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標準是什麽?“古典”這個詞本身就包含了平衡、中庸、簡潔、精致的概念。例如,這些概念可以用於“古典”建築,但它們不足以表達古典風格。古典風格的音樂可以有暴風雨般的氣勢和復雜的內容和形式。簡而言之,古典風格是指那些可以從海頓、莫紮特、貝多芬這些18世紀最偉大、最著名的作曲家的音樂中聽出來的風格。那麽,他們的音樂區別於之前的巴洛克音樂和之後的浪漫主義音樂的基本要素是什麽呢?
古典風格的前所未有的特征的部分原因是歷史的。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古典風格中有民族化的傾向,會讓18世紀中期的作曲家們感到驚訝,因為這種傾向直到19和20世紀才出現。雖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作品與晚期巴洛克形成鮮明對比,但他們的漸變過程比歷史動因要慢。
也許奏鳴曲式是古典音樂最典型的特征。這種形式是18世紀後期許多作品中組織音樂素材的基本方法。然而,作為整整壹代人的主要形式,它壹直被使用到古典音樂派的衰落,並為浪漫主義時期的許多作曲家提供了靈感。
古典作曲家從來沒有像我們現在這樣把奏鳴曲的形式描述得如此透徹。更重要的是,18世紀中期的作曲家喜歡使用表達的概念。莫紮特在給父親的信中為他的創作意圖提供了重要線索。當時他談到了自己鋼琴協奏曲的創作:“在極難和極易之間的愉快的媒介,它們非常輝煌愉快,非常自然流暢。音樂中時不時會有壹些門道,鑒賞家可以從中獲得滿足感;但這些門寫得並不深奧,以免曲高和寡。”通俗易懂是莫紮特音樂的生命力所在。
通俗易懂的音樂語言的發展與18世紀啟蒙運動的思想密切相關。為理解以下現象必然發生的原因提供了線索:1740左右,對守舊派假定的晦澀難懂的傳統方法產生了壹種不耐煩的情緒。這種傳統方法講究的是作曲的對位法。當時的作曲家都想寫壹些簡單的音樂,有開放的和聲(和弦中音符的位置是分散的,有鐃鈸)。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混淆古典風格的主流發展。因為到了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的時代,這些革命性的變化已經被音樂語言所吸收:人們可以從海頓早期的交響樂中,或者從莫紮特的交響樂中(從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到這種演變過程。而且,成熟的古典風格還有壹個重要特征(顯然讓我們很困惑),就是回歸巴洛克全盛時期的對位原則。
在古典音樂中,對比的思想是本質特征,就像奏鳴曲式中的描述壹樣,“強烈的”第壹主題與通常克制的第二主題形成對比。巴洛克晚期音樂中有許多著名的回避例子,其中強烈的對比觀念極為重要。比如像韓德爾清唱劇和歌劇裏的戲劇合奏。另壹方面,這類作品也可以在古典風格的範疇中找到,即在某壹樂章中幾乎放棄了對比的概念,以追求表達的壹致:韓德爾的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中的許多樂章被認為是單壹主題的,或者是基於單壹主題的。有時它們可能會表現出動態的對比,但實際上它們保持了音樂素材的統壹性,這與我們對古典風格的簡單理解相矛盾。其他的例子可以在莫紮特早期的壹些鋼琴協奏曲中找到,旋律流暢優美。
如果說有壹個區分古典音樂和巴洛克音樂結構的標準,那麽壹定是調音或者調性的運用,這是作品中的戲劇性元素。古典作曲家建立了壹套全新的表現技巧,運用不同的主題,平衡與平衡。比如海頓四重奏樂章中的絕大部分新鮮感都來源於這樣壹個事實:當聽眾的註意力被引導去聽某壹個調性時,他們聽到的是另壹個調性。在節奏和旋律上也有新鮮感,但表達這種新鮮感的重要方式是通過調性的對比。
我們不必像19世紀的批評家那樣過度理性,但只要把握住這種調性的本質,古典風格的基本驅動力就壹目了然了。我們馬上可以看到它的範圍有多廣,因為調性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是有限的,因為豐富的半音階和聲還沒有被開發出來,半音階和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主導浪漫主義音樂的技法。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古典風格雖然是壹種表現性的風格,既能表達強烈熱烈的情感,又能表達抒情豐富的情感,但總是受到常規的限制。18世紀末,偉大作曲家的音樂都在這些慣例之下,但他們始終遵循著這些慣例。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解古典風格比任何形式描述都重要。
什麽是「輕音樂」?
