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弘毅加農炮的技術特點
弘毅加農炮是16到19世紀的英式前裝重型滑膛槍。被中國人抄襲後,多達100種。其技術特點是:1)彈藥較重,從幾公斤到10公斤不等。彈丸是由石、鐵、鉛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固體彈丸,極為精巧,形狀和用途多樣,通過直接命中目標進行破壞。這種裝藥與炸彈相稱,保證其射程遠,殺傷力更大。(2)筒身長度2-3米,前細後粗。口徑多在100 mm以上,倍徑比(防火門到炮口的距離與內徑之比)多在20-40之間。其鑄造極其復雜,采用整體壓鑄方法,以科學的程序和法國的要求,並配合新的設備,儀器和其他輔助設施。各部分比例合適,膛爆概率低,提高了鑄槍質量。(3)許多重型鐵炮,也是銅制的,重35-500公斤。例如,中國弘毅大炮的發展高峰是在清朝的康熙時期。此時制造的905門炮中,重量超過250公斤的有201門炮,其余都是重量在250公斤以下的輕型炮。(4)弘毅彈藥的應用是程序化的和“炮表”化的。另外,它的尾部較粗,有尾珠,炮身重心兩側有圓柱形耳,可以作為軸,根據裝藥量調整射擊角度,改變射程。炮身裝有瞄準鏡和門,彈道按拋物線計算,精度很高。紅易炮是車載的,可以隨意跑。
[編輯本段]弘毅·卡農的局限性
弘毅大炮鑄造精良,威力強大。與中國傳統火器相比,從鑄造時遵循的“模數”、鑄造時的“槍臺”、輔助設施的配備、炮彈的多樣化、射程的遠近(2至4公裏不等)、爆炸力的高強度可以看出,其威力確實驚人。但其局限性也不小,擅長攻城,不善野戰,更別說守城了。裝彈發射率不高。而且槍身比較重,不能快速移動位置。所以在野戰中,只能在戰前定點轟炸。當對方形勢逆轉時,往往無法靈活反應。
[編輯此段]寧遠大戰中的弘毅炮兵
寧遠城堡裏的要塞炮是壹門18磅的艦炮,是從壹艘被困在澳門附近風暴中的英國巡洋艦上打撈上來的。全國只有兩個地方(寧遠20號門和10號門)。這種槍每次開火都會嚴重偏離原來的射擊位置。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經過復位、重裝、再次設置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驟。最訓練有素的英國海軍也只能以2分鐘的速度開火。用前置炮是不可能提高射速的,因為擊發壹次後,要往炮膛裏倒水熄滅火星,把幹布貼在棍子上放入炮膛內晾幹,再裝滿火藥和助燃材料,插上炮彈,然後點火。這些動作相當緩慢繁瑣,還不包括槍位的校正。這是前置炮的通病,兩分鐘開炮就好了。不幸的是,壹匹奔跑的馬可以在壹分鐘內跑相當長的距離。開第二槍很急嗎?所以前置炮的特點是射速慢,但是威力大,炸城墻沒有問題。對付騎兵簡直是笑話。弘毅火炮在實戰中的出色表現引起了明朝的重視,除進口外還大量仿制。但明朝末年,國力貧弱,不可能鑄造和進口更昂貴的弘毅火炮。然而,弘毅火炮逐漸成為明代重型火器的骨幹,並淘汰了原有的重型大口徑火銃。明初自制的大口徑器皿與這些弘毅炮在原理上完全相同,都是采用滑膛防火門點火,但在具體制作上卻大相徑庭。在明朝早期,這種器皿多由銅制成,有壹個喇叭形的孔和壹個細桶。槍管因口徑過短,外觀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紮”基本壹致。這種器物與弘毅炮相比,火藥裝填量少,火藥氣體密封性不好,所以射程短。而且容易過熱,射速慢。雖然用銅做材料不容易爆炸,但是成本高(銅是鑄錢的金屬),銅太軟,會導致每次槍膛擴大,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很快。作為武器,它的壽命太短,唯壹的優勢就是重量輕。在壹次重達數千斤的赤彜炮面前,明初的器物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弘毅加農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它的優勢。它的槍管長,壁厚,從槍口到尾部逐漸變厚,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槍身重心兩側有圓柱形耳,可根據火藥量調整發射角度,改變射程。它裝有瞄準鏡和閘門,按照拋物線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大多數弘毅炮長約3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超過2噸。弘毅火炮最突出的優勢是射程。對於重炮來說,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明代自制鐵器最大射程不超過三裏,有爆炸危險;壹般三千斤的弘壹炮能輕松打到七八裏外,歷史記載最遠能打到十裏!十裏相當於現代的五公裏多,相當遙遠。