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隋唐山水畫代表藝術家及其藝術特征有哪些

隋唐山水畫代表藝術家及其藝術特征有哪些

隋唐的繪畫藝術

(壹) 閻立本代表作:《歷代帝王圖》、《步輦圖》等。線描細勁堅實,設色濃重妍麗,造型中的觀念性與“以神寫形”的強化與誇張。

閻立本的人物畫有什麽特色?

閻立本乃世家弟子,承家學而在人物、鞍馬、山水、道釋、臺閣等方面都有較高造詣,其中成就最高的當推人物畫。

閻立本的作品流傳至今的有《步輦圖》和《歷代帝王圖》。前者描繪唐太宗坐在步輦上接見松贊幹布派來的迎親使者祿東贊的場面。後者描繪歷史上十三位君王,作為“興廢之戒”。

閻立本人物畫與六朝畫跡相比,寫實性強,重人物個性描繪;且多取材於歷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鑒戒賢愚、弘揚治國安邦之大業,這與同代和後來的人物畫家,如吳道子主要服務於宗教有明顯差別。

閻立本的線描畫面部細勁圓潤,畫衣物簡練粗重。相較於顧愷之的“春蠶吐絲”風格更註重根據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線條。設色也較前代更濃重,多使朱砂、石綠,有時還使用金銀等貴重礦物質顏料。

中國人物畫從漢代的簡樸、稚拙發展為兩晉南北朝的“跡簡意淡而雅正”並向“細密精致而臻麗”方向發展,閻立本在此基礎上將中國繪畫向盛唐的“煥爛而求備”推進了壹步,因此他是壹個承上啟下的畫家。

(二) 尉遲乙僧造型的奇特,鐵線描與凹凸法。

(三)“畫聖”吳道子----不拘題材,“蒓菜條”,“吳裝”:焦墨薄彩,“吳帶當風”。

吳道子的藝術風格和地位

吳道子創作活動期在唐開元、天寶年間。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說“國朝吳道玄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吳宜為‘畫聖’”。至此後人皆譽其為“畫聖”。原因在於:

a、吳把中國畫運用線條的方法發揮到了更高境界,創造出壹種離披點畫、脫落凡俗的“疏體”:其特點是筆勢磊落、圓轉多變,筆簡意全。傳為吳作的“送子天王圖”,人物服飾線條勾勒,有輕重、緩急、粗細、快慢之變化。

b、在吳道子筆下的釋道人物有三個特點:對佛教故事理解中國化;佛教故事藝術形象上的中國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他的作品是佛教題材中國化的典型代表之壹。

c、吳是中國山水畫之祖師,山水在魏晉南北朝時萌芽,畫法相當稚嫩,顧愷之、宗炳、王微雖然都提出了山水畫的理論方法,但在操作上還是裝飾性強而寫實性少。吳創造了筆簡意遠的山水“疏體”,才使山水成為獨立畫種,從而結束了山水之作為人物宮觀的背景之附庸地位。

(四)張萱、周昉的人物畫

豐頰肥體、設色明麗、剛柔相濟的“琴弦描”。

唐代仕女畫家中最著名的是張萱和周昉,張萱《搗練圖》是反映唐代婦女勞動生活的圖景(長卷式的畫面上分為三組,壹組是用木杵搗練的場面;壹組是理線和縫紉的活動;壹組是用熨鬥熨平的活動。《虢國夫人遊春圖》,所描繪的貴婦人宴遊生活片斷,概括表現了當時貴族生活的驕縱富有,炙手可熱的場面。周昉,創造了“水月觀音”形式,較為活潑。但他仍以“綺羅人物”畫著稱,和張萱壹樣,婦女形象多是艷媚豐滿的體態。作品《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都是唐式仕女圖畫的典型風格。張萱和周昉開創的綺羅人物畫,對後世影響很大,至晚唐仍在盛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等,都取於宮廷生活,表現出她們的閑情逸致。

什麽是‘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這是歷代畫論中對兩種風格畫派的鑒賞、評說的高度藝術概括,它指古代人物畫中表現衣服褶皺的兩種不同程式。曹不興:壹派筆法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在身上,猶如從水中出來;吳道子:壹派筆勢圓轉,所畫人物衣帶宛若當風飄舞。此語最早出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曹為曹仲達,吳為吳道子。

山水畫的興起

隋代展子虔《遊春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山水畫卷。

《遊春圖》描繪達官貴人春季郊野踏青遊樂。青綠勾填不加皴染,畫面古意盎然。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山水作為人物故事畫的陪襯,“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還不懂得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遊春圖》則以山水為主體、人物為點景,配以殿閣舟橋,恰當地表現了客觀物體之遠近、高低、大小關系及空間透視關系,為山水畫的劃時代創造。後人視其為“開青綠山水之源”。

李思訓父子的“北宗”青綠山水畫

李思訓(“大李將軍”)《江帆樓閣圖》

李昭道(“小李將軍”)《明皇幸蜀圖》

唐代畫壇上的“大小李將軍”指誰?

