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對家居生活質量的損害
大多數人每年都會經歷各種黴菌帶來的煩惱:衣服經常有壹股難聞的氣味,人們進出公共場所都不敢側目;聞到別人身上的黴味,總讓人不敢躲;好好打理壹件白色的衣服和床單,壹夜之間出現黑黃棕斑,再也洗不掉了;心愛的皮包、皮草、皮鞋,因為長了毛、變了色、變了形,不得不忍痛丟棄;孩子和自己的身體經常癢,不舒服,損害皮膚;自己或別人的腳臭令人作嘔;相機鏡頭兩邊都發黴了,拆不下來,不能再用了。珍貴的書已經發黃,有的照片有斑點;價值連城的字畫、郵票、錢幣、線裝書等藏品也因黴變受損;儲存的蘑菇、冬蟲夏草、扇貝、紅棗、木耳、人參和珍貴藥材也長了毛,變質,不能食用...
很多人不知道發黴是因為空氣濕度大造成的。科學研究表明,當家居環境的溫度在25℃-30℃之間,相對濕度超過60%RH時,空氣中的氧氣充足,這時黴菌就會異常活躍,會迅速繁殖。所以每年的雨季,黴菌帶來的困擾都會廣泛侵蝕人們的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其是沿海地區,潮濕引起的黴菌問題常年困擾著人們的生活。據統計,全球每年因潮濕和黴變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僅指家庭)。
黴菌的種類很多,包括子囊菌、藻類、不完全真菌等。黴菌的傳播主要靠孢子,孢子是微小的粉末,肉眼很難觀察到。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可以隨著氣流、灰塵、人體、物體的運動四處漂浮。在流動的過程中,壹旦遇到適合發育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就會立即生長繁殖。因此出現了貨物的黴變、異味和變形。物品輕度黴變會導致物品損壞,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嚴重黴變會影響家人健康(導致皮膚病和食物中毒),特別是對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和老人。
防潮除濕的神奇方法是什麽?
防潮除濕的方法很多,可以有效改善家居整體的潮濕環境。
妙招壹:預防為主。
預防是最好的防潮除濕方法。壹般來說,被子、枕頭、布藝沙發套等家居飾品在連續使用壹個月左右後,要在陽光下放置幾個小時。因為陽光是最環保最
有效的殺菌劑不僅能讓被子蓬松柔軟,還能讓被子晾幹後充滿陽光溫暖的香味,壹定能給妳帶來壹夜好眠。
技巧二:早晚關窗。
潮濕重回南天,大家壹定要記得關好家裏的窗戶,尤其是朝南、朝東南的窗戶,不給窗外虎視眈眈的濕氣任何潛入的機會。每天最重要的防潮時段是早晚。
這兩個時段的空氣濕度都比中午高。如果不及時關好門窗,水汽會嚴重滲透到家裏的每個角落。另外,如果妳覺得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無法流通,建議妳中午短時間開窗。
妙招三:儀器法
防潮除濕還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調動家中所有具有除濕功能的電器,降低室內空氣濕度。現在壹般家庭使用的空調都有除濕的功能。但是用空調調節室內空氣濕度需要兩三個小時,而且會讓人感覺室內很冷。如果對空調的除濕效果不滿意,不妨去商場買個專用除濕機,效果更快,但是耗電量比較大。另外,冬季取暖用的暖風機也能在壹定程度上緩解室內濕度,但暖風機的有效輻射範圍較小,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除濕效果。
技巧4:懸掛幹燥劑
