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1918—1976年),中國作曲家、音樂學家。1918年6月27日出生在江蘇徐州壹個基督教徒家庭,1976年7月27日病逝於北京。早年在當地的中小學校讀書,1935年入開封河南大學化學系學習。在“壹二·九”運動的影響下,參加當地的救亡運動,開始表現了他對音樂的特殊興趣和才能。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參加抗敵後援會巡回演劇第三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抗敵演劇隊第十隊及二戰區犧牲救國同盟會政工隊,從事音樂工作。1939年冬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1940年7月,隨陜甘寧邊區民眾劇團赴各地巡回演出,使他對民間傳統音樂有了廣泛而深入的接觸。解放戰爭時期,馬可隨魯迅藝術學院赴東北解放區從事音樂工作。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先後在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中國戲曲研究院音樂研究室、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歌劇團和《人民音樂》編輯部等單位擔任領導工作,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和書記處書記。
馬可是在中國革命鬥爭中成長起來的壹大批音樂家的代表之壹。他壹生***寫了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500多首。其中有廣泛群眾影響的作品是:歌曲《別讓鬼子過黃河》、《老百姓戰歌》、《賀龍》、《南泥灣》、《紀念碑》(民歌聯唱《七月裏在邊區》之壹)、《我們是民主青年》、《自們工人有力量》、《做工謠》、《人定勝天》、《燕子》、《揀豆豆》和《伽椰琴,妳有多少弦》,大型聲樂作品《呂梁山大合唱》,秧歌劇《夫妻識字》、《周子山》(與張魯等人合作),歌劇《白毛女》(與張魯、瞿維等合作)、《小二黑結婚》,管弦樂《陜北組曲》等。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始終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力求使自己作品的題材內容密切結合群眾鬥爭的需要,音樂語言具有鮮明的民族化、群眾化的特色,作品深刻而生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的各個側面。
馬可對中國新歌劇的創作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44年他參加了歌劇《白毛女》的創作,是該劇的主要作曲者之壹。解放戰爭時期,他根據東北地區的土地改革鬥爭寫了歌劇《血海深仇》和《荒火》;1952年他又創作了歌劇《小二黑結婚》。《白毛女》和《小二黑結婚》這兩部歌劇的創作和演出,為中國新歌劇的形成和鞏固發展,奠定了了堅實的基礎。他還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發表了許多關於歌劇創作問題的理論文章。
冼星海:冼星海是位飲譽世界樂壇的作曲家,也是新加坡養正學校的驕傲!為什麽他當上了圖書館助理員?為什麽他有兩個妻子?為什麽他客死他鄉?
冼星海(1905-1945),原籍番禺,1905年5月出生於澳門。其父是船工,在冼氏未誕生時已經過世;見光即無父,自幼就與母相依為命,靠外祖父生活。1911年,時年六歲,其外祖父逝世,生活無靠,母子倆遂流落到馬來亞,母親當上了傭人,糊口過日子。冼氏讀過三四年私塾,曾在聖安得烈英校上過課。14歲那年,隨母到新加坡申請入養正,寄宿在校,半工半讀,工作是負責管理搖鈴,直到1921年六月,高級小學三年級畢業為止。當時冼氏為區健夫所賞識,選他加入其在1917年創設的銅樂鼓喇叭隊。因具音樂天賦,不久升任金線三粒星肩章的樂隊隊長及指揮。區氏不在時,代行其職權。這段時期,樂隊所吹奏的曲譜,全是雄渾壯烈的軍歌和進行曲,對冼氏往後之音樂創作有深遠的影響。16歲時隨林耀翔校長到廣州之嶺南大學附屬學校升學。1925年入嶺南大學文科。1926年,他到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主修理論與小提琴,同時任該圖書館助理員,以維持生計。1928年入上海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學習。這時期他參加了田漢等人搞的“南國社”活動。1929年他到法國深造,半工半讀。1930年2月他到巴黎先後跟奧別多菲爾·加隆學小提琴和音樂理論。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作曲班,隨印象派作曲家杜卡學習。1935年回到中國。1936年他為影片《夜半歌聲》,《青年進行曲》和《狀誌淩雲》配樂。1937年為話劇《日出》,《雷雨》,《太平天國》作曲配樂。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爆發,他參加了由洪深領導的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到蘇州等地宣傳抗日。