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古籍中對“不明飛行物”的記載有哪些?

中國古籍中對“不明飛行物”的記載有哪些?

中國古代史籍中的“正史”,除了歷朝歷代朝廷中正式由史官記載的歷史以外,由於中國的幅員遼闊,東南西北各地州、省、府、縣,甚至壹城壹鄉也都有正式記載當地各種大事的歷史文件,被稱之為《地方誌》。這種地方誌不但是由地方上正式的官員來主筆記載,隨時要呈報給地方首長知道,而且如果發生了重大事件,還要層層上報,甚至啟奏皇帝知曉,而其中發生在地方上特別重大的事件也會再次重復被記錄在朝廷的正史之中;譬如重大的水、旱災及地震等等的自然災害。所以,中國歷朝歷代以來各地的《地方誌》也屬於正史的範圍。

在中國正史中,如《古今圖書集成》、《竹書紀年》、《史記》、《資治通鑒》、《二十五史》以及各地方府縣誌等所記載的“不明飛行物事件”約有1000件。遠在4000年前就有幽浮事件的記錄,可說是世界最早的“外星人到地球的相關證據”,按年代順序的事件範例十二則,敘述如下:

夏帝八年,“十日並出。”《古今圖書集成卷·十九》。

商帝辛四十八年“二日並出。”《古今圖書集成·卷十九》。

漢昭帝元平元年,“有流星大如月,眾星皆隨西行。”《漢書·昭帝本紀》。

晉湣帝建興二年正月辛未,“辰時,日隕於地。又有三日,相承出於西方而東行。”《晉書·湣帝紀》。

唐憲宗元和九年正月,“有大星如半席,自下而升,有光燭地,群小星隨之。”《新唐書·天文誌》。

宋太宗端拱元年閏五月辛女,“醜時,有星出奎,如半月,北行而沒。”《宋史·天文十》。

金哀宗正大三年三月庚午,“有氣微黃,自東北壹亙西南,其狀如虹,大有白物十余,往來飛翔,又有光倏見如二星,移時方滅。”《金史·天文誌》。

宋恭宗德佑元年二月丁亥,“有星二,鬥於中天,頃之,壹星墜。”《宋史·天文十三》。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十壹月,“有星如劍,橫亙西北,赤如血,聲如火,氣如煙。”《清乾隆·廣東潮州府誌》。

明神宗萬歷三十年秋,“夜有星如卵,光散照地,後隨小星二,復有大小二星飛行梭織。”《清乾隆·安徽銅陵縣誌》。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中,“二更,見天南方有物大如牛,漸如山,色紅燭地若晝,逾時滅。”《清朝·貴州遵義府誌》。

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夜,有火星飛行半空,來自北而南,其形如盤,光如電燈,壹時先斂而沒。”《民國·河北棗強縣誌》。

其中第壹例句:“十日並出”,是在公元前1914年的記載,距今將近4000年,流傳成為“後羿射日”的神話。這個“十日”,似非太陽,若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應是“十個如太陽大小的明亮發光體”,這就是世界上正史中,古代最早的幽浮事件的記錄。上述範例中,所謂“日”、“月”、“星”、“光”、“火”都可以看成幽浮。另外有清末民初上海《申報》出版的新聞性畫刊——《點石齋畫報》曾刊載壹些異象,其中有些屬幽浮現象,下面的《金陵赤焰騰空》即其中之壹。這類圖文並茂的記載仍有許多篇,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天外來客的正式記載。

《金陵赤焰騰空圖》。清代畫家吳有如晚年作品中有壹赤焰騰空圖,畫面是南京朱雀橋上行人如雲,皆在仰目天空,爭相觀看壹團團熠熠火焰。畫家在畫面上方題記寫到:“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見火毯(即球)壹團,自西向東,型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色昏暗。舉頭仰視,甚覺分明,立朱雀橋上,翹首踮足者不下數百人。約壹炊許漸遠漸減。有謂流星過境者,然星之馳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遠,自有而無,甚屬濡滯,則非星馳可知。有有謂兒童放天燈者,是夜風暴向北吹,此球轉向東去,則非天燈又可知。眾口紛紛,窮於推測。有壹叟雲,是物初起時微覺有聲,非靜聽不覺也,系由南門外騰越越而來者。嘻,異矣!”

