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無情未必是真正的英雄。小早川憐子怎麽能不做丈夫呢?
3.山脈的盡頭和平原的起點,河流蜿蜒穿過荒野。月亮像鏡子壹樣升起,海雲像宮殿壹樣閃爍。
4.如果我的腰帶逐漸變寬,讓人為伊憔悴,我也不會後悔。
5.忍看同行成新鬼,從刀中尋小詩。
6.沒辦法,但是我覺得顏的回歸很熟悉。
7.不死,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水心的雲影閑散,林下泉靜。
昨夜江面春水滿,巨輪壹毛錢光。移動原力總是浪費時間。今天,它可以自由旅行。
9.我有廣闊的胸懷,甚至廣闊的空間,在寂靜的地方聽驚雷。
10.華陽落盡,文道龍過五溪澗。
11.春城處處花,東風冷柳斜。
12.角落裏有幾個李子,淩寒壹個人打開。
13.自古誰沒死過?神經顯微鏡這種徹底的奉獻,將永遠載入史冊
14.意氣風發,然後沒落,三個精疲力盡
15.南浦春來壹碧江,石橋朱塔猶在。
1.新中國成立60周年。
關於做好新中國成立60周年專項研究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浙社規辦[2009]2號
編輯:管理員時間:2009年3月5日15: 50: 00
各相關單位:
今年是我國建國60周年。6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浙江也不例外。60年來,浙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有許多實踐經驗值得回顧和總結。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領導小組決定以直接委托、公開招標的方式,啟動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專題研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立足浙江、貼近實際、服務大局,以浙江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動實踐為主題。圍繞對浙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有重大影響的重大問題和典型事件,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規律,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服務。
2.具體要求:“新中國60周年”專題學習要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60年來浙江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要求“以小見大”、“以點帶面”,針對壹個具體的問題或事件進行分析研究,重點研究這個問題或事件對浙江發展的影響和意義。題目要具體,論述要有理有據,特別是那些對浙江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和事件。比如浙江農業合作社和農業經營組織創新的歷史變遷和比較分析,喬峰和浙江基層社會治理的經驗,新安江水庫、杭州灣大橋和浙江公共基礎設施的發展,從60年來商品流通組織和交易方式的變遷看市場大省的崛起。總之,題目要有代表性,既要充分反映浙江建國六十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又要有理論意義,從中挖掘社會主義建設的壹些規律。特別要註意根據中央精神評價浙江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3.“新中國60周年”專題研究課題為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每項經費3萬元。最終結果是壹篇15000-25000字左右的論文。最終質量較好的研究成果將編輯成論文集公開發表,並推薦給全國性報刊發表。所有項目必須在8月底前完成。
4.這次專題研究目的性很強,結果也很明確。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各單位認真組織。也請有研究實力的單位和個人,特別是有前期研究成果的課題組和對浙江省發展有充分了解的實用部門的研究人員積極申報。由於此項研究的特殊性,各類省級社科規劃和國家級項目的負責人均可申報。請使用《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申請材料包括:項目申請表(1份)和項目設計論證活頁(10份)。所有申報單和活頁紙應采用A3紙,雙面打印,中間有縫裝訂。項目申請所需的各種材料。
2.關於生態環境
壹、自然經濟與社會簡介
撫順市位於遼寧省東部山區,在遼寧省中部城市群中處於重要地位。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公路和鐵路網較為發達。它是中國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和消費城市,也是中國的能源和原材料工業基地。規劃基期GDP 257.9億元,居全省第五位。工業總產值589.7億元(現價),居全省第四位。
礦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加工、煤炭和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該市經濟發展的支柱。規劃基期內,全市采掘業產值為654.38+0.8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2%。後續加工產值250.8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2.5%。