“輕音樂”是音樂範疇的壹種。形象地說,它是音樂中的輕型武器,與文學中的小品、笑話、抒情詩大致相同。它輕便、通俗、小巧精致、通俗易懂,容易被人們接受。與交響樂、協奏曲、合唱、管弦樂等大型藝術形式形成鮮明對比。在民間,輕音樂很受歡迎,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和精神功能。但是在輕音樂的形式上,很多作品都是低級黃。所以就其政治內容而言,輕音樂有好有壞,有進步有落後。
輕音樂的種類很多,有普通的生活歌曲、抒情歌曲、幽默歌曲和諷刺歌曲,也有壹些輕歌劇、圓舞曲、小型管弦樂序曲和小夜曲,還有壹些管弦樂小品、電影歌曲和舞曲。
與其他音樂形式相比,輕音樂的風格和特點更加生動有趣,尤其是它的曲調特別優美。壹些交響樂、管弦樂、合唱等作品往往借助和聲、配器、復調等技術手段,而輕音樂則依靠旋律之美。所以輕音樂對優美輕快的曲調要求比其他音樂形式更嚴格。壹首抒情的歌,要優雅委婉;壹首圓舞曲要有清晰的節奏和悠揚的音調,壹首幽默的歌曲要給人快樂的感染,壹首諷刺的歌曲要辛辣犀利。這些輕音樂獨特的表演特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走進溫馨浪漫的詩意國度——談輕音樂(壹)
音樂中的“第三種力量”
所謂輕音樂是相對於古典音樂而言的,即它是壹種具有休閑性質的流行音樂,以流行的流行手法改編和演繹,由小樂隊演奏,目的是營造壹種溫馨浪漫的氛圍和輕松優美的氛圍。眾所周知,古典音樂具有厚重的織體,龐大的結構和規模,凝重的音樂思想,深刻的思想內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嚴肅和莊重。而輕音樂則是質地輕盈,結構小巧簡單,節奏明快舒展,旋律優美。它沒有深刻的思想內涵,也不想有這個內涵。它只想帶給人們輕松美好的享受。它的主要特點是輕巧活潑。因此,把這種音樂命名為輕音樂是非常恰當的。
但輕音樂並不等同於以流行歌曲為核心的流行音樂。它不同於流行音樂,不是因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對社會的批判意識而溫文爾雅,也不是因為審美情趣高而商業氣息相對較少而媚俗煽情。流行的流行歌曲很快就會過時,但優美的輕音樂會永存。總的來說,輕音樂介於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是兩者尖銳對立的妥協,可謂音樂中的“第三勢力”。既有古典氣息又有現代氣息,華麗而不艷俗,浪漫而不輕浮,抒情而不纏綿,通俗易懂又平易近人,格調高雅,風度非凡。古典音樂愛好者不覺得低俗,流行音樂愛好者卻能接受,可謂雅俗共賞。
輕音樂的這壹特點使得它壹出現就受到廣泛歡迎。曼托瓦尼樂隊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末,是輕音樂誕生的標誌。樂隊極其柔和、優美、醉人的表演讓輕音樂迅速樹立了自己獨特的形象和氣質,確立了自己在流行音樂領域的地位。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輕音樂的鼎盛時期,壹大批各具特色的輕音樂樂隊相繼成立,如詹姆斯林泓、保羅莫莉亞、亨利曼奇尼、珀西費思、斯坦利布萊克、伯特肯普福爾特、沃納繆勒、阿爾菲裏德豪澤、弗蘭克珀塞爾等。這些樂隊在歐美各地舉辦輕音樂音樂會,錄制了大量優美的唱片,暢銷全球。這種小巧精致的音樂,讓古典樂迷覺得煥然壹新,與眾不同,就像穿了很久的正裝,換上了休閑自然的休閑裝。在流行音樂愛好者經歷了尖叫的震撼之後,輕音樂就像壹杯清涼的飲料。
走進溫馨浪漫的詩意國度——輕音樂漫談(二)
