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覺得中國不是引進來的。
世界古代騎兵地圖
作者-騎士協會
波斯薩珊騎兵,公元前3世紀。
英國準軍事騎兵
長期以來,英國重騎兵發展緩慢,以至於在16世紀,英國人驚訝地發現,他們沒有可以與大陸國家抗衡的重騎兵,於是他們緊急從米蘭購買了2000多套德國步兵盔甲來武裝他們的騎兵,這種騎兵被稱為準軍事騎兵。這種騎兵勉強可以算作重騎兵,但實際上應該算作中型騎兵。
哥特騎兵,典型的維京風格。
卡羅琳的沈重旅程
卡羅琳又騎馬了,裝備全是自己找的,是八世紀歐洲重騎的代表。
克利巴尼奧羅斯
拜占庭重型騎術在查士丁尼壹世時期非常盛行,在貝利撒留和那西塞斯的指揮下,他們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重騎兵身穿盔甲,使用長矛和弓箭。很明顯,實施這樣的突變,就是要讓每壹個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同時具備機動的“射速力”和“沖擊力”。西方軍事史學家將這種騎兵稱為“雙效騎兵”,即那些既能遠距離殺敵,又能近距離發動奇襲的騎兵。拜占庭重騎之後,只有17世紀的重火槍手才有這個功能(包括後來的胸甲騎兵)。我認為553年的卡西林漢姆之戰就是這種騎兵優勢的最好體現。這場戰鬥的對手是法蘭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裝備有頭盔、椴木盾牌、長劍、標槍和戰斧,其中標槍和戰斧可以用於投擲(也就是皇帝2中的斧頭投擲者)。弗蘭克步兵有壹個戰術:當標槍插入敵人的盾牌時,他沖上去踩住手柄把敵人的盾牌拖下來,然後解決敵人。這些法蘭克人都是好鬥且經驗豐富的戰士。拜占庭,有步兵、下馬重騎兵、重騎兵和輕騎兵(主要是匈奴弓箭手),指揮是水仙。戰鬥中,騎兵埋伏在兩翼,前方是步兵集群,最後幾排下馬重騎。法蘭克人首先突破了拜占庭步兵的前幾排,但當他們下馬並再次騎馬加入戰鬥時,法蘭克人的進攻被擋住了。個人認為這可能是那西塞斯的戰術安排:讓法蘭克人堅守正面戰場,為拜占庭重騎兵被兩翼包圍爭取時間。法蘭克人發現後,被拜占庭重騎兵包圍,但這些經驗豐富的步兵立即擺出密集的防禦陣型,準備抵抗拜占庭重騎兵的沖鋒。但拜占庭重騎兵並沒有進攻,而是用弓箭瘋狂射擊。本來法蘭克人如果撤離陣型,可以減少弓箭造成的傷亡,但是他們害怕自己的部隊壹旦分散,拜占庭的重騎兵就會拿著長矛沖鋒。結果就在這樣的猶豫中,法蘭克人吃了大虧,最後輸了。
11世紀之前,拜占庭重騎兵壹直是近東最強大的軍隊,他們的防禦可能是中世紀騎兵中最強的。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經過了嚴格的訓練,有其他兵種的配合。而且拜占庭重視騎射。除了重騎兵,還有很多輕弓手,比如早期的塔坎。
下圖是11世紀的拜占庭重騎兵。
阿拉伯輕騎兵
諾曼
中世紀早期的諾曼騎士,裝備上的主要進步是用大尺寸的鴛鴦盾代替了小圓盾。
諾曼騎兵,公元11世紀
阿瓦爾騎兵,7世紀。
16世紀典型的全身鎧甲
塞爾柱突厥輕騎兵
活躍在中亞的塞爾柱突厥輕騎兵,是拜占庭的眼中釘肉中刺。
十字軍騎士
又壹個十字軍戰士。可見中世紀歐洲騎士的盔甲主要是魚鱗甲和鏈甲。圖中帶護鼻的尖頭頭盔是維京擴張時在歐洲普及的。另壹種流行的頭盔是桶形頭盔。
法國騎士
14世紀的盔甲已經有了全長盔甲的雛形:帶活動面罩的頭盔、胸甲、護手、綁腿等防護裝具已經出現,但各部分仍由鏈甲連接,這是壹個薄弱環節。
下圖是當時法國的國花,戴著壹頂圓錐形帽檐的頭盔(它有個搞笑的名字叫豬頭帽檐)。
