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之名最早出現在《隋書經籍誌》:“天下有著述,皆有意為正史。”清朝乾隆皇帝審定《二十四史》,“正史”壹詞專指《二十四史》。根據《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課“凡未受陳審判者,則知其不亂。”以尊、義、經蓋正史,不掛政令,不敢私增”,即未經皇帝批準,不得編入正史。
二十四史3249卷,約4000萬字。其敘事時間長達四千多年,從第壹部史記到傳說中的黃帝,再到最後壹部明史到17年(公元1644年)的明崇禎,以統壹的傳記體書寫。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科技等方面的事跡。
編輯此段落
二十四史的發展
三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二十四史》壹直被稱為“三史”。“三史”通常指東漢劉真寫的《史記》、《漢書》、《東觀漢紀》。《後漢書》出現後,取代《東漢史》,被列為“三史”之壹。《三史》、《三國誌》合稱“前四史”。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是記載三國、晉、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十個朝代的史書的統稱。後來出現了《十三朝史》。《十三朝史》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加了《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壹史”。
清朝乾隆初年,《明史》出版,加上以前的歷史,總名《二十二史》。後加《舊唐書》為《二十三史》。後來從《永樂大典》編纂的《舊五代史》也被納入正史,由乾隆皇帝決定,合稱為《欽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刻於武英殿的《欽定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大型集。
1920年,柯少文撰寫《新元史》。民國十年(1921),徐世昌總統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收錄新元史,反而把清史草案列為二十五史之壹。或者說,如果兩部書都納入正史,就形成了“二十六史”。[1]
編輯此段落
主要版本
毛澤東對南京國子監刻本《二十四史》的評價
明萬歷在北京國子監刻制《二十壹史》(北鑒本)
明崇禎石矛齊家閣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堂二十四史》刻於清乾隆武英堂。
清同治年間,五省官書局聯合刻《二十四史》
民國商務印書館印刷了張元濟的叢書《拼湊二十四史》
中華書局印制的《二十四史校本》
《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
編輯此段落
相關性評估
二十四史對梁啟超的評價
梁啟超以中國歷史革命為例說:“二十四史不是史,而是二十四姓的族譜。”
二十四史校本評價
點開校本的二十四史,選最好的書,校對體例要精,校對要準,版面設計要清晰易讀。
點本學校動員了全國各地許多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歷時20余年,於1978年出版,是迄今為止二十四史最好的版本。
編輯此段落
二十四史的內容
施奇
漢司馬遷,卷130。
起初史籍沒有固定的稱謂,或稱“太史公署”或“太史公”等,省內也稱“太史公”等。《史記》原是古代史書的總稱。自三國以來,《史記》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作者司馬遷,字長,左鳳儀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五年,卒於漢正帝三年。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朝中央政府立下官令,掌管禦書,搜集史料,研究天文歷法。司馬談打算寫壹部通史,但願望沒有實現,死了。他臨死的時候告訴司馬遷,要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司馬遷小時候很努力。十歲時,他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跟隨董仲舒、孔安國學習《公羊春秋》、《古代文學史》。漢武帝元朔三年,司馬遷二十歲。他懷著求知的欲望,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考察了歷史遺跡,收集了各地的傳說。司馬遷通過對西漢開國前後的名勝古跡和史實的實地考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為後來的《史記》編纂做了很好的準備。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承父業,制定聖旨,能夠看到大量的書籍、文獻和國家檔案,這是司馬遷編纂史書不可或缺的條件。
