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淩晨,騰訊音樂 娛樂 集團(TME)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這壹季,TME的業績表現依然穩健,總營收同比增長15.5%至80.1億元,受益於國內數字經濟大發展與國民付費意識的普及,TME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6620萬,再創 歷史 新高。
在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30天內解除高保底金等模式下的獨家協議”,在線音樂這個帶點互聯網古老氣息的產業,又迎來了新的變化,監管的落地,將數字音樂行業推向了壹個全新的時代,面對充滿無限可能和機會的未來,對於任何壹家在線音樂平臺來說,僅僅作為壹個“音樂播放器”來參與未來的競爭早已不夠。
而身處其中的TME如何迎接音樂內容的新時代?透過TME的這壹季財報以及其在第二季度的種種動作,我們隱約看到了答案,那就是:搭建和完善壹個全新的內容生態,在這個生態裏,不僅是原有的內容采購,還通過多種方式支持上遊內容方實現內容***創,也支持獨立音樂人的個人創作, 由內而外、PGC和PUGC兩個層面,為行業輸出了壹個面向未來的內容生產方法論。
6月,TME宣布內容與平臺“壹體兩翼”升級,成立了全新的內容業務線,負責內容板塊業務的整體規劃、戰略制定和統籌管理,集中資源,引入、***創、推廣優質音樂內容。TME新的內容業務線在原有的內容合作部基礎上分別新設立了音樂人開放平臺部、內容工作室群、音樂雲業務中心、宣推市場中心及榜單和數據產品中心。除了內容引入,還在內容創作板塊不斷加碼,內容宣發板塊更是全新成立。
TME的此次升級釋放了壹個戰略深化的信號—— 立足平臺“連接”的能力,向產業鏈上遊和下遊進行延伸 , 不僅僅作為壹個好內容的引入者,更期望成為壹個好內容的***同締造者和服務者,而這其實是TME在過去幾年的持續性積累與 探索 ,並已經逐步寫入公司級戰略。
壹直以來,數字音樂在中國走出了不同的道路,短短七八年的時間,行業就快速經歷了正版化時的“版權時代”、開放轉授權後的“後版權時代”,以及始於2018年如今正在大步邁進的“內容***創”的新時代。面對數字時代的洶湧浪潮,在“音樂創作”這件事上,行業中越來越有壹種***識: 唱片工業體系下的單邊的內容創作體系越來越不適用,數字音樂的創作、發行與宣傳,更需平臺和用戶的參與,多方用力形成合力。
在之前,索尼音樂、摩登天空、譚旋音樂工作室等產業鏈上遊的內容方,已經與TME,成立廠牌、發起音樂企劃,***同創作產出音樂作品。去年以來,TME在內容制作上的步伐也有所加快。2020 年,TME推出兩大音樂企劃“返場”“新賞”;此次財報也提及,憑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和對歌手的資源整合能力,攜手張藝謀導演電影《懸崖之上》***同制作同名主題曲並由周深演唱。最近,TME也與微博聯合出品“時光回響”音樂企劃,歐陽娜娜、陸柯燃再度演繹華語樂壇金曲《寧夏》《崇拜》,TME選擇歌手、歌曲,並為其量身打造音樂作品。
不僅僅是音樂音頻,更多音樂內容形態也被源源不斷地創作出來。線上live品牌TME live,當其他線上live平臺或品牌已經消失不見, TME live在疫情時與後疫情時代依然堅守,為歌手和音樂人提供舞臺和宣發機會, 毛不易《幼鳥指南》專輯首唱會、林俊傑《聖所FINALE》終點站線上演唱會……最近,TME live也與騰訊新聞***同出品《壹個人的音樂會》,壹個歌手只為壹個觀眾歌唱,外賣騎手、北漂女孩、骨科醫生,壹首歌的時間打動現場的壹個人和他身後的無數人。
TME在這個過程中搭建了壹個完善的內容***創生態,用已經積累的經驗與資源,調動自身能力與優勢,全產業鏈貫通為好內容服務。
對於TME而言,內容***創與制作音樂不僅能豐富內容庫、獲得更多差異化內容,同時,也連接著下遊海量用戶,讓平臺可以對音樂內容的質量提供更高的要求,還能讓平臺在版權成本上有更多騰挪的余地,有利於TME盈利結構的進壹步優化。