新瓶裝舊酒――換了新標簽的老酒
輕音樂的曲目大部分都是改編的。其中歐美流行歌曲占了很大比重,很多都是英美排行榜上的流行歌曲,比如《昨天》《雨的節奏》《我愛巴黎》《愛是藍色》《莉莉·瑪琳》等等。這些歌曲改編成輕音樂後,淡化了原曲中的流行因素,突出了優美的旋律,並使音樂意境發生了變化,更加優美動聽。時至今日,很多流行歌曲已經被人們遺忘,但輕音樂的編曲卻留在了人們的腦海裏。
歐美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音樂劇、舞臺劇的主題音樂或插曲,是輕音樂的另壹個重要改編來源。音樂如《月亮河》、《時光流逝》、《雨點不停落在我頭上》、《春天的三枚硬幣》、《說妳》、《說我》、《愛情故事》、《教父》、《日瓦戈醫生》、《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回憶》等。,都成為了輕音樂的經典。
用流行音樂語言演繹古典歌曲,在很多輕音樂樂隊中很受歡迎。好的改編和演奏,既保留了原作音樂的古典精神,又融入了鮮明的現代氣息,讓古典音樂愛好者不至於過於淺薄,覺得別具壹格;遠離古典音樂的人發現與古典音樂的距離縮短了,欣賞興趣增加了。巴赫的《聖母院頌》、舒伯特的《小夜曲》、莫紮特的《第二十壹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的奏鳴曲《月光與悲愴》中的柔板、李斯特的《愛的夢想》、斯美塔納的《伏爾塔瓦河》、馬斯涅爾的《沈思》、肖邦的《凡泰西-即興曲》等。
世界各地的民樂也是輕音樂的改編對象。比如英國《夏日最後的玫瑰》、意大利《重返索倫托和聖盧西亞》、羅馬尼亞《霍拉舞曲》、加拿大《紅河谷》、美國《牧場上的家》、古巴《鴿子》、吉普賽人的《流浪者之歌》、拉丁音樂。此外,壹些流行的浪漫小調,如“壹個女孩的祈禱”,“愛情的浪漫”和“綠袖子”,也經常由輕音樂樂隊演奏。
走進溫馨浪漫的詩意國度——談輕音樂(三)
獨特的魅力和美麗
輕音樂的魅力和美感不同於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動人的旋律,優美的和聲,新穎的配器,豐富的音色,濃郁的浪漫情調,都給人壹種全新的感覺,產生了輕音樂特有的美感。曼托瓦尼樂隊演奏的音樂《魅力》就體現了這種美感。極其悅耳的聲音,像醉人的芳香液體,流進人們的心裏,讓人不禁在心裏大呼:“太美了!”樂隊的音樂如《久而久之》、《秋葉》和《昨天》所帶來的美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
聽保羅·莫莉亞的樂隊,讓人感覺每壹個音符都洋溢著法蘭西民族特有的浪漫情調,讓妳想起葡萄酒、玫瑰、郁金香的芬芳。地中海的陽光,戀人的歡笑和淚水。他展現了生活中的各種浪漫情懷和詩意,引起了強烈的* * *聲。他的成名作《愛是藍色的》,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轟動歐美,經久不衰,成為輕音樂樂隊爭相播放的曲目。
詹姆斯·拉斯特演奏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的美感是原曲無法替代的:隨著吉他彈撥幾個斷弦,大鋼琴在打擊樂器演奏的明快節奏的襯托下,輕輕彈出歌曲的主旋律。然後優美的混聲合唱隨著琴弦的延伸輕輕響起,時強時弱,時遠時近,把人帶入了遙遠而浪漫的俄羅斯之夜。整個音樂如夢似幻,美輪美奐。如果說聽交響樂就像看話劇,那麽聽輕音樂就像讀壹首優美的詩,看壹幅色彩淡雅的風景,賞心悅目,令人耳目壹新。
走進溫馨浪漫的詩意國度——談輕音樂(四)
新穎獨特的適應技術
