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炎炎夏日,除了冰西瓜,凍檸檬茶,空調,我們還可以看壹些慢悠悠的閑書,會給妳帶來通透涼爽呀。下面是適合夏日閱讀的勵誌書籍:
01、《枕草子》
“夏天是夜裏最好。有月亮的時候,這是不必說了,就是暗夜,有螢火到處飛著,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時候,連下雨也有意思。”這是《枕草子》壹開頭、也是最出名的“四時的情趣”中關於夏天的體悟。
我特別喜歡星星,連帶著喜歡月亮。記憶裏,有許多關於夏夜的美好。外公大大的蒲扇,父親在院子裏打開的女兒紅,和弟弟壹起抓的螢火蟲,黑夜裏擡頭看著月亮鼓起勇氣唱著歌回家的路,和戀人牽手吹的風....
關於夏夜,總覺美好。
其實書中所記,無非是日常瑣事,但在作者看來,處處皆有意思。在酷夏中讀這樣簡單又有趣的文字,會覺得心靜又涼。
感受的碎片、日常的詩意;散漫中帶著細膩,冷靜中透著熱情;旁觀人間,也旁觀自己。
讓我想起句話,“對人世的熱情,戀戀不舍,耿耿於懷,是做人的本分,是神諭。寫作更是,對自己、對人生與世界的壹份情意。”
02、《島上書店》
我之前其實不屑看此類心靈雞湯暢銷書的,這次是因為無意間瞥到腰封上的壹句話: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壹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突然壹瞬間,心裏某個地方就柔軟了下來,打開了這本書。(所以,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需要雞湯的)
主人公,人近中年,在壹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壹家書店。 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壹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之後壹個意外的棄嬰出現,改變了壹切,他的生活開始和別人交織....很老套的故事情節。
但這確實是壹本非常適合在寂寞中,困境中或者是遇到過人生挫折的人看的書。每個人的壹生中都有壹段或者幾段艱難的時刻,可這些時刻也往往會被愛而拯救。
我的前男友曾對我說,“妳對我很重要。因為妳,我覺得自己變好了很多,我不再是過去那個活在陰影裏的人了。”
那時我特別真實地感受到愛的力量和他說這話的真誠。為此記得很久。
雖然後來壹切煙消雲散,再說的話也成了謊言,但我至今始終相信愛有魔力。
我們因為愛壹個人而愛上世界上的其他人事物。這是魔力。在愛中的人會有壹股趨向完美的動力,不斷獲得成長和勇氣,度過人生的不幸與悲哀,甚至戰勝死亡的恐懼。這就是愛的魔幻又現實的力量。
只要有愛,就無人是荒島。
很喜歡書中主角A.J.費裏克說的壹句話,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03、《威尼斯日記》
作家任曉雯說這本書是“真正嫻靜之書”:
“有人說這年頭天都塌了,作家必須關心世道。其實未必。就像亂中趕路,突然停下,指著壹朵花說:妳看,真美。這美,於路、於方向、於前境,都無甚意義。而此刻此地,生命的意義,是停在這美裏的。慌張絕望處,更該熱愛文學音樂,及壹切的美。”
我其實作為壹個表達觀點的人,也常被人推著走。發生壹些社會時事,總有人會要求妳說些什麽,要求妳必須關心世道。很不悅。
真的,人有的時候,或許就是只想關心壹下手邊的那朵花,眼前的那條路,身邊的那個人。所以我完全理解作者的不問世事。
我也壹直很篤信,在兵荒馬亂之際,藝術和文學的重要性才最彰顯。在人心不安時,就只是享受壹些最細微的美好,才是最能感知生命意義的時刻。