漢武帝元年,司馬遷開始寫史記。天漢二年,李陵領兵隨李光禮攻匈奴,大敗投降。漢武帝問司馬遷如何看待李陵,於是司馬遷說,李陵投降是因為寡不敵眾,又沒有援軍,責任不完全在李陵身上。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是有意為李陵的庇護開脫,就公開指責漢武帝的愛將李夫人的哥哥李光禮。於是,司馬遷被投進了監獄,判了貪汙罪。三年後,他被赦免出獄,更加努力地寫史書。兩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了編纂。司馬遷去世多年後,他的孫子楊雲將這部52萬多字的不朽名著公之於眾。
《史記》是壹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元壽元年,描述了中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史記·列傳序》載:列傳12篇,表10張,書8本,世家30家,列傳70篇,* * 130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十篇。《三國誌》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列傳》、《武帝列傳》、《禮記》、《樂書》、《法紀》、《漢以來將軍列傳》、《日人列傳》、《三王世家列傳》、《王八列傳》、《福晉列傳》。大多數後人不同意張炎的說法,但《史記》的不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今天的《史記》也是130篇,有幾章明顯不是司馬遷寫的。漢代醫生楚·孫紹在漢武帝時寫了《史記》,而《史記》中的“楚先生說”是他的補充。《史記》的材料範圍很廣。當時的《世本》、《國語》、《國策》、《季芹》、《楚漢春秋》、《百家爭鳴》等國家文獻檔案,以及田野調查獲得的材料,都是司馬遷撰寫《史記》的重要素材來源。尤為可貴的是,司馬遷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篩選,剔除了壹些廢話。對於壹些無法澄清的問題,我們要麽采取懷疑的態度,要麽記錄各種意見。由於《史記》取材廣泛,編撰歷史態度認真,所以資料翔實,內容豐富。
《漢書》
東漢班固,100卷。
司馬遷寫《史記》之後,班固寫《漢書》。班固,字孟建,扶風安陵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我的父親班彪是壹名歷史學家。他寫了65部傳記來補充歷史記錄。《漢書》是在《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永元元年,班固跟隨大將軍竇憲討伐匈奴,參與議事。後來因為壹些事情入獄,永元死在獄中四年。當時《漢書》和《天誌》還有八張表沒有寫出來。漢高祖召班固之妹班昭為輔,馬旭協助班昭撰寫《天誌》。班昭是《二十四史》中壹位獨特的女性作家。
《漢書》包括十二列傳、八表、十錄、七十列傳、壹百* * *。後人分壹百二十卷。其編年史始於漢高祖劉邦元年,止於王莽帝皇四年。
與史記相比,《漢書》的體例發生了變化。《史記》是通史,《漢書》是斷代史。《漢書》稱《史記》紀傳體省,紀傳體省傳,書誌,漢代世家。這些變化被後來的壹些史書所繼承。
《漢書》記載的時間與《史記》重疊,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部書都有記載。在這壹部分,《漢書》經常對《史記》進行移置。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不同,選材標準的不同,轉寫時也有增刪改。
《漢書》增加了刑法記載、五行記載、地理記載和藝術記載。《刑法誌》第壹次系統地記述了法律制度的演變和壹些具體的法規。地理誌記載了當時郡縣、國家的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戶數,關於土特產、經濟發展、民情風俗的記載更是引人註目。《藝文誌》考證了各學術流派的起源,記錄了流傳於世的書籍。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誌》由《平準書》演變而來,但內容更加豐富。它有兩卷,第壹卷講“糧”,即農業經濟情況;《商品》第二卷,即《商業與貨幣狀況》,是當時的經濟專著。
《漢書》八表中,有壹張古今人物表,是從太昊到光武。是“古”而非“今”,所以引起了後人的鄙視。後人對《漢書》百官大臣表推崇備至。該表首先描述了秦漢時期的設職情況、各官職的權限和俸祿多少,然後用壹個分為14等34級的簡表記錄了漢代官員和大臣的興衰,詳細展示了當時的官僚制度和變化。
