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貓生小貓。如果有人想保留它們,他們可以用鹽來交換。貓死了,必須掛在樹上。
塔吉克人特別珍惜食物和鹽,用腳踩鹽和食物的人被認為是罪人。看到鹽和食物掉在地上,就撿起來放在不容易被踩的高處。
貴州鎮遠報道北京侗族青年“乞籃”後,未婚男女愛情趨於成熟,準備訂婚。男方要請相熟的奶奶或老阿姨當“媒人”,去女方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媒人帶給媒人的禮物很簡單,就是壹張牛皮紙包著兩樣東西——黃紙包著的半斤鹽和白紙包著的二兩茶葉——送到新娘父母手裏。當媒人送來這個“牛皮紙袋”時,才知道他們是來討姑娘的。媒人和新娘家當場交換意見後,新娘家接受禮物燒茶或不燒茶,表示同意或不同意這門婚事。女子接過“棕片包”,用鹽、茶葉、糯米粉、粘米粉、豬油等煮。帶進廳堂祭祖後,她招待媒人,表示說媒成功,婚事定了。如果新娘不接受這份“棕片禮”並退還給媒人,就意味著新娘不同意訂婚,媒人告吹。北京的侗族人為什麽要用鹽和茶作為說媒的信物?還有壹個壓力。原來侗族人喜歡燒油茶招待客人。燒油茶需要的糯米、糯米、豬油都是農民自己在當地生產,可以自給自足。但報京不產鹽。也不產茶。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鹽和茶很難買到,所以鹽和茶成了珍貴的禮物。另外,茶是甜的,代表這段婚姻是甜的,香的。兩家結婚是很美好的。鹽是鹹的,表示要追求的女生很賢惠(鹹),男方很喜歡這個女生。瑤族招待客人時,雞、肉、鹽壹排排地放在碗裏。無論主客,都要依次吃,不得亂吃。每次客人和老人吃完壹碗飯,都是女人來裝飯。鹽在瑤族的飲食習俗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姚地區不產鹽,但也不能缺鹽。鹽是瑤族中向道長及至親詢問的大禮,俗稱“鹽信”。誰收到“鹽信”,誰就得留下,準時赴約,不管有多重要。
泉州端午節中午12點左右,每個家庭主婦往往會拿壹點茶葉和鹽,在鍋裏炒到鹽變黑,然後趁熱包起來,作為家庭藥茶。每當暑熱期間腸胃出了問題,中午就拿鹽茶沖泡喝,還是挺有效果的。
惠陽客家人接新娘時有撒鹽撒米的習慣。他們事先在器皿裏放壹些鹽、米和黑芝麻,也就是在接新娘的路上沿路撒壹些,這叫做向橋神獻祭。沿路撒的是祭拜路神,是徽州傳統婚俗中撒鹽撒米的習俗。撒鹽飯的習俗其實是中國傳統婚俗中“撒玉米豆”習慣的壹種變異。“鋪糧豆”出現於西漢,盛行於宋代北方。其傳統說法是“除三邪”,即驅鬼辟邪,與惠陽客家“撒鹽飯”並無太大區別。只是“薩谷豆”在北方多為遺跡,在南方並不常見,而惠陽客家卻有,可見惠陽客家習俗的淵源非常久遠。
納才,俗稱彩禮,是晉南的婚俗之壹。男方要給女方壹定的財物,如銀元、綢緞衣服、八條裙子、鞋幫、紅綠手帕等。,壹般是“完美”的意思。女方也給了壹些簡單的禮物作為回報,比如“蓮花生貴子”,壹根面粉面條,十個石榴,十袋用紙包著的麩皮和鹽。它的民間象征意義是祝妳婚後多子多孫。鹽帶回男方後,要撒在公婆和弟媳身上,說明婆媳之間有“嚴(鹽)法”。全家老少都有“福(布蘭)”的精神。同時,鹽與命諧音,蘊含著命的意思。希望婆媳關系親密。這些禮物有輕有重,寄托著人民的美好願望。
