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請結合歷史教學實踐談談歷史課堂教學中,創設歷史情境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請結合歷史教學實踐談談歷史課堂教學中,創設歷史情境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壹、利用“熱點”問題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

歷史雖然是過去的東西,但歷史又是過去和現實永無休止的對話,是對過去和現在有著某種深刻聯系的壹門學科;是人們了解自己的社會,理解變化與延續的唯壹途徑。在形式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尤其是人們瀑布關註的壹些“熱點”問題,它們的形成不是瞬間的,而是有著各自的歷史淵源。人們常常需要“以史為鑒”,通過借鑒歷史的經驗,來反省自我、認識自我和超越自我;通過借鑒歷史的經驗,來加深對現實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從而科學地預見未來。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適時地引入壹些“熱點”問題,創設最佳課堂教學情境,既能教好地體現歷史學科“古為今用”的原則,也能更好地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這是素質教育對歷史教學的要求。

利用“熱點”問題創設最佳課堂情境可在課前引言,也可在課中以及在課後知識小結,視事實情況而定,根據教學內容是需要適時引入。可以由教師直接引入, 也可以由學生的提問來引入。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導入圖片、錄象、聲音等各種資料,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立足於課本,將壹些社會現實中學生感興趣發“熱點”與課本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比如,我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這壹課時,在引言設計就利用了學生熟悉的“熱點”問題,美日模擬奪取釣魚島聯合軍事演習,等等引入新課。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滿腔憤怒地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把學生帶入預設的課堂情境,激發了學生對日本滿腔憤怒的情緒,愛國主義教育到了很好效果,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迫切想知道日軍的侵略罪行,這樣就順利成章地進行新課教學。

又如在學習本課的最後壹目“臺灣人民的反割臺鬥爭”時,我引入了當今的熱點“臺灣問題”,中國的統壹政策與臺獨勢力的鬥爭,國際反華勢力的幹擾。激發了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七嘴八舌討論臺灣問題,我就因勢利導談到中國的統壹問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新課結束後,我引導學生對比近代中日兩國,十九世紀中葉中日兩國的境遇相似,為何幾十年後的十九世紀末兩國情況卻大相徑庭呢?提出討論問題:談談妳眼中的大和民族,這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對大和民族進行客觀正確的評價。

但是引入“熱點”不能喧賓奪主,必須立足於教材內容,還要隨時捕捉學生是閃光點,引入方式不拘壹格。另外,提醒各位同仁,利用這種方式必須關註時事動態,關心國內國際大事。在平時積累素材,才能在課堂上隨機提取。

二、運用語言與情感等創設氛圍

在歷史課堂教學這個大“舞臺”上,歷史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與學生***演壹臺戲。教師的功夫在於教師的教學藝術,為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設壹個輕松活動,意境生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沐浴在情感藝術的享受之中,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語言是我們交流思想,表達情誼的重要工具,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的教學手段,語言描繪情境,對歷史教學無疑是很重要。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授課時,語言簡明生動,能增強藝術渲染力,能把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壯觀的歷史場面展現給學生,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充分地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歷史。相反,如果教師忽視這壹環節,授課時語言呆板、枯燥、冷漠、照本宣科,必將使得歷史知識像壹杯白開水,索然無味。例如在講到“***產黨艱苦的反掃蕩”時,我給學生講了這樣壹個場景。 “當五壯士英勇跳崖後,日本的軍事指揮官,命令所有的日本戰士整齊的排列成行,站在五壯士跳崖的地方,恭恭敬敬的鞠了三個躬,然後慢慢轉身離開……”講到這裏的時候,學生眼睛裏閃爍出壹種目光是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的,壹種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就在這瞬間迸發出來,無法壓抑。我和學生都達到了壹種感情上的***鳴。之後,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表達了自己的感情。這就是歷史情景的魅力。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了未曾有的震撼。要學生在歷史情景中去思考問題,可以更好的感受歷史。在感悟中去探究歷史,更深刻的認識歷史。

又如在講黃海海戰的時候,我給學生講述了鄧世昌的英勇事跡。“誌遠號”被日軍魚雷擊沈後,鄧世昌和全體將士全部落水。有人遞給他救生圈,他拒絕不接受;其愛犬咬住他的發辮,希望救出主人。但是鄧世昌決心以身殉國。將愛犬按入水中。自己帶著滿腔的悲憤和遺憾壹同沈沒在黃海驚滔駭浪中。學生聽了以後很感動,感受到了歷史上的那驚心動魄的時刻。感受到了鄧世昌的為國獻身的無畏精神。

三、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展示創設情境

歷史知識雖然具有“過去性”,但又具有“直觀性”很強的特點,包括如實物、模型、歷史圖片、歷史地圖和圖表以及文物古跡等。針對青少年好奇心強、求知心切的特點,把這些“知識”生動、形象、鮮明地展現於他們面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啟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通過這些直觀材料的展示與解說,也可以把較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距離他們極其遙遠而難以記憶的歷史知識。如,在講授“秦朝統壹貨幣”時,將仿制的秦“圓形方孔錢”(價格很便宜,容易買到)向學生展示並作了適當介紹,並出示清朝的“康熙通寶”加以對比,使學生對“秦始皇規定以原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銅錢為全國通行的貨幣,後來歷朝的銅錢都仿照秦朝的樣式”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實物例證是學生獲得概念和發現規律的基礎,它使學生較“真實”地體驗和感受歷史,有條件的都應該在課堂中充分展示。

