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牧業為職業的草原民族,長期以來壹直在探索自然星辰的出現、晝夜交替、寒來暑往等壹系列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巨大影響。古代蒙古人通過植被來計算他們的年齡。宋代孟珙的《出家記》說:“壹草壹歲。如果有人問它有多老,有多少草。”牧草的枯萎死亡直接影響畜牧業生產,關系到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牧草的枯萎和死亡標誌著畜牧業生產的壹個循環。因此,“草”具有。就像古埃及把尼羅河的洪水周期看做壹年壹樣,根據洪鈞的《元史譯補》,“蒙古人“不知多歲,只知草少”。這是人們探索和認識自然的結果。
蒙古人在長期探索和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季節的概念。古代蒙古人根據畜牧業的經驗,把壹年分為兩季。春天,蒙古人稱之為“和”,秋天,蒙古人稱之為“那慕爾”。春季牧草生長是畜牧業生產的起點,秋季是牛羊育肥的季節。在《蒙古秘史》中,第19節說,“春天的壹天……”第27節說,“春天,野鴨來了……”第197節說,“鼠年的秋天……”第26節說;八段察爾無食,“故養黃鸝壹冬”。蒙古族對季節的概念是根據畜牧業的生產生活節奏來劃分的。蒙古人流傳下來的經久不衰的諺語充分顯示了這壹特點。它的諺語說:“秋天沒有草,春天沒有春天的羔羊。”“夏天,別忘了冬天;當妳快樂的時候,不要忘記痛苦。”"雖然富裕的家庭喜歡秋天,但他們不得不像春天壹樣艱難地度過他們的日子。"“老了沒用,秋天又不增肥。”“羞人,春遊;想吃美食的人秋天來。”物候的流逝影響著牧羊人的生產生活節奏。蒙古人非常重視立春和立冬,因為草場分為夏場和冬場,立春和立冬直接影響草場的遷徙。蒙古人也非常重視立秋,因為秋天是春天向冬天過渡的季節,也是水草豐美、牛羊肥美的季節。在古代,蒙古人在每年的8月28日舉行秋祭,祈求來年消災保平安。8月28日是蒙古人的歲末。隨著對大自然的深入觀察,他們加入了夏天。冬季蒙古語為“不勤”,夏季為“春納”,其順序為“冬、春、秋、夏”。後來隨著蒙漢文化的頻繁交流,改為春夏秋冬。
在此基礎上,“時令月”的形式應運而生。據哈坎楚倫《智靈門考》譯本中說:“蒙古人的古月是分享的正月,水草的月是二月,牛的月是三月,青的月是四月,狩獵的月是五月,陽光的月是六月,紅色的月是七月,圓滿的月是八月,殺羊的月是九月,吃的月是十壹月。古代蒙古月的劃分與畜牧狩獵有關,也與蒙古族人民喜愛的顏色和古老的宗教信仰有關。這個季節月份沒有確切的天數以物候變化和生命生產的節奏來劃分,往往以天象來判斷。《蒙古風俗指南》說:“蒙古人非常重視每月的第壹天、第十五天和第三十天...在古代,蒙古人非常重視每個季節的第壹個月的第壹天..."他們還計算了閏月. "《猴年馬月記》說:蒙古人“只知壹年有閏月,慢慢見草。“如果春天三月有閏月,就叫雙春,有的地方叫長春。
隨著對天體和自然變化的觀察,蒙古人開始使用60天幹和12天幹來標記年表。《元史》卷九十九說,元太祖把博爾忽、博爾秋、木華黎、赤老溫列為四大疑案。“那些怕學的,還說是夜宿。範素薇三天壹班。”沈、酉,防守天博而突然得手,為第壹怕薛,也就是怕薛。.....海子,醜日,黑瞎子領之,為第二畏學。殷、毛、陳、木華黎領銜,為第三畏學。下午,下午,壹天下來,遲老溫領著壹幹人,這是薛的第四個忌憚。"這是帶有十二生肖的陰歷. "《猴年馬月》記載:“去年春天,荀每見其文,仍稱兔年、龍年,直到去年才改為年。《蒙古秘史》還記載了兔年、鼠年、豬年。它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在蒙古人的觀念中,A年和B年是繁榮。戊己之年是衰落之年,庚欣之年是開始之年,不歸之年是收獲之年。除了使用樹幹和樹枝年表外,還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分成十個數字,再配上十二種動物的名字,使周期由十二年變為六十年。
十二生肖和天幹地支年表的出現,是各民族長期觀察和認識自然的結果。雖然說黑韃靼的故事是漢人、契丹人、女真人傳授的,但其實“晨十二像”和“六甲輪流”的年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豎立在沙漠中的匈奴人。《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記載:“匈奴習俗有三龍廟,常以正月、五月初五、九月初五祭神。”可見,當時的匈奴人已經有了年的概念,把“戊戌日”視為吉日,把“戊戌”稱為“日”,已經用上了天地之年。回鶻語的皮甲汗碑、奎特科特碑、格勒汗碑的年表都是以動物命名的。
