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十二月是壹年的最後壹個月,俗稱歲末,有臘侗、、窮侗、十二月、冰月、玉月、極月、青絲、蘇東、大路等三十多個名字。其中,人們最為熟悉和熟悉的是“臘月”。之所以稱之為“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名稱,又有“冬至日後三祭神明”的說法,即立冬至日後的每壹天,三歷的枝丫都含地支,南北朝則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傳統民間會狩獵動物,舉行大祭。這種紀念儀式被稱為“狩獵祭祀”。因為“臘”和“狩獵”是通假字,“狩獵祭”寫成了“臘祭”,所以年終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這種習俗起源於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下令建立歷法,稱冬末春初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為臘月。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曾經有壹句順口溜形容北京的風俗:“不要貪孩子,過了臘八就是過年。”臘八粥,喝了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蜜瓜發粘;二十四、掃屋;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肉;二十七、宰殺公雞;二十八、送面子;二十九、饅頭;三十個孩子徹夜未眠;元旦扭壹扭扣子。“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這濃濃的年味就已經開始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臘月二十三也叫“小年”。家家戶戶都要買餃子,還特意買關東糖祭祀竈神。祭竈是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傳統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廚王”神位。人們稱這位神為“廚主”,相傳他是被玉帝封為“九天東廚主廚王”,負責管理各家的廚房爐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尊稱“奶奶廚王”。竈神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神靈,有著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辟邪消災、迎吉祥的美好願望。從這壹天起,春節將至,北京家家戶戶都忙起來,打掃房子,打掃衛生,蒸饅頭,買各種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掛門神。於是全家人壹直忙到除夕。
除夕團圓飯(又稱團圓飯)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也是壹年四季家人團聚最豐盛、最完整的年夜飯。壹年壹度的年夜飯對中國人來說極其重要。全家人互敬互愛,圍坐在餐桌旁其樂融融。年夜飯是壹年中的重頭戲,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非常有趣。團圓飯前祭神祭祖,祭拜儀式後吃飯。壹般宴席上要有雞(以家為生)、魚(壹年以上)、白菜(百寶)、豆腐(富貴)、蓮藕(好東西),以求好運。過去,北京人在除夕和正月初壹大早吃餃子,認為這是“年輕時交朋友”的意思。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從初壹到初五,北京人會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請客送禮。同時還有參觀廟會、工廠等娛樂活動。農歷五月初五,北京人俗稱“破五”,是百姓“送窮”、商人“開市”的日子。在這壹天,慶祝新年的禁忌被完全消除,買賣店鋪的店主和店員不得不返回商店重新開業。農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叫做“擠小人嘴”,意思是壹年之內不犯“小人”就順了。而且生意場上還會擺酒席,店主會請所有夥計吃飯,感謝大家壹年來的辛苦。北京人直到正月十五才過完元宵節,欣賞燈籠。
第二,說說我在北京過年的工作
去年春節假期,我和家人留在北京過春節。回家和回城的時間少了,喝茶聊天的時間多了。不得不說,春節期間的朝陽公園非常熱鬧。從除夕開始,朝陽公園免費開放,開放時間延長,很受歡迎。人們戴著面具,保持距離,壹路歡笑。雖然園內沒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節日氣氛依舊。
獨立學習、工作、生活多年,對“年味”的認知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模糊。任何時候妳想買新衣服或吃壹頓美味的飯。給父母送禮物,和父母視頻聊天也很方便。好像到春節都沒什麽事可做了。
第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北京的點心。
現在最有名的三種小吃,驢打滾,愛窩窩,豌豆黃,都是街上的好味道。黃麥的雪球又軟又甜,表面裹著豆粉;艾窩窩又白又肥,圓滾滾的肚子裏塞滿了山楂糖或紅豆泥、棗泥;豌豆黃晶瑩細膩,入口即化。這三種零食都是平民零食。在舊北平,都是鄰郊農村婦女煮的。
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對北京點心的獨特好感。點心是過年的回憶。除了給親戚朋友送禮,我們還經常在家裏買幾個喜歡的口味。除夕夜,我看著春晚倒計時,鐘聲響起,在煙花爆竹的喧鬧聲中,我對家人說新年快樂。大年初壹早上起來,壹屋子人穿著紅毛衣,來回穿梭。此時,茶已擺上桌,點心列在壹個大盤子上。再調皮的孫子,此刻也變得乖巧了,捧著爺爺的奶上桌,晚輩排隊拜年。
點心是北京遊客和朋友長大後第壹次想到的手寫信件。如果妳拜訪壹位40歲以上的長者或有孩子的家庭,沒有什麽比小吃更貼心的了。有些北京孩子在外地讀書。寒假結束,他們總是背著壹大箱零食回學校,在幾個宿舍之間來回奔波。呼朋喚友分零食,嘴角掛著壹點點雜糖渣。
妳可以想象,北京點心不僅代表了這個城市的古老儀式和習慣。更重要的是,每壹道小吃,從廚房到食客手中,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後被鄭重的吃掉,小吃在友情和祝福中達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