撫順的發展史就是礦業發展史,礦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拓寬了城市的產業結構。撫順工業因煤而興,因油而興。20世紀50-60年代,煤炭產量壹直位居全國前列,素有“煤都”之稱。目前,雖然撫順煤礦已進入中後期,煤炭產業亟待轉型,但煤炭、油頁巖、煤層氣等可利用資源依然豐富,撫順礦區依然呈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撫順石化工業發展迅速,成為中國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石化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產值的三分之壹。撫順煤炭、油頁巖、金、鐵、銅等礦產的開發,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以石油加工、煤炭和金屬冶煉、壓延加工為主體,機械、電子、化工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撫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工業整體競爭力,重點發展石化、冶金、機械、建材工業;加快礦區產業轉型,推進煤炭產業戰略轉移,充分開發利用油頁巖、煤層氣等資源,發展接續產業,重點推進東部露天開發、頁巖油煉制、頁巖電站、煤層氣開發等項目,實現傳統能源產業向新能源產業的轉變。因此,從我市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來看,礦業仍將是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礦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保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礦產資源的特點和優勢
撫順礦產資源豐富,曾是中國著名的“煤都”。銅、鋅、油頁巖、泥炭、鈮、鉭等礦產儲量居全省首位,煤、煤層氣、金、銀、硫化鐵等礦產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發現52種礦產,占全省已發現礦產的47.3%,產地500多個,其中大型礦床3個,中型礦床6個,區內小型礦床80多個。已開發的礦產有24種,其中優勢礦產18種。全市已探明礦產總儲量60.04億噸,保有儲量481.1億噸,占全省保有儲量的65.438+07.7%。
撫順礦產資源的特點是(1)能源礦產儲量豐富,區位條件優越,優勢突出。油頁巖和煤層氣儲量大,前景可觀。(2)銅鋅資源豐富,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紅透山銅礦十幾年的基礎地質研究和生產找礦經驗表明,老礦山外圍和深部找礦前景廣闊;(3)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潛力大;(4)礦產資源規模小,分布廣。而水泥用石灰石、油頁巖、煤、菱鎂礦等礦藏相對集中,規模大,埋藏淺,適合開采開發。
主要礦產有油頁巖、煤層氣、煤、銅、鋅、金、鐵、菱鎂礦、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等10種礦產。
規劃基期油頁巖儲量38.9億噸,居全省第壹。
煤層氣預測資源量66億立方米,占全省的16.7%。
規劃基期煤炭儲量7.5億噸(其中基礎儲量5.9億噸),占全省資源儲量的11.6%。
銅儲量(金屬量)規劃基期為22.8萬噸。全省排名第壹。撫順紅透山銅礦資源儲量(金屬量)為221.6萬噸。
規劃基期鋅儲量(金屬量)為38.4萬噸,占全省的39%。
黃金規劃基期,伴生金儲量(金屬量)10.32噸,居全省首位;巖金儲量(金屬量)10.59噸,占全省的12%。
鐵礦規模小,分散。除小萊河、敖牛鐵礦等9個礦區外,其他礦區儲量均小於654.38+0萬噸。規劃基期資源儲量為8831萬噸。
泥炭規劃基期,預留資源儲量1.645萬噸,居全省首位。
菱鎂礦規劃基期資源儲量為242萬噸。
水泥用石灰石規劃基期資源儲量為7091萬噸。勘探程度低,但遠景儲量豐富。
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勘探現狀
撫順市的勘探工作始於20世紀初,至今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建國以來,該區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大規模發展,完成了大量的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和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地質找礦成果。
(壹)基礎地質研究的程度
1.區域地質調查:已完成1: 200000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先後完成了營盤-南雜木、北三家-英格門、張店子、鄭家堡子、南口前、齊木、大蘇河、灣甸子、新賓縣永陵鎮、嘟嘟村、紅廟子等4200多平方公裏的1:5萬、13圖的區域地質調查。
2.區域物化探工作:已完成全市1: 200000水系沈積物和重砂調查;完成1:50000—1:100000航磁調查;完成1:200000—1:100000區域重力調查;完成了九兵-三塊石地區、北崴子-草市地區、營盤-南雜木、北三家-英格門重點成礦區1: 50000水系沈積物測量。
13.科研工作:完成了全區地質礦產匯總,編制了撫順地區1: 200000地質礦產圖和撫順市1: 100000礦產資源分布圖。開展了撫順地區渾南金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渾北綠巖帶金礦類型及找礦前景、南口前地區1: 50000成礦預測等研究,完成了遼北、吉南太古代地質與成礦的科研工作。