畫家之題記,可謂壹詳細生動之目擊報告。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目擊人數,火球的大小、顏色、發光強調,飛行速度以及各種猜測又不得其解,皆有明確記述。此畫約作於光緒十八年(1892),在100多年前,世人尚無飛碟和UFO為何物,畫家顯然未能意識到,這幅《金陵赤焰騰空圖》,竟成為令人研究UFO的壹則珍貴歷史資料。

我國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於鎮江遊歷時,因目睹天空奇異景象後,所寫下的詩篇《遊金山寺》對不明飛行物(炬火明)之描寫,栩栩如生。原詩如下: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壹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爹。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競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東坡夜遇“炬火明”之出現之地,也在揚州附近,與沈括所記述的“揚州明珠”恰恰巧合如壹!

如果說畫家和詩人的描述難免“誇張”的話。那麽最引人註目者,要屬宋代大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壹書中的壹段述說了,該段文字頗耐人尋味,其所敘之事,很像是壹個其他星球的飛行器蒞臨我國江南水鄉的生動記錄。原文:“揚州有壹珠甚大,天晦多見。

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中,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幾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余友人書齋在湖上,壹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間,光自吻中出,如橫壹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燦然不可正視,十余裏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單見天赤如野火。

悠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崔伯易嘗為“明珠賦”。伯易,高郵人,蓋常規見之。近歲不復出,不知所往。

樊良鎮正當往日來處,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數宵待觀,名縣亭以“玩珠”。

沈括是我國歷史上壹位於天文、地質、物理、醫學等諸多方面皆有成就的科學家,1072年出任“司天監”之職,他治學嚴謹,用功極勤。該段文章對揚州明珠的記述,毫無夢境幻覺之妄言或神鬼迷信之色彩。不難看出,沈括所記述的乃是壹起真實的UFO案例,於現代人的目擊報告十分相似。

在古籍中疑似飛碟綁架事件都甚罕見,比較明確的大概首推壹個多世紀前發生在湖北省松滋縣境內的覃姓農人隨飛碟飛天的離奇遭遇。據湖北省《松滋縣誌》上的記載,整個事件的經過原文如下:

“清朝,湖北松滋縣誌(清德宗光緒六年五月初八日):西巖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緒六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見叢薄間有壹物,光彩異常,五色鮮艷。即往捕之,忽覺身自飄舉,若在雲端,耳帝颯颯有聲,精神懵昧,身體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墜下,乃壹峻嶺也,覃某如夢初醒,驚駭非常。移時業壹樵者,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夫詫曰:“子胡為乎采哉?此貴州境內,支爾處千余裏矣!”指其途徑下山。覃丐而歸,抵家已逾十八日矣。”

譯文:1880年6月15日:湖北省松滋縣境內的西巖嘴地方,有個姓覃的農人,早晨到屋後的山林中去散步,突然見到樹林裏有壹個奇怪的物體,正發射出亮麗的五彩光芒。他立即上前想抓住它,卻突然感到自己的身體飄離了地面,並飛上空中進入雲裏,且旁邊不停的響起颯颯的風聲,這時他感覺到神智有些模糊,身體也不太能自由動彈。

壹會兒,忽然從高空中墜下,落在壹座高山上(身體沒有受什麽傷)。這姓覃的農人好像大夢初醒壹般,十分害怕。後來遇到了壹位樵夫,見到姓覃的農人既陌生又有些好奇而主動問他從何處來?姓覃的農人據實答說是湖北省松滋縣的人。

樵夫很詫異地說:“妳怎麽會來到這裏呢?這裏已是貴州省境了,離妳的家鄉有五六百千米遠呢?”

後來經過這位樵夫的指引,他才能順利下山,並壹路當乞丐沿途乞討回去,經過18天才終於回到家裏。

這是中國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不明飛行物”事件,雖然,嚴格地說當事人並非被外星人計劃性地綁架,而是主動去捕捉“不明飛行物”,不料卻反而意外地被帶往空中。

以當時中國的科學發展狀況及當事人是農夫的身份與知識水準,他沒有加上神鬼妖怪的說法,反而據實的說出自己被“不明飛行物”帶往空中,落於五六百千米的另壹省份,更增加了事件的“真實性”,非常具有參考及探討的價值。

  • 上一篇:國內黃金交易業務
  • 下一篇:臨沂市有鑒定錯版幣的地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