山水畫發展到唐代,開始改變了以往大都還處於位人物畫作背景的狀況,脫穎而出為壹門獨立畫科,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金碧青綠山水畫具代表性。明代董其昌稱李氏父子的畫為“北宗”山水畫創立者。李思訓(653-718)唐宗室,工畫金碧輝煌的重青綠山水,玄宗開元初官左武衛大將軍。人稱“大李將軍”,其子李昭道人稱“小李將軍”,父子兩人的畫格律嚴密、筆法工整、色彩濃烈,代表著古典畫派極盛時期的豪華的風格。李氏父子的代表作有“江帆樓閣圖”、“明皇幸蜀圖”和“春山行旅圖”。

水墨山水

王維“南宗”之祖“破墨”、“皴法”

隋唐山水畫代表藝術家及其藝術特征(4)

初盛唐山水畫成為獨立的畫科,到盛唐出現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國古代繪畫獨特的發展體系。(1)青綠山水畫派:〈1〉展子虔(隋):A.《遊春圖》:a.以青綠勾填法描寫山川人物,尚無皴法,樹木直接用粉點染,體現樸拙而真切描繪自然景色的能力。b.畫面取俯瞰式構圖,獲得“遠近山川,咫尺千裏”的效果,遊樂於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畫外有情”的藝術境界。C.艷麗的設色,觀察與認識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開創青綠山水的端緒。<2> “大小李將軍”(唐):A.李思訓:a.史稱“大李將軍”,通過致密的描繪,創造動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為“國朝山水第壹”.b.繪畫著眼於山川景色和畫面寄寓的情懷:《江帆樓閣圖》追求特定的季節效果,是對青綠山水在藝術上的繼續和發展。B.李昭道:a.史稱“小李將軍”設色用筆稍變其父法,被認為“變父之勢,妙又過之”。b.《明皇幸蜀圖》:表現唐明皇避難入蜀,在崇山峻嶺中與其行從路途跋涉的情景。“初見平陸,馬皆若驚,而帝馬見小橋,作徘徊不進狀” 。這壹細節描繪,對突出畫面中心人物及喚起聯想有較大的作用。(2)水墨山水:<1>王維:a.著名詩人,也是影響深遠的山水畫家,以詩入畫,創造簡淡抒情的意境。b.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發展了山水畫的筆墨意境。c.以輞川為題材。<2>張璪:a.唐中期畫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b.他的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通過摹寫自然山水來傳達人物的主觀性情。

花鳥畜獸畫家

韓滉的《五牛圖》是傳世品中最早的紙本作品。畫中五頭不同角度的牛,用線勾勒,結構略施暈染,可據此了解當時的造型能力以及筆墨技巧。

韓幹:唐代傑出畫家,善於畫馬。韓幹畫馬,不拘於陳法,註意觀察事物和寫生,遍畫宮廷禦馬,受人稱頌。他畫的馬,體態驃悍肥壯,精神飽滿,生機勃勃,是典型的唐代風格。其代表作有《牧馬圖》、《照夜白圖》等。

繪畫畫史論著作的發展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 《唐朝名畫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壹部繪畫斷代史。按“神、妙、能、逸”四品記述唐代畫家***120人。

《歷代名畫記》:是中國第壹部較完備的繪畫通史,作者唐代張彥遠。全書***分十卷,四部分內容:繪畫的發展史、畫家傳記及有關資料、繪畫技法與理論、作品的鑒賞、收藏與考證。在古代美術史論著中,是壹部科學、系統的重要文獻。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主要內容:

是中國第壹部體例完備,史論結合,內容宏富的繪畫通史著作。(1).作者張彥遠:晚唐時期重要的書法家和書畫理論家。采集前人著述加以匯集整理,並發揮自己的見解。(2)全書內容分為三部分:A.繪畫史發展的評述及理論認識。B.繪畫的有關資料,著錄以及鑒賞,收藏。C.畫家傳記及作品。(3)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史論結合的著史傳統,在占有盡可能豐富的材料的基礎上,以當時繪畫實踐所能達到的理論認識為指導,作繪畫歷史規律的探討和理論的歸納。(4)專辟敘論部分,集中闡述繪畫發展的史論認識:A.繪畫的功能“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B.強調了“氣韻”,“骨氣”之間的辨證關系,提出“筆不周而意周”,作畫在於“得意”的主張。C.指出古代繪畫中存在著“疏”,“密”二體的發展線索和唐以來師資南北傳授系統。(5)全書七卷篇幅匯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畫家傳記資料及其作品著錄,是壹部系統的繪畫史學名著,在中國繪畫史學發展上具有承前啟後的劃時代意義,只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史的經典文獻。山大本科題 06研考題