從思想內容上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的“是非論對聖人來說是相當荒謬的”。這反映了兩人的意識形態差異。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值得肯定的是,司馬遷並沒有完全以孔子的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但班固的學識不如司馬遷。這種從司馬遷到班固的轉變,反映了儒家思想作為東漢封建正統思想在歷史領域站穩了腳跟。
後漢書
南宋葉凡,卷120。
《漢書》九十卷,南宋時葉凡所作。範曄子宗偉人,楊順人。出生於氏族家庭。他的祖父範寧是晉太守,著有《谷亮·吉傑》壹書。《十三經註·谷亮傳》是在谷亮·吉傑的基礎上寫成的。其父範太官,拜金子光祿大夫,為常侍。他是宋武帝武帝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寫作,寫了24篇古今好字。因此,葉凡有很深的家庭出身,並且壹直認為自己是貴族家庭。他生性孤傲不拘小節,無論是在仕途上,還是在著述中,都不願意活在別人的後面。成名,然後死去。
元嘉九年,葉凡在彭城為太妃守喪時得罪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葉凡很沮喪,於是他依靠修改歷史來寄托自己的抱負,開始寫《後漢書》。元嘉二十二年,他在完成列傳和列傳寫作的同時,與* * *完成了《李樂誌》、《魚鳧誌》、《五行誌》、《田文誌》、《周君誌》等五部誌。,有人舉報他參與了劉益康篡位的陰謀,所以死在獄中。由於害怕受到牽連,謝衍銷毀了她手中的手稿,因此只有後漢書的傳記部分流傳下來。
在葉凡的《後漢書》之前,有關東漢歷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葉凡以《東觀史》為基本史料,以華佗之書為主要藍本,吸收他書之長,刪繁就缺,整理故事,超越他人,後來居上。因此,到了唐代,葉凡的《後漢書》取代了《東漢書》,與《史記》、《漢書》並稱為“三史”,盛行於世。然而,除了袁弘的《後漢書》之外,所有的後漢書都已陸續散佚。所以葉凡的《後漢書》成了我們研究東漢歷史最基本的依據。《後漢書》對葉凡的記述始於劉秀揭竿而起,推翻王莽,終於漢獻帝禪定曹丕,詳細記錄了東漢195年的歷史。
三國歷史
《西晉》陳壽著,65卷。
《三國誌》65卷,其中《舒威》30卷,《舒舒》15卷,《兀術》20卷,主要記載了魏、蜀、吳三代的歷史。作者陳壽,巴西韓安(今四川南充)人,生於漢後劉禪建興十壹年(233年),卒於晉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韓曙當官員。30歲時,韓曙政權滅亡了。入晉後,他在做官。在陳壽撰寫《三國誌》之前,已有壹些關於魏、吳的史書,如的《舒威》、於歡的《魏略》和的《兀術》。《三國演義》中的舒威和兀術主要是根據這些史書寫成的。蜀國政權沒有設立史家,也沒有專人負責搜集材料,編纂蜀國歷史。舒舒的資料是由陳壽收集和編輯的。陳壽寫作時間接近三國,可供他人借鑒的成果不多。另外,他是私人作家,沒有條件獲取大量的文件和檔案。我們讀《三國誌》會發現,陳壽有史料缺乏的難處,內容不充分。陳壽沒有寫日記。要想了解三國時期的法律法規體系,就不得不求助於《晉書》。《三國誌》因記敘文好,文筆簡練,剪裁得體,在當時受到好評。與陳壽同時在寫《舒威》的夏侯湛看到了《三國誌》,認為沒有必要再寫新史,就把自己的作品毀掉了。後世更加推崇。他們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陳壽壹人可以與《史記》、《漢書》相提並論,可惜內容太少。所以其他流派的三國誌都相繼湮沒在默默無聞中,流傳至今的只有《三國誌》。
金淑
唐方淩軒,卷130。
《晉書》共壹百三十卷,其中《史記》十卷,《年譜》二十卷,《列傳》七十卷,《實錄》三十卷。它記錄了西晉東晉從司馬懿到晉元帝Xi二年的歷史,以實錄的形式描述了十六國割據的興衰。
唐太宗是壹位有成就的君主,他非常重視史書的編纂和修訂。在唐太宗之前,關於金朝的史料,沒有壹篇是令人滿意的。唐太宗在修訂《金淑昭》時,對所有的歷史著作進行了逐壹的批評。寫壹部系統、完整、有趣的晉代史,是唐太宗的壹大心願。貞觀二十年,命方、褚遂良、許為督,組織編撰《晉書》。
大家寫晉書只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寫作時間短主要有兩個原因。第壹,《晉書》由於有政府做後盾,人力、物力、財力和圖書檔案都有保障,是私人修史所不能比擬的。第二,有許多研究金史的著作可供參考。因為有藍圖作為依據,寫書自然更容易。
《晉書》不太註重史料的選擇,更喜歡在小說筆記中使用軼聞,《搜》、《遊》中的壹些荒誕言論也被收入其中,這不利於其史料價值。此外,書中還有不壹致和遺漏之處。《晉書》作者多以詩文見長,在寫史的過程中,往往片面追求華麗辭藻。所以後人批評它是“爭奇鬥艷,不求真”。這也是《晉書》的不足之壹。
宋舒
《南嶽》, 100冊。
《宋書》是壹部紀傳體史書,記錄了從劉玉立國到劉準六十年間南朝劉宋時期的史實,作者是沈約。該書有100冊、10冊、30冊、60冊。據何承天、徐艾等。,作者繼續根據舊版本的《宋史》寫了壹本書。
傳記部分成書於南朝齊永明六年,支竹被認為是隆昌元年以後的事。該書以《石林》資料豐富著稱,是研究劉宋史的基礎史料。