冼氏加入了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後離開到延安去。1939年他的力作〈黃河大合唱〉出爐了!冼氏受聶耳(1912-1935)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他在悼念聶耳辭世三周年壹文中,寫道:“聶耳先生雖然沒有像許多音樂家壹樣的環境與修養,然而他具有的是青年活潑的創造力和鬥爭性的特點,因此,他的作品得到了廣大群眾之愛好與傳誦。尤其在目前,不論在前線或後方,都有成千上萬的群眾歌唱著《義勇軍進行曲》,甚至國際上都公認《義勇軍進行曲》是中國最雄偉的壹首歌曲。聶耳先生的偉大就在此。他永遠是年青的音樂家,他永遠站在青年音樂家的前面,他已經給我們開辟了壹條中國新興音樂的大路。”
1940年5月他到蘇聯為抗戰記錄影片《延安與八路軍》作曲,配音。
冼氏是位多產作曲,直至去蘇聯之前,他創作了《運動會》,《戰歌》,《救國軍歌》,《在太行山上》,《遊擊軍》,《江南三月》,《到敵人後方去》,《軍民進行曲》,《生產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壹八大合唱》,《犧盟大合唱》。其中以《黃河大合唱》,飲譽樂壇。冼氏早年立誌創作具有東方民族色彩的音樂,《黃河大合唱》可說是十分充分體現了他努力的方向和抱負。
在蘇聯期間,他創作了《民族解放交響樂》,完成了《黃河大合唱》交響樂樂譜,第二交響樂《神聖之戰》,第二組曲《牧馬詞》,第三組曲《敕勒歌》,第四組曲《滿江紅》,《中國生活》,《阿曼蓋爾達》,《中國狂想曲》。《中國生活》反映出他對祖國的思念。
冼氏在蘇俄生活極為困苦,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冼氏圖從蒙古回國,因受阻只好留居下來。壹次因排隊輪購糧食時,暈倒街頭,幸得壹位蘇聯女青年之救助,過了險關,後他們結成夫婦。他在延安之妻錢韻玲,當時可能不知情,後也改嫁了。由於生活艱苦,營養不足,凍餓成病,延誤醫療,1945年10月30日患肺病客死他鄉。他在貧困中成長,壹生親歷了中華民族百般受侮辱和欺淩,眼見同胞到處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悲慘人間。他積極地創作支援抗戰,他來到了天寒地凍的蘇聯,在饑寒交迫中,仍舊辛勤作曲,不幸積勞成疾,在深深的鄉愁中客死他鄉,時方40,精華早逝。雖然他看不到中華民族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他的作品仍舊繼續動員和鼓舞著中華民族,與日寇周旋到底。他以西方之長,創作出具有民族色彩音樂的作曲道路,給振興中華文化的崇高事業,指出了新的方向!當人們提起養正,就會想起冼星海,當人們聽到《黃河大合唱》那雄偉悲壯的歌聲,就會想起冼星海,被他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崇高人格,深深地感動。
/GB/shizheng/252/5252/5253/20010606/482924.html
賀綠汀:(1903-1999) 湖南邵陽人。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後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盧溝橋抗戰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隊第1隊,後在重慶育才學校任教。皖南事變後,參加新四軍,在軍部和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從事音樂創作和教學工作。1943年赴延安,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1945年後在華北大學任教。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文工團團長。1949年加入中國***產黨。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全國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主要音樂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遊擊隊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樂《森吉德瑪》、《晚會》等。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賀綠汀,1903年出生於湖南邵陽壹戶貧困農家。二十歲時,他走進長沙 (新聞) 嶽雲藝術專修學校,攻讀繪畫與音樂,兩年後留校任音樂教員。1931年,賀綠汀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三年後在俄國作曲家齊爾品舉辦的征求中國風味鋼琴曲”比賽中,以《牧童短笛》和《搖籃曲》獲得壹等獎和名譽二等獎。這年,他進入電影界,先後為電影《船家女》、《都市風光》、《十字街頭》、《馬路天使》和話劇《復活》、《武則天》等二十多部影劇配樂,創作了《搖船歌》、《背纖歌》、《春天裏》、《怨別離》等膾炙人口的歌曲。
