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強烈上升,長江流域西部進壹步上升。唐古拉格拉丹冬雪嶺冰川形成的冰融水,由於陽光、風化、融水,最後匯成洶湧的波濤,沖出青藏高原,切割巫山絕壁,使東西古長江相通。
從此,長江猶如壹條銀龍,咆哮翻滾,拍打著峭壁,沖擊著嶙峋的山石。6300公裏後,壹路跑到東海。這個過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到達下遊平坦地帶的南靖段,逐漸沈積形成雨花臺礫石層,施宇華就是其中之壹。
如在南京夏朝遺址中,發現有76塊天然花石,即雨花石,埋藏在多座墓葬中,每座墓中有兩三塊雨花石,有的放在死者口中。
據說玄宮建於夏朝,用的石頭是瑪瑙做的,用來美化環境。這是第壹次。這是已知的關於雨花石文化的最早證據,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夏商代,雨花石已經作為珠寶被珍藏。
夏朝以後,雨花石在春秋時期作為貢品進入宮廷。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創始人孔子寫了《尚書》?龔宇記載:“揚州宮耀坤。”描述姚坤似玉而非玉,晶瑩剔透,可能被後人稱為“雨花石”,是對雨花石最早的描述。
秦朝統治全國,南京屬於楚國,所以生產出來的雨花石自然在秦朝被尋找。趙巖的收藏,漢魏的經營,齊楚的精英都是“叮叮當當的玉金塊”,其中玉珠必出楚。楚之美石,雨花石自然是個例。
南北朝以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笑傲煙雲,唐宋達到頂峰。神奇的雨花石已成為石中之寶,被譽為“石中皇後”,深受人們的喜愛和珍藏。其文化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關於雨花石的起源,南北朝時期有壹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南朝梁時,有壹個叫廣韻的和尚,每到壹處講佛法,都很少有人聽。看到這種情況沒有改善的跡象,廣韻開始感到有點氣餒。
壹天晚上,當廣韻解釋完佛經坐在路邊嘆氣時,他遇到了壹個乞討的老婦人。
老婦人吃完廣韻大師給她的幹糧後,從破袋子裏拿出壹對麻鞋交給廣韻,告訴他戴上它,四處傳播佛法。並告訴他鞋子爛在哪裏,讓他在那裏安家,長期講課。老太太說完就突然不見了。
我不知道廣韻去了多少地方,但他腳上的麻鞋總是很耐穿。直到他來到南京的石崗子,麻鞋突然爛掉了。從此,他聽了老婆婆的話,在石頭山上結了好婚,還教了佛經。剛開始聽的人不多,但講了壹段時間後,相信的人越來越多。
有壹天,他講佛經,講得很投入,摸了壹會兒神仙,天上就開始下五彩的雨。奇怪的是,這些雨滴壹落到地上,就變成了晶瑩剔透的鵝卵石,上面有五顏六色的圖案。
因為這些鵝卵石是被天上落下的雨滴融化的,所以人們稱之為“雨花石”。從此,在廣韻講學的石崗子也被稱為“雨花臺”。
當時雨花石中的名品,如“龍帶寶遮朝日”,都是粉紅色的,像丹霞映海。這塊石頭的美在於有兩條龍在翺翔,龍是綠色的,上面覆蓋著紅色的雲,頂部潔白如玉山,紅色的雲中仍然有壹個金色的太陽。
再比如《平宅壹枝花》。石頭五顏六色,上面有壹座太湖石的山峰,洞穴精致。洞內有花有葉的倒影,上面還裝飾了幾朵紅色的牡丹。花和葉都是神聖的和有形狀的。
雨花的名石“黃石公”呈橢圓形,黃色和白色相間。石壹端生“公”字,筆畫如書,似北魏“公”字,反。
此後,雨花石被視為觀賞寶石或鑲嵌在各種器皿中,以增加其美感。
唐人的《杜陽雜本》記載了南齊潘的《九玉釵》,上面刻有九種顏色,“玉兒”二字自然刻在石頭上。郁兒是潘妃的昵稱,巧妙而美麗,自然生成。
唐懿宗的女兒同昌公主出嫁時陪嫁,從南齊到晚唐,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收集。可見雨花石的收藏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並影響到唐代。
陳朝沈迷於雨花石也不示弱。曾經,頑石被封為三品,唐人愛石之風蔓延到文人階層。在唐代,李白、杜甫、王維等人都寫過贊美石頭的詩。萬度第壹部石譜《雲林石譜》出現在南宋,其中曾說:
江寧府的河裏有石子,叫螺螄,那裏有五色。壹般和柳河縣靈巖等地出產的瑪瑙沒什麽區別。質地光亮如繭,石面看起來通透潤澤喜人。
這是最早描述雨花石的石譜。
南宋末年,大收藏家周覓也記載了他對雨花石的喜愛,並對雨花石寶藏作了最早的描述:“三寸後,聲潺潺,蓋空,故也。”可見,在南宋時期,雨花石已經成為人們眼中的瑰寶,備受矚目。
明太祖朱元璋六十大壽時,最寵愛的孫子朱允炆在盤子上拼出“長命無疆”四個大字,加上壹塊形似桃子的雨花石,作為生日禮物,令皇室、官員、官吏無不驚嘆不已,喜出望外。
朱允炆稱帝後,仍對雨花石情有獨鐘,內宮他的辦公桌上也有雨花石的供品。
明代書法家米,是石的朋友,又叫,名石壹男。米萬中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後代。他壹生擅長書畫。>明末董其昌素有“東南北稻”之稱。
米於1595年考中進士,次年任柳河縣令。米萬中感嘆五顏六色的雨花石為奇觀,所以他要求以高價精美。當地人爭相提供他們喜歡的石頭,有壹段時間,許多奇怪的石頭收集在米萬中的手中。
米·萬中收藏的雨花石,裝滿了大大小小的容器。常在“雅齋孤賞,自我品味,終日不知疲倦”其中最好的寶石是廬山瀑布、藻粉、千珠萬珠、三座山半從天而降、白雪蓋山。並請吳文仲畫《靈巖圖》,徐自勉寫序寫《靈山石圖》。
米對雨花石的鑒賞和宣傳功不可沒。米·萬中熱愛石頭,被稱為“石頭白癡”。他壹生遊歷過許多地方,以其精美小巧的奇石收藏而聞名。
此後,林在雨花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挑選了35幅《素原石譜》,精心繪制,每幅都有很好的名字。林在蘇園建了壹座“玄尺亭”,專門收藏奇石。他把江南各種地貌的奇石都收集起來放在亭子裏,經常欣賞。
朋友何士毅送給林幾塊雨花石。他把它們放在“青蓮船”上,反復欣賞。又壹壹繪人物、誦碑文,附於《素媛石譜》末,以“青蓮奇石”命名。
明末清初,徐榮以雨花石為題,寫了壹首七律詩。張岱在《雨花石》壹文中說:“大父收雨花石,三代之後,得六萬五千四百三十八+03塊……”
在此之後,姜也是雨花石的熱心收藏者。蔣,本名蔣紹樞,明末清初藏書家、學者。
隨著中外交流的日益頻繁,明代經常見到來自西方的人,所以江所藏的雨花石也被稱為“西方美人”。這塊石頭長1.5寸,寬0.8寸,草黃色,橢圓形,扁平。桌子上放著壹個西方美女的頭型,頭上戴著壹頂帽子,肩膀被削,裙子被修剪,腰細腮美,胸凹身輕,身材全黑。
再如雨花石的“暗香薄影”,圓潤,質地淡黃,潤澤淡雅,上有綠枝,四周有粉紋,清新艷麗,似壹朵梅花,頗有詩意。
還有雨花神秘的“太極圖”。石頭呈球形,黑白相間,邊界呈弧形,成為非常規範的太極圖。
蔣紹樞的祖先奴公是史的侄子。有壹次,他和石雲壹起去古玩市場,看到壹塊圓形的石頭,聽起來像空心的石頭。石雲認為這是壹個粗糙的玉石,所以他買回來後請人切開它。乍看之下,有的天馳圖,黑白相間,陰陽互置,邊緣被壹條紅線環繞,似夏。而名為“雲翔白鶴”的雨花石,蒼白如雲,壹只白鶴騰雲駕霧,翺翔的神態栩栩如生。另外,生活中很有意思的“松鼠葡萄”,是用石頭做成的,腎形,醬黃色。裏面有壹只黑松鼠,翹著尾巴,吃著壹串葡萄。“梅朱蘭居”由四塊雨花石組成,梅石橫斜;石蘭油坊吐槽;竹石抱空傳翠;菊石傲霜正對著風。四塊石頭各有奇景。罕見的“貓鳥兩棲”石,頂部有兩只鳥棲息在樹枝上,底部有兩只貓相對而臥,看起來光芒四射。神奇的孤兒“老龜鵝”,這塊石頭黑白相間,壹邊是壹只老龜伸著脖子的大圖像,另壹邊是壹只天真的小鵝。
《西遊記》小說和京劇在清代開始流傳,於是有些雨花石被命名為“悟空胖”,顏色像豇豆,石桌上凸出壹條元寶形的曲線,就在曲線中間上方,誕生了兩個平行的小白圈,圈裏還是豇豆紅,很像京劇舞臺上孫悟空的臉譜。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1年,六次南巡。南京是必去之地。以雨花臺為題材的詩歌有《雨花臺口號》、《雨花臺的故事》等五首。莫愁湖旁的景觀石上,有壹句詩“不要對壹塊頑石嗤之以鼻,它長得醜,皇帝曾用它來補天”。
乾隆皇帝珍藏了四塊雨花石。其中壹個龍首很神奇,被稱為“真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