我喜歡書裏這樣的片段:“那個傾斜的鐘樓,鐘敲得很猖狂,音質特別,是預感到自己要倒了嗎?我特地穿過小巷尋到它腳下,仰望許久。它就在那裏斜著,堅持不說話,只敲鐘。”
04、《浮生六記》
又是壹本適合夏夜無事閱讀的閑書。
浮生六記,說是六篇,其實如今僅存四卷。浮生二字,是李白的“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所以,基本大部分都在談論生活細節,為歡之事。
上次看這本書是四年前了,當時和阿姨討論的不亦樂乎。
如今再看,竟還是覺得妙趣橫生。
說實話,古代能夠稱得上佳話的夫妻不多,若都是才子佳人的更是屈指可數。而像作者沈復壹般用如此深情的文字描述自己的女人的,幾乎沒有。
他生生用他不厭其煩娓娓道來的生活瑣事,壹字壹句繾綣深情,讓我記住了她的妻子,陳蕓。壹個平凡,卻風雅感性又活潑沈靜的女子。
古來肯布衣蔬食過日子的夫妻,許多都是迫於無奈,平心而論,他們二人過的著實清寒不已,但漫長時光裏,竟然還能過的如此風流倜儻,閑散風雅,情暖溫柔,真的不得不說是陳蕓的光彩。
但沈復呢,不僅對她極好,也絕不掩飾她的光芒,這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實屬不易。
總之,穿越幾百年,看到這樣把平凡日子過出味道的二人,會讓妳對於平凡且不易的生活心生寬容,對於終會趨於平靜和瑣碎的.愛情及婚姻添那麽幾分期許。
05、《退步集》
退步集我之前也斷斷續續看了很久,這次才壹口氣讀完。
那個年代對我來說是陌生的,但讀完發現,其實每個年代都是近似的。
那個年代種種問題的根源到現在都沒有變:是為了錢,為了權,為了飯碗;骨子裏是深深的 ,對藝術,對人文,對知識的輕蔑。
不是嗎?
陳老是有很多非議的,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就是個自視甚高的老憤青,喜歡他的人又覺得他痞氣可愛的不行。
我大概處於中間,所以並不怎麽看他的書,但因為終歸是學過幾年美術的人,被他壹篇《我們為什麽要學油畫》吸引地買了這本書。
這個對於中國的歷史文化,教育體制,人們的善忘憤怒了壹輩子的老人,其實並沒有太憤青。
他的問題也許不是在於對體制的不適應,而是他的不願適應。
但是,在這個麻木的社會裏,還有沒麻木的人。敢於直面慘淡現實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哪怕痛苦來的要比采取鴕鳥心態的人更猛烈。
而我讀完,大概明白了這本書為什麽叫《退步集》,不僅僅只是我們的社會對於文化對於美術對於藝術的退步,更是他自己的“退步”,他決定不做那個“發展“和”進步”的人,因為他們反而摧毀了自己。
如果“進步”如此令人疲倦,做個“退步”的人又何妨呢?
我覺得蠻好。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06、《不如遊泳》
我不會遊泳,淹過壹次,從此怕水。這幾年嘗試學過幾次,總有各種原因沒有學成。
但是我又是個特別喜歡大海的人,喜歡壹切海邊的城市,想以後的家都可以面朝大海。
怕水,卻也愛水。看到那些蔚藍水面的畫面,就忍不住心動。
這本書,說實話其實沒有那麽有趣。作者講了遊泳的歷史,他自己的經歷,遊泳帶來的變化,有的地方讀來晦澀,我是快速跳過去的。但對於喜愛遊泳的人來說,應該是可以滿足許多吧。
而我,就權當收藏壹下這海藍色的書皮吧。然後去夢裏,在我喜愛的大海裏漂浮壹會兒。
07、《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說句實話,馬爾克斯總是能讓我羞愧自己想象力的匱乏和庸碌生活的單調。
而且我壹直是不太看他的作品的,不是因為他寫的不好,恰恰相反,他寫的太好,讓我每次拿起他的書,瞬間湧上來的幾乎是惶恐。
“因為下壹秒妳就不知道要被什麽樣的排山倒海的巨浪劈頭蓋臉地在轟然鳴響中以什麽樣的味道將自己全然卷入什麽樣的激流的浪尖或者黑暗的谷底。”