抗戰期間,他參加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劇隊,奔赴各地宣傳抗日,並創作了不朽歌曲《遊擊隊歌》,以及《全面抗戰》、《弟兄們拉起手來》、《上戰場》、《保家鄉》等鼓舞人們鬥誌的抗戰歌曲。1943年,賀綠汀到達延安,在魯藝教書。《前進,人民的解放軍》、《新中國的青年》、《新民主進行曲》等,是他解放戰爭期間創作的歌曲,風靡壹時。
解放後,賀綠汀先生將主要精力放在音樂教學上。他壹直擔任上海音樂學院 (新聞) 院長的職務,並創辦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和附小,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音樂人才。這期間,他還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並且寫下《我對戲曲音樂改革的意見》、《論音樂的創作》、《民族音樂問題》等文章,為中國音樂事業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聶耳: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壹作紫藝。筆名曾用過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
大革命時期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十八歲到上海,翌年考進“明月歌舞團”,向黎錦暉學習作曲。因不滿劇團的方針,於1932年退出,去北平與李元慶等開展革命音樂活動。後回上海參加劇聯音樂小組,發起組織了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並在聯華影業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為左翼進步電影、話劇、舞臺劇作曲。1933年在創作上初試鋒芒,創作了《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壹新。1934年是他的“音樂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壹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後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他從事音樂創作時間只有兩年左右,卻為八部電影、三部話劇、壹部舞臺劇寫了二十首主題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據民間音樂整理改編的民族器樂合奏四首、口琴曲兩首,***創作了四十壹首音樂作品。此外還發表了《黎錦暉的“芭蕉葉上詩”》、《中國歌舞短論》等十五篇戰鬥性的音樂論文和《時代青年》等三部電影劇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準備經歐洲去蘇聯求學,不幸於遊泳時溺死於藤澤市鵠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時代精神,第壹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光輝形象,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金蛇狂舞》:1934年,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並親自指揮灌成唱片。《倒八板》是《老六板》的變體。它將後者的尾部變化發展,作為樂曲的開始,故俗稱《倒八板》。
第二段又將原曲中的“工”更換成“凡”,轉入上四度宮調系統,情緒趨於明朗熱烈,故也稱它為《凡忘工》或《絕工板》。第三段則采用“螺螄結頂”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達到全曲高潮。樂曲配以激越的鑼鼓,更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聶耳將其定名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對新中國的堅強信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1932年:《進行曲》(口琴曲),《圓舞曲》,《天倫之愛》(歌舞曲)。
1933年:《開礦歌》,《饑寒交迫之歌》,《賣報歌》。
1934年:《走出攝影場》,《壹個女明星》,《雪飛花》,《翠湖春曉》,《壹個女明星》,《雪花飛》,《翠湖春曉》,《僉蛇狂舞》,《昭君和番》,《賣報之聲》,《小野貓》,《打磚歌》,((碼頭工人),《苦力歌》,《畢業歌》,《大路歌》,《開路先鋒》,《飛花歌》。
1935年:《告別南洋》,《春回來了》,《慰勞歌》,《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長江》,《采菱歌》,《鐵蹄下的歌女》,《義勇軍進行曲》,《無題(雷)》,《小工人》,《傷兵歌》,《白雪歌》,《采茶歌》,《茶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