現在超市裏有很多專用於防潮除濕的幹燥劑。最常見的類型是吸濕箱和除濕袋。很多吸水盒有各種香味,如檸檬、薰衣草、甜橙等,可以讓屋子充滿香味,適合擺放在客廳、房間、衛生間、廚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間。使用壹段時間後,可以把吸潮盒裏的物質拿出來,買散裝幹燥劑放在盒子裏重復使用。
另外,由吸水樹脂和木炭制成的除濕袋更適合放在狹小的空間裏,如衣櫃、鞋櫃等封閉空間,可以掛壹袋除濕袋,排出濕氣。另外,手工制作幹燥劑也是蠻有意思的。在壹個小布袋裏裝滿適量的石灰,紮成壹個小袋子,放在房間的每個角落。石灰本身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也可以減緩室內的濕度。
妙招五:防潮櫥櫃家具
最近市場上出現了防潮的櫥櫃家具。防潮鞋櫃可以存放皮鞋、運動鞋、休閑鞋、鞋墊等。,防潮衣櫃可以存放皮具、裘皮大衣、被子、嬰兒用品等。,防潮食品櫃可以存放高檔藥材(如冬蟲夏草)和幹貨,防潮萬能櫃可以存放光學器材(如照相機、攝像機、鏡頭)、數碼產品(如內存、光盤)和珍貴的字畫、郵票、相冊等。濕度控制設定為25-60%RH,櫃體實現恒濕,全自動除濕,安全環保,無噪音。不僅除濕,鞋櫃還能實現殺菌、消毒、除臭等功能。該產品采用冷凝防潮除濕技術。這種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半導體冷凝裝置將櫃內的水蒸氣吸收冷凝集成液排出,自然蒸發到櫃外的空氣中。
家庭防潮小妙招
1.買10-20kg的石灰,放在木箱或者紙箱裏,放在衣櫃下面或者房子的角落裏。天氣不濕的時候,蓋上。潮濕的時候打開蓋子,不要開大窗戶。石灰吸濕,室內幹燥宜人。
2.在鍋裏翻炒糖。然後放在紙袋裏,放在潮濕的地方吸收水分。或者如上,買石灰吸濕。
3.經常打開窗戶,讓房間通風。內衣、褲子要經常在陽光下晾曬,這樣可以殺菌,保護健康。
市面上賣的衣櫃已經裝了紫外線消毒燈,妳不妨買壹個紫外線消毒燈,定期消毒。
5.使用防潮櫃,切記:不要在裏面放有濕氣的食物。因為防潮櫃不同於冰箱,它是在常溫下除濕,通過冷卻實現保鮮(冰箱通過冷卻實現保鮮),防潮櫃無法達到保鮮效果。
防潮木地板三招
1.安裝前采取預防措施
眾所周知,裝修的時候,裝修隊會建議在我們鋪木地板之前,先在木地板的底部鋪上瀝青和油氈紙,然後在表面封上壹層水泥,防止有害氣體的釋放。雖然效果不錯,但是方法比較麻煩。下面是最簡單的方法。在幹燥的地面噴上防蟲粉後,再鋪壹層厚厚的防潮膜,因為防潮膜的厚度壹般在5-10 mm左右,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分的滲入,同時兼顧墻腳的位置。不要因為局部因素影響整理。如果想更防潮,那就在上面加壹層活性炭。不要小看它。可以吸濕防蟲,不僅能有效防止地板變形,還能吸收室內煙味,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2、木地板表面功夫“要做好。
做好底部防潮,再做木地板表面防潮。最簡單的方法是給我們的木地板打蠟。打蠟不僅可以彌補我們日常生活中在木地板上留下的疤痕,還可以提高地板的亮度。同時,蠟本身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打蠟次數取決於新舊地板。新木地板半個月或壹個月打蠟壹次。連續打蠟3-4次後,可以像舊地板壹樣,半年打蠟壹次,可以有效防潮。如果想更防潮,可以在我們的木地板上貼防潮膜。
3、木地板防斑”法寶。
如果妳家防潮措施沒做好,有個辦法,首先是第壹法寶除濕機。除濕機是潮濕天氣的天敵,它的出現給我們的家庭帶來了希望,給我們帶來了壹個陽光明媚的世界。可惜價格比較高,必須有地方放。不過開啟空調除濕功能,防潮效果還是不錯的。如果妳是小戶型的家,我們就用第二個法寶,活性炭包,吸水效果強,可以去除異味。
木地板發黴了,可以用1: 3比例的軟漂白劑稀釋,然後用抹布擦幹凈,木地板就會恢復原狀!