四、運用錄音、錄像、微機等,再現情境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條件,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用於教學中,既推動教學手段的更新,而且促成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投影、錄音、錄像、電視電影片段、微機的演示,能提高視聽效果,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讓學生在情感的熏染中,感知歷史,激發情趣,活躍思維。尤其是計算機程序教學,可將教師的思維過程用計算機的畫面和文字體現出來,它通過剪輯電影、電視畫面、照片,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於學生,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提高了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如在講解“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這壹內容時,不妨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門》、電影《鴉片戰爭》片段等作為背景資料,讓學生走進這段血與火的歷史,去感受民族的恥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談談感受 ,之後再觀賞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主權交接儀式的電視錄像資料,使學生充分感受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統壹,給每壹個中國人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無比的自豪感。這樣既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激起起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熱情;最後師生齊唱歌曲《歌唱祖國》(配樂曲),堅定同學們報效祖國的決心。又如在講解“九壹八”事變時,可先播放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遍野的大豆和高粱……九壹八,在那壹個悲慘的時刻,我離開了家鄉,拋棄了無盡的寶藏……九壹八……”在悲涼的歌聲中,學生的胸中升起壹股對入侵者憤恨的怒火,對祖國母親無比的熱愛;使他們受到了壹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運用討論、搶答、爭辯、競賽、遊戲等方法創設課堂教學環境

在課堂中,將學生分成若幹小組,參與到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的搶答、爭辯、競賽、遊戲等活動,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通過競賽或搶答等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團結協作精神。

例如在《戊戌變法》中有這樣壹個知識點:維新派與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榮祿、李鴻章、康有為等,在總理衙門的西花廳進行論戰,從中可以讓學生進壹步了解到封建頑固勢力不僅僅單指頑固派,還包括洋務派,同時也了解了兩派論戰的內容,突破了重難點。也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能力。

六、采用角色扮演法體會歷史情境,激活課堂

教師是壹堂課的導演。這堂課的好壞,與導演的技巧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歷史材料,通過精心策劃,使之成為小品,整個教學由學生和教師通過表演進行,將壹些抽象的知識,深奧的道理以具體的形象作深入淺出的說明。例如在學習“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這壹內容時,即可采用角色扮演形式,由學生分別扮演孟子、荀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幾個歷史人物,圍繞“在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時期,如何治理國家”這個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辯論。又如在學習商鞅變法這壹課時,可將學生分成三個組,分別扮演新興地主階級、奴隸主舊貴族、農民。要求學生從所扮演角色的立場出發,對商鞅變法的措施加以評論。讓學生進行討論,教師深入學生中給予適當講解和啟發。然後請學生發表看法。又如如在講西安事變壹課,讓學生事先準備,模擬“西安事變”前後,張學良,楊虎城對蔣介石進行勸說和“兵諫”的大致過程,增強了課堂的生動和實感。學生不僅深刻的理解“西安事變”的重要意義,而且還給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展潛能的場所,學生的心理上得到了壹種滿足,激發學生對新的學習內容的求知欲。通過表演,再現歷史,在這樣的歷史情景中,可以更多的體會歷史,感悟歷史,深刻認識歷史,思考歷史,更好的面對未來。

這種教學形式誘發了學生的自我表現,使學生在處於興趣濃厚的興奮狀態中學習,既活躍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七、把課堂延伸到校外,創設現場情境

文物古跡作為壹種實物教材,是歷史的見證,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因此許多文物古跡被命名為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國防教育基地。百聞不如壹見,文物古跡以具體、形象、生動的物質形態展現在人們面前,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是任何別的教育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或別的地方的歷史遺址、文物古跡、博物館、紀念碑現場去參觀遊覽,讓學生欣賞、學習、借鑒傳統文化,提高修養,豐富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激發對祖國的熱愛。如近代歷史上廣西欽州曾經出現劉永福、馮子材兩位蜚聲中外的民族英雄,他們打敗侵略者的英雄事跡是近代史上國人引以自豪的亮點,今在市區內的劉永福故居、馮子材故居於1996年11月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文物局、***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欽州人民壹筆珍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市區內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遊覽民族英雄的故居,讓學生去了解、認識和體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這段歷史,感受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體會市政府打造“大旅遊”品牌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當然,在歷史教學中,創設最佳課堂情境不僅局限於以上方式,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有時讓學生唱課文內容相映襯的歌,也能創設壹個新穎的教學情境。總之,要使學生不斷地產生學習歷史的需要和興趣,就要創設出相關的教學情景,把形、聲、色、情融為壹體,從而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有助於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 上一篇:溥傑女兒的後代,溥傑有後代嗎?
  • 下一篇:這些老照片:7080後的記憶,獻給回不去的童年!妳的童年是這樣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