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自然貨幣到人工貨幣的演變。貝殼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就以貝殼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是與價值有關的詞,大多出自“被”。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對貨幣的需求越來越大,貝殼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開始用銅仿制海貝。銅錢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從自然貨幣到人工貨幣的壹次重大演變。隨著人造錢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天然貨幣在中國逐漸退出貨幣舞臺。
2.從雜亂形狀到統壹形狀的演變。從商朝銅錢出現到戰國時期,中國貨幣的形制很多。戰國時期,不僅各國自己造錢,壹個諸侯國的所有地區也都自己造錢。它以趙的鏟幣、齊的刀幣、秦的圓方孔幣和楚的蟻鼻幣而聞名。秦統壹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為天下貨幣”,規定全國使用秦的圓方孔半文。貨幣的統壹結束了中國古代貨幣形態各異、輕重不壹的混亂狀態,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從混亂形態向規範形態的重大演變。秦半良錢確定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狀壹直延續到民國初年。
3.從地方貨幣到中央貨幣的演變。漢初允許郡縣自由鑄錢。據《漢書·食貨誌》記載,文帝“除盜之外,使民鑄錢”,所以“盜之如雲”。這不僅造成了貨幣混亂,也讓大賈這個富商操縱了鑄幣權,使他比皇帝還富。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3年,漢武帝收回郡縣鑄幣權,中央統壹鑄造五銖,成為當時唯壹的法定貨幣。從此確定由中央統壹管理硬幣的鑄造和發行,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從地方鑄幣到中央鑄幣的重大演變。此後,歷代錢幣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鑄幣權回歸中央政府,對穩定朝代政局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從文獻重量到鮑彤和元寶的演變。自秦漢以來鑄造的硬幣通常都清楚地標明錢文貨幣的重量,如“半兩”和“五銖”(二十四銖為壹兩)。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李淵決定改革幣制,廢除不同重量的古幣,取“開天辟地”之意,統壹鑄造“開元鮑彤”錢。“開元鮑彤”是秦漢舊制的變化,錢文不講究重量,是中國古代貨幣從證件重量到鮑彤、元寶的演變。“開元鮑彤”幣是中國最早的鮑彤幣。從此,中國的銅幣不再以錢文為標準重量,而是與鮑彤、元寶等相稱,壹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鮑彤”。
