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請問京劇為什麽被評為國粹?

請問京劇為什麽被評為國粹?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有200年的歷史。京劇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上。在歷史上,它曾被稱為皮黃、黃兒、黃強、京劇、評劇、國劇等。四回班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入京後,在北京與昆曲、漢劇、弋陽腔結緣。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最。京劇是壹門綜合表演藝術,集唱(唱)、念(念)、做(演)、打(武)、舞(舞)為壹體,通過程序化的表演手段講述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懼、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四類:生(男)、旦(女)、純(男)、醜(男女皆有)。人物分為忠奸,美醜,善惡。每壹個形象都生動逼真。

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的徽班,以唱吹調為主,打高音,演黃兒。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相互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它也搬演了許多昆曲,也吸收了羅羅腔和其他雜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浪亭(著名月官)為首的第壹批徽州班(三清班)進京參加乾隆八十壽辰慶典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浪亭入京,與安慶花部,合京秦,其班稱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出版的楊茂建《夢中書》也說:“而三慶先於四慶。乾隆五十五年進督竹盒時,稱之為‘三慶徽’,是徽州階層的鼻祖。”吳子舒在《隨緣詩註》中更具體地指出,“閩浙總督吳娜拉命浙江鹽商聯合安慶回民祝李”。後來很多徽州班陸續去了北京。著名的班有三清、四喜、春臺、和春。雖然和珅創建於嘉慶八年(1803),晚於三清十三年,但後人仍稱之為“徽州四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豐富,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雲集。北京舞臺上的昆曲、京劇、秦腔是對立的。惠班來京,首先致力於“京秦結合”。當時秦腔和京劇基本同臺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博采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了秦腔(包括部分京劇)的劇目和表演方法,繼承了許多昆曲劇目(並排演了昆曲《桃花扇》)及其舞臺藝術體系,因此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在平衡之爭中勝出的主要原因。聲腔方面,除唱黃兒調外,“連五方之聲,成同”(《陽光下看花》);劇目方面,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表演方面,簡單真實,業務齊全,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

在表演安排上,根據《中國夢》,四個徽州班“各擅勝場”。三清以“軸心”(近日接新戲)獲勝,四喜以“曲子”(擅長唱昆曲),和春以“巴子”(擅長演武俠劇)獲勝,春臺以“孩子”(以童靈為稱呼)獲勝。重視藝術和管理,能充分發揮專長,進步很快。到道光後期,徽班在北京取得了優勢。《中國夢》說:“今樂部安徽人最多,吳人不如之。蜀中無名人。”他還說:“戲班必須在徽州演出。”廣德樓、廣和樓、三清園、清遠樂園等最大的劇場也將以徽班為主。“徽班成長發展的過程,也是它向京劇轉化的過程。這壹演變的完成主要以回漢合流、皮黃交融為標誌,形成了西皮、兩種口音的板腔唱腔音樂體系,逐步完善了唱、讀、奏演奏體系。米應賢(又名米),湖北崇陽人(指安徽人),是最早隨同徽班進京的漢調演員。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春臺加入徽班,在嘉慶前後進京演唱。他表演出色,擅長紅劇,名聲極長(見李登其《中國夢》《頻談》)。它被認為是中國著名演員余三勝的開創者(當時曲藝的歌詞裏有“亞運會要以米為先”這句話)。道光年間(1821-1849),來京加入徽班的漢調演員逐漸增多,包括王洪貴和劉莉。蘇海安居士《燕泰趙鴻記》(約作於道光十二年前)說:“京師仍楚調。”其中的音樂家,如王洪貴和李,都聲稱自己是新時代的人。“楚調是漢調,漢調是西皮調。可見西皮調當時在京流行,王洪貴和劉莉的《善是新聲》推動了西皮調的創新發展。在回漢演員的共同努力下,西皮和逐漸融合。開始不同的戲,根據不同的出處分別唱西皮或黃兒;後來有的戲同時唱西皮和黃兒,甚至在同壹個唱段裏先唱黃兒後唱西皮,可以相互協調,融為壹體。羅管(源於徽調《泥河》)就是壹例。音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韻”的格律形式。有京鄂混聲,分別用京鄂兩個調,尖,按《十三弦》押韻。黃兒的伴奏樂器,經過反復多次,終於在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棄用了笛子,與西皮統壹使用了胡琴(曲調不同),但在唱吹時仍按徽班傳統用笛子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戲大量出現,徽班與皮黃並行演出也很普遍。據道光二十五年出版的楊敬亭《鬥門略》記載,三清班的程長庚、四喜班的張二奎、春臺班的余三勝、劉莉、春班的王宏貴等,如《捉放曹》、《定軍山》、《擊鼓曹》、《掃雪打碗》等。從那時起,它就被與京劇舞臺上常見的傳統劇目相提並論。另壹種觀點認為,京劇是在譚鑫培成名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形成的。究其原因,當時的皮黃戲曲從音樂、表演到唱腔的聲韻都有嚴格的規範。在此之前,也就是程長庚時代,它還屬於徽調的範疇。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新建的滿庭芳劇院是從天津請到北京的,受到觀眾的歡迎。同年,譚貴茶園通過北京三清班邀請了壹大批京劇名角演員,包括夏(潤之父)、熊金貴(童之父)、花旦馮三喜(馮之父)。都定居上海,成為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方京劇壹家。後來,更多的京角相繼南下,如周春奎、孫菊仙、楊月樓、孫春恒、黃月山、李春來、劉永春、梆子花旦田紀雲等,使上海成為與北京並列的另壹個京劇中心。

在此之前,上海在鹹豐初年就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劇進入上海後,也出現了京徽同臺、京昆同臺、京梆子同臺的情況。這對南戲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傑出的徽劇演員王洪綬(子)到滬後經常參加京劇演出,並帶來了《徐策進城》、《掃松下之書》、《雪抱藍關》等徽劇。融入京劇,並把徽劇主調之壹的“高拍子”融入京劇音樂,還把徽劇的壹些紅戲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劇中。這對擴大京劇劇目、豐富舞臺藝術起到了壹定的作用,此外,梆子藝人田紀雲在上海的藝術活動也影響了南派京劇的發展。他的《花燈戲》《鬥牛宮》,實在是後來“機關戲聯臺”的矯枉過正。從光緒五年(1879)開始,譚鑫培六次赴上海,後來的梅蘭芳等著名演員也經常在上海演出,促進了北派與南派的京劇交流,加速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在京劇進入上海之前,也就是鹹豐十年(1860)以後,隨著出差和戲班演出,迅速傳播到全國各地。比如天津及其周邊的河北地區,就是京劇傳播最早的地區之壹。道光末年,余三勝活躍在天津(他和父親死後葬在天津);醜角演員劉趕三,先在天津做票房,後赴京“下海”。孫菊仙,老演員,曾經是金曜的票友。山東是徽州階層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而山東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所以很早就有京劇表演在山東出現。早在乾隆年間的曲阜孔府,就有安徽藝人入宮演戲。安徽、湖北、東北三省也是京劇傳播較早的地區。到20世紀初,南有福建、廣東,東有浙江,北有黑龍江,西有雲南,都有京劇活動。抗日戰爭時期,京劇在四川、陜西、貴州、廣西也有很大發展。

1919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演出,京劇第壹次傳播到海外。1924年再次率團赴日演出,1930年梅率劇組20人訪美,大獲成功。1934年應邀出訪歐洲,赴蘇聯演出,引起歐洲戲劇界的關註。從此,京劇在全世界都被視為中國的戲劇流派。

  • 上一篇:槍械愛好者請進
  • 下一篇:與郭敬明的最小說有關的信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