阿梅盧克
羅斯騎兵隊
這裏是13世紀的羅斯騎兵。基輔羅斯毗鄰拜占庭,各方面都受其影響。從騎兵裝備來看,可以看到拜占庭騎兵頭戴尖盔,手持大盾,身披魚鱗的痕跡。從戰術上來說,俄羅斯騎兵不僅向拜占庭學習,也向他們的中亞對手學習。基輔羅斯強盛時期,其軍隊成為抵禦中亞遊牧勢力向拜占庭和歐洲滲透的屏障。其實我覺得俄羅斯騎兵對付遊牧騎兵很有經驗。他們曾與無畏的突厥部落(如佩吉內格爾、波羅瓦奇等)作戰。).13世紀,由於連年內戰,國家幾近崩潰,遇到了當時氣勢如虹的蒙古人。結果,大部分地區被蒙古占領。但在此期間,羅斯騎兵仍在楚德湖擊退條頓騎士;在北方,瑞典人也在諾夫哥羅德被擊退。
步兵侍從
壹個步兵打扮的步兵,但是從他靴子上的馬刺可以看出他還是騎兵。
侍從分兩種,壹種是高級侍從,常年跟隨騎士,想壹起上戰場打仗。這種侍從可以升級為騎士,當然也有很多因為費用問題終身擔任侍從的;另壹種是初級的,大多是沒有經驗的年輕人,相當於勤雜工的工作。
勃艮第騎士
15和16世紀的勃艮第弓箭手曾是大膽查理手中的王牌。
意大利雇傭軍
15世紀中期的意大利雇傭兵,身著米蘭風格的全身鎧甲。米蘭是當時歐洲盔甲制造中心之壹,米蘭式的全身盔甲也通過雇傭兵傳入歐洲各地。圖中這支騎兵的頭盔比較簡單,米蘭style也有帶活動帽舌的頭盔。
蒙古騎兵
蒙古汗國和元朝的軍事服飾以精致著稱。蒙古高原的氈帳在被成吉思汗統壹之前,使用的是鯊魚皮鎧甲和羽根鎧甲,後來又使用牛皮內襯的銅鐵鎧甲。
蒙古騎士的盔甲遺跡藏在彼得堡宮殿裏。內層為牛皮,外層為裝甲裝甲。甲片像魚鱗壹樣連在壹起,箭無法穿透。元代居庸關瀛臺所繪浮雕中,有羅泉甲、魚鱗甲、柳葉甲。《黑韃靼略》:“其兵器有柳甲、箍甲(六倍皮)、犄角犄角弓、嘯箭、駝骨箭。”
蒙古騎兵精良的軍事裝備,在相關的歷史文獻和元代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明確的記載。根據Pranno Gabini的說法,蒙古騎兵裝備有兩到三把弓,三個裝滿箭的巨大箭囊,壹把斧頭和壹根拖著武器的繩子。領隊要帶壹把刀尖鋒利但只有壹面刃的砍刀,放在漂亮的刀鞘裏。他們騎的馬都有防護甲,有些士兵的馬也有防護甲。
馬的盔甲由五部分組成,馬的兩側各有壹部分,覆蓋在馬頭上;另壹根釘子放在馬的臀部,用兩邊的釘板系住。這個釘板上留了壹個孔,這樣馬尾辮就可以從孔裏伸出來了。另壹塊盔甲在馬的胸部。他們在馬的額頭上放壹塊鐵板,綁在兩邊的釘板上。
蒙古騎兵的胸甲由四部分組成,壹部分是按照人體形狀從大腿到脖子制作的;另壹塊從頸部到腰部與前面的釘板相連,每個肩膀上固定壹塊鐵板。他們還在每只手臂上各有壹塊盔甲,覆蓋從肩膀到手腕,在每條腿上覆蓋另壹塊盔甲。所有這些盔甲都是用帶扣連接在壹起的。
頭盔的上部由鐵或鋼制成,但保護頸部和喉部的部分由皮革制成。
據普拉諾·加比尼介紹,蒙古騎兵的盔甲非常精美。以柳葉甲為例。他們先做了許多壹指寬、壹掌長的鐵片,在每片鐵片上鉆了八個小孔。他們把三條結實而狹窄的帶子作為基礎,然後把這些鐵片壹個接壹個地放在另壹個上面,這樣這些鐵片就重疊了。他們用細皮線穿過上面的小孔,將這些鐵皮綁在三根皮帶上。在上端,他們系上壹根皮繩,這樣這些鐵皮就牢牢地連在壹起了。就這樣,他們用這些鐵皮做了壹個鐵條,然後把這些鐵條連在壹起,做成盔甲的各個部分。他們將這些部分連接在壹起,制成盔甲來保護人和馬。他們把鐵皮擦得亮亮的,人都能映在上面。
據《中國古裝史》記載,元代有壹種羽根甲,用筋和羽根粘在壹起,所以不能穿。還有大象的蹄子和爪子。蒙古騎兵大多戴頭盔。還有壹種是沒有眉毛的帽型,但是在鼻子上做壹個巨大的護鼻器,挺奇怪的。
蒙古軍隊能稱霸歐亞,是因為騎兵精良。
槍械比賽盔甲