5.從金屬貨幣到紙幣的演變。北宋時期,隨著交換的發展,貨幣流通增多。北宋唐太宗在位時,每年鑄幣80萬,之後逐漸增加。由於鑄造錢幣的銅材短缺,政府在壹些地區鑄造了大量的鐵幣,以彌補銅幣的不足。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的鑄鐵錢總重達25斤82兩。在四川買壹匹羅(絲),要交130斤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方便,以至於北宋印刷的紙幣“交子”在四川應運而生。在宋真宗,經政府許可,它由成都的16個富裕家庭經營。“交子”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從金屬貨幣到紙幣的壹次重要演變。餃子不僅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流通中需要分割鑒別的金屬稱重貨幣逐漸不適應,被金屬錢幣取代。
從春秋到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先後建立了布幣、刀貨、蟻鼻幣、環幣四大貨幣體系。下面簡單介紹壹下。
1,中原即趙、漢、魏、周王室,以布幣為主。布幣脫胎於青銅鏟形農具,“布”字諧音。春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空心布,即帶柄的空心幣。戰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平肩布,即與“空肩布”相比,沒有空心柄,而是形似鏟形銅片。布幣的形狀大致分為平肩、平肩、圓肩和方腳、尖腳、圓腳等類別。最常見的是由平肩平布或平肩方尺演變為肩肩尖頭尺布,圓肩演變為圓足,地域後來擴展到楚國和燕國。
2.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為“燕明刀”和“齊刀花”兩種。刀幣的形狀與山戎、北帝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類似。因刀面有“華”字,故稱“刀”。刀背分為弧背、折背和直背,刀頭分為平頭和尖頭。也是中國早期的銅幣。
3.西北的秦國單獨使用環幣,其形制由紡車或玉壁演變而來。環幣有圓孔和方孔兩種。戰國時期鑄造圓孔較早,後秦王會文和秦始皇鑄造圓方孔“半兩”幣。圓環形錢是方孔錢的原始狀態。
4.南方楚國鑄造的銅殼叫蟻鼻錢,是由貝殼幣演變而來的。錢文,壹個銅殼,看起來像壹個鬼臉,這是兩個字符的組合。螞蟻的鼻子小,意味著小錢。楚國有俗稱“面錢”、“蟻鼻錢”的青銅貝幣除了蟻鼻錢,楚國還有黃金作為稱重貨幣,是戰國時期唯壹以黃金為貨幣的國家。
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是由刀、鏟、紡車等勞動生產工具演變而來的,表現了戰鬥、漁獵、制陶、紡織、貿易交流等經濟生活的地域特征和社會面貌。同時,四大貨幣區的形成也是各種割據政權的產物。隨著經濟和商品貿易的發展。各國貨幣相互流通,要求並相應地促進了貨幣制度的統壹和標準化趨勢。
第三,歷代貨幣的演變
綱錢是指國家或地方政府合法發行的壹種貨幣。“眼錢”是由壹種輪廓錢的不同版本衍生而來的。輪廓被擡高形成硬幣系統。以貨幣為線索,可以理解貨幣演變的歷史;以錢為線索,可以介入古錢幣的鑒賞和考古。下面主要從歷代貨幣的演變來說明古代的政治、經濟、歷史變化。
秦漢至明清時期的綱錢制度可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秦漢隋唐時期以銅錢為主,是以秦“半兩錢”和漢“五兩錢”為主的雙系統階段。第二階段,唐宋至明代,鑄幣年號清零,鮑文制不同於前兩種制度,也出現了紙幣銀本位制,分為兩部分。
(壹)秦漢“半文錢”
秦統壹六國後,政治統壹需要經濟統壹為基礎,秦始皇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統壹了文字、度量衡以及貨幣。規定“金”為上位幣,20兩為單位,圓方孔銅幣為下位幣,半兩為單位。錢文的“半兩”與實際重量相符,這種方孔圓錢作為中國貨幣的主要形式已經使用了兩千多年。為什麽采取這種形狀?主要是環形,便於攜帶,方孔通過繩子不易轉動,可以防止磨損。有人認為這種形式表達了古代人的世界觀。秦代方孔圓幣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方法定貨幣。
