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上海木雕的白木雕

上海木雕的白木雕

早期產品的造型完全是根據木雕師的“稿”,用鑿子和斧頭直接由粗到細雕刻而成。20世紀50年代,工業生產開始重視產品的設計過程,逐漸將白木雕產品的設計過程分為樣品設計、樣品設計、稿樣設計、彩稿設計。在早期,取料和清理材料的過程也是手工操作,使用鋸、刨、鑿、鉆等傳統工具。合作社成立後,自己做木工設備,切割機、刨床、壓力機、銑床、鉆床、圓鋸、堆垛機等。提高了取料和清洗過程標準化程度。雕刻、木工裝配、塗裝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木工裝配技術以沖床、刨床、銑床、砂光機等木工機械為補充,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加工精度。70年代後,采用樹脂塗料噴塗技術,改進了原有的塗裝技術。1974年自制榫機、滾頭機、蓋槽機、圓角機、砂皮機、切割機成功。80年代後,上海藝術雕塑壹廠、六廠新增木工機械設備142臺,機械化生產程度達40%。

1961年後,上海白木雕開始按照行業制定的白木雕質量標準進行生產。1982,上海藝術雕塑壹廠雕花樟木盒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證書。【紅木仿明家具】

上海紅木家具行業只用傳統的手工工具,如鑿子、刨子和鋸子。1956組織起來後,改變了原來壹家壹戶的生產方式。通過技術創新,推出了土法,成功自制了切割機、鉆床、帶鋸、刨床、壓力鋸、真空吸塵設備。20世紀70年代後,上海第四藝術雕刻廠從聯邦德國和日本引進了高速雕刻機、沙皮機、復印機、沙弓機和木材幹燥的烘房設備。在1990,工廠有74套生產設備。在制作紅木家具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壹些傳統的手工工具,如雕刻師和木匠的“乓”、“箏”、“磨銼”,這些工具保持了工藝特點,是其他工具無法替代的。9月3日,1981,美國前總統卡特參觀上海第四藝術雕刻廠。在紅木家具生產過程中,他對這些特殊的工具非常感興趣,工廠贈送給他。

上海最早的紅木家具質量標準包括產品風格設計、規格公差範圍、木材含水率、雕刻花紋、翹曲、平整度、垂直度、平行度、產品結構的油漆光潔度等。產品質量檢驗方法采用木材幹燥測試儀和直尺、角尺等量具進行檢驗。1984年,上海藝術雕刻四廠的“馬奔”紅木家具榮獲上海市優質產品證書。上海紅木小件有瓶托、屏插、擺件、壺托、香燭、龍頭托、鐘托、煙盒、書盤等。,在清末民初獲得了很好的聲譽。其中以朝陽佐子最為著名。《朝陽座子》為清末畫家趙所作。經過藝術家的不斷改進,整體造型對稱均勻,線條明快流暢,是上海紅木小件的代表作。9年,上海成立小紅木事務所。20世紀30年代初,石楠有超過65,438+000個制作紅木小件的作坊,分布在老西門到新北門之間。其中,富民街的陶永仁和喬元泰賣得最多。上海的小紅木工人大多來自揚州、江蘇和孟河。當時的紅木小作坊多以單壹工種獨立出現,木作、刻作、漆作都是獨立的。在制作過程中,木作壹般都是到店接單,選料做好木坯後,分發給雕作和漆作進行加工,最後由木作送貨到店。從65438年到0954年,上海共有24家紅木雕刻小作坊,都屬於家庭小作坊。1956年由分散的紅木雕刻家庭作坊和個體手工業分別組成上海第二、第四十八木雕生產合作社,1958年並入地方國營上海第二木雕廠。當時的雪茄煙盒、龍頭臺燈、各種裝飾座椅是紅木小件的主要品種。1959年,紅木小件產值達到65438+萬元。1964年上海木工雕刻二廠改制為上海新藝木工雕刻協作廠,並於11年6月與漆屏廠合並,更名為上海木工雕刻二廠,並遷至上海縣祝星路12號,新廠房4000平方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小塊紅木不僅恢復了壹批傳統產品,還創造設計了壹批形態多變、具有時代特征的優秀新產品。在此期間,上海藝術雕塑二廠設計生產了各種以蔬菜、瓜果、昆蟲為造型的紅木小工藝品,如佛手盒、南瓜盒、大白菜插花、秋蟲竹聯筆筒、三角鑲嵌羅店金魚組合果盒、竹聯文房四寶、松竹梅花筆筒、仿青銅器等。,構思簡潔,造型優雅,讓人耳目壹新,常被選為送給外國貴賓的珍貴禮物。20世紀80年代,各種中小型香燭和花卉,以及“鳳凰花插”、“天機瓶”、“瑞壽尊”等仿青銅紅木飾品加入到上海紅木件的品種中。在此期間,生產企業幾經變動,上海藝術雕刻二廠於1984成立了上海紅木雕刻廠。1987年,上海紅木雕塑廠與上海藝術雕塑二廠、三廠合並,更名為上海藝術雕塑廠,職工80人。年產值1981年70.9萬元,1.990年1.565萬元。