書法篆刻藝術

鐘繇 被譽為“正書(楷書)之祖” 皇象,《急就草》畫如鐵石,每字下方的豎筆尖尖下垂,古稱“懸針體”。

王羲之 《蘭亭序》名賢41人宴集會稽山陰蘭亭 《快雪時晴帖》

王獻之 《鴨頭丸帖》《洛神賦》圓潤成熟,筆意中已不見波磔隸意,世稱“行世小楷無出其右”,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

顏真卿 論者稱他的字“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其正書筆畫求橫平豎直,豐腴雄強,結構則寬博大度,字字謹嚴,頗有廟堂氣,被視為千余年來書學的典範。《祭侄文稿》

柳公權 與顏體不同,柳書偏重骨力,頓挫轉折明確,卻又遒媚得體。時有“顏筋柳骨”為譽,《玄秘塔碑》

張旭與懷素 草書起源早,入唐以後變化極快。唐文宗時稱李白詩歌、裴旻(min)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代表作有《古詩四帖》。

雕塑藝術

楊惠之:唐代雕塑家。與吳道子同為唐開元年間人,兩人初為畫友並均師從張僧繇。後專攻雕塑,“為天下第壹”,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譽。楊惠之的作品當時幾乎遍布中州壹帶,今天所見到的只有傳為其所作的蘇州保聖寺的羅漢塑像了。著有《塑訣》壹卷,可惜已散佚。

陵墓雕塑

隋唐陵墓雕塑主要幾種形式:線刻、浮雕、半圓雕、圓雕

昭陵六駿----指立於唐太宗墓前的六塊浮雕,內容表現他生前征戰疆場所騎過的六匹戰馬(即颯露紫、青騅、拳毛騧、什伐赤、特勒驃、白蹄烏)。六馬姿勢各異,有站立、徐行、奔馳三種。典型的浮雕創作技巧,巧妙的運用流暢強韌的弧線,犀利挺勁的直線,曲直相輔,剛柔相濟,使浮度並不高的戰馬形象產生了近乎圓雕的強大體積感。“昭陵六駿”是我國浮雕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實物史料價值。

隋唐雕塑作品的題材,主要是陵墓雕刻、隨葬俑群、宗教造像。隋唐雕塑的題材、技法和風格,特別是宗教造像。陵墓雕刻昭陵六駿。隨葬俑群 主要是陶塑,也有壹些瓷塑、泥塑、木 雕和石雕。

唐三彩:綠、藍、赭三色,故稱三彩俑

石窟寺院藝術

中國石窟四大地區:新疆地區、甘肅地區、中原地區、江南和西南地區

魏晉南北朝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大同雲崗、洛陽龍門。

石窟寺:是供佛教僧人信徒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屬於佛教寺院的壹種形式。大多依山依崖開鑿.

敦煌壁畫藝術

莫高窟根據其洞窟內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壁畫 1、早期是敦煌石窟藝術的成長時期,壁畫內容有佛像畫、佛教故事畫,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裝飾圖案和供養人畫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畫為主。2、中期壁畫是石窟藝術的極盛時代,包括隨唐兩上朝代。壁畫內容,故事畫減少,壹開始就是按照當時的風土人情來描繪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廣泛,而且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也更加深刻,對主題的表現也更加明顯3、。晚期壁畫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個時期,供養人的畫像,各族首領及其屬集於壹窟。為莫高窟壁畫藝術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畫題材簡單,只有樓臺亭閣、佛說法,天人圍繞,蓮花、水池、化生,沒有任何故事情節,竟不知所畫何以為名。比較普遍采用的題材。總結以上三個時期來看:奠高窟壁畫從各個方面都表現了古代藝術家的創造才能和成就,而這些成就總是在繼承了前代的優秀傳統,觀察研究了生活,以及進行辛勤的勞動才有可能獲得的。

敦煌彩塑藝術

敦煌莫高窟是建築、彩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統壹體,主題是彩塑。彩塑藝術的發展大體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發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禪窟,方形或長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廟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體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圓雕。浮雕題材主要有千佛、飛天等,高浮雕題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龍頭、羽人等,都是緊靠壁面捏塑的,形體比較扁平,圓雕題材主要是較大型的佛、菩薩、天王等,頭部及身體體積比較飽滿。中期 極盛期 洞窟為方形佛殿式,壹般都在正面大龕中列置以佛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壹般頭大,體壯,腿短,這是隨代塑像在外型上的顯特征。由於河西走廊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變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藝術也壹既不振了

  • 上一篇:景M .郭的幻城有什麽故事?
  • 下一篇:高達模型裏的TT,還有MG,HG還有什麽,。。這壹切意味著什麽?解釋壹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