辨別戰國和秦朝的“半兩錢”,可以從書法入手。戰國時,錢文的《半梁》是大篆;在秦朝,錢文的“半兩”是壹個小印章。相傳秦幣是丞相李斯所鑄。大概受此影響,秦以後的錢文大多出自達官顯貴或書法家。宋代也有禦書錢。中國古錢幣與西方貨幣的壹個區別是,中國古錢幣的版式以錢文為主,流通錢幣的圖案很少,而西方貨幣以動物、植物、人物等圖案為主。古錢書法藝術是另壹個話題。
據說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鑄造十二金人,防止百姓造反。這必然會影響銅錢的鑄造量。由於銅價極高,貨幣發行量不足,秦半良的錢價值很高。漢初出現了“秦錢重(貴)難用”的問題。韓以半文繼承秦制,但劉邦當皇帝時,國家很窮,改鑄許多小錢,先後有“榆莢半兩八銖半兩、四銖半兩等。”壹兩是二十四銖。由於秦半良減肥效果顯著,“半良”之名與現實不符。特別是壹種榆樹形的“白榆”,重量小於1g,直徑小於1cm。漢朝還允許民間私鑄,郡縣鑄幣,造成貨幣失序和通貨膨脹,漢武帝對貨幣制度進行了大改。
(二)漢代“五銖錢”及其演變
1,漢武帝發起“五銖錢”。
漢武帝即位後,急需開辟財源。同時,郡縣和國家自由鑄錢,導致貨幣混亂,物價上漲,威脅中央財政。於是漢武帝在公元前165438年下令廢除漢初郡州的鑄幣權,改為中央統壹鑄幣。設置“上林三官”,即管仲(掌管鑄錢)、區分銅(掌管原料)、等損(掌管制作模型),並組成中央鑄幣機構負責鑄造五銖錢,又稱上林錢、三官錢。五銖錢的高質量改變了貨幣混亂的現象,有利於中央集權和經濟發展。從漢武帝到西漢、辛莽、東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歷時700多年。五銖長期以來壹直是各朝代的法定貨幣。由於五鐵幣重量適宜,中國以“五銖”為主要造型的方形圓幣也影響了日本、安南、朝鮮等國。而泰國現在的貨幣單位還是叫“泰銖”,這也不無關系。
2.新莽幣制的混亂與細幣的出現。
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改革古代制度,濫發貨幣。比如“大全50”就是王莽上臺後為解決經濟危機而投的壹種大款。“春”是“錢”字的借詞。王莽相信緯度理論。他奪取了劉姓之後,害怕“劉”字,這個字是由毛、金、道三個字組成的。因此,錢文忠用了“春天”這個詞來代替“黃金”。壹個“大全五十”的重量只有西漢五銖的兩倍半,但應該是作為五十銖使用。意思是說,每發行壹次大額貨幣,就會從人民手中奪走47銖半的財富,必然會引起人民的不滿,所以人民仍然使用5銖進行交易。正因如此,王莽在《重刑酷法》中規定,凡敢私藏五銖錢者,作為俘虜放逐軍隊。從貨幣體系的混亂可以看出,王莽的統治不得人心,無疑會垮臺。此外,還有壹種大鈔叫“五千刀”,即壹個大鈔就是五千銖。必須有人死,偽造這麽大的硬幣。為了防盜和鑄私錢,除了刑法之外,還創造了壹種新的硬幣形狀,即世界上第壹枚雙色金屬硬幣,由古刀幣和圓形硬幣結合而成。為了防止偽造和私鑄,“大全五十”、“道平五千”等官方銀行錢幣“做工精致”,這種扭曲的風格也讓後人幾千年來唏噓不已。
東漢恢復了西漢以來的五銖錢制。東漢末年,董卓進京滅五銖鑄小錢,引發通貨膨脹,使貨幣制度再次陷入混亂。
3、“六朝五銖”劣幣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的分裂時期,戰亂頻繁,政治動蕩,社會經濟遭到破壞。歷史將這壹時期稱為“貨幣法非常糟糕”。為了省銅,五銖錢越來越小,稱為“鵝眼”和“雞眼”。甚至還有壹種剪刃圈,叫剪五銖,壹元變兩元,但面額較大,可以有幾千種用途。這壹時期的五銖錢在錢幣界統稱為“六朝五銖”。六朝是三國吳、東晉、南宋、齊、梁、陳。這壹時期的五銖錢鑄得很差,文革率和筆畫都不完整。有人把“五銖”寫成“五金”,有人把“五銖”寫成反文。但五銖也有例外,如北魏的“太和五銖”和“永安五銖”,在歷史上被稱為“與其散文同等重要”,其高質量不僅讓人想起北魏孝文帝的壹系列成功改革。