通過基礎地質研究,為我市礦產資源勘查提供基礎數據。
(二)礦產資源勘查程度
先後進行了撫順煤田勘探和馬家子煤田普查,其中撫順煤田控制深度達到1000米以上;對撫順、清苑、新賓縣150多個鐵礦床(點)進行了普查勘探,發現了敖牛鐵礦、小萊河鐵礦、洋湖鐵礦、毛公鐵礦等中小型鐵礦。現已發現和評價了壹大批礦床,包括紅透山銅礦、慶元縣下大堡金礦、王家大溝金礦、富順縣二貨羅金礦、新賓縣下營子金礦、童家街菱鎂礦、北寺坪泥炭礦、曹氏泥炭礦、富順縣大寺坪石灰石礦等。到2000年底,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500多處,基本摸清了全市主要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的分布情況。
四。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我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強度大、規模大、礦業基礎強。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規劃基期已探明52種礦產,已開發24種礦產。根據累計消耗儲量與累計探明儲量之比,主要礦產的開發利用程度為:煤礦47%,鐵礦6%,銅礦59%,鋅礦52%,金礦40%,菱鎂礦51%。
——礦產資源利用水平較高。大中型礦山企業“三率”指標完成情況良好。撫順礦務局西露天礦回收率95%,老虎臺礦回收率70%,紅透山銅礦回收率94%。65438至0998,結合礦山實際情況,經過專題調研和專家指導,我市制定了礦山企業“三率”考核指標。從規劃基期完成情況來看,開采回采率有所提高。
——礦業產量穩定,產值穩中有升。全市共有礦山企業302家,超大型礦山1個,二級礦山2個,二級礦山2個,小規模以下礦山297個,占全市礦山總數的98.3%。采礦工人有35 000人,與1997年的69 000人相比,減少了34 000人。采礦業總產值為654.38+0.89億元,比1997年的654.38+0.69億元增加2億元,增長654.38+0%。主要開采礦產年產量1048萬噸,比1997年10000噸增加27萬噸,其中煤炭686.2萬噸,鐵礦石1508萬噸,金屬銅9000噸,金屬鋅12萬噸,金礦2萬噸
我市礦產品貿易物流量相對穩定,主要礦種產銷平衡。物流方向比較固定,煤炭主要賣給鞍鋼;鐵粉主要賣給新鋼和本鋼;金粉被運到阜新的排山樓金礦和山東的招遠黃金公司。銅粉銷售給天津大同銅業公司和山東東營銅業公司;輕燒鎂賣給遼寧外貿公司或大連五礦公司。
動詞 (verb的縮寫)礦山生態環境現狀
(壹)西露天礦的開采給城市帶來了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撫順西露天礦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大型露天煤礦。該礦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形成了滑坡、泥石流、地面沈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對周邊企業廠房和居民建築造成了破壞。目前,地面變形繼續加劇,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撫順西露天礦將於2007年關閉。閉坑後,礦坑對城市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危害將進壹步顯現和惡化。當坑內充滿水後,邊坡將失去人工維護,邊坡巖體浸泡後強度減弱,巖土體位移和地面變形加劇,給周邊大型企業、商業區和居民區留下嚴重隱患。
(二)煤炭開采剝離造成周邊地區環境汙染的。撫順西露天礦經過90多年的開采,已形成3個大型排土場,面積20.2平方公裏,累計排放量6543.8+0.6億立方米。這些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在長期的風化和降雨淋溶作用下,發生了壹系列的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的汙染物並向外排放,對周邊地區的空氣、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嚴重的汙染。同時,煤矸石堆占地面積大,浪費了城市土地,限制了城市建設的發展空間。
(3)采煤沈陷區逐年擴大,土地利用率低。年老虎臺礦、龍鳳礦的地下采煤,在我市市區形成了壹個面積為16.89平方公裏的橢圓形沈陷盆地。地面平均沈降值超過1米,最大沈降值超過10米。在這壹範圍內,居民住宅和大中型企業受到極大破壞,造成經濟損失數十億元。目前,隨著老虎臺礦的不斷開采,地表破壞將進壹步加劇,塌陷區範圍將進壹步擴大,居民房屋和部分大中型企業的安全將面臨更大的威脅。
(4)頻繁的礦震直接威脅城市安全。我市從1933開始發生礦震,礦震頻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每年300-500次增加到2001次。最大震級從2.5級上升到3.7級,2002年達到6843次。據專家預測,礦震震級將逐漸達到3.8-4.2級,威脅更大。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壹是礦震給井下安全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二是礦震對地面設施的破壞和威脅;第三,加劇了采煤沈陷和邊坡失穩。
(5)縣(區)部分地區礦山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突發性降水引發的泥石流主要發生在丘陵山區,富順縣是地質災害易發區。滑坡崩塌主要發生在新賓縣永陵雲起山、富順縣三塊石、清遠202國道兩側和新賓東南公路段,新賓鎮郊區為易發區。富順縣擁有豐富的鐵礦和菱鎂礦資源。多年的過度開采對礦山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有些已經無法恢復。清苑縣金礦和新賓縣煤礦的開采也不同程度地破壞了生態環境。