平臺參與內容創作,也正是當下所有內容平臺面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同解法。對於所有需要采購專業內容版權的平臺型公司來說,介入產業鏈的上遊、提高***創內容的比重都是必然的趨勢,在這場平臺內容運營的比賽中,誰創造內容的效率越高,誰就越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在TME推動內容***創、提高創作效率的過程中,壹方面與唱片公司、音樂廠牌保持緊密合作,另壹方面也支持獨立音樂人,為其創造完善的創作生態,讓數十萬音樂人創作沒有後顧之憂,幫助音樂人的音樂事業更具成長性並最終獲得成功。
在培養及激勵音樂人創作方面,迄今為止,TME已經推出了兩輪億元激勵計劃,旗下各平臺亦各有針對性的激勵政策,比如QQ音樂“銀河計劃”、酷狗音樂“星曜計劃”、酷我音樂“樂動計劃”等;疫情期間,線下演出受阻,騰訊音樂人壹***做了60場線上直播演出,幫助了大量音樂人轉線上演出。
在TME組織架構升級後,TME對獨立音樂人的服務,也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上來。7月,騰訊音樂人迎來四周年,扶持計劃也全新升級,原力舞臺計劃,從城市角落的livehouse到 體育 館的盛典,音樂人可以有機會登上壹直夢想的更大的舞臺;音樂人廣告計劃,幫助音樂人在原收入基礎上額外獲得推薦廣告收入,最高可享100%分成;音樂領域的NFT——TME數字藏品推出,首批音樂人張楚、莫西子詩、張尕慫、周傳雄/肖全/壹棵小蔥嘗鮮體驗,前沿的 科技 NFT與古老的藝術音樂相結合,也為更多成長中的音樂人提供了更多曝光與收入機會。
TME從創作、發行、傳播、變現、版權保護等方面全方位守護音樂人包括詞曲創作人的夢想,讓他們“既有月亮,也有六便士”,根據騰訊音樂人四周年的最新數據,在過去壹年,總收入過萬的音樂人數翻了6倍,月收入過萬的音樂人數翻了9倍。
可以看出,TME想做的不僅僅只是“連接音樂人與聽眾”,而是試圖為從業者打造壹個更完善、更廣闊、更利於創作的行業生態。在這個生態裏,TME支持音樂人的創作、幫助他們宣發作品,讓音樂人真正享受到音樂作品全方位的收益。而這種全方位的收益來自於TME的多元化布局、平臺的廣泛用戶、強大的技術能力和全產業鏈貫通的運營能力,這是壹個單體APP無法給予音樂人的。
除了內容創作,內容生態裏還有很重要的壹步是內容的宣發,好內容創作出來總要有人收聽和消費,而宣發層面,TME也從集團和平臺兩個層面建立了壹個完備的 “服務中心” ,在集團內容業務線下,有全新成立的內容宣推中心,為好內容宣傳推廣的服務職能也再次深化;在平臺層面,財報中也透露,平臺正持續深化與騰訊生態更廣泛地合作,例如與微信視頻號聯動,進壹步提升內容宣發能力,為音樂人、歌手和用戶創造了更多釋放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平臺和空間。
內容創作壹直是音樂產業的核心層, 而TME正在構建壹個以“內容”為核心的行業服務生態,***創、宣傳、推廣、數據服務、音樂人服務……毫無疑問,這是行業未來競爭的主流。
回過頭看,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數字音樂發展變遷,中國音樂市場走上了快車道,也展示出更多機會潛力和國際影響力。2016年,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全球音樂報告》顯示,中國錄制音樂在前壹年排名位居全球第14位;五年之後,中國音樂市場已經躋身全球第7,並且增速領跑全球各國。
2021年,中國音樂市場進入新階段,進行了業務與產品雙線戰略調整的TME也因此迎來了新的任務和目標,完成了內容與平臺“壹體兩翼”升級的TME,正在以“服務力”,賦予音樂產業更多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