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會試考中二甲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旋丁憂歸裏,在其家鄉鈐山之麓建鈐山堂隱居讀書8載,著《鈐山堂集》,又總纂《正德袁州府誌》,詩文峻潔,聲名愈著,明武宗正德十壹年(1516年),還朝復官,執教過宮中內書堂。正德十六年任南京翰林院侍讀,嘉靖四年調回北京,升任國子監祭酒。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顯陵,歸而極言祥瑞,明世宗喜。遷其為吏部左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後改任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賀萬壽節至京師。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銜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詞,取得寵信,加為太子太保。二十壹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學士。入值文淵閣,仍掌禮部事。後解部事,專值西苑;士大夫側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門,行賄者絡繹不絕。戕害他人以成己私,並大力排除異已。
但是,不為人知的是,在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是壹個正直的人,在書法方面也有壹番造詣。
家藏秘冊極多,利用職權,巧取豪奪了大批書畫古玩。如名畫《清明上河圖》,就是其利用權勢豪奪而來。在京都藏書樓有“鈐山堂”、“忠弼堂”、“聽雨樓”、“延恩閣”等。在南昌家鄉的藏書樓為“寶翰樓”,王世貞《朝野異聞錄》稱,籍沒,家收藏有僅宋版書籍達6853部。據《嚴氏書品冊頁目》著錄,家藏手抄本宋、元書籍2613冊,經史子集諸書,計5852部,道佛各經計914部。家被抄後,手抄本和宋元書籍全部充公,歸入大內書庫。經史子集諸書,皆發給各儒學收貯及各寺觀***誦。其藏書印有“介溪珍玩”、“鈐山堂”、“鈐山堂家藏經史之印”、“鈐山堂圖書印”等。曾經刻書達近20種。除其自寫的文集外,還有唐鄭谷《雲臺編》3卷,元蘇霖《書法鉤玄》4卷,明楊士奇《東裏文集》25卷等。抄本有宋李昉《太平禦覽》1000卷
他出生於寒士家庭。自小學習聲律,少年聰慧,善於作對。
弘治十壹年(1498),中鄉試;十八年(1505),中進士,列二甲第二名,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就讀,初露才華,閣臣李東陽在內的不少士大夫“鹹偉其才”。正德二年(1507),授翰林院編修。不久,以病請歸,在分宜縣境內的鈐山隱居讀書,有十年左右。劉瑾執政期間,在焦芳的挑唆下,對南方士大夫采取排斥的方針,特別提出“毋得濫用江西人”。嚴嵩辭官與此不壹定有直接的聯系,但他長期養病,可能是受到朝中斥退江西籍官僚的影響。
生活清貧
嚴嵩在鈐山過著相對平靜和清貧的生活。據他自己說,是“壹官系籍逢多病,數口攜家食舊貧”。“近知理俗事,學種南山田”,這也是他當時生活境況的寫照。在鈐山時,李夢陽曾經拜訪過他,贈詩曰:“問奇頗類揚雄宅,醒酒真輕李相莊。”嚴嵩和詩為:“地僻柴門堪系馬,家貧蕉葉可供書。鶯花對酒三春暮,風雅聞音百代余。”過著這樣的田園式生活,“頗著清譽”也是自然的。
還朝復官
正德十壹年(1516),嚴嵩還朝復官。復官之初,嚴嵩對朝政多持批評之論,他多次提到,“正德間,天下所疾苦莫如逆豎妖僧”。對於武宗的其他許多做法,他也持批評態度。關於運楠木北上,他寫道:“今湖南運殿材巨楠數千株,聯筏曳旗,蔽流而上。楠最硬者圍丈余,長可五十尺,誠天地間奇聲。然此木壹株,山伐陸挽水運至此,費數百金矣。”正德十六年(1521),世宗即位幾個月之後,嚴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讀,署掌院事。嘉靖四年( 1525),升國子監祭酒,又由南京回到北京。至此為止,可以說,世宗對他並沒有特別註意,也沒有跡象表明,他積極參與了嘉靖初期圍繞議禮而展開的激烈鬥爭。盡管他也寫過“濮園儀禮伸輿論,代邸崇恩本聖情”,盡管他在南京任官,與同在南京的張璁、桂萼有接觸的機會,他與桂萼同是江西人,兒子與桂萼之子同延請壹師等等。嚴嵩與桂萼有詩書往還,多所頌揚,這在士大夫中極為普遍,不能作為加入黨爭的憑證。當時反對內閣和部院大臣的安排,贊成皇帝尊崇興獻王的主張的,多是壹些地位很低的官僚,即不但品秩低,而且是非清要部門的官員。議禮壹案,給他們創造了改變地位的極好時機。嚴嵩在最顯貴的翰林院任職,沒有與張璁、桂萼等采取同樣的行動,是合乎邏輯的。另壹方面,他也不像大多數翰林官,堅決擁護以楊廷和為首的舊官僚集團的主張,而取審慎的態度。與批評正德朝政相比,這時的嚴嵩在為官做人方面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將利祿看得重了,常說起“祿不逮養,學未有成”之類的話,也有人批評他,任祭酒時就不清白了。
嚴嵩
他被世宗派往湖廣安陸(今湖北鐘祥)監立顯陵碑石。還朝後,嚴嵩上了兩道奏疏。壹道奏疏敘述了河南災區的情況,稱“所在旱荒,盡食麻葉、樹皮,饑殍載路。市易餅餌則為人所攫取,子女鬻賣得錢不及壹飽,孩稚至棄野中而去。聞洛陽、陜州、靈寶諸處尤甚,人相殘食,旬日之內報凍死二千余人”。另壹道奏疏敘述了途中所見祥瑞,稱“白石產棗陽,有群鸛集繞之祥”,“碑物入江漢,有河水驟長之異。”立碑時,“燠雲釀雨”,“靈風颯然”。他提出撰文立石以記之。壹呈祥瑞、壹報災異,反映了嚴嵩既有阿諛聖上的壹面,又有關心民情的壹面。兩篇奏疏都收到了好的結果。對於前壹疏,世宗批道:“這地方既災傷重大,將該年勘過有收分數起運錢糧暫且停止,待次年收成之後帶征,其余災輕地方照例征解。”對於後壹事,世宗批道:“今嵩言出自忠赤,誠不可泯。依擬撰文為紀,立石垂後。”進獻符瑞,是世宗所樂於接受的,救災安民,是當年的世宗所關心的。可以說,這壹次外差,使嚴嵩得到世宗的欣賞。
詳情/view/28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