根據對全市12家礦山企業的抽樣調查統計,目前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率為5%。土地復墾率為3.9%。
六、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以及開發利用管理問題。
——礦產勘查滯後,找礦成果不顯著。我市基礎地質程度高,但建成較早,需要更新補充;地質勘探投資銳減,使勘探工作停滯不前;勘查結構和布局不合理,重金屬、輕非金屬礦產和同種礦產的勘查程度在縣區之間差異較大。
——礦產勘查資本市場尚未建立,社會資金難以進入勘查領域,外商投資進展不大,商業投資的勘查機制尚未形成。
——大宗礦產資源形勢嚴峻,轉產任務艱巨。受“護市限采”政策影響,我市煤炭可采儲量嚴重不足。撫順礦業集團老虎臺礦和西露天礦保有儲量分別為88571719萬噸,可采儲量分別為6199153.6萬噸。進入礦業中後期後,迫切需要發展接續產業,調整產業結構。
這個城市的黃金資源日益減少。王家大溝金礦和下大堡金礦儲量(金屬量)分別只有3.81噸和0.94噸,儲量資源嚴重不足,影響了我市黃金生產的穩定性。
——礦山規模結構不合理,生產集中度低。全市中等規模以上的礦只有5個,其余的都是規模小、分散的。
——礦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低。礦山設備簡陋,技術陳舊,工藝落後,技術人才匱乏。產品多為原礦,技術含量低,缺乏深加工、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經濟效益低,資源利用率低。
——礦業管理有待加強,礦業權市場亟待培育。礦產資源管理粗放,監督管理不到位,不按設計施工,以探代采、邊探邊采、無證開采、亂采濫挖、浪費資源的問題依然存在。礦業權市場處於起步階段,發展還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場體系。
——礦山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恢復治理任務艱巨。撫順礦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經調查,“壹區壹坑三場”(采煤沈陷區、西露天礦、西排土場、東排土場、王良排土場)總用地面積47.96平方公裏。這些廢棄的土地以及由此引發的頻繁的地質災害和生態環境的惡化,使我們的城市面臨著沈重的恢復和管理壓力。
不及物動詞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利與弊
有利的條件
——國家實施全球資源戰略、資源開發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我市礦業發展帶來機遇。隨著國家資源戰略的調整,國家加強了銅、鋅等戰略礦產的勘查,這將為我市優勢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紅透山銅礦深部及外圍找礦創造非常有利的條件。加入世貿組織後,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優化配置,我市的石油、鋁、鋼鐵加工企業可以在國際市場上進口所需的原材料。同時,有利於我市大中型礦山企業到國外建立開采加工基地,擴大礦山企業規模,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國家實施能源結構調整戰略,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支持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發展可持續產業的政策,為我市煤炭工業轉型和石化工業跨越式發展帶來了機遇。
在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下,以恢復東露天開采為主導,開發油頁巖和煤層氣資源,充分利用油頁巖和煤矸石煉油、發電、燒磚,搞好煤炭深加工和潔凈煤項目,綜合利用資源。
在我市“十五”計劃中,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是撫順市“十五”及以後的主導產業。兩大產業將完成大規模技術改造,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將實現翻番和提升,位居全國前列。國家支持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支持資源型城市發展可持續產業的政策,從政策、資金、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等方面為我市建設“北方石化城”帶來了機遇。
(2)不利因素
——區域內大部分地區工作程度較高,特別是壹些大中型礦山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地質調查和勘探工作,並對許多露天礦進行了預調查。找礦已經進入“挖深找盲”階段,難度相當大。
——國家投入減少,重點成礦區高精度大型物化探開展較少,找礦裝備落後,深部找礦成效不大。
——由於礦產資源全球優化配置,廉價優質礦產品進口增加,對我市開采加工成本高、規模小、技術落後的礦山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較大沖擊。
七、礦產資源需求預測及可利用性分析
(壹)礦產資源需求預測
根據我市“十五”計劃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礦產資源的消耗量必將呈增長趨勢。我市的產業結構也決定了礦產資源的高消耗。預測2005年我市煤炭需求900萬噸,石油654.38+05萬噸,鐵礦石400萬噸,銅654.38+00萬噸,鋅654.38+02萬噸,鋁654.38+00萬噸,金礦3萬噸,水泥用石灰石654.38+000噸,菱鎂礦8萬噸。對其他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的需求也持續增長。