16世紀槍賽戰甲。16世紀是全長甲發展的巔峰,良好的防禦能力顯示了其對抗火器的潛力,為17世紀四分之三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拿破侖騎兵
西班牙輕騎兵
16世紀西班牙輕騎兵,手持摩爾風格的圓盾。偵察任務壹般由輕騎兵執行,但在西班牙,這項工作往往由全身戎裝的重騎兵完成。
穿黑襯衫的德國雇傭兵騎士
繼續來。16和17世紀的德國雇傭兵——黑衫騎士。
16世紀,紐倫堡出現了第壹把燧發槍——左輪手槍。我想這應該是騎兵歷史性的壹刻,從此騎兵的作戰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燧發槍的誕生,騎兵終於有了壹種可以射向疾馳的馬的火器。轉輪手槍誕生之初,並沒有作為軍隊的標準裝備使用(這很正常,事物的發展必然有壹個過程),但壹些貴族騎士卻將其作為防身武器。可能就是這些黑衫騎士,是第壹批大量安裝左輪手槍的騎兵。作為傭兵,他們的裝備很雜,幾乎不存在裝備系統的問題;因為戰爭,他們很快意識到了左輪手槍的價值,所以左輪手槍能在他們中間迅速傳播。
黑騎士的盔甲沒有統壹標準,個人根據習慣配備。就是有的人穿著如圖所示的簡易鏈甲,有的人穿著全身甲,但幾乎都配有多把左輪手槍,從四五把到七八把不等,就像火藥庫壹樣。
匈牙利輕騎兵
16世紀,匈牙利輕騎兵使用鐵錘,這使其能夠在近戰中與重騎兵抗衡。他的盾牌是淚珠形的,在東歐、巴爾幹和土耳其很流行。
16世紀Stradiotti驃騎兵
斯特拉迪奧蒂組織成100-300人不等的小分隊,分布在各個城鎮,潛伏在土耳其人可能入侵的路線上。他們行動迅速果斷,成功阻止了西羅馬的厄運在威尼斯重演。隨後,意大利的許多金融城邦,如米蘭、熱那亞、比薩、錫耶納等都組織了這樣的輕騎兵部隊,統稱為Stradiots。除了希臘人和阿爾巴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匈牙利人也加入了。
這些雇傭兵在意大利戰爭中大放異彩。1495在福爾諾沃,2000支突擊隊從後方突襲,消滅了法國後勤和警衛部隊;在1509年的阿甘代洛,最大的輕騎兵單位包括多達3000名斯特拉迪奧特人;;在1525的帕維亞,500名斯特拉迪奧特人從法軍左翼突入,從而贏得了正常戰鬥。當然,傭兵的忠誠總是要靠錢的,沒錢發工資的城邦只好另想辦法補償。1480年,1500土耳其雇傭兵在那不勒斯叛變,在城內搶劫後離開。
他們的裝備很雜,因為來自不同的國家,只有克羅地亞人堅持使用當地壹種叫sciavona的寬邊劍,其他雇傭兵想用什麽就用什麽。盔甲是東西方特色的混合。長矛是標準裝備。此外,有人使用來自東方的合成弓,也有人使用威尼斯制造的槍和弩。有的人用西班牙式的直刀,有的人用敘利亞式的軍刀。那時的意大利是壹個民族大熔爐。
中國騎兵
其實中國有重騎兵。從漢朝開始,每個朝代都有重騎兵,只是在軍隊中的比例不同。當然,如果在史書上把重騎兵定義為所有馬匹的鎧甲,數量是有限的,但僅就騎兵本身的鎧甲而言,超過10公斤的似乎也不少,已經可以稱之為重騎兵了,但鎧甲中還沒有開發出整體防護裝備(亮甲除外)。
秦朝時期,騎兵所占比例很小(1:100),經常承擔奇襲、迂回、缺糧、追擊等任務。同時,為了加強主力部隊的機動性,還對戰車進行了改進和減重,將戰車和騎手編組在壹起,做到“輕車銳騎”配合作戰。騎兵部隊隸屬於戰車部隊,作為全軍主力,保護戰車部隊側翼。
在秦末的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中,騎兵在戰爭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軍隊中普遍設置了各級指揮官負責騎兵。劉邦組建了壹支精銳騎兵部隊——閬中騎兵。不過戰車還是占據了壹定的地位,雖然作用日漸萎縮,但在當時的百兵中還是排在第壹位的。