這壹次,依舊如此。只是我的心態平和了許多,我開始在最開始就接受壹個殘酷的真相,就是:每壹個天使在人間的磨礪終要以壹個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場。
我們與其期望天使在人間的存活,還不如只在遙遠的遙遠的地方聽他們的歌聲。世間的就在世間匍匐,天空的就在天空翺翔。
不要為他們太難過,也別把他們拉下人間。
至於我們自己,不做天使,也不做魔鬼,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
08、《古道》
正如羅伯特·麥克法倫在題記中所引,“寫旅行的已有很多,可寫道路的就太少了”,這本《古道》是寫“道路、步行和想象間的關系”,作者說,“其中的很多思考都是在步行時完成的,而且也只有在步行時才能完成”;
“從我的腳跟到腳尖是29.7厘米,折合11.7英寸。這是我步伐的單位,也是我思想的單位”。
這句話燃到了我,讓我買了這本書。
看完不得不說,非常舒服的文字,非常開闊的視野,從古道到海路,從歷史到人文,娓娓道來,極其優美。
09、《時間的果》
“生而有涯,精力有限,我越來越舍不得拿去應對外界,只想向內營養自己。”
我慢慢開始贊同這句話,但還沒做到。而作者黎戈大概是真的這麽去踐行的人。
她和劉瑜是70後女作家裏我很喜歡的兩位。
劉瑜的書我是壹本也不會錯過的,詼諧卻深刻的文字,並不振聾發聵,卻每每讓我醍醐灌頂,社會,政治,文化,在她筆下給我展開完全不同的壹個視角。
而黎戈呢,我會選擇在浮躁或者被生活消耗時打開她的書。
她分享自己的閱讀,生活的思悟,都那麽簡靜有余韻。從她的文字視角裏,會發現生活可以這麽動人和柔軟,瑣碎的小事在她眼裏閃著平和的光亮。
而我現在才理解她在這本書裏說的,“陸續清除掉壹些長久以來讓我覺得不適合壓抑的關系,心裏像去掉蔓生雜草的植物壹樣,日益清明有力”的意味。
有些關系和情感,是在不斷消耗自己的,讓自己變成更差的人。
所以只有能滋養自己內心,汲取營養,不斷向上生長的才值得留下。
我們可能還做不到不應對外界,但我們可以向內營養自己。
包括友誼,愛情,生活,旅行和書籍。
10、《撒哈拉的故事》
這是壹本我在八歲那年就看的書,那本書搬家數次估計也早就被母親丟了,那個版本是早已絕版了,但封皮兒我記得很清楚,黃色的,沙漠裏壹個駱駝的影子。
那個場景後來不止壹次出現在我人生各個階段的夢境裏,在每壹次我快要忘記我被風吹起發角和衣袂的夜晚裏。
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這本書的精彩和意義。但它絕對可以在妳身邊放很久很久,多少年都不會落伍。
其實我不用看,也記得這本書裏的每壹個場景。我也曾害怕,當我長大後再看此書,沒有了年少時的熱血澎湃,沒有了那個夏日下午滿眼的星光閃爍。
但這個夏天我依舊拿起它看了,我很欣喜地發現,我依然會為了裏面的每壹個情節而動容,我依然會因為三毛跟荷西為無食材做飯的場景抿嘴,依然會因為他們在沙漠裏陷入困境幾乎喪命而揪心,依然會因為裏面的每壹句話語,而長嘆,世間怎會有如此美好的人兒。
她不僅是壹個旅行者,壹個作家,還是壹個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偶像。
相比她,我連她的壹個腳趾甲蓋兒都望塵莫及。
這本書,是打開我世界的壹扇門,更是保持我自己的那盞回家的燈。
從前是,如今是,以後依舊會是。
啊哈,以上的書,個人的喜好為主。
另外,我寫過幾篇關於讀書的文字,都提過看書是我覺得世上最不功利的事了,如果為了學到什麽知識而閱讀,想看完書就擁有得到什麽領悟和蛻變,那可能就勉為其難,也因人而異了。
嗯,不如別那麽認真,別那麽認真。
就把這些書,當作“像洗衣服的間歇,用舊茶杯喝壹口好滋味的瓜片,給微茫日常添了份靜氣。”
就像夏天,穿著人字拖,捧著半旯西瓜,穿著背心,吹著風兒,就足夠笑著說好舒服,如果還有海浪和戀愛當然就更完美。
但沒有,也足夠欣喜。
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