(B)分析礦物資源的可獲得性
從我市礦產資源現狀分析,大宗礦產資源可采儲量不足,礦產資源供需形勢不容樂觀,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可供性趨於嚴峻。
根據我市主要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和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資源的可利用性分析;
難以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的礦物油、鋁礬土,是我市沒有的礦產,都需要購買;如果不增加新的資源,到2010,金、鉛、鋅和耐火粘土的現有儲量將基本耗盡。
部分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礦產鐵由於規模小等因素發展有限,只能部分滿足需求。
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的銅、菱鎂礦、油頁巖、煤炭在規劃基期內可以滿足需求。受“護城限采”政策影響,可采儲量只能維持到2010年左右。
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種受技術、交通條件或市場因素限制,尚未大規模開發利用,包括油頁巖、煤層氣、石灰石、泥炭等。
到2005年,我市煤炭預測產量為700萬噸,自給率為77.8%;200萬噸鐵礦石,自給率50%;銅65438+10萬噸,自給率100%;鋅1.2萬噸,自給率1.000%;黃金礦山3萬噸,自給率100%;水泥用石灰石654.38+0萬噸,菱鎂礦8萬噸,油頁巖654.38+065.438+0萬噸,煤層氣3億立方米,基本滿足要求。
第三章規劃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壹、規劃的指導思想
本規劃的編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關於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堅持我市實施的“建設經濟強市、爭創文化名城”和建設“綠色之都撫順”、“北方石化城”的總體規劃,發揮區域優勢,在服從省級礦產資源規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為資源型城市加快轉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二、規劃原則
緊密結合撫順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按照“建設經濟強市、打造文化名城、建設“綠色之都撫順”的指導思想,統籌礦產資源,發揮優勢,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基本要求,發展與保護並重,節約優先,加強資源保護,節約資源;綜合勘探、綜合評價、綜合利用、合理開采。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要協調經濟效益、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統壹。必須在註重經濟效益的同時,註重資源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壹,堅持保護的前提、發展的手段和發展的目的相統壹,使保護和發展相互促進;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改善礦山生態環境,確保資源有效利用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
——充分發揮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在法律法規、規劃和政策調控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調控資源利用總量,優化資源利用結構和布局,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
——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生產深加工、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礦產品,提高采選綜合回收率和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 amp,amp,amp,nbsp。
1.人類對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農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汙染,都是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因素。
1,改變物種(有意或無意造成物種消失或引入物種)
比如1859年,壹個農民從英國帶了25只兔子到澳大利亞,由於沒有天敵,對澳大利亞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再比如,1906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卡巴森林為了保護鹿,捕殺食肉動物,導致鹿大量繁殖,最後沒有食物,瀕臨滅絕。
2、環境因素的變化(大量汙染物進入環境)
3、信息交換系統的破壞(破壞生物釋放的信息素來驅趕天敵、擊退異種、吸引異性等。).