漢初騎兵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方陣,有了獨立的戰鬥力,但在著裝上和步兵差別不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踏上了麻鞋(沒有馬靴),也沒有馬鞍(只有厚墊子)和馬鐙。只有部分騎兵有裝甲(8%)。
隨著民族矛盾的加劇,(公元前128 ~公元前119)漢匈之間發生了幾次大的戰役,每次都調動了近20萬騎兵。當時的戰車僅用於保障營地安全或後勤運輸,而騎兵已經成為軍隊的主力並配備相應的騎兵裝備。高馬鞍的制作可以更好的發揮騎兵武器的威力。此外,步兵不同於奴隸社會的奴隸兵,同樣擁有精良的裝備。同時,由於步兵的載荷和重量,需要組成相應的步兵作戰單元來執行不同的任務,裝備的武器也要求多樣化。
因為軍隊包括不同兵種,同壹兵種也有不同的作戰單元,指揮員要根據敵情長短和地形變化,調配不同兵種的兵力,註意不同武器的配合使用,長短結合,相互支援,充分發揮武器的最大威力。在漢朝,人們相當註意使用隊形。當時流行“八陣圖”。在《文選》的註釋中分別是:方陣、圓陣、牛陣(還有壹個對應牛不識字)、沖陣、輪陣、浮陣、飛陣。(公元前121)李廣的四千騎兵和匈奴的四萬騎兵的遭遇,讓圓陣用弩抵擋了兩天,直到援軍到來。
李陵步騎之戰,所列陣型為“前持戟盾,後持弩”,也是防禦陣型。進攻陣型往往以步兵為中心,側翼為騎兵,很容易包抄。
漢代的武器生產由國家直接控制。漢朝為了保證軍隊有充足的武器供應,壹方面設置專職官員主管武器制造業,太傅下的“工試令”負責武器生產。另壹方面,建立了大規模的“兵工廠”。試驗令監督的各種武器被送到軍械庫存放,從這裏分發到相關單位。(軍械庫每個倉庫長100 ~ 200m,壁厚4 ~ 8m,武器分門別類存放。)從漢武帝開始,冶鐵業由政府經營,在全國各地設置了40多個鐵官,不僅促進了鐵的使用,也促進了冶鐵技術的發展,西漢達到了“百煉”的水平。
漢代常用的武器,即大量正式裝備部隊的武器,主要是用於遠程射擊的弩和弓,用於戰鬥的戟、矛、刀、劍,以及盔甲和盾牌。還有壹種掛鉤(金屬旁邊)。弓箭是騎兵不可或缺的武器,漢軍普遍裝備復合弓。另外,在漢代的遠程武器中,弩的使用似乎比弓更廣泛,分為手弩(破)和蹬弩(踏),騎兵只能使用手弩。而強弩被視為漢軍最精良的裝備,而漢室最重要的戰鬥長柄武器長戟也離不開它。而且和戟壹樣重要的還有矛,用途很廣,已經是鋼鐵制品了。短柄武器為刀劍,部分出土鋼劍可長達124CM。漢代開始興起刀,戰國時期沒有出現。漢初仍以鐵劍為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現後,逐漸擠掉劍,成為廣泛使用的兵器。甲胄和盾仍然是漢初的主要盔甲。盾牌由木頭、皮革和鐵制成。常見的樣式是底邊平齊,上端由兩個圓弧組成。中間脊的形狀約為士兵身高的三分之壹(50~60CM)。後來在鐵盾上安裝兩個鉤子,就成了新的武器——鉤子,可攻可守。漢代的鎧甲以“玄甲”為主,即鐵甲,是對傳統皮甲並排逐漸改良和擠壓,由甲片鑲嵌而成。當時使用的甲片可以分為三類。第壹種是大條狀甲片(壹件出土的高23.4CM,寬4.4CM),又稱甲紮,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高度逐漸變矮;第二種釘板比第壹種小得多,形狀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寬2.7~3.4CM,重10 g)。壹般下緣比較直,上緣兩角為弧形。第三種是最小的,比較方,高不到4CM,寬不到2.5CM。這種釘板的另壹種外觀是做成槐葉或柳葉的形狀。用上述三種裝甲板可以編織出兩種裝甲,即大型條形裝甲板制成的裝甲板和中小型裝甲板制成的鱗片裝甲板。另外,有肩章和有肩章是有區別的,大部分騎兵用的是沒有肩章的那種。皮甲成為了真甲的配角,但依然是重要的輔助甲。