商州人喝“源發湯”,燈亮了,全家人都喝面湯,說明新娘和全家人結緣了。新郎碗裏有四個荷包蛋,新娘碗裏有四個荷包蛋。調味時,嫂子或大姐在新娘碗裏放了太多的辣椒和鹽,新娘必須忍著吃,不允許有剩菜。
這是浙江玉環漁村的壹個古老習俗。轎子嫁到婆家,放在火盆前,撒鹽入火,新娘過盆,以為能破邪祛邪。現在已經廢除了。
浙江天臺村有人有無名腫痛,於是讓老婆婆用頭發加炒鹽或米醋、黃酒擦拭腫痛,稱為“捉鬼箭”。幾次之後,她就可以恢復了。
浙江桐鄉“蠶生日”是蠶鄉特有的習俗。在過去,桐鄉的蠶農總是在每年農歷十二月為蠶舉行生日儀式。這壹天,人們把南瓜和糯米粉混合,做成黃色的繭,俗稱“繭”。用碗、盆盛滿,再配上豆腐幹等上千種素菜,以便在竈神面前點上蠟燭、焚香,虔誠祭祀。然後,師傅會把家裏收集的蠶種拿出來,撒上壹些鹽粒(俗稱鹹蛋)然後包起來。臘月二十三送廚房時,取出蠶卵抖落鹽粒,用水沖洗幹凈,掛在陰涼處晾幹。在明年的谷雨中,它可以被孵化。據說給蠶過生日,蠶以後就無病無病,繭就像繭圈壹樣大,壹樣壯。民國《普元誌》中有這樣的記載:“臘月十二習俗傳為蠶生,稱繭圈為粉餌拜竈。”阿清詩人陳子曾寫過壹首《繭圓曲》:“金蛋白金蛋鴿圓,熱湯小鍋沸。今年生日滿是粉繭,明年山上就有十萬個繭了。”可見這種習俗流傳已久。其實請竈神給蠶過生日並不能消除蠶病,但在蠶卵上撒些鹽粒,既能殺菌消毒,又能刺激蠶卵,對以後孵化大有好處。
少林寺的和尚做菜很省鹽,據說是因為凈掉汗珠子。
京族在生產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沙灘上的漁網,船上的碗。農歷正月初壹、十五,禁止百姓向門外借火借鹽。
在廣東的壹些地區,群眾給鹽起了壹個可愛的綽號叫“尚維”。益陽朱砂鹹蛋是壹種既適合旅行又適合居家的方便食品。人們在春天和夏天吃鹹蛋最多,尤其是在端午節,這已經成為壹種習俗。俗話說“端午節吃鹹蛋會毀石”,意思是端午節吃鹹蛋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增強腿部力量,粉碎石頭。所以港澳同胞非常推崇這個習俗,端午節壹定要選擇吃益陽產的名牌朱砂鹹蛋。
在藏北的草原上,有壹個特殊的習俗,叫做扛鹽。按照傳統,每年冬春之交,藏北的牧民都會牽著幾百頭牦牛,向更北的草原進軍。他們的目的地是北方的鹽湖,在那裏他們會提取成袋的鹽,然後用牦牛馱回老家。這種壹次運鹽,少則壹個月,多則兩三個月。藏北牧民采鹽活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吃,也是為了與農區居民交換農產品。藏北由於氣候環境原因不適合農業生產,農業生產只能在南部的雅魯藏布江流域。藏北牧民的祖先為了獲取糧食等農產品,想到了用藏北特有的鹽與農民交換。慢慢地,這種交換成為西藏牧區和農區交流的習俗,叫做鹽糧交換。青海農村的人壹般不喝綠茶,也很少喝紅茶。而是喜歡用銅壺、鋁壺或陶瓷壺煮出來的黃褐色、略帶澀味的茯茶。壹般喜歡喝湖南益陽、臨湘的茶。茯茶是緊壓茶,形似磚,俗稱“磚茶”或“茯磚”。煮茶時,壹般會在茶裏加壹點鹽,味道微鹹,稱為“綠茶”。青海農村的人常說:“沒錢的人是鬼。茶無鹽,水壹般。”