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上了上海女人圈的熱搜。
關於這件事,大概是楊穎最近在上海女士圈活動,壹組女士姐妹的合影流出。
結果發現,頂流的楊穎不僅沒有站在C位,反而在照片中不顯眼的位置頻頻側身。
面對網上的嘲諷,楊穎發微博解釋——和朋友拍照不要介意站在哪裏,只要繞過去看看誰坐在光線好的位置就行了。他還說自己是個簡單的人,身邊的朋友也不復雜。
話說遇見話姐第壹眼沒看出來楊穎是誰,只覺得照片上的女孩子都差不多。
也許女士們去了同壹所醫學院?
要說都是不缺錢的人,為什麽這麽沒想象力?
難怪網友說這看起來像微信生意裏的聚會。
至於為什麽楊穎頻繁出現在上海女士圈,網上傳言離婚的靴子終於落地,以後沒人保護楊穎了,楊穎只好自己找資源了。
也不知道為什麽,吃瓜的人都覺得楊穎和明哥早晚會離開,但是說到話,我覺得他們倆還是挺合得來的。
明哥的婚戀指導思想是找壹個雙魚座的女生。楊穎是雙魚座,這符合明歌的審美觀。多般配。
據圈內朋友說,楊穎是壹個很能放低自己的女孩。
以前有流言說楊穎因為在生日會上哭被黃曉明爸爸罵了。
想想也是。壹個從小就出來打拼的女孩子,不經過壹點點實踐,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讓顏瑜姐覺得有意思的不是楊穎願意邊緣,而是微博裏網友的態度。
伊水兒嘲笑楊穎的女鞋,說什麽女人圈多高端,他根本不屑於小明星。還拿出《無非三十》的情節來對比,寫個小論文說說上流社會的不屑鏈。
顏瑜修女說,在妻子和名人的圈子裏研究壹些嚴肅的事情並不好,只是琢磨這些無聊的事情。
我以為白白跪拜油膩是中年人的專利。為什麽年輕人會談論它?
我還能看到燕傑的臉。
什麽樣的女人是名人?
先說這個名媛圈。曾經在媒體上很紅的幾個圈子都崩塌了。
壹個是甘薇和李小璐的泰迪姐妹隊,壹個是趙薇和林寧的女團,壹個是王文也和鄒美赫的接班人隊。
前兩個不用多說,崩潰了。最後壹條是白嘲笑“土狗野雞農”,忍不住把對話截圖貼出來。在ins裏,網友怒了,不配提名字。每個人都質疑王中磊家族是如何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而王文也挺支持鄒美赫的,被查出搞了個大品牌賣假衣服。
說他們是名人,太搞笑了。
跟洪晃老師聊天,洪晃老師說她是知名女,跟誰急。
洪晃說——“中國沒有名媛,中國只有250個自以為是名媛的人。在壹個確立了名人的社會裏,名人是有行為準則的。”
什麽樣的行為準則?
宋慶齡先生和先生,不用說了。
顏瑜修女也想起了《上海生死場》的作者鄭念女士。
正念出生於壹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北洋政府高官,丈夫是駐澳外交官,後擔任上海市長陳毅的顧問。
鄭念本人曾四次登上《北洋畫報》封面,曾就讀於燕京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20世紀50年代任殼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顧問。
直到1966,鄭念壹家仍然保持著精致富裕的生活。彈鋼琴,聽唱片,雇傭人和廚師,家裏擺明清古董,穿旗袍不穿解放服。
運動開始後,鄭念被拘留。她戴手銬的手腕都快斷了,每次上廁所拉褲子邊的拉鏈都要拉右手,很咬。
有人問她為什麽不直接拉開拉鏈,因為牢房連窗戶都沒有。鄭念回答說:“這不體面。”
鄭念仍然拒絕得到更好的治療,當他大量出血時,他大喊大叫。她說:“我不知道怎麽放開嗓子,發出哀號的聲音。那是不文明的。”
在經歷了七年的冤獄後,鄭念靠默默背誦唐詩來保持頭腦清醒,壹次又壹次拒絕輕輕認罪,甚至沒有揭發任何人。
每次她被要求在認罪材料上簽字時,正念都不厭其煩地在“罪犯”前面寫上“沒有犯罪”。
獄卒很無奈,壹直不見被放出來的人,不肯離開。
有人看到鄭念出獄後獨自住在這條小巷裏。魅力四射,衣著光鮮,孤獨自大。
那時候她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
所謂的名人,不僅僅是家世,名聲和地位,生活質量,更是永遠選擇站在人類文明壹邊的倫理。
優雅輕盈,溫柔而堅定。
我們壹度認為像鄭念這樣的女性是名人。相比之下,現在的女士們比愛馬仕更無聊,更自卑,限量版,站在C位,在朋友圈喝低桌茶笑高桌茶,尋找階級優越感。
楊穎合影中的幾個女孩,不是被父親貴,就是被丈夫貴。有鞋匠,有會所,有紡織,有奢侈品代理,有房產中介,有自稱從事金融的人,有王師傅圈子裏的人。
有壹個女生,老公明明是中國人,但是ins上的介紹說是猶太血統。
說起來都是名校畢業的富二代。他們依然以自己八代前的混血為榮,也很著迷。
在這群人裏站在C位有什麽不好?董明珠還是老幹媽?
所謂的女士圈是幹什麽用的?
混圈子,可能得不到資源,甚至可能吃不到飯。
老板賈冉走了,甘薇姐妹團的所有女演員都賠了錢。劉濤受害最深。她在長江商學院讀書的時候就對接了樂視,投了6000萬,都去了水漂。
、劉濤,妳不是田小姐。妳打算去長江商學院讀研究生?
最近有傳言說趙薇和老婆要離婚了。趙薇也是傻子。不知道早期什麽樣的經歷讓趙薇對權貴圈子產生了執念。
從早期的葉茂青、王羽到後來的黃有龍,都走了這條路。
有壹段時間,媒體上充斥著趙薇和闊太的照片。
影片不再執導,在各個局“縱橫捭闔”。
在趙薇商場得意的時候,大量媒體吹捧——“趙薇的朋友圈告訴妳,和對的人混在壹起有多重要!”
然後衛龍傳媒被曝在股市割韭菜。還想掙紮,黃有龍被官方媒體點名為某人的司機。
多次與趙薇合影的馬雲趕緊澄清:“我和趙薇不熟。”趙薇引以為傲的朋友圈成了笑話。
要說趙薇,需要名氣和才華。拍壹部票房上億的電影,就能成就自己。為什麽要執著於這個圈子?
這是占便宜還是吃虧的問題。
前陣子,楊穎接受采訪時說:“我希望孩子們長大後,不要再指出妳媽媽什麽都不會,什麽都不會。”
既然如此,我們不應該先做好本職工作嗎?
不要再拍新網劇了。
周冬雨取代楊穎成為該品牌的新寵,因為人們實際上並不是通過認識幾個著名的女士來贏得這部電影的。
年輕人要走的路,正確的路,辛苦的路,辛苦的路。
做好自己的專業,踏踏實實做點事,真心實意交朋友,而不是刻意混圈子,以為人脈和資源就是壹切。
況且這種所謂的淑女紳士圈子,在劇情中是被批判的。
不外乎三十,顧佳醒來後就不幹了。在《上海女人圖鑒》中,羅海艷也離開了圈子,為自己而戰。
現實中怎麽會有壹群賣白菜的鄙視階級,連鎖各種信仰?
壹個獨立的,自我很強的女人,需要花那麽多時間在名媛名流的圈子裏。
更何況這種級別的圈子真的沒什麽好混的。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