地方誌項目龐大,內容詳盡,占全書壹半。《實錄》前有《實錄序》,詳細記載了前代實錄的編纂情況,並追溯了各實錄所記載制度的起源,有助於彌補前代歷史記載的不足。《郡縣誌》記載了三國以來的地理沿革和東晉以來華僑郡縣的情況,有助於歷史研究。法歷誌囊括了荊楚、元嘉、大明的全部文字,是歷學的珍貴資料。
《樂誌》記載了漢魏兩晉樂府的情況。對樂府詩進行了分類記載,保存了大量漢魏以來的樂府詩和樂舞詩,其中的“古體詩”多為漢代遺留下來的,是研究樂府和詩史的重要文獻。傳記詳盡,列舉人物230余人。列傳中收錄的大量詔令、劇本、書信、文章篇幅較長,但有許多史料價值。
《宋書》作者沈約是南朝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和性情學家。他出生在吳興武康。父親沈璞,劉崧是淮南太守,元嘉在末年皇族爭權奪位的混亂中被殺,沈約十三歲。十幾歲時,沈約遭遇家庭困難,四處遊蕩,生活貧困。他立誌日夜孜孜不倦地學習和研究,所以他博覽群書,擅長詩歌。田健於十二年前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被稱為“殷”,後被稱為“殷侯”。
《齊書》
《南梁瀟子賢》,59卷。
《南齊書》記載了南朝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中興二年的二十三年歷史,是我國最早的南齊紀傳體年表。原名,宋代改稱南,與李白藥《北》不同,為蕭子賢所作。
蕭子賢,字景陽,南朝史學家、文學家。蕭子賢出身皇族,學識淵博,擅長文筆,是梁代壹直以來的貴族人物。他熟悉或親身經歷了南齊的許多歷史事件和皇室情況。再加上梁代南齊,沒有大的戰爭,很多書籍文獻得以保存,為蕭子賢寫史書提供了有利條件。
《南齊書》共五十九卷,其中《帝姬》八卷,《年譜》十壹卷,《列傳》四十卷。缺失的壹卷是前言。
梁書
由唐·姚思廉著,56卷。
《梁書》記錄了從梁武帝蕭炎建立到梁景帝小方誌滅亡56年的歷史,作者是姚察和他的兒子姚思廉。
姚察,字伯紳,吳興武康人,南朝史學家。梁、陳、隋後,陳任秘書監、大工程總監、吏部尚書,隋任秘書丞。入隋後,文帝九年,奉命編《梁陳史》,未竟而死。臨終時,他命令兒子姚思廉繼續編纂歷史。
姚思廉,簡而言之,姚思廉在修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父親完成的歷史著作。從貞觀三年到貞觀十年,歷時七年完成了《梁書與陳數》的寫作。
姚叉和姚思廉雖然是歷史學家,但兩人都有深厚的文字素養。在歷史寫作方面,文筆簡潔樸素,他們不追求修辭的華麗與膚淺。他們繼承了司馬遷和班固的風格和筆法,這在南朝歷史上是有價值的。
陳數
唐·姚思廉著,36卷。
《陳數》是南朝陳的壹部傳記性史書,作者姚叉、姚思廉父子,記述了從即位到陳被隋文帝平定這三十三年間的歷史事件。姚察,本名伯申,武康人,姚思廉,本名簡,陳死後遷居關中,成為萬安人。他們的事跡在《梁書》的序言中已有介紹,可供參考。
《陳數帝姬》六卷,列傳三十卷,* *三十六卷。
陳朝的封建政權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沒有取得特別的成就,可能與此有關。陳數不像梁書那樣充實,它的傳記和傳記都太簡短了。
舒威
北齊衛守,卷130。
《舒威》共124卷,其中傳記12卷,傳記92卷,實錄20卷。因為有些傳記和記載太長,所以分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共130卷。北齊魏壽所作。
鮮卑族是中國東北大興安嶺東麓的壹個古老民族。公元1世紀末,隨著匈奴帝國的解體,鮮卑人逐漸西遷,成為大漠中壹支強大的民族。公元3世紀初,鮮卑拓跋部首領路易在塞北建立了代國,公元376年,代國政權被狄人建立的前秦所滅。公元386年,拓跋鮮卑各部奪回拓跋珪稱王,重建政權。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鮮卑原有的部落組織,定居農耕,遷都平城。公元398年改稱魏,史稱北魏。由於吸收了先進的漢文化,北魏日益強大,終於在公元439年統壹了中國北方,結束了十六國時期的動蕩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元氏縣,進行了壹系列漢化改革措施。到了宣武帝袁科,北魏達到頂峰,西攻漢中,得巴蜀壹瞥,東臨洛陽周邊鞏固防禦,與梁朝爭奪淮南,但很快就因政治腐敗和人民反抗而崩潰,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對峙的政權。《魏書》記載了從鮮卑拓跋部早期到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的歷史。
拓跋扈命令鄧源撰寫《戴戟》十卷,按年月將這個朝代的歷史事件編成冊。拓跋燾成神賈第二年,太祖寫了《國書》,由寫成三十卷,作為編年體。
舒威在流傳過程中損失很大,這部編年史缺兩卷,傳記缺二十二卷,三卷不全,後人用其他史書補充。
韋壽,北齊巨鹿曲陽人,字伯,小字佛。他機警有文,與溫子升、邢子材並稱三才子,但生性輕浮,人稱“破空之蝶”。他受命寫舒威時曾聲稱:“哪個小子敢* * *衛守,舉之則天,壓之則地。”該書完成後,民眾叫囂為“不雅歷史”,魏守三改其稿,才成為定稿。
