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說 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壹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嫁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大夥兒勞動之余,宓妃拿起五弦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裏的河伯聽到,這個浪蕩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壹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壹條白龍,在洛河裏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郁郁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後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後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 後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回到有洛氏中間,並與宓妃產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壹肚子火,聽說了後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壹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後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後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壹切,並不向著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後羿與宓妃的事了。 從此,後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歷史記載 《太平廣記》卷三百十壹《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都記述著蕭曠與洛神女艷遇壹節。洛神女說:“妾,即甄後也……妾為慕陳思王之才調,文帝怒而幽死。後精魂遇於洛水之上,敘其冕抑。因感而賦之。” 曹植在《洛神賦》中這樣寫她的姿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真是形象鮮明,色彩艷麗,令人目不暇接。 李商隱在他的詩作之中,曾經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節,《東阿王》中說道:“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時賦洛神。” 洛神賦簡介 相傳曹植在年輕的時候,看中了壹位姓甄的姑娘,想娶她做妻子。那姑娘也愛慕曹植的才華,暗暗求告月下老人為他們牽紅線。曹操知道甄家姑娘聰明、美麗、賢惠,便為大兒子曹丕娶了這姑娘。甄夫人到曹家後,曹植和她經常相見,但從來沒有說過壹句話,兩人默默相愛,只是用眼神來傳遞他們的情意。 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王位,不久又逼迫漢獻帝把皇帝的寶座禪讓給他,國號大魏,追封曹操為魏武帝,他稱魏文帝,封甄夫人為皇後。從此,曹植和甄後見面的機會更少了,但兩人的愛更深了。後來,曹丕又娶了郭貴妃,對甄後逐漸冷淡起來。郭貴妃想當皇後,就與奸臣密謀策劃,制作了壹個桐木偶像,上面刻著曹丕的生辰八字,然後把它埋到甄後的宮院裏,再派人密告曹丕。曹丕聽說這話,半信半疑,命人到甄後宮裏搜查,果然從地下挖出了這個木偶,模樣很象曹丕。曹丕壹見,大發脾氣,不容甄後分辯,就把她處死了,再封郭貴妃為皇後。 甄後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曹丕,曹丕叫甄後生的兒子曹叡陪曹植壹塊吃飯。曹植見到曹叡,想起了甄後的慘死,暗暗 甄宓地流下了眼淚。曹丕看在眼裏,已覺察到甄後的冤情,感到對不起她。飯後,曹丕就把甄後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曹植。曹植見物如見人,心裏更加難受,謝過曹丕,就離開了魏宮。曹植心裏懷念慘死的甄後,只覺得心神不定,出了洛陽城,來到洛河邊,令隨從仃車休息。 曹植對著西沈的紅大陽和滔滔東流的洛河水出神,突然,他看到壹個非常美麗的女子,象壹朵出水芙蓉那樣慢慢地從碧波中升起,隨著波濤,輕悠悠、飄忽忽地來到岸邊。曹植覺得她很面熟,但又想不起來在那裏見過,就向隨從說:“妳們看見河岸上那個美貌的女子了嗎?” “沒有。”隨從回答。“喏,就在那邊!”曹植用手指著說。 “那邊啥也沒有!”隨從想了壹想,又說:“聽說掌管洛河的洛神,凡人是看不見的,王爺看到的壹定是洛神了。” 曹植就向洛神走去,施禮說:“仙姬是洛神吧,小王有禮!” “王爺別來可好!”“別來可好?妳我何時分別?” “王爺難道把我忘記了嗎?” “看來面熟,難道妳是……”曹植越看越覺得她象甄後,但是甄後已死,怎麽會到這裏來呢?他疑惑地說,“仙姬象是……哦,不,不,不!小王不敢冒昧。” “王爺可曾拿到我那玉鏤金帶枕?” “拿到了!妳,妳果然是皇嫂甄後!怎麽到這裏來了?” “唉,壹言難盡!”甄後把自己怎麽被郭貴妃陷害的經過訴說壹遍,然後又說:“玉帝念我死的冤屈,封我為洛水之神。因為妳我還有未了之緣,所以我到這裏相會,了卻前緣。那玉鏤金帶枕是我陪嫁的東西,我在暗中感化了魏文帝,因此他才把玉鏤金帶枕贈送給妳。妳留作紀念吧!” “想我曹植空有滿腹經綸,反遭別人猜忌。如今我萬念皆灰,願隨仙姬守洛河。”曹植憂郁地說。 “唉!”洛神兩眼含淚說,“可惜妳我有仙凡之別,如今相見之時,也是永訣之刻。這裏有耳環壹只,贈送王爺。望王爺多多保重,小仙告辭了!”洛神說著,摘下壹個耳環,贈給曹植。 曹植雙手接過,又從自己身上解下壹塊玉佩,含淚交給洛神:“多謝仙姬厚贈。小王身邊沒有別的東西還敬,只有這塊玉佩贈給仙姬,望多保重!” 洛神接過玉佩,轉身踏進洛河波濤,又回頭向曹植望了壹眼,就消失在波濤中了。 曹植精神恍惚,如癡如呆,不知這是真事還是夢境,只是望著洛河發楞,直到隨從人員催他上車,他才猛醒過來。 後來,曹植為這次會見寫了壹篇賦,題名是《感甄賦》。魏文帝死後,明帝曹叡繼位,看到這篇賦後,感到不是味,就把題目改成《洛神賦》。 甄後生於漢靈帝光和五年,曹植生於漢獻帝初平三年,曹丕娶甄後時曹植僅十二歲,不可能“欲求為妻”。又有考據,《感甄賦》雖確有其名,但“甄”並不是甄後之“甄”,而是鄄城之“鄄”。三國誌陳思王傳載,黃初二年,曹植被黜為鄄城王(今山東濮縣)。至黃初三年,其謁帝返回途中,經洛水,聯想到戰國時宋玉曾隨楚襄王遊雲夢澤,見高唐雲氣而作《神女賦》,故仿其體作成《感鄄賦》。賦中所說:“托詞宓妃以寄心文帝”,“長寄心於君王”,正是以此賦抒寫抱負的不得伸展與無由效忠王室的抑郁心情。實與甄後無涉。 宓妃留枕,是否亦如漢臯解佩、巫山雲雨,只是世人編撰的壹場悱惻纏綿的神話傳說?千余年前,那個“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落拓詩人,已在歷史的塵煙中漸行漸遠。留下的,只有洛水之畔那亙古不息的淡淡水波,悠悠白雲。 附:《洛神賦並序》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臯,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壹麗人,於巖之畔。乃援禦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禦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 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 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誌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仿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 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壹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上一篇:讀書還有什麽好收藏的?下一篇:無法陪伴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遺憾句合集(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