重騎兵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是以私兵為軍隊核心的時代,從東漢末年開始,歷經魏晉十六國到南北朝。當時的宗族門閥制度與宗族軍事組織相結合,強大的宗族擁有大量的私人武裝。那些歌不僅依附於農民,也依附於強大宗族的私人武裝。這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系在東漢末年開始惡性發展,魏晉以後愈演愈烈,也影響了當時封建軍隊的構成。當時帶兵的將領都來自富裕的宗族,也有自己的私人軍歌,往往有大量的盔甲和武器。這些裝備精良的私歌組成了他們所指揮的軍隊的核心。這樣,自然引起了軍隊組成、指揮和武器裝備的壹系列變化。早期的私樂不壹定是騎兵,更不是重騎兵。私樂以鐵甲馬具的出現,與五四時期來自北方和西北的遊牧民族有關。在進入中原之前,這些民族都是遊牧經濟,擁有精良的馬匹和騎兵部隊,往往還保留著氏族軍事組織的形式。進入中原後,與強大的氏族聯合,自然門閥與氏族軍事組織體系也結合在壹起,自然導致了軍隊核心的變化,最終出現了鐵甲人加戰馬的重騎兵——甲騎裝備。
據《唐六經》記載,有明光、瑤光、細鱗、山紋、鳥錘、白布、皂卷、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甲、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瑤光、索子、善文、鳥錘、薄鱗為鎧甲,後三者以鎧甲片樣式命名。皮甲、木甲、白布、皂卷、布背都是以制造材料命名的。可見索子和善文是並行的兩種盔甲。
重騎兵所需的各種武器裝備可以分為四類:壹是全套馬具,二是背心式裝備,三是騎兵盔甲,四是戰鬥武器。在當時的馬具中,馬鞍在東漢制作的時候是非常精美的,西晉就有了馬鐙(不過好像西晉的時候馬鐙只是用來蹬馬的,騎馬的時候不用),所以控制馬匹還是相當容易的。至於馬具,通常可以分為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胸的“雞脖子”、保護馬身的“馬甲”、保護馬臀的“大腿”和站在馬臀上的“寄生”(好像是用來保護騎兵背部的)。騎兵鎧甲是從西漢無肩帶鎧甲發展而來的壹種“兩甲”(腋下不相連,所謂“壹為胸壹為背”,肩部用搭扣相連)。南北朝時經常加墊肩的“肩”,同時還有另壹種更貴的盔甲,就是“亮甲”(這種盔甲的特點是胸背兩面)最後是武器,魏晉南北朝騎兵使用的武器,遠程射擊還是弓和弩,戰鬥是戟、銷(旁邊有矛)和大刀,騎兵使用弩,但更多使用弓箭, 兵器作戰時,戟逐漸被針取代,後來是刀針並用,講究劈砍。 雖然當時盔甲是軍隊的核心,但在數量上仍遠不如壹般步兵。
在明代,騎兵使用的火器大多是三眼大口徑短槍或五眼長矛。我以為它的戰術和歐洲龍騎兵差不多,就是騎著馬靜止機動射擊,因為火門炮不可能放在顛簸的馬上。當然,也不排除騎兵經過長期訓練,可以在奔跑的馬背上開火,但那樣的話,訓練成本是很高的。
趙騎兵
戰國趙武靈王胡夫騎射復原圖。所謂胡服,其實就是西北少數民族的服飾,和《脫下妳的外套,華中》裏的渤帶漢族有很大的區別。壹般是短外套,褲子,皮靴,又細又窄,方便活動。趙武靈王是采用這種服裝的第壹人,是中國服裝史上最早的改革家。及膝的短外套是胡夫的壹大特色,最初用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成為普通服飾。
