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自稱“蒙古人”。“蒙古”這壹名稱在《舊唐書》和《契丹國誌》中記載較早,意為“不滅之火”。外號:“馬背上的人”。蒙古族起源於埃爾貢流域,歷史上被稱為“吳萌石委”和“蒙古”。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人口480684.9萬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其中雲南有1.3萬人,居住在通海縣孟新鄉。中村和下村以自強不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把齊魯湖畔、鳳凰山腳下建設成魚米之鄉。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依賴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目前以養殖為主。蒙古族善歌善舞,民歌有長調和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歡摔跤。蒙古蒙古包和樂樂車是他們遊牧生活中的伴侶。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衛拉特、巴爾胡布裏亞特三種方言。目前常用的文字是13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的。14世紀初,原始文字經蒙古學者查格依·沃斯爾改造,成為通用的蒙古語。雲南的蒙古族會說彜語和漢語,他們的蒙古語大致可以和北方的蒙古語溝通。蒙古語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和電影事業也有了長足發展。《蒙古秘史》等經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壹;“喝好東西”被列為對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貢獻的重要醫學發明之壹。主要分布地區:內蒙古、遼寧、新疆、黑龍江、吉林、青海、河北、河南等地。蒙古族禁止騎馬和駕車靠近蒙古包,以免驚擾畜群;如果門前有火或掛有紅布條之類的牌子,說明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外人禁止入內;客人不能坐在西炕上,因為西是供佛的方向;忌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忌紅白,辦喜事忌黑黃;避免在火盆上烤腳、鞋子、襪子、褲子;參觀寺廟時禁止吸煙、吐痰和觸摸器皿、典籍、佛像及大聲喧嘩,不得在寺廟附近狩獵。見面打招呼是習慣,即使是陌生人也要打招呼;同行和熟人見面,壹般都會問“賽白奴”(妳好)。如果遇到長輩或初次見面的人,要問“何賽拜努”(妳好)。招待路人(不管認識不認識)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在蒙古族家裏做客壹定要尊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坐在地毯上圍著火爐,但火爐的西面是主人的住處,主人不坐的時候不能隨便坐。客人壹般喝主人送的奶茶,不喝是不禮貌的;主人要求乳制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果不方便多吃,就吃壹點。獻哈達也是蒙古人的高貴禮節。獻哈達時,送禮者遞下,遞給對方,受禮者也要雙手接過或讓送禮者把哈達掛在脖子上,表示感謝。蒙古人在招待客人時非常註重禮儀和規則。比如吃羊肉,壹般是把羊的琵琶骨帶肉,四根長排骨給客人。如果用牛肉招待客人,給他們壹根帶肉的脊骨,半根肋骨和壹根肥腸。對客人來說最盛大的宴會是羊肉宴。全羊的盛宴包括骨頭、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些地區還加入了羊的心臟、肝臟、直腸和肚子。制作方法是將全羊各部分倒入大鍋。水溫升高後,加入壹定量的熟酸奶輕輕煮沸,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焦羊頭另起鍋煮。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開酒席時,將煮好的部位放入大盤子裏,尾部朝外,羊頭上要刻壹個象征吉祥的“十”。吃的時候,主人要讓客人切羊的推薦骨,或者是老人先切,然後大家壹起吃。姑娘出嫁前,家裏壹定要煮羊胸給姑娘吃,作為告別。烤全羊過去用於祭祀儀式或敖包,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日或歡迎貴賓的特色菜。蒙古族命名習俗: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蒙古族越來越意識到名字的象征作用。他們男性命名的特點如下:1。根據民族心理習慣命名,如帖木兒、格色爾、巴特爾;二是根據長輩的期望,如:吉亞賽音(好運)、巴賈德(喜悅)白音(豐裕)吉日格勒(幸福)等。第三,按照嬰兒出生時長輩的年齡,如:賓塔(50)吉仁臺(60)大冷(70)等。四是以猛獸命名,如邵。根據自然事物的名稱,如魯超(石頭)、阿格拉(山)、牧仁(河)、塔拉(原野)等。女性:壹是以明亮的星星命名,如那仁(太陽)、薩仁(月亮)、奧頓(星星)、那仁·高娃(美麗如太陽)、薩仁·高娃(美麗如月亮)等。以理想為名,如秦絲(聰明)、烏雲(聰明)、高娃(漂亮)、斯琴高娃(漂亮聰明)等。按照這種方法,蒙古族婦女的名字有很多種。現代蒙古語名字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名字前綴,所以只是名字,不應該理解為名字。姓前綴的人很少,只是個別現象。
上一篇:良辰吉日:2018 1月?下一篇:開始裝修房子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