4.隋朝的“五銖錢”與謠言。
隋朝文帝鑄“五銖開皇”,結束了漢末以來300多年貨幣制度的復雜局面,也是最後壹個使用五銖的朝代。楊迪皇帝暴虐,有人認出隋朝“五銖錢”的“五”字或“x”字向左標了壹個豎|字,放下後好像是“兇”字所以有人說是隋的兇兆,預示著它的滅亡已經不遠了。所以隋朝的“五銖錢”很好辯。其實北魏也有這種寫法,不過是老百姓咒罵隋朝暴政罷了。
(3)方孔圓鈔自唐代開始,由二銖制演變為年號和以“文”為單位的制,由宋代演變到清代,為貨幣發展的第二階段。
1,唐高祖首創“鮑文”和“年錢”
唐朝是壹個經濟文化發達的強大朝代。據考證,唐高祖武德於621年鑄造了“開元”幣,結束了秦漢以來以重量二銖命名的錢幣制度,開創了唐宋以後以“文”為單位的年號,鑄造了系銅幣。“開元”有創造和首創的含義,“鮑彤”是流通中的瑰寶。在重量單位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古代二十四銖的稱量方法是壹兩。“開元鮑彤”開創了十進制。每枚重兩銖,四枚為壹便士,累計十便士重壹兩,即十便士壹兩“以錢代銖”。開元鮑彤在唐朝鑄造了200多年,使得貨幣制度長期穩定。唐代以“文”為單位,以錢為重量單位的錢制度,延續了數千年,直至清代。另有傳說,唐高祖《開元鮑彤》為初唐書法家歐陽漸所書,被譽為書法錢幣。
安史之亂後,為了應付財政困難,賺大錢,唐肅宗稱之為“幹元重寶”。這是最早的叫“寶”的錢,壹文寶就是前十文錢,引起貶值,物價飛漲,偽造嚴重,人民焦慮。唐末,唐武宗廢佛,取大量佛銅鑄“會昌開元”錢,緩解了持續半個世紀的通貨緊縮。“甘源”和“會昌”都是公歷年。
五代十國是壹個軍閥割據紛爭分裂的時期,也是壹個貨幣混亂的時期,因為政權眾多,貨幣多種多樣。除了銅,還有錫、鐵等。大額幣要十到壹百,甚至幾千到壹萬。貨幣體系的混亂和復雜反映了分離主義戰爭造成的經濟惡化。
綜上所述,銅錢的方孔幣從泰銖兩種制度轉變為年號,鮑文制度是貨幣發展的壹個重大轉折。
(4)除了宋代到明代銅錢的去除,還產生了紙幣和銀本位制度發展的另壹個轉折點。
1,宋代年錢、禦書幣、紙幣
宋代銅幣的顯著特點是采用年號。據考證,年號起源於漢武帝,銜錢始於十六國時期四川成都李壽的《漢行錢》。最後壹年的錢是袁世凱的“洪憲元年,當時是十銅子。”這筆錢隨袁世凱壹起崩潰,存在不到四個月。“年錢”鑄有年號並標明鑄造時間,在研究古錢幣年代時壹目了然,是錢幣形態發展的進步。宋、明、清三個朝代的錢幣是各朝代年幣中最容易收藏的。
此外,歷代書法的數量在宋代可見壹斑。相傳宋神宗元豐年間鑄造的元豐錢幣有四種風格,即篆書、隸書、楷書和草書。其中蘇東坡的隸書《錢文》,沈穩豪邁,被稱為“東坡元豐”。在宋哲宗統治期間,司馬光和蘇東坡寫了玉娟鮑彤,壹對書法。使書幣在宋代大行其道。擅長書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經常在錢文壹展身手。據考證,皇帝書寫“禦用書法錢”的第壹人是宋太宗·趙桓,歷代皇帝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宋徽宗·趙霽。他治國安邦無能,“靖康之恥”帶著兒子欽宗被遊牧民族俘虜。但對秦琴棋書畫情有獨鐘,尤其是書法“薄金身”鐵畫銀鉤,更是有獨到之處。宋代書法錢幣的流行與皇帝個人的推崇有關,尤其是帶有年號的禦用書法錢幣的流行。錢文的風格在明代發生了變化。自明代中期以來,錢文壹直由工匠制作,字體平淡,布局和結構無人問津,書法藝術無從談起。