瓦拉幾亞的騎兵
他們大多是輕騎兵,打扮得像俄羅斯人或匈牙利人,長著圓胡子,高高的皮帽上插著羽毛。他們中的壹些人有鎖子甲和小圓盾。裝備和馬術基本都是向土耳其對手學的。羅馬尼亞人除了訓練馬匹行走、小跑和疾馳,還發明了獨特的馬術:普通的馬總是四蹄交替前進,它們的坐騎可以像駱駝壹樣,同時在壹側邁兩條腿。這種惡習在羅馬尼亞山民的牛身上依然可見,用途不明。從16世紀末開始,瓦拉幾亞騎兵成為雇傭兵。有些人在土耳其軍隊中服役,有些人效忠於土耳其的敵人——波蘭、匈牙利和俄羅斯。他們以牛頭為標誌,以中隊(索特尼亞,俄語意為百)為單位。波蘭軍隊中最多有20個這樣的中隊。像土耳其人壹樣,他們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拒絕使用火器,裝備有長矛、馬刀和合成弓。
莫斯科博亞爾騎兵隊
從15世紀下半葉開始,俄羅斯軍隊的構成逐漸從武裝農奴轉變為Boyar。
16世紀末,這種貴族騎兵的數量約為25000人,當然這只是指常備軍。壹旦需要,這支隊伍可以隨時擴充到四五萬人。他們使用的裝備具有強烈的東方特色:外面佩戴鎖子甲和拜占庭尖頂頭盔,前臂佩戴護手。貴族盔甲往往鑲嵌金銀,用皮毛和寶石裝飾;而扈從卻沒有這些盔甲,穿著泡沫釘的衣服,勉強能抵擋弓箭。他們使用的武器是長槍、標槍、砍刀和錘子。到16世紀末,他們逐漸開始裝備手槍,但最基本的武器是合成弓。
俄羅斯的騎馬姿勢和今天的賽馬差不多,高蹬高膝。這種姿勢很適合射箭,但不利於抵禦長槍的沖擊。而且俄馬體型比較小,所以俄騎兵盡量避免正面突擊,更多采用奇襲或以多勝少的戰術,包圍敵人,從四面射擊,不進行對抗。與歐洲騎兵相比,俄羅斯騎兵組織松散。百人是中隊,千人是小組。幾個團組成騎兵師(polk),全軍由6個師組成,分為前衛(perodovoi polk)、左翼(levoi polk)、右翼(pravoi polk)、主力(bolsoi polk)、預備隊(smorozevoi polk)和斥力(ermaulni polk)。每個師使用不同顏色的矛旗,但圖案多為聖喬治十字。
18世紀的伊朗騎兵
1807法國擲彈兵
波蘭翼騎兵(或風騎兵)
13世紀,波蘭人面對兩個主要的敵人:西北部的條頓騎士和東部的蒙古人。面對東線開闊的地形和機動的蒙古騎兵,波蘭軍隊不堪壹擊。1241年,連當時的首都克拉科夫都被蒙古人洗劫壹空。從14世紀開始,波蘭的主要敵人是西部的條頓騎士團,15世紀的13戰爭是波蘭崛起的開始。通過這場戰爭,波蘭不僅驅逐了條頓勢力,還鍛煉了壹支軍隊。15世紀波蘭軍隊構成:典型作戰單位
1,騎士。裝備全甲,馬也是鐵甲。相當於當時西歐國家的騎士裝備。哥哥應該知道當時的全長甲。
2.蘭瑟。裝備半身鎧甲(雖然未經考證,我的分析是指只有上半身防護的鎧甲),戰馬不穿鎧甲輔助騎士攻擊。
3、弓弩手,裝備胸甲。
4、劍士,裝備頭盔和盾牌。
此外,還包括大炮等火器單位,用於打攻堅戰。
1526左右,波蘭人組建常備軍,應對蒙古韃靼突騎。到1563,這支軍隊已經發展到4000多人,而且大部分是騎兵。到1576,騎士只占騎兵的7%。騎兵除了由輕騎兵和騎士組成的重騎兵外,還包括中輕騎兵(哥薩克),裝備火槍和復合弓。
在西格蒙德三世時期(1589-1631),為了維護國防需要,除了國王麾下的常備軍,還有其他幾種類型:
大貴族的私軍,當時不少;另壹種軍隊是哥薩克人。在南方,他們的兵力超過4萬,是波蘭常備軍的重要補充,因為哥薩克在波蘭的註冊經常引起矛盾。軍隊只接受註冊的哥薩克士兵並支付軍餉,這引起了未註冊士兵的不滿,註冊士兵對其中的許多約束感到不滿。因此,盡管哥薩克在波蘭長期服役,但叛亂還是經常發生。
