雙手放在右肩上,然後走壹圈,從腋下的第三、四位開始,直到大家的手放在肩膀上,就像壹個扣鏈壹樣,然後再來。跳躍時壹步壹個腳印,笑聲不絕於耳。?
由於流傳地域不同,開心鍋村的風格和特色也各有特色。在毛文縣有25種常見的鍋莊舞,其中許多贊美母親,較少愛。舞會在戶外舉行,場面很大,村裏的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由於舞蹈內容和形式的不同,隊形變化很大。跳舞時,站成兩排,互相跳舞。動作是“雙面翻轉”,也叫“有多強”,即向左右轉動;“四角翻轉”又叫“惹英博”,即向四個方向翻轉跳躍;“三向跳”又叫“西來瓦下”,即向左向右向前跳。從這些動作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這種舞蹈的特點。
此外,還有不少樂聲舞蹈的名稱,如《在山裏》、《來所》、《貝貝所》,都是舞蹈中的快樂疊句。毛文縣赤布蘇區的“齊多那依瑪卡”在整個鍋舞中,有壹種左腳處於較低位置的獨特的蹼腿動作。跳舞時,他手拉著手站成橫排,右腳往下踩時,左腳在較低的位置蹼腿,臀部因為不斷踩腿而擺動。汶川、理縣經常跳的鍋莊舞有“青菜花”、“白菜花”、“優西服”、“牧溪”、“周舟來”等二十多種,內容與生產勞動、農業豐收密切相關。比如禮縣薛城鍋村的“篩”,就表現在打谷場上。人們篩麥揚灰,想到的是豐衣足食,仿佛聽到廚房裏鏟鍋“叮叮當當”的聲音。嘉善鍋村的“玉米轉身”也與收成有關。總之,汶川縣、理縣的鍋碗瓢盆,步伐顫抖,像是拍著翅膀或拍著腳,歡快歡快;卡茲壺含有特殊的彈性;還有壹種是幽默鍋,特色動作是逗腳,比如膝蓋向內翻,左手伸到左腳上方。手掌向上時,左腳微微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