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創辦的刺桐印社及社刊《浪花集》入編杭州西泠印社主編的《中國印學年鑒》。篆刻作品在泉州電視臺的《泉州講古》欄目上展播。其書畫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各級展覽比賽中獲獎。作品刊登於《泉州晚報》、《世界日報》、《菲華時報》等國內外報刊上。作品流傳日本、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區。個人作品及藝術簡介入編《人民藝術家(1949—1999書畫極品巨典)》、《中國書畫家簽名鈴章大辭典》、《中華陳氏書畫藝術博覽全書》、《當代書畫攝影藝術大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華印壇大觀》、《當代水彩大觀》等數十種典籍中。1989年創辦《中國篆刻家網站》廣泛與海內外書畫篆刻名家交流,得到支持及好評。2005年榮獲泉州市教育教學論文論文評選壹等獎,同時榮獲泉州教育局頒發的凱輝教育科研獎。2007年6月,指導學生參加中華人民***和國教育部主辦,深圳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全國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榮獲藝術作品(書法篆刻)中學組壹等獎。2011年泉州現代中學陳可可老師指導的“2006屆泉州師院藝術系美術專業實習紀實”—教學實習案例(實習活動過程、心得、體會等)入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教材”《美術教育實習》壹書,總主編:浙江師範大學李力加教授 (書號:ISBN 978-7-5621-5089-3)
評 論 文 章
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的泉州,近幾年來在書畫篆刻方面人才輩出。筆者於今年夏月返裏,拜訪書畫篆刻界同仁,深為他們在近年來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和羨慕,特別是年青壹代的年起之秀,他們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大膽開拓自己創作的道路,進行了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探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青年篆刻家陳可可就是其中的壹位,他在中學生時代,繪畫已嶄露頭角,他的國畫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市展覽,並選送日本展出。後來他赴廣東求學,先後就學於廣州工藝美校、廣州美術學院,得書法家曾景充、林若夫,畫家劉盛夫、葉國良等多位教授悉心教誨,書畫金石作品水平日有所進。後又就學於福建師大藝術系、國立華僑大學美術系、水彩畫家遊遵紹畫室,因而他在中國畫、西洋畫、工藝美術設計、書法、篆刻等方面均有專長。近幾年來他更沈迷於篆刻藝術的學習探索中,他夜以繼日地琢磨,如饑似渴地臨摹秦漢古璽、及明清、近代名家印譜,習作數以千計,因此他篆刻基本功紮實、刀法純熟。他無門派之見,作品或工致秀雅或古樸奇峻。並獨具魅力。可可篆刻除了文字印外,他尤擅長肖形造象--或渾厚、古樸、或精致、靈巧、雅拙、皆能各得其妙,栩栩如生,神形兼備。力求書法繪畫、篆刻融於方寸之地。其書畫作品在全國性展覽比賽中多次獲獎,其書畫作品及傳略已編入《中華印壇大觀》、《中國書畫名家簽名鈴章藝術總覽》、《跨世紀名家書畫精品大觀》、《當代水彩水粉畫藝術》、《當代書畫攝影藝術大典》、《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華陳氏書畫藝術博覽全書》、《人民藝術家》、《世界華人精英大典》等書籍中,並刊登於《世界日報》、《菲華時報》等國外報刊上。
陳可可曾創辦刺桐印社,與全國篆刻同仁交流切磋,其〈浪花集〉印拓得到國內外名家的好評。現在他受聘於僑星書法篆刻藝術中心,專司篆刻藝術,經常為國內外人士治印,他所刻的印章已廣泛流傳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和臺灣、港澳地區,於是,他的名氣也隨之遠播。
藝無止境,我們期望,陳可可在篆刻藝術方面更上壹層樓。
懷叔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新加坡書法家協會評議員、香港福建書畫研究會名譽理事 )
《可可日記》之《收藏》 “海色濃於酒,炎薰意正酣。地臨漳水邑,居近木棉庵。種樹如人長,看雲笑汝憨。新來華發見,壹卷尚能耽。”這首詩是廈門大學中文系任教授李拓之先生 生前書贈我的父親的!也許到了現在,年近四十的我才略為讀懂先生的詩意。而先生早已經在1983年3月逝世。經過兩次中風的父親也記不得當年與李拓之先生的那壹場際遇了!但是從詩中可以看出,那是怎樣壹種“文人相惜”的深厚情感。這壹首詩寫景也寫情,寫事也寫心中的感嘆,讓人讀罷免不了要發出壹聲長長的感嘆!我的父親年少時酷愛繪畫,也十分有天賦,在印尼叔父(著名的油畫家)的影響下,與三叔壹起學習書畫,曾舉辦兄弟書畫二人展,被稱為“少年書畫家”後因“家庭成分”的歷史原因讀不了美術學院,而改學文學,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他仍然十分酷愛藝術鑒賞和評論,曾有美學論文參加全國性的交流研討,深受好評!在父親的收藏中我還看到了豐子愷先生、王樹滋先生、沈覲壽先生、李碩卿先生、陳德宏先生等文學、書畫家的字畫。其中不乏對父親的勉勵和褒揚。如,豐子愷先生畫了壹幅題為《勇猛精進》的漫畫贈予父親,畫面上是壹位少先隊員跨上了駿馬在草原上飛奔。這寄托了豐子愷先生的勉勵之情。早期的字畫收藏,常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因為喜歡和崇敬這位人物的才華和學識,而用他們的作品來激勵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奮發圖強。現在的字畫收藏,那是有錢人玩的事情,常有書畫被拍炒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但是對我看來,這樣的作品,他的情感性大大的減弱了,商品的意味大大的增加了,而帶上了商品意味的藝術作品終究是不能與帶上情感色彩的藝術作品相提並論的啊!雖然,我甚至再沒有錢去裝裱那些已經被蛀蟲盯上的名作。但是這是父親留給我的精神財富,它們讓我更懂得唯有用真心和真情才能去創作和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常與情感有關,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這是我對收藏的淺薄的理解。(可可 2010年4月23日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