輕音樂樂隊的指揮大多精通古典音樂,能演奏多種樂器。他們既是樂隊的指揮,又是音樂的編曲者。輕音樂的獨特魅力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們對原音樂的創造性編排。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對原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節拍等音樂元素進行再加工。更常見的是給古典音樂賦予拉丁舞和爵士、搖滾、迪斯科音樂的節奏,用打擊樂器加強原音樂的節奏特征和節拍重音,使音樂的形式和內容產生強烈的反差。比如莫紮特的小夜曲用迪斯科節奏演奏,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用探戈節奏演奏,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和奧芬巴赫的船歌用桑巴、恰恰、倫巴節奏演奏,聽起來激情四射,富有感染力。壹些節奏激烈的流行歌曲,用緩慢的節奏“柔化”,從而產生新的聽覺。
多彩獨特的配器是輕音樂改編的另壹種主要方法。第壹,喜歡用壹些樸實無華的民間樂器,比如曼陀林、西班牙吉他、口琴、手風琴等。,並經常讓他們演奏主旋律,從而營造出壹種特殊的音樂意境和氛圍,與傳統的管弦樂樂器形成音色對比,使聲音豐富多彩。第二,喜歡用各種打擊樂器,比如木琴、小軍鼓、爵士鼓、鈴鼓、三角、鈴鐺、沙錘等。,還使用壹些有特色的民間打擊樂器,使聲音生動感性。第三,通過加入電聲樂器來豐富樂隊的音色,增加聲音的現代氣息。電子樂器與打擊樂器、傳統弦樂器完美融合,創造出明亮、輕盈、生動的音響效果。第四,加上無詞的人聲哼唱,烘托出優美的音樂氛圍。在這方面,詹姆·圖·林泓是先驅,他的樂隊有壹支混合合唱隊。演出中,伴隨著摩登氣息的節奏,動人的無字混聲哼唱與樂隊演奏的優美旋律交替出現,此起彼伏,極為優美動聽。比如樂隊演奏的貝多芬的《致愛麗絲》和奧芬巴赫的《舟之歌》,都加入了男女無字的混聲,聽起來獨特而優美。
走進溫馨浪漫的詩意國度——輕音樂漫談(五)
輕音樂錄音產品
從80年代開始,輕音樂的演奏逐漸向個性化發展,樂隊的核心不是指揮,而是某壹種樂器的演奏明星。樂隊也從原來的主唱變成了配角。壹些輕音樂樂隊不拘壹格,融合了交響樂、流行音樂、爵士樂、搖滾樂和新時代音樂,與傳統輕音樂樂隊有很大不同。這樣的唱片有很多可以稱之為“新輕音樂”,但除了理查得·克萊德曼(鋼琴)、肯尼斯(薩克斯)、比爾(單簧管)、莫迪亞和奧丁(陶笛和大提琴)、贊菲爾(長笛演奏)、雅尼等人和樂隊的唱片外,大部分都帶有濃厚的“沙龍味”,不能給人高層次的審美享受。
要聽正宗的輕音樂,首選還是三大輕音樂樂隊。其實這三個樂隊的唱片在國內已經占據了主流地位。其中曼托瓦尼的唱片大部分是德卡制作的,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去年,迪卡發行了曼托瓦尼金曲兩部曲合集,收錄了曼托瓦尼樂隊演奏的29首最精彩的金曲。它是收藏品中的珍品。壹些歐美小唱片公司和日本唱片公司也出了很多樂隊的唱片。詹姆斯·林泓是環球影業(原寶麗來)的專屬樂隊,幾十年來錄制了大量精致的唱片,國內能看到的只有30種,是錄制產品最多的輕音樂樂隊。保羅·莫莉亞樂隊的唱片都是飛利浦錄制的,數量很多,而且還有很多近年來新錄制的唱片,錄音水平很高,音效也很棒。其他著名輕音樂樂隊的很多唱片,如亨利·曼奇尼、阿爾弗雷德·豪澤、斯坦利·布萊克、庫爾特·埃德勒·哈根、黑塞等也進入了中國,但目前並不容易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