在宋朝,硬幣與銅幣和鐵幣並行鑄造。因為青銅器比銅錢值錢,所以出現了毀錢鑄器的現象,而鐵錢的出現是因為銅錢稀少。另外,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和貨幣發行量的擴大,宋代產生的紙幣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這種紙幣是壹種象征性的貨幣,是社會商品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也與造紙和印刷技術的進步有關。北宋時期主要有交子,南宋時期有惠子和管子。交子和蕙子是當時票據、有價證券和有價證券的通稱。幣值是否穩定,已經成為經濟金融形勢的晴雨表。
遼、宋、西夏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中原經濟文化的影響,不僅使用唐宋鑄造的銅錢,還發行民族語言和漢語的銅錢。
2.元朝的貨幣體系以紙幣為主。
元代鑄造了少量銅錢,但貨幣主要流通紙幣。這在中國古代是很突出的。元代的紙幣叫紙幣。不允許挪用原鈔,嚴格限制紙幣流通。但是到了元末,政治腐敗、皇室奢靡、軍費龐大、財政赤字彌補,政府只好通過濫發紙幣來彌補,造成物價飛漲。再加上黃河改道泛濫,天災人禍,被稱為“談變鈔禍之根”,可見濫發紙幣與元朝滅亡密切相關。
3.明代紙幣政策改為以白銀為主,貨幣為輔的制度。
雖然發行紙幣是貨幣史上的壹個進步,但歷代統治者都是用它來盤剝掠奪百姓,導致紙幣政策的崩潰。比如明初朱元璋推行紙幣政策,發行“大明寶鈔”與銅錢配套使用。但是大明的紙幣沒有固定的發行限額,沒有儲備,很快就導致了通貨膨脹。所以明中葉葉嘉靖統治後,紙幣已經無法通行,民間主要使用銀、銅錢。比如明代的“半江”,用白銀代替勞動,代替雇工的工資,代替富人積累財富。銀量從元代開始鑄造成壹定標準的銀錠,並從元代至元年將銀錠命名為“元寶”,這就是中國稱銀錠為“元寶”的開始。與此同時,銅在民間很受歡迎,材料由青銅改為黃銅,鑄造帶有年號的鮑彤錢幣。
4.清代銅幣、紙幣和機制幣
清代銅錢沿襲明朝制度,主要鑄造小平幣。鹹豐是清代最復雜的銅幣,錢文分為鮑彤、崇寶、元寶,面額不同,錢局不同。清代民間商業多使用白銀,小錢用錢,錢銀並行。
清初以銀錠為主要貨幣,要求出納多收壹兩稅。清朝每年夏秋兩季征收田賦,糧須滿銀。由於中央政府不鑄造統壹流通的銀幣,民間使用的銀可能不夠銀,各地銀錠的形態、成色、扁平大小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納稅之前,銀匠和銀店將零散的銀幣鑄造成足夠的白銀。壹些銀匠與官員勾結,借機嚴重剝奪人民的白銀質量和重量,引發了許多復雜的社會問題。
清末,銀錠開始向銀元轉化。從明朝中葉開始,外商在對外貿易中用手中的銀元購買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使得各種外國銀元在中國大行其道。清道光年間,從不平等的《南京條約》簽訂開始,用於賠償的銀元就是“洋錢”,當時中國還沒有銀元。庫存洋幣的短缺抵消了洋賠的劇增,迫使政府在清末開始自行鑄造銀元。我國最早的洋式銀元機制是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楊龍”,因銀元背面有龍紋而得名。同時還有壹種機制銅幣,也叫“銅板”。機制銀幣和銅幣的出現,是對中國傳統的以方孔、圓為主的銀幣和銅幣體系的巨大沖擊。
清代發行的紙幣種類復雜,有官鈔和私鈔。官鈔由政府金融機構發行,私鈔由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紙鈔分為銅錢(可兌換方孔銅錢)、銅錢(可兌換銅錢)、銀幣(可兌換白銀)、銀幣(可兌換銀元)四種。發行紙幣之初,有銀行準備金和紙幣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