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

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

 作為壹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壹些什麽特點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不珍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2、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無限同情和***鳴。

 教學重點

 學習用文字表現音樂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感受“聲中之情”

 教學步驟

 壹、導入聽“曲”(播放音樂)

 聽壹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對琶琶聲有壹個感性的認識。

 二、賞“聲”

 1、學生談聽後之感

 2、白居易在聽到壹曲琵琶後是如何寫下他的感受的?(直接進入第二段的琵琶聲部分)

 3、詩人是如何用文字來描述音樂形象的?(師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問設計:音樂是主人公內心情感的流露,那我們壹起去體會琵琶女的琵琶聲中的“情”。

 1、勾劃出文中能體現“聲中之情”的詩句

 明確: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說盡主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無限事”、“平生不得誌”、“幽愁恨生”?(過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據課文,學生先朗讀,後討論,理解“聲中之情”

 明確:琵琶女是壹賣藝之女,年輕時因美貌和超群的音樂才華受眾人矚目。然年長色衰,才華無人賞識,下嫁商婦,獨守空船,故“平生不得誌”、“恨生”是壹種“懷才不遇”的“惆悵”,“幽愁”是壹種落漠和孤獨。

 四、識“知音”

 設計提問:我們通過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詩人卻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為什麽?(過渡到詩人的處境)

 1、學生討論

 2、明確:白居易是貶官,政治抱負不得施展,與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誌”

 貶謫將辭行“醉不成歡慘將別”心情與琵琶女壹樣“幽愁”

 總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五、比較欣賞劉鶚的《老殘遊記。明湖居聽書》

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 篇2

 教學要點

 1、有感情地誦讀全文,並能背誦第二自然段。

 2、鑒賞這首詩歌。

 3、理清全文脈絡(三次彈奏是貫穿全文的主線)。

 4、品味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過程

 壹、導入課文

 大家是否喜歡中國的古音樂?

 音樂是中國的國粹,請同學們欣賞壹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們從這優美的音樂聲中感受到了中國古典的音樂美。

 今天我們不僅欣賞音樂,還要跟大家壹起來欣賞壹篇與音樂有關的古典

 詩歌。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聽錄音

 三、自由讀課文

 文題全解:

 本詩作於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書言事,觸犯權貴,被貶為江洲司馬,此年秋天於潯陽江上聞人彈琵琶,傷感不已,因此作詩。作者通過塑造壹位備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主旨。

 《琵琶行》和《長恨歌》是白居易名著,早在作者生前,已經是“童子能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曲”篇。此後壹直傳誦國內外,顯示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全文以三次演奏為主線:

 第壹次演奏(暗寫)詩人送客聞琴,第二次演奏(明寫)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三次明寫“感我此言”“卻坐促弦”“江洲司馬青衫濕”(側面烘托)。

 四、賞析序言

 序言交代了寫作動機,請問:

 1、寫作動機是什麽?

 2、序言壹***七句,與正文彼此相對應的段落是哪幾段?

 五、全體同學速讀第壹段

 問:本段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景色,渲染了氣氛,為全詩奠定了基調。

 析:時間、──夜,地點、潯陽江頭,“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暗示淪落)壹個“慘”字點出了淒涼環境。“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從側面烘托琴技,對忽然傳來的琵琶聲悠然神往,從感情上由憂轉喜,引起下文。

 六、全體同學精讀第二段

 第二次演奏(明寫)江心聆聽琵琶曲。彼此相見,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敘身世,詩人述“遷謫意”。

 1、請找出表現詩人心情的動詞心情矛盾的句子。

 2、全詩描寫最精彩的部分是什麽地方是?

 析1:“尋”“問”“移”“邀”“添”“回”“呼”“喚”等壹系列動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見的迫切心情。“千呼萬呼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精練而又細膩地表現了琵琶女此時的矛盾復雜的心情,本不願出場但又不得已。

 析2:樂聲描寫是這個精彩段中尤為精彩的部分,根據樂聲的起伏,感情的變化,它可以分為三個小層次:

 第壹層:詩人用了壹連串的比喻描寫樂聲。以“急雨”、“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盤”三組比喻,描寫樂聲由急驟粗重而急促輕細,而紛繁清脆;感情由悲憤而淒苦,而悲憤淒苦傾瀉而出,達到演奏的第壹個XX。

 第二層:以“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三個比喻,描寫樂聲由上層紛繁清脆的XX轉入婉轉低回艱澀難通,低到無聲;達到演奏的低潮。“別有幽愁暗狠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常被引用的名句,體現著詩人對“聲暫歇”藝術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贊美,彈者已將聽者帶入樂聲意境中去。

 第三層:用“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兩個比喻描寫突然發出的樂聲不但雄壯,而且激越;“四弦壹聲如裂帛”寫出猛然煞住的樂聲;感情由激憤而淒厲。這壹層樂聲在上層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XX又嘎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層淒楚無聲,轉入激昂憤慨,恣肆奔騰,進而淒厲無盡;演奏在XX中陡然結束。這段樂聲描寫,運用壹連串貼切形象的比喻,描寫出琵琶聲聲情並茂,恍如江潮叠湧,奇峰層出,不愧歷來被譽為古典詩歌中描寫樂聲的絕唱。

 七、全體同學讀第三、四段

 問:請同學們概括三、四段的段落大意,並找出本文的主題句。

 析:江中聽訴身世苦,同病相憐感慨多。寫由彈奏結束到自敘身世的動作和神情。敘述了琵琶女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前面寫色藝超群、紅極壹時的歌伎生涯。介紹籍貫和住處,接著寫自己才貌雙全、色藝出眾,極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歡樂”奢華,為反襯後來的淒涼生活作鋪墊。後面寫年長色衰後的寂寞處境。生活道路發生大轉折的`三個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嫁作商人婦過著孤苦淒涼的寂寞生活。

 這壹段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用年青美貌襯年長色衰;用門庭若市襯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歡笑”襯後來的辛酸;用夜夢往事襯孤寂傷感的情懷。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這樣壹個封建社會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訴。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產生***鳴,點明主題揭露黑暗現實,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的悲慘命運。白居易任諫管時,因屢次上書批評朝政,觸怒了皇帝,被貶為江洲司馬,(詩人和琵琶女的命運相同)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同情。

 八、分析第五段

 第三次明寫“感我此言”“卻坐促弦”“江洲司馬青衫濕”(側面烘托)。

 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映,包含著非常復雜的感情,有對詩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對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後,用問句從側面表現自己感傷程度之深。

 壹問壹答,形象地說明了全詩的主題,江洲司馬之淚,既是同情琵琶女淪落之淚,也是傷感自己遭貶之淚。

 全詩在哀怨之情達到頂峰時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回味余地

 九、討論

 1、琵琶女為何選擇嫁給商人?

 (提示:是不是商人有錢?可不可以嫁給“董永”那樣的農民呢?)

 2、她的選擇是自願的,還是無奈?

 3、琵琶女值不值得同情?

 4、白居易會不會愛上琵琶女?

 (提示:同情與愛情有區別嗎?)

  • 上一篇:食品保鮮和存儲有哪些方法?
  • 下一篇:雞的吉祥含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