這個數據曾有人質疑,但西方同類型火炮的性能證明這個數據是準確的(當時西歐國家就有領海的概念,當時的領海是由海岸炮的射程決定的,16世紀末的領海是三海裏,約5.5公裏)。遠程赤夷炮配合花彈成為明末對抗後金攻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術是這樣的:引誘後金騎兵進入城頭紅夷炮射程,然後用花彈射擊,效果顯著。1639-1642,明清兩代發動了晉松戰爭,雙方都使用了弘毅大炮。明軍在關隘加緊造槍,清軍使用弘毅大炮進行大規模野戰和攻關。僅松山壹戰,清軍就出動炮彈10000發,火炮37門,炸藥10000公斤到前線待命。晉松戰爭前,清軍因火炮數量有限、質量低劣,常被視為畏途。晉松壹失守,清軍再次攻城,往往將城墻炸掉近百米,這在明清戰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明軍對清軍火炮的巨大進步感到非常驚訝。如1639,明太祖範成公報告:“賊於二十五、二十六日攻嵩山,在城內搜出槍支601余支,均重十余斤,南墻裝槍37支。宋金戰爭後,明軍關外火炮大部分落入清軍手中。僅駐守寧遠的吳三桂部就有10多門赤夷炮,而駐守錦州的清軍有近百門赤夷炮。清人曾揚言:“把壹百門大炮打成壹派,憑它怎麽能硬拼三四天?"時尚為明朝服務的西方著名傳教士、軍火專家湯若望驚呼:"他(指清軍)馬壯箭強,早已超過我,最近火器也與我相當了?我知道我有自己的技能。”“目前火器在西方國家很貴,但敵人不僅有,而且現在廣泛使用。這段話反映了湯若望的震驚,但也說明了壹個不可逆轉的嚴酷事實。公元1642年,皇太極命令漢朝所有八旗首領帶領自己的槍手到錦州鑄造神威將軍的槍支,並於1643年派人到錦州監督弘毅槍支的生產。這樣就派官員分批造槍,說明當時的錦州已經成為清朝火器的制造基地。如今,黃益農認為,當時銅芯制作的35門“神威將軍”火炮質量已達到世界最高水平。此槍為銅制,前薄後厚,長2.83米,四個凸起,重1950公斤,藥2.5公斤,鐵5公斤。它安裝在四輪炮架上,具有槍管長、彈藥量大的優點,是進攻和摧毀城市的利器。清軍在1644被打垮後,農民軍雖然還能與精於騎射、擅長野戰和炮戰的清軍抗衡,但已無法阻擋清軍以先進的弘毅炮群為主要裝備。清朝順治年間,出於鎮壓農民軍和消滅南明反抗政權的需要,火器生產勢頭大增。清廷在北京設立了槍廠和火廠,歸戰局統壹管理,導致了清朝第二次火器生產高潮。不能說弘毅大炮對中國火器的影響極其深遠。之後的200多年,清朝進行了大量的模仿,非常流行。可以說,弘毅炮的樣式已經成為軍用火炮的標準,從而壓制了其他先進火器的發展和裝備。總的來說,清朝沒有對弘毅炮進行任何技術革新,只是為了增加射程而盲目增加重量,火炮的制造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第壹次鴉片戰爭時,虎門要塞的大炮重達8000公斤,但射程不及英國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江陰要塞裝備了萬公斤鐵炮“魏堯將軍”。這些槍看似威武,其實射程還不如明朝進口的。另外,開花彈的丟失在對抗英軍時造成了不小的損失。19世紀中期是西方武器大變革時期,火炮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工業革命使武器制造業用動力機床完成鋼炮,膛線炮和後裝炮開始裝備軍隊;拿破侖實踐中炮兵射擊理論和戰術的新發展:同時,由於化學的進步,苦味酸炸藥、無煙火藥、氯化汞開始在軍事上使用,炮彈威力成倍增長。另壹方面,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鑄炮,導致炮身有大量砂眼,爆炸頻繁,內腔處理非常粗糙。準定心門不復存在,開花彈也丟了。缺乏科學知識的操炮技術還不如明朝!兩百年前,明朝的先進武器——弘毅大炮,已經看不見了,也老化了,無力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紅炮原本是西方火器,明朝使用的紅炮大部分是進口的。雖然有仿制品,但質量遠不如原作。既然明朝的工匠自己都造不出好的紅炮,他們怎麽能幫助後金造出更好的炮呢?後金在經濟、科學、文化、技術等方面都落後於明朝,更不可能自己造出更好的大炮。所以後金制造的大炮必須依靠外力。當時金周圍唯壹有能力制造超過紅加農炮的國家是俄國。回顧康熙時期,皇帝親自征壹萬清軍對抗六百俄軍。獲勝後,他不僅釋放了所有的俄軍俘虜,歸還了武器,還在後來簽訂的條約中做了很大讓步,把大片土地分給了俄軍,這和張軍的所作所為實在不像。兩個事件合在壹起,似乎得出了壹個結論:晉國北方的土地是用火器換取了俄國人的支持,但當清朝在中原的統治穩固後,俄國人被趕出了滿洲北部,只給了河以西壹塊土地,這有點像戰國時期秦國張儀用六百裏土地騙楚王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