17世紀初,波蘭軍隊主要由騎兵及其指揮官組成。博軍的戰術風格非常大膽,側重於在野戰環境下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在攻堅戰中解決敵人(顯然騎兵占軍隊的大多數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第19回世紀法國鐵甲騎兵軍官
皇家鐵甲騎兵1630
當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許多半獨立聯邦分散在中歐荷蘭和波蘭之間的廣大領土上,這些聯邦壹直聽命於維也納國王,歷史上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為了與當地部隊區分開來,本排士兵在腰間或肩上系上壹條鮮紅的絲帶,並在頭盔或帽子裏插上壹根橡樹枝。他們自豪地稱自己為帝國主義者,皇軍。
帝國鐵甲騎兵也放棄了重矛,換成了兩把手槍。這時候的盔甲去掉了多余的裝飾部分,重點加強了對胸部、背部和頭部的保護。由於冶煉技術的進步,整體重量有所增加。現存最重的盔甲是在奧地利收集的,有42公斤。這些盔甲的表面不再有裝飾,也不像以前那樣密不透風,因為最大的威脅不再是近在咫尺的劍,而是越來越精準的火槍。
瑞典騎兵1632
三十年戰爭始於1618,以“扔出窗外”事件(皇帝的欽差大臣被捷克新教徒扔出窗外)為標誌。1630年,偉大的古斯塔夫·阿道夫率領15000瑞典軍隊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兩年時間橫掃德國版圖。1632他在盧岑大戰中戰死,他的部隊狂熱復仇,取得了戰鬥的勝利。當時已經有15萬人在瑞典的旗幟下戰鬥了!
當時歐洲有四種典型的騎兵,其中最重的是穿著四分之三盔甲的胸甲騎兵。古斯塔夫認為這種騎兵與其性能相比太貴了。輕騎兵已經無法應付火器了;火槍手主要為鐵甲騎兵提供火力掩護,數量少,不能獨立,價格高。但是龍騎兵,古斯塔夫認為這種馬背上的步兵潛力更大。
所以瑞典騎兵由兩種類型的騎兵組成:龍騎兵代替火槍手提供延伸火力覆蓋;輕騎兵成為突擊主力,裝備長劍和手槍。當然,也有少數瑞典貴族戴著胸甲,但不足以讓整個軍隊看起來很好。
這樣,瑞典騎兵就是所謂的中型騎兵。他們穿著簡單的胸甲,戴著水壺頭盔。配備兩把手槍,使用的直劍也比其他國家的長。沖鋒時要求他們使用劍,第壹批騎兵允許使用火器,最後壹批騎兵作為預備隊。每個騎兵營由8個連組成,每個連有125人。其實每個營總是4連到8連不等。
瑞典騎兵中最優秀的士兵來自芬蘭,被稱為Hakkapelis。這個術語來源於他們在戰鬥中的呼號(笑聲),意思是“把他們剁成排骨!”
克倫威爾騎兵(國會軍)1645
在英國內戰中,西北省份普遍支持國王,而商業和制造業發達的東南省份則站在國會壹邊。1644年冬天,已經被任命為騎兵總司令的克倫威爾開始重組他的部隊。馬背上的火槍手,或者說馬背上的長槍手,幾乎完全被廢除了。他們的服飾與保皇黨騎兵沒有太大區別。皮衣披胸甲,戴壺形頭盔。使用單刃長劍,有時使用傳統戰斧。配有手槍的軍官偶爾會攜帶壹支長卡賓槍。
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紀律嚴明。這個綽號(伊隆塞德)是魯珀特王子給克倫威爾的,後來成為他的軍隊的稱號。不是指士兵穿的盔甲,而是指他們的堅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