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改變了商周時期古樸的風格,創造了壹大批具有造型、圖案和工藝風格的新的藝術珍品,為中華玉文化寫下了輝煌的壹頁。然而,長期以來,在古玉的鑒定和研究領域,人們壹直習慣於將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統稱為春秋,將其藝術風格組合成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作品風格。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和新材料的不斷豐富,我們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有了進壹步的了解和認識。通過仔細觀察對比,不難發現春秋戰國時期在工藝和裝飾上存在壹些差異。
壹、春秋玉:
根據考古資料,春秋時期的玉器是西周玉器的延續和發展。早期用雙陰線刻畫圖案還是不錯的,但在裝飾上,西周晚期進壹步加強了單個或交織的龍紋在壹定形狀上的雕刻,以至於主體形狀上經常出現許多細小畸形的龍紋,布局密集,空間不大。如河南光山縣黃夫婦墓出土的玉虎,虎形扁平,背拱低,四肢彎曲,尾部卷曲。雖然老虎看起來比較呆板,沒有很強的運動感,但是老虎身上的裝飾特別搶眼。除了腹部、臉頰和四肢上的幾個幾何圖案,上面布滿了畸形的龍紋,上下交錯,左右呼應。這種獨特的雙陰線工藝和“有形於形”的裝飾手法,在春秋初期的玉器中十分流行,可謂春秋初期玉器的壹大特色。
春秋中期以後,這種密集的凹版裝飾線條逐漸稀疏,多以較寬的斜刀雕刻。後期線條雕刻技術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藏於地下的淺浮雕技術的盛行。如山西太原金勝村金清趙墓出土的硫化玉和,不僅工藝精湛,打磨精美,而且由於淺浮雕技法的運用和較為抽象簡化的龍紋,具有深刻的立體效果和壹定的神秘感。
值得註意的是,這種流行於春秋時期、寄生於造型中的密集抽象的龍紋裝飾,隨著人們審美意識和文化觀念的變化而逐漸消失。正如吳堂海先生在《認識古玉》中所說,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盛行的有豪放龍紋的眼,退化為雲谷,逐漸發展為谷紋、蒲紋、胸釘紋等工整的幾何紋。這裏不討論戰國時期玉器上常見的雲紋、谷紋是否由春秋時期的龍紋演變而來,但可以肯定地說,春秋時期玉器上盛行的密密麻麻、細小的龍紋不可能出現在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中期以後)。雖然戰國墓葬中仍有類似玉器出土,但筆者認為應該是春秋時期(或戰國早期)的遺物。因為藝術是壹定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和簡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審美趣味和意識的變化,其風格也壹定會有所創新。換句話說,不同的社會時尚必然會產生不同的藝術風格。玉器如此,其他工藝品也是如此。
二、戰國玉器:
由於戰國時期社會的變遷、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儒家思想賦予玉的各種道德文化內涵,戰國時期的王公貴族都以佩戴玉器為時尚。從目前的考古資料可以看出,戰國時期的玉器比春秋時期更加豐富,突破了春秋時期多為小件的裝飾玉和陪葬玉,出現了大型的玉硫、玉壁、龍形飾和鉤。工藝更精更精致,以空樓、淺浮雕技法、構思巧妙、造型獨特著稱。裝飾更加多變,不僅有山谷紋、雲紋等幾何圖案,還有蝸牛玻璃紋、馬賽克紋、描繪自然生活的圖案。同時,戰國玉器作品中神獸的雕刻充滿了壹種緊張的氣勢,大大增強了內在的精神律動,充分展現了戰國各諸侯渴望霸權的淩雲精神。
戰國早期,玉器以山東魯古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為代表。其工藝較之前更為復雜,造型逐漸舒展,體角棱角分明整齊,尤其是龍鳳回眸挺胸的形象已經開始表現出壹定的運動感。裝飾圖案多為密集的隱谷和卷雲。有些谷線周圍還標有陰線,甚至連在壹起。此時的淺浮雕玉並沒有完全脫離地面,多是沿著花紋打磨,從而產生壹種隱而現、變而不露的藝術效果。其中,舉世矚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節龍鳳紋,是戰國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玉料細膩,通體長48厘米。它由5塊玉石材料制成。該裝置的表面雕刻有龍、鳳、玻璃等。,並用幾何圖案裝飾。同時集凹版雕刻、浮雕、鏤空、開榫、打磨於壹器,工藝復雜,難度極大,體現了戰國早期玉器管理的高水平。
戰國中後期,玉器工藝不斷發展,呈現出壹派輝煌景象。此時對玉料的選擇更加嚴格,白潤的和田玉供應量也比以前多。玉器處理的工藝更加成熟,而且由於普金使用的是金屬工具,戰國時期的玉器比早期更加整齊,棱角分明,線條銳利,沒有壹絲馬虎。無論是淺浮雕、通雕,還是陰線雕,都是精雕細琢。特別是張開嘴、挺胸擡頭、身體大幅度扭曲的龍鳳造型,明顯表現出壹種剛健果敢的氣勢和力量。比如我們常見的鏤空龍形擺件、雕花玉壁、各種玉佩,其細膩的質感、新穎的造型設計、細致的雕刻、巧妙的鏤空、充滿活力的線條、飽滿的光澤,都讓人拍手稱快,驚嘆不已。可以說,戰國時期玉器工藝的精細程度達到了中國玉器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三、春秋戰國玉器的區別: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在五百多年的發展變化中不斷進步,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當然,這種藝術風格絕不會隨著歷史年代的劃分而被斷然割裂。比如戰國早期的玉器,至今仍有春秋晚期玉器的風格,甚至有些作品非常相似,難以分辨。但是壹旦新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時尚穩定下來,整個藝術創作就會有壹個趨勢,壹個潮流。這種潮流和趨勢所創造的藝術特色,是我們在鑒定中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東西。下面我們試著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春秋戰國時期玉器的區別。
1,工藝:從制作工藝上來說,春秋時期的玉器,器形圓潤,線條圓潤,打磨細膩。戰國時期的玉器,棱角分明,線條清晰。同時,鏤空技法的運用也比春秋時期更為普遍,技藝尤為精湛細致。就連樓外的內墻也打磨得光亮細致。
2.裝飾:春秋時期的玉器善用許多抽象的變形、肢解龍紋來填充物體的畫面,使之密不透風,乍壹看似乎有壹種似是而非的模糊感。戰國玉器的裝飾紋樣比較稀疏,如谷紋、雲紋、交聯雲紋、“S”形紋、絞絲紋等。線條流暢,工藝精妙,主紋和地紋清晰可見,觀賞後賞心悅目。
3.神韻:鑒別古代玉器,不僅要掌握其時代特征、技法和裝飾手法,還要仔細體會其內在神韻。總體來看,春秋時期的玉器在造型、構圖、動態變化等方面,都沒有戰國時期的那麽傲氣、沈穩、平淡。戰國時期的玉器無論表面、邊角還是布局都設計得當,充滿了強烈的運動感和生命力。這種蓬勃的氣勢和藝術的生命力其實也是戰國的精神,是戰國人的氣質、思想、文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