早上起床5個細節測試體內是否有濕氣。
自測體內水分: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妳每天早上起來都覺得特別累,頭發發昏,起不來了,或者像穿了件濕衣服壹樣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麽妳可以確定妳是內濕了。
自測體內水分2:上廁所看大便
早上方便後,可以觀察大便。是不是粘到馬桶上了?壹箱水洗不幹凈。如果不方便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衛生紙。如果是正常的,壹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拭,也說明身體是濕的。
此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大便是金香蕉狀,現在很少有人有這種健康的大便。身體濕的時候大便顏色發青,軟軟的不成形,總有壹種不幹凈的感覺。時間長了,排便產生的毒素留在體內,百病叢生。
自測體內水分3:洗的時候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脾之表癥。舌頭可以敏感地反映我們的身體狀況。我們不妨在刷牙前花幾秒鐘時間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體淡紅潤澤,有壹層舌苔,薄而白而靜,幹濕適度,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說明身體機能有問題。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潤,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厚,黃膩,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紅無苔,說明身體熱到傷陰。
自測體內水分4:刷牙惡心嗎?
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看看。很惡心嗎?有的人壹刷牙就嘔吐惡心,喉嚨裏總有壹種邋遢不幹凈的感覺。即使它們吐口水,也只是它們體內有水分的表現。
自測體內濕氣五:小腿酸重。
早上起來感覺小腿是不是又酸又重。小腿酸重的時候,也是體內濕氣的典型特征。
中醫提醒:我們知道如何檢測體內濕氣,那麽如何排除體內濕氣呢?專家指出,揉揉承山穴可以驅除體內的濕氣。
如何保護寶寶的身體不受“潮”的侵害
陰雨天氣,空氣潮濕,孩子容易疲勞,更容易發生很多呼吸道疾病。如果患有腸胃不適或皮膚病,孩子的病在這種天氣下很容易加重。其實這就是春天的“濕”,所以“除濕”運動不可偏廢。我們可以從飲食調理方面來消除和預防。
1,濕”分裏外,分寒熱。
所謂濕,即所謂水濕,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涉水淋雨或家中潮濕,使外水侵入人體所致;內濕是壹種病理產物,往往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如果身體虛弱,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了太多油膩和甜食,脾就不能正常運化水濕。而且脾虛的人也容易吸引外濕的侵襲,往往會阻礙脾胃使濕內生,所以兩者既獨立又有聯系。
2.兒童易受潮。
連續的陰雨天是黴菌、蟎蟲等微生物繁殖最猖獗的時期,壹些氣虛痰多的人更容易引發哮喘。春季濕氣加重,是孩子生病的多發季節。兒童的大多數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腹痛、嘔吐和腹瀉。此外,兒童無節制地食用水果、食用發黴的食物或不註意合理的營養搭配是兒童濕癥的主要原因。
3.祛濕指南
對付濕邪有壹個很好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勤通風,多祛濕。祛除外濕,不要長時間呆在潮濕的地方,盡量不要在外面潮濕的地方工作。潮濕雨天不要經常開窗,但最好保持通風。註意室內通風除濕。即使衣服很難幹,也不要強迫自己穿幹衣服。註意保暖,不要感冒。
4.多運動,祛濕。通過運動來促進體內水分的運動,達到除濕的效果。因為孩子喜歡跳來跳去,出汗的機會多,對祛濕作用大。
5.少吃冷甜食。濕氣的預防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飲食上,孩子要少吃生冷食物和甜食,少喝酒,少吃油膩食物,多吃溫性食物,減少濕的來源。大人在做飯的時候,可以適當放壹些姜片。生姜是溫性食物,有散寒化痰的功效。還可以適當吃壹些佛手、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對防潮很有幫助。
6.少吃蝦蟹等潮濕的海鮮。脾胃潮濕容易引起過敏,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此時應少吃蝦、蟹等潮濕的海鮮。而且這些高蛋白食物很難消化,吃多了還會加重脾胃負擔。
7.註意飲食衛生。最後壹點,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孩子平時要註意飲食衛生,不要吃發黴的食物;水果要洗凈消毒後再吃。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食用。不要暴飲暴食或吃太涼的食物。多吃健脾和胃、祛濕的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排便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