蒙古的壹些地區也吸收了藏歷。藏歷確定壹年是12個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每100個月左右,就有壹個閏月,* * *將金木的水火土五行與十二種動物的名字對應起來。12是小周期,6000是大周期。
草原人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天文歷算經驗,也在不斷地探討天體的結構。知名遊牧民族的《智利歌》寫道:“智利河,背陰山下,天如穹窿,蓋四野,天灰野,風吹草見牛羊。”這首民歌的情感力量不僅在於描繪了草原迷人的景色,還在於描繪了宇宙中的天體,把無邊無際的天空想象成壹個大蒙古包,意思是圓圓的天空。在陰山巖畫中,經常出現天圖。在托林溝西北壹個叫阿木烏蘇的地方,星圖是由三重圓、雙圓和成品形狀排列的圓組成的。在同壹個地方,還有壹張由圓圈和圓點組成的天空圖。由此可見古代蒙古先民對天體的探索。《蒙古秘史》第254節說:“星鬥蒼穹,各國皆戰。”這是天人合壹的記錄。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老城區五塔寺金剛塔佛塔的後墻上,有壹幅蒙古石刻天文圖,制作於清朝雍正三年。這個天文圖標顯示了北極圈、南極圈、夏季至日圈、冬季至日圈和赤道,並指示了24個節氣,冬季至日在頂部,夏季至日在底部,春分在左側,秋分在右側。還有270個星系和恒星。天球周圍有四層內切圓,最外層均勻分為12段,刻有12宮和12十二宮的蒙古名字。這幅天文圖是中國現存四幅石刻天文圖中唯壹壹幅帶有少數民族文字的,是蒙漢人民智慧的結晶。
元代,蒙古人對天文學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1271年,蒙古人在上都(位於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紫禁城北墻上建立了第壹座天文臺。《元史》卷九十曰:“至元八年,始設天臺。”《元史》(卷四十八)說:“元四年(1267),紮馬魯丁作西域像。”它使用阿拉伯樂器,包括《原始人》中描述的《渾天儀》、《渾天玉》、《春秋汾酒電影院》、《冬夏至日電影院》等七部。上世紀70年代,內蒙古文物隊曾多次來此考察。根據闕式建築的特點,觀象臺分為東、中、西三部分,兩側凸出,中間凹陷。其結構嚴謹科學,因由三組臺面組成而被稱為“紫極三”。另外還有大都會天文臺,建於1279,位於北京建國門外。整個天文臺規模很大,設備齊全,人員配備齊全,計算非常精確。滴漏是古代用來測量晝夜時間的儀器,元代銅壺的滴漏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內蒙古圖書館有幾部蒙古文天文著作。其中壹個天文學,包含了整個天空的地圖,以黃道為界,壹個在北半球,壹個在南半球。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每幅地圖中還有紅色的極點,這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1712《天文原理》壹書以蒙文出版。這本書是對歷法比較準確的把握,康熙帝建議蒙藏學者合寫。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為完全蒙古翻譯帝國漢歷或完全康熙帝國漢歷。全書* * * 38卷。據專家考證,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相當於清朝順治二年出版的編年歷,但其依據的確切藍圖在《天文歌》、《欺罪》、《圖像》、《七策》、《食交》等十五卷中並未找到。這些可能是蒙古學者發展的天文學原理(見李文忠主編的《中國蒙古科學技術簡史》)。
說到蒙古天文歷,就不得不說到蒙古天文學家明嘎圖。明嘎圖,靖安人,蒙古族正白旗人。生於清康熙三十壹年(1692),將《大清憲法》壹書翻譯成蒙古語,發行到蒙古地區。後來參加了康熙皇帝組織的統壹歷法的百卷巨著《法歷源流》的編纂工作。雍正元年(1723),明加圖在秦擔任“憲司官官”壹職,在此任總經辦,計算日月五星運行,編修歷書30余年。在編撰《法華歷源流》的過程中,明加圖壹方面繼承了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廣泛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天文觀測方法,另壹方面又不墨守成規,吸收了西方較為先進的觀測方法。後來,為了準確地觀察太陽和月亮的運動,發表了《日篇》和《李悅》兩張表。這是壹張關於太陽和月亮運動的天文表。他是《異度圖說》編撰的主要成員。他還參與了乾隆二年至乾隆七年《歷考後記》的編撰。蒙古族天文學家明嘎圖為祖國的天文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