上海紅木小件吸收融合了明清以來的造型和花紋,設計和制作工藝頗具特色。在造型和紋樣設計上,除青銅器紋樣外,還有玉紋、藻井、石雕、漢磚瓦,其中龍、鳳、獅、麒麟、異花、瑞鳥、瑞獸等被廣泛運用,呈現出豐富而質樸的藝術境界。紅木小件的選材、構件加工、拼接都很有講究。特別是拼坯所用的榫卯工藝,很有講究。有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和平面拼接榫。有格肩榫、雙榫、貫通榫和雙卡榫,用於不同角度拼接水平直和圓弧;有帶支撐角的榫頭、長榫頭、肩榫頭和用於拼接特殊規格的宗角榫頭。各種榫卯是產品結構的“關節”,要求“壹拍即合”。紅木小件有各種雕刻和鑲嵌工藝,如深雕、淺雕、透雕、凹版雕刻、立體雕刻等。該廠八十年代設計生產的“蓮花煙具”構思巧妙。裝煙具的盤子被雕刻成漂浮在水面上的荷葉,輕盈舒展,葉子微微卷曲。煙盒是壹根外形美觀的嫩藕。煙灰缸是壹朵花瓣剛剛枯萎的蓮花。配合起來,整套煙具就形成了壹幅完整而美妙的畫面。紅木小件的塗裝工藝和紅木家具基本相同。

制作紅木小件的設備和原料與紅木家具相同。1990年上海藝術雕刻廠生產小型紅木機械設備50臺,機械化生產程度35%。壹些機械無法替代的工序,仍然依靠手工來保持傳統特色。

上海紅木小件的木工質量要求榫卯結構正確,結合緊密,鋸刨標準誤差不超過0.3 mm,形狀誤差不超過1mm;雕刻質量要求形態傳神,結構準確,層次分明,清脆順滑;油漆工的素質要求著色均勻,線條和圖案清晰,漆色透明明亮。1982年,上海紅木小件“龍龍盒”和“竹結龍文具”分別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優秀創意設計獎。1987小塊紅木“仿青銅文房四寶”被輕工業部定為珍品,此品已被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1988,上海紅木雕刻小件獲輕工業部優秀產品銅獎。

小件紅木以出口為主,主要銷售區域為日本、東南亞、港澳臺。出口額1981中62.3萬元,1988中36.3萬元,1989、1990中52.3萬元。隨著改革開放,來上海旅遊的中外遊客與日俱增,上海紅木小工藝品內銷逐年增加,1988年81萬元,65438年1.20萬元,65438年1.73萬元。

  • 上一篇:襄陽買古箏,什麽牌子好?
  • 下一篇:雪漠:分享放下後的靈動(代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