第二,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洪水、幹旱、地震、臺風、滑坡和海嘯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態平衡的破壞被稱為第壹環境問題。人為因素造成的生態平衡破壞被稱為第二個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人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變化的環境因素。例如,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等。,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或掠奪性利用,如盲目開荒、亂砍濫伐、水面過度圍墾、草地超載等,都會惡化環境質量,產生短期或長期影響,使生態平衡失衡。(2)改變生物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盲目增加壹個物種可能會破壞生態平衡。如美國在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將內部排水與海洋相連,導致章魚進入內部排水,使鱒魚年產量從2000萬公斤減少到5000公斤,嚴重破壞了內陸水產資源。減少生態系統中的壹個物種也可能破壞生態平衡。上世紀50年代,中國大量捕殺麻雀,導致部分地區蟲害嚴重。原因是害蟲的天敵麻雀被殺死,害蟲失去了天然抑制因子。(3)對生物信息系統的破壞。生物只有通過相互之間的信息接觸,才能維持自己的集群和正常繁衍。人為將某種物質釋放到環境中,幹擾或破壞生物之間的信息聯系,可能導致生態平衡的失衡或破壞。例如,自然界中的許多昆蟲通過分泌和釋放性信息素來誘導同種雄性成蟲交配。如果排放到大氣中的汙染物能與它們發生反應,雌蟲的性信息素就會失去吸引雄蟲的生理活性,必然會影響昆蟲的交尾和繁殖,最終導致種群的下降甚至消失。
第三,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註意保護環境,可以說是人類的壹大進步。
在古代,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不平等的。人類是弱小的,處處受到自然的限制,卻無力改變自然。所以,人類視自然為敵人,與天地為敵成為了壹種難得的品質。愚人的精神被歌頌了幾千年。
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逆轉,人成了強者,而“溫柔的自然”成了容易受傷的對象。高純度的化學品,如殺蟲劑、油漆和洗滌劑,對自然環境構成巨大威脅;大規模的能源消耗改變了大氣的成分,從而改變了地球的氣候;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破壞了地球上大量的森林和濕地資源。於是,“溫柔的自然”變成了“兇殘的自然”,人類強加給它的壹切,最終都要還給人類。在水和土壤被高純度化學物質汙染的地區,畸形兒童和絕癥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壹旦石油資源枯竭,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正常運轉必然會遇到問題;氣候異常必然會帶來洪水或幹旱,饑荒也會伴隨著各種自然災害。“兇殘的自然”將再次使人類變得軟弱,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將回到起點。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人類必須保護“溫柔的大自然”,防止它惡化。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是人類在工業化和極度膨脹自信之後的寶貴知識。
世界各國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10年前,178個國家的領導人聚集在巴西城市裏約熱內盧,討論環境保護問題。領導人計劃保護地球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人類的福利和發展。1997,160個國家在日本京都簽署了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但由於減排阻礙經濟發展,二氧化碳頭號排放國美國拒絕實施。去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地球峰會”上,世界領導人和科學家繼續討論改善環境的計劃。
10年過去了,雖然人類在保護環境方面取得了壹些進步,但分歧依然嚴重。地球現在是什麽狀態?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