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珍貴的書籍受到讀者的青睞。1929,閱讀人數近3萬。年底在地下壹層設立了壹個發行部,購買壹萬本新書,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從65438到0930,閱讀人數為3.6萬。
中國傳統出版業歷史悠久,歷代遺留下來的書籍不計其數。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許多珍貴稀有的古籍不僅是新興出版業不可多得的出版資源,而且宋、宋建築中的圖書外流到日本也是壹個不祥之兆,因此帝國主義對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覬覦不容小覷。有鑒於此,張元濟致力於古籍善本的搜集,並從壹開始就得到我國著名目錄學家苗、傅增湘的協助。北京是首都,所以家裏的書很多,琉璃廠書店是古籍善本的來源。談到這壹點,張元濟曾說:“我每次去首都,都會成捆成捆地回家。賈人持書待售,若無書,不用留。”私人收藏是短暫的,所以他們是張元濟的主要買家。從20世紀初,經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介紹,張元濟以商務印書館的名義買下了紹興景榮竹石齋的全部書籍,後又買下了秦漢常州蔣氏詩音齋的書籍,廣東豐順石鼎知經齋的書籍,清宗寶史聖藝苑的書籍數十種,其中有《元朝秘史》、《英宋事實園》、《公孫譚園》等。顧收藏的物品多屬黃雞鋪、王朗園,其中不乏稀世珍品。趙文張晉吾編撰的《經典堂釋經》,也是從《文齋》中得來的。後來,楊端家、巴家、靖州田家、南海孔家、海寧家、江陰苗家的書陸續分發,四處尋找,頗有收獲。如宋版《六臣筆記文選》獲楊端時;宋代黃的《史記》和兩宋的《南華真經》均出自荊州田氏。《字箋》系宋代所編,出自南海孔家。宋慶元出版的《春秋正義》、《左傳》、《春秋公羊傳》福州版、宋紹興出版的《後漢書》,均獲海寧孫氏。此後,他們先後收藏了吳城吳江密雲樓的書和揚州何的書。這兩批有很多優秀的書。密雲樓獲《永樂大典》十余卷。這十余卷《永樂大典》之所以彌足珍貴,是因為武英堂珍本《水鏡註》的前半部就在其中。除了購買,張元濟還采取其他形式向公共和私人收藏家轉讓復制品,或單獨借用照片。比如苗孫權從江寧圖書館調出來的八千卷石鼎的精美竹簡;借用傅增湘的電影,如《寒齋夜話》、《老學寺筆記》、《夏天的故事》、《瞿巖舊聞》、《白虎道德》;從平湖閣、蒲川堂等處借閱和抄錄地方誌,數量相當可觀。
西學東漸和西學書籍的漢譯對中國近代文化啟蒙和近代出版業的產生起到了不可否認的推動作用。因此,張元濟也非常重視世界名著和報刊的收集和利用。據曾經在商務印書館做過編輯的茅盾介紹,1918左右,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收藏了很多英文名著,比如《大家的棧》、《新時代系列》。這些書收集了許多英國以外的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哲學和文學名著以及文學和歷史名著的英文版本,從希臘和羅馬的作品到易蔔生和貝昂森的作品。著名的外文報刊,如荷蘭出版的Bulletin、英國亞洲語言協會出版的Journal、出版100多年的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化學雜誌等,都有全套。此外,還有多卷15世紀以前的西方古籍。藏品中的圖片中,有唐朝皇太後、皇後、太子、太監在教皇梵蒂岡宮皈依天主教的影片。這是張元濟在歐洲和美洲考察時獲得的,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在廣泛收集中外圖書的基礎上,為紀念商務印書館成立30周年,商務印書館主辦的東方圖書館於5月3日1926舉行開館儀式,並於1927正式對外開放。據《東方圖書館概況》記載,對外開放時藏書33萬余冊,中外雜誌900余種,中外報刊45種,地圖約2000幅,照片約10000張。經過多年的尋找,在東方圖書館於10月28日被日軍炮火摧毀之前,1932+165438,東方圖書館藏書518000余冊,圖表和照片5 000余張。除普通圖書外,善本圖書中,宋版圖書129種,514冊2種;元版本179種,3種124卷;明版圖書1 419種,15 833冊;清代精書138種,3037卷。1,460種抄本,7712卷;名人批校本288種,2 126冊;手稿71種,354卷;雜誌31種,383冊(以上數據不包括1931購買的揚州何氏圖書館4萬余冊,因部分版本仍在整理中),從而使東方圖書館成為當時國內首屈壹指的公共圖書館,而漢粉樓(東方圖書館的壹部分)也因其收藏的珍本圖書而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圖書館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