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曹操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中的碣石指的是哪裏的山? 碣石山 位於無棣縣域北部,方圓0.39平方公裏。
碣石山是魯北平原上惟壹的壹座山峰,秦皇、漢武、
曹操都曾登臨此山。
碣石山還是國內罕見的第四紀火山中最年輕的山體,
對於揭示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的環境演變過程,
追溯早期人類活動蹤跡以及火山巖科研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於碣石山蘊含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價值,而且具有獨特的科學、地理價值,
問題三: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在三國演義中哪回 這不是曹操的《觀滄海》嗎,我不記得三國裏有這壹回啊。。。。
問題四:觀滄海(東臨碣石)原文及翻譯_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註釋
(1)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麽
(6)淡 淡(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
(8)蕭瑟: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點。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7)詠:歌吟
(18)詠誌:即丹達心誌。
(19)誌:理想
(20)歌以詠誌:以歌表達心誌或理想。
最後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壹種方式。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壹叢壹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誌吧。
解說
《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門行》第壹章。《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註)。《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壹篇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誌》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當作於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賞析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壹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壹首寫景抒情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淡淡”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壹章。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淡淡”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壹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淡淡”壹句的進壹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
問題五:東臨碣石觀滄海 喬忠延 秋風蕭瑟,百草豐茂。魏武帝曹操北征烏桓回來了,車轔轔,馬嘯嘯,勝利的旌旗漫天飛揚。抵臨碣石,眼前驀然開闊,大海浩翰,洪波翻湧,他勒韁遠眺,禁不住以歌詠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時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
壹千八百年後,我循著曹操的馬蹄東臨碣石,來到了秦皇島,來到了北戴河。我看到了大海的明潔,也看到了大海的混沌。我享受了水何淡淡,山島竦峙的明潔,也感受到了清濁交織,迷茫混沌的世態。這無垠的海水,用明鏡般的屏面攝照了曹操,也攝照了秦始皇、隋煬帝、唐太宗以及許許多多的前塵舊事,塵色的彌漫使那海水鹹腥了好多,深沈了好多,好多好多的世理濃烈得難以化開。我站在碣石旁邊,久久地領悟著,領悟著,突然心胸豁亮,原來東臨碣石,不僅可以觀覽大海,而且可以觀覽滄桑。
事後三思,我實在有些唐突,有些冒昧,魏武帝曹操是何等人士!雖然戲劇舞臺上總將他塗成個陰險狡詐的白臉,可是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他馳騁疆場,統壹北方,不愧為壹代梟雄呀!我乃壹介匹夫,草木凡胎,怎麽敢妄自篡變他那令世人稱頌的名句呢?請妳諒解,我決沒有貶損這位梟雄的意思,只是覺得他匆匆太匆匆,也許是南國戰事催征人,未及落地他便策馬離去,當然就難以讀懂大海了。
倘若那日曹操在海濱佇足,最好把他的帥帳駐紮在拍岸的波浪旁邊,那麽,晨昏的迷蒙,闌夜的濤語,都會啟悟他,警策他,改變他,說不定會由於他的改變而改變了歷史的運行足跡。那時候,大海的收藏還不像刻下這麽繁豐,但是已裝下了叱咤風雲的贏政。贏政來時何等榮耀,何等威風!六國畢,四海壹,壹個秦字大旗遮掩了神州大地!贏政得意:嘻嘻三皇,咦咦五帝,哪壹個能和我比肩而立!因而,他玩了壹把新鮮的,不再稱王,也不稱皇,更不名帝,而是既要當皇又要當帝,從此,中國歷史上就有了第壹位皇帝。秦始皇,多麽光彩,多麽榮顯。他要這光彩,這榮顯,萬歲萬歲,永遠永遠。北面高築長城,莫讓外夷侵擾;域內焚書坑儒,莫讓刁民叛亂。這還有什麽心頭之患?沒了!好吧,那就派人乘船出海,去煙波蜃樓間求取仙丹。哈哈!吞服了仙丹咱就返老還童,永享天下了。頓時,碣石陡然變矮,浩渺的大海看見了拔地而起的行宮,和在宮樓上癡目觀望的秦始皇......。
仿佛是海水打了個轉,翻了個滾,壹眨眼功夫,魏武帝到來時秦始皇卻早沒了蹤影。不光秦始皇不見了,他癡望大海時依憑的宮樓也不見了。如果真要找點和堂堂皇帝有關的景物也不難,眼前就有殘破的長城和壹座時新的廟宇。廟裏供奉的竟然是哭塌長城的那個孟姜女。孟姜女?正是。這不是明目張膽往秦始皇臉上潑汙水嗎?是,又能怎麽樣?妳能吞並六國,妳能焚書坑儒,妳卻無法叫神仙免妳壹死!死了,死了,妳能把這身後的事怎麽得了!碣石畔布陳著多麽醒人的世理啊,可惜匆匆趕路的曹操與之擦肩而過,懵懵懂懂奔向前方,奔向沙場,奔到南國赤壁,讓周郎壹把大火燒著營帳,燒著衣袍,連眉毛胡子也燒焦了。
我真替曹操惋惜,假如他東臨碣石,不僅觀滄海,而且觀滄桑,那該多好呀!可惜世事不會重來,乾坤難能旋轉,他錯過也就錯過吧,後人總不該壹錯再錯吧!瞧,這海濱又來了壹位皇帝,誰?隋煬帝。隋煬帝是個落下千秋罵聲的皇帝,古往今來,男女老少,沒有壹個不罵他的。罵歸罵,壹邊罵人家,壹邊在人家開挖的大運河裏行船,運糧,運草,運壹切自家需要的東西。公道說,這皇帝還有那麽點真本事,他東臨碣石或許就是上蒼讓他清醒頭腦洗涮罵名的最好機遇。遺憾的是,他喜形於色,忘情於水,吟過斷濤還***合,連浪或時分;又吟方知小姑射,誰復語臨汾,&qu......>>
問題六:“東臨碣石”詩句中的碣石在什麽地方呀 昌黎縣碣石山位於昌黎縣城北,距避暑勝地北戴河約30公裏。
有關碣石出處有兩說,壹說在河北昌黎。另壹說在遼寧興城。20世紀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廟(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內)附近的孟姜女墳發掘出壹些古代物品,證實這裏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 孟姜廟對面4公裏外的大海上,有兩塊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墳,當地人稱之為孟姜女墳。在這裏,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秦漢時期大型高臺觀海建築遺址----石碑地和小黑山頭,出土的草雲紋瓦當,經專家鑒定炎秦漢時期的建築遺物。從而推斷出石碑地是秦皇東巡入海求仙的;漢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時“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在仙臺頂築有漢武臺;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烏桓於柳城(今朝陽)回軍途中,東臨碣石。寫下流千古詩篇《觀滄海》。唐太宗李世民出臨榆關(今山海關)征遼曾幾次臨觀滄海至碣石,並多有詩篇與群臣唱和。
碣石山主峰為仙臺頂,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剎“水巖寺”。懸崖峭壁上現仍留存著古人鐫刻的“碣石”兩字。登臨仙臺頂,山海奇觀盡入眼簾。《書?禹貢》:“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導岍及岐… 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漢書?武帝紀》:“行自泰山 ,復東巡海上,至碣石。”
《辭海》:“《禹貢》時代,黃河不可能在渤海北岸入海,這個山應在渤海西岸古黃河河口。”[1]
《步出夏門行》:渤海邊的壹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縣北。大約在6世紀中葉以後,碣石山前的近岸成為陸地而離渤海較遠,使碣石山不再成為觀海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