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時代開始,錢乃榮幾乎研究了壹輩子上海話,對上海話的內幕了如指掌,對上海話的感情已經到了“執拗”的地步。我是上海人,我熱愛上海的語言。回想起來,錢乃榮說,這壹切都是從45年前的壹張手寫紙條開始的。1962剛上大學的錢乃榮,很幸運地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找到了趙元任的《現代吳語研究》。“這本書,寫於1928,是用現代語言學方法研究漢語方言的開山之作,在當時對我影響很大。當時我馬上把書借出去,把上海話的章節都抄下來,把上海話的舊派和新派音韻都抄下來。”
50多年後,錢乃榮分兩次考察了吳語的40多個方言點,其中包括趙元任經過的33個方言點。在江陰的南京中學(當年叫南京書院),錢乃榮找到了流著淚的76歲老人王維祖。他說:“當趙元任來到這裏的時候,我只有16歲。他帶了壹把口琴,邊吹邊錄音。60年過去了,沒想到還會有人來找我。”這麽多年過去了,錢乃榮在走趙元任的足跡時發現,“他們都老了,有的已經走了,但他們周圍的語言並不老,而且隨著發展而生生不息。現在很多讀音不同的單詞都是壹樣的。比如“娛”原來的音和“女”差不多,現在大家都讀“魚”;“賤”的原音類似於“泥”,現在讀作“移”。就這樣,錢乃榮壹路走來錄音,磨破了幾雙鞋,帶回了150多盤磁帶。因為勤奮的調查和深入的研究,他終於寫出了654.38+0.7萬余字的《當代吳語研究》,和趙元任先生的《現代吳語研究》成為壹個有機的連續體,使我們第壹次清晰地觀察到分布在壹個大的方言區的30多個方言點在過去的60年裏發生了什麽系統的變化。與語言學結緣,始於手寫抄寫。
錢乃榮的學術追求總是伴隨著臨摹。他還向記者展示了他抄寫《現代漢語》老師時的課堂筆記,以及、唐在1962出版的《上海話內部分歧》。中國方言學史上第壹篇研究各地方言內部差異的論文發表在當時的《復旦學報》上,錢乃榮用手逐字逐句抄下來。後來這兩位老師成了他的研究生導師。
“即使是壹個偶然的決定,也會改變妳的壹生。”錢乃榮當時可能沒有想到,這些手寫的筆記,終於有壹天派上了用場。文革中,中文系被徹底打垮,很多書被卷走。大熱天,連下幾天大雨,洪水壹直漲到錢乃榮住的房子,壹摞筆記本書全被水浸濕了。第二天,他不得不把筆記本搬到太陽底下,但最後,他只留下了兩本筆記,《語言學概論》和《現代漢語》。後來,在只有兩個音符的陪伴下,他走上了語言學研究的道路。“所以,每次走進教室,我都要給新生上壹堂語言學導論或者現代漢語的課。我總要給學生們講壹句上海的老話,叫‘好記性不像壞筆’,還有壹句是我自己的說法。”
環遊世界尋找上海話的文化遺產
為了盡可能全面地掌握研究材料,錢乃榮收集了幾十年來美、日、法等國及上海的西方傳教士和日本學者在上海出版的30余部上海話著作,如英國傳教士艾於1868年在上海出版的中國第壹部口語語法書《上海話語法》,艾於1869年出版的《上海話集》等。美國傳教士弗朗西斯·李斯特·霍克斯·波特1920年出版的上海話教材,法國傳教士浦1941年出版的上海話語法,1928年出版的上海話聖經等他甚至在1850年在美國伯克利大學圖書館復制了英國人整理的手稿。錢乃榮在日本三年期間,仿制了日本人收藏的《三笑》、《金扇》、《明珠塔》,其中有些甚至不是上海圖書館收藏的。這次在荷蘭的會議結束後,錢乃榮去了法國。壹位年輕的網友是當地的醫生,也是上海話的“粉絲”,送給他壹份珍貴的禮物。他花了240歐元在裏昂的壹個圖書館做了壹個PDF文件,裏面有法國傳教士蒲於1950年在上海塗山灣出版的《上海話詞典》。“這可能是傳教士留下的最後壹本也是最詳細的上海話詞典。我在徐家匯的圖書館找,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找到。沒想到在法國找到了。”錢乃榮高興地說,心裏的快樂無以言表。浦在1939寫的原版《上海話教程》,是壹直支持錢乃榮學習上海話的向明中學班主任鄭定樂老師送給他的。“這些材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知道,在各地語言中,上海話留下的文化底蘊是最豐富、最多的!”15000單詞與“上海話輸入法”
錢乃榮教授說,如今是網絡時代,很多年輕人喜歡用上海話聊天,但文字的具體寫法多種多樣。再加上沒有相應的輸入法,很多人選擇用拼音代替打不出來的字。導致很多平時語言交流沒有障礙的朋友在網上交流不暢。因此,要保持上海話的生命力,建立上海話輸入法勢在必行。
建立“上海話詞匯數字化”項目的想法,源於兩年前世博會上海語言論壇上的壹場爭論。當時有專家提出“網絡的未來不可估量,不能進入計算機的文字勢必面臨消亡的命運。”迫在眉睫的危機感讓坐在這裏的語言專家忐忑不安,但這是壹項需要技術支持才能將語言數字化的工作。"直到我遇見鄭小俊,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前年,上海大學物理系學生鄭小俊因癡迷上海話,在網上認識了錢乃榮,並特意去聽了錢老師講授的“上海話與上海民俗文化”等選修課。他們壹拍即合,開始了上海話輸入法軟件的設計。同樣是在2012年,錢乃榮申報的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上海話詞匯數字化”已獲批,設計了壹款擁有15000個單詞和“上海話拼音方案”的上海話輸入法軟件。將《上海話詞典》中的15000個詞條與《上海話拼音方案》對接,做壹個上海話專用的輸入法。2013年9月,輸入法最關鍵的環節——拼音與漢字的對接將完成。以後上海話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打。比如“礙”字輸入為“nge”,而“鈍”字輸入為“dhen”。錢教授說,很多上海人說上海話都是帶普通話的,所以這種輸入法也應該包括上海話用的普通話詞。屆時,輸入法會附帶專門的上海話詞匯詞庫。
填補海派語言文化的空白,潛心研究自己獨特的輸入法。
錢乃榮教授是著名的上海話研究專家,壹直為上海話的保護和傳承而努力。2007年8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了錢乃榮教授主編的70萬字的《上海話詞典》,2008年2月又出版了附有900句的《上海話詞典》拼音輸入版。這部大詞典填補了國內空白,2008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作品三等獎。
2008年8月1日,由錢乃榮教授及其學生研發的壹款匯集了25000個上海話單詞並與《上海話拼音方案》相銜接的上海話輸入法也設計完成並開始在網站上下載。截至目前,已有數十萬人下載了該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