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死後,費掌權。從公元245年到公元253年的八年間,他甚至極力克制姜維大舉軍事進攻,壹次只給了姜維壹萬多兵力。這場戰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隴西、魏地的羌胡叛軍,來擾亂魏國的社會穩定。比如魏正始八年,也就是曹爽和司馬懿交惡,司馬懿裝病的那壹年,姜維率軍出隴西,與魏國將領郭淮、夏侯霸打桃溪,涼州王胡佰文投降姜維,姜維將他們遷到蜀中,而其他專事經商的叛將胡強則被淮打敗。249年平陵事件後,逃往蜀國,成為姜維的得力助手。那年秋天,姜維派賈安、李信在隴西曲山建兩座城。被郭淮、陳泰俘獲,損失慘重;後來又派廖化去攻洮水,被鄧艾發現,失敗了。公元250年,姜維再次攻打西平,但未能攻下。但是,壹個叫郭秀的人投降了。他很擔心魏,多次試圖暗殺,終於在公元253年殺死了他。
這年夏天,姜維率領數萬人攻打魏石營,包圍滴道。以此為起點,從公元253年夏到公元263年滅亡的10年間,* * *姜先後六次較大規模的西征。
第壹次是公元253年夏,姜維率領數萬將士出石營,被陳泰、董庭刺史、魏南安、周等清剿,糧食全部歸還。
《三國誌·姜維傳》說,這次因為吳國諸葛恪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魏國,魏國也集結了二十萬大軍與之會師,西線兵力不足。魏軍集中西線所有兵力,前往南安滴道解圍,姜維卻因糧草不足而撤退,可以說是浪費了壹個好機會。
第二次,公元254年,滴道首領李健降蜀,姜維出兵隴西。姜維占領滴道後,接著攻打下河關和臨洮。然而,在戰鬥中,魏將軍徐誌和殺死了蜀國將軍張本,姜維不得不將三個被占領地區的人民轉移到蜀國,並匆忙返回。
第三次,255年秋,姜維、夏侯霸不顧張儀反對,率領數萬兵馬再次入關到達可汗,攻打滴道。當時,魏剛剛平定了吳和文欽的叛亂,司馬師也剛剛去世。魏征西征將軍陳泰,命永州刺史王景領兵先至滴道,待陳泰大軍壹同到達,再與姜維交戰。結果王晶不聽陳泰的。到達滴道後,王靖與姜維在洮水西岸交戰,結果大敗,死傷壹萬余人,剩下壹萬余人退守滴道。當時蜀國的張儀建議就此打住。結果姜維不聽,進了包圍圈。這次戰敗後,魏國非常重視,任命鄧愛興將軍安西,與陳泰將軍聯手對抗姜維。同時,太尉司馬孚親自領兵作為後援。陳泰正確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姜維的部隊善於速戰速決,王靖本應堅守。結果他主動出擊,導致失敗。現在,姜維贏了。他本該不顧德道東進,占領橡陽五谷,然後讓部隊招胡強,再和我壹起東征關隴。這讓他的眼界大了,我們都處於劣勢。結果,現在姜維騎上了勝利,卻被麾下將士。當士兵的氣勢減退,糧食跟不上時,他就退了。於是,陳泰的部隊繞到姜維背後。姜維擔心被圍困,於是解除了狄道之圍,回軍退戰車。
第四次,第二年256年,姜維因為前壹年的勝利,被封為大將軍。這年七月,姜維再次領兵於祁山。聽說鄧艾早有準備,只好回李亭,西攻南安。鄧艾駐紮在武城山上與姜維對峙。無奈的姜維趁夜率軍東進,企圖攻打上峰。鄧艾在段谷追到蜀軍,與姜維交戰。由於蜀的胡沒有及時趕到戰場,鄧艾打敗了姜,姜維的部隊傷亡慘重。姜維上書要求自嘲,於是劉禪不得不召回姜維剛剛加封的將軍,以捍衛將軍的職責。
第五次,公元257年,司馬昭討伐諸葛誕,關中軍隊也被調往東部地區。
姜維聞訊後,率領數萬大軍從洛古出發,直抵沈淩。此時長城儲存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守軍太少。卻說將軍鄭、將軍司馬望、安西將軍鄧艾,引兵殺入。姜維在邙水紮營,屢次發難,司馬望、鄧艾都撐不下去了。雙方僵持不下,直到第二年殺了諸葛誕,姜領兵回成都,他被任命為將軍。
從劉備開始,蜀漢政權對曹魏采取的策略是:魏延駐守漢中,邊陲山谷險要的關卡都有重兵駐守。如果敵人進攻了,就讓敵人停在漢中城外危險的檢查站,等到敵人疲憊了,再追擊,包圍進攻。這就是公元244年打敗曹爽的方法。姜維壹上臺就異想天開地建議:分頭防守各地險情,只消極抵抗,不積極進取。不如誘敵深入,在各據點儲存糧食,加強守衛,退守漢城、樂城。壹旦敵人進入漢中平原,我們的城市將嚴密防守,然後派出機動部隊進攻。敵人攻不下城市,農村搶不到糧食。幾千裏的補給線自然維持不了多久。當他們撤退時,我們的城市將同時進攻,並以機動部隊的力量,這是壹個大殲滅的戰略。
劉禪接受了這個建議,命令漢口防衛司令胡吉將主力部隊撤回漢壽。監軍王滯守樂城,守軍蔣斌守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