北七樹
唐·李白藥,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叛亂。後來懷朔鎮低級武官出身的高歡獲得了20多萬鮮卑人的領導權,控制了北魏的朝政。公元534年,高歡建立的孝帝被迫西遷長安,於是高歡建立了另壹個孝帝元,並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公元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楊拋棄孝道,建立了北齊。東魏北齊南治長江,先後與梁陳對峙,今山西、河南、湖北與西魏、北周接壤。公元577年,北齊被北周吞並。
《北齊書》原名舒淇,宋代才加上“北”字。雖然主要記錄了北齊的歷史,但實際上記錄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約80年的歷史,反映了東魏和北齊的興衰。
李白藥(公元565-648年)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官宦家庭。李白藥從小就渴望學習和閱讀經典和歷史方面的書籍。隋朝初年,他擔任太子的小妾,攻擊其父安平太子。貞觀二十二年前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北齊政權,皇族中叔伯兄弟自相殘殺,把20年的短命王朝變成了六帝。《北齊書》對封建統治者之間的權力鬥爭描寫較多。《北齊書》在流傳過程中損毀嚴重。現在只有17卷保持原貌,其他都被後人用《北齊史》等著作補充,使《北齊書》的價值大打折扣。
周樹
唐令狐德芬等,50卷。
周樹,53卷,包括8卷傳記和42卷傳記。唐古靈德為主編,岑文本、崔參與編纂。
北魏末年,各地爆發政治動亂和混亂。出生於北魏北方六鎮吳川鎮的宇文泰,率領壹批以吳川鎮為主的鮮卑軍隊,與關龍地區的漢浩祖武裝聯手,建立了西魏政權。後第三子宇文玨,公元557年魏建州人,史稱北周。西魏和北周這兩個相繼的政權,統治著今天陜西、寧夏、甘肅、四川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山西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與東魏、北齊以及江南的梁、陳誠。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統壹中國北方。581年,隋文帝取代周朝,建立隋朝。
《周樹》雖然封號為周,但實際記載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隋文帝周代48年的西魏北周歷史。
由於缺乏資料,而且《周樹》中記載的人物大多是本朝顯貴的祖先,所以顯得單薄,不盡真實。但基本反映了宇文政權的建立,建立後三個封建政權之間的戰爭,宇文政權上層集團的內部鬥爭。它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和北周歷史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史書。
隋書
唐魏徵等待,第85卷。
《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姬》五卷,《列傳》五十卷,《年譜》三十卷。這本書是很多人編的,分兩個階段,從最初創作到* *完全完成,歷時35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淩提出了《梁、陳、北齊、北周、隋史》的修訂建議。次年,唐朝廷命米切爾編,但數年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代史》,魏徵“知其事”,編修《隋書》。《隋書》的作者博覽群書,對歷史的修改水平很高。
《隋書》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訂水平較高的史籍之壹。
首先,它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下令修改隋朝歷史的唐太宗,經歷了滅隋戰爭。上任後,他經常談到隋朝滅亡的教訓,明確提出“以古為鏡,可以觀興亡”的觀點。以史為鑒,以史為鑒,成為《隋史》修訂的指導思想。其次,《隋書》發揚了直抒胸臆的優良歷史傳統,評論人物也不那麽忌諱。主編魏徵為人正直,為人正直。他主持編纂傳記,文筆不多,這對於尊者來說並不忌諱。比如說,文帝的“刻薄”專斷,“不愉之詩”,“隱於大道”,楊迪的矯揉造作,“殺骨肉,殺忠”等等,都是如實寫出來的,沒有什麽好隱瞞的。第三,隋書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資料。其中十種記載了梁、陳、北齊、北周、